|
地大13秋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作业考核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 三元里抗英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抗日战争
-----------------选择:D
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选择:C
3. 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运动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选择:D
4.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是()。
A.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大
D. 中共十二大
-----------------选择:B
5.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三次重大论战。其中,李大钊与胡适之间的论战是()。
A.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B. 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C. 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D.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选择: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 社会主义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选择:
7.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瓜分和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各国的“以华制华”政策
B.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与相互制约
C. 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D. 国际组织的调停
-----------------选择:
8. 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是()。
A. 陈独秀
B. 毛泽东
C. 李达
D. 李大钊
-----------------选择:
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开端的标志是()。
A. 《论十大关系》
B. 三大改造完成
C. 中共八大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选择:
10. 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完成的标志是()。
A.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1980年邓小平所作的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讲话
D. 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选择:
11.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A. 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B.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选择:
12.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 郑观应
B. 严复
C. 魏源
D. 龚自珍
-----------------选择: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其实质是走()道路。
A. 新民主主义
B. 旧民主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半殖民地半封建
-----------------选择:
14. 结束十年内战局面,成为时局转换枢纽,奠定国共二次合作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 一二九运动
B. 西安事变
C. 福建事变
D.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选择:
15. 标志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选择:
16.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八七会议
D.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选择:
17. 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彻底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A. 北平和平解放
B.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新中国建立
D. 蒋介石败退台湾
-----------------选择:
18. 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这场运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 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B. 党的组织路线问题
C. 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D. 党的军事路线问题
-----------------选择:
19. 决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行全面阐释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七大
-----------------选择:
20.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A. 《兴国土地法》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井冈山土地法》
D. 《五四指示》
地大13秋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作业考核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是中西文化在政治上的“合璧”。在“五权”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是()。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考试权
E. 监察权
-----------------选择: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近代中华民族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完成
E. 中国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选择:
3. 关于遵义会议的评价,正确的是()。
A.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转折点
B.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D.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与组织问题
E. 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选择:
4. 西方列强逼迫中国政府签订含有巨额赔款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有()。
A. 《南京条约》
B. 《中法新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E. 《辛丑条约》
-----------------选择
5. 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近代中国丧失的国家主权包括()。
A. 领土主权
B. 领海主权
C. 司法主权
D. 关税主权
E. 国防主权
-----------------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