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电子科技大学]19春《软件工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测试的目标是( )。
A、证明软件符合设计要求
B、发展软件的潜在能力
C、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D、判定软件是否合格
正确资料:
第2题,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 )功能的容易程序。
A、变更
B、维护
C、修改
D、适应及增强
正确资料:
第3题,在对数据流的分析中,主要是找到中心变换,这是从( )导出结构图的关键。
A、数据结构
B、实体关系
C、数据流图
D、E-R图
正确资料:
第4题,软件工程的出现是由于( )。
A、软件危机的出现
B、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
C、软件社会化的需要
D、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正确资料:
第5题,从下列叙述中选出能够与软件开发需求分析、设计、编码相对应的软件测试( )。
A、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单元测试
B、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
C、单元测试、确认测试、集成测试卜
D、确认测试、组装测试、单元测试
正确资料:
第6题,一个模块把开关量作为参数传送给另一模块,这两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是( )。
A、外部耦合
B、数据耦合
C、控制耦合
D、内容耦合
正确资料:
第7题,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成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制定规格说明以及( )。
A、总结
B、实践性报告
C、需求分析评审
D、以上资料都不正确
正确资料:
第8题,( )是有关计算机程序功能、设计、编制使用的文字或图形资料。
A、程序
B、文档
C、软件
D、数据
正确资料:
第9题,软件生存周期的( )的工作和软件可维护性有密切的关系。
A、编码阶段
B、设计阶段
C、测试阶段
D、每个阶段
正确资料:
第10题,在编制程序时,应采纳的原则之一是( )。
A、不限制goto语句的使用
B、减少或取消注解行
C、程序越短越好
D、程序结构应有助于读者理解
正确资料:
第11题,( )数据处理问题的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即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
A、变换型
B、事务型
C、结构化
D、非结构化
正确资料:
第12题,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应包括( )。
A、问题分析
B、信息域分析
C、结构化程序设计
D、确定逻辑模型
正确资料:
第13题,软件开发技术不包含( )。
A、软件开发方法学
B、软件工程环境
C、软件工具
D、软件质量度度量
正确资料:
第14题,Jackson方法根据( )来导出程序结构。
A、数据结构
B、数据间的控制结构
C、数据流图
D、IPO图
正确资料:
第15题,软件详细设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结构程序设计
B、模型设计
C、结构化设计
D、流程图设计
正确资料:
第16题,在四种类型的维护中,( )维护是针对用户对软件提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的。
A、正确性
B、适应性
C、完善性
D、预防性
正确资料:
第17题,在整个软件维护阶段所花费的全部工作中,( )所占比例最大。
A、校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正确资料:
第18题,块内联系中,( )块内联系最强。
A、偶然性
B、功能性
C、通信性
D、顺序性
正确资料:
第19题,程序控制的三种基本结构中,( )结构可提供多条路径选择。
A、反序
B、顺序
C、循环
D、分支
正确资料:
第20题,画软件结构图时应注意调用关系只能是( )。
A、从下到上
B、从上到下
C、从左到右
D、从右到左
正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