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财《财政概论X》综合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A.私人需要
B.社会公共需要
C.集团需要
D.企业需要
资料:
2.如果把预算分为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长期预算一般时长是( )。
A.1年
B.10年以上
C.3到5年
D.1到10年
资料:
3.以下( )属于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A.国有土地出让收入
B.国有企业经营利润
C.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的收益
D.国有股派发的股息
资料:
4.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是按( )标准划分的。
A.税负能否转嫁
B.计税依据的形式
C.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
D.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资料
5.以下( )经济学家的政策思想明确由自由放任转向了政府干预。
A.斯密
B.凯恩斯
C.李嘉图
D.瓦格纳
资料:
6.(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保障的水平比较低,是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资料:
7.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是( )。
A.税收收入
B.公债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
D.收费收入
资料:
8.全部财政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而且要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这反映了政府预算的( )原则。
A.完整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公开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资料
9.对部分基金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既进行社会统筹,又进行个人账户积累,实现了互济互助和自我保障的有机结合。
B.社会保险基金的缴费率和收益率不容易确定。
C.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比较高。
D.不用承担社会保障的转制成本。
资料:
10.如果财政支出弹性大于1,则说明( )。
A.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大于GDP的增长幅度
B.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小于GDP的增长幅度
C.财政支出与GDP处于同步增长状态
D.无法确定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与GDP的增长幅度的关系
资料:
11.( )是报告期财政支出总额与基期财政支出总额的增长情况的比较,是反映一定时期财政支出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弹性
C.边际财政支出倾向
D.宏观税负率
资料:
12.发展中国家税收制度结构的特点是( )在税收收入中占主体地位。
A.商品与劳务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资料: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额。
B.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年度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的总量。
C.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不能反映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D.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便于进行国际比较。
资料:
14.( )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社会保障职能
D.经济稳定雨增长职能
资料:
15.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按照( )主要原则来进行的。
A.增量不动、存量调整
B.存量不动、增量调整
C.存量和增量一起调整
D.以上都不对
资料:
二、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6.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 )。
A.国库单一账户
B.财政零余额账户
C.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D.财政专户
资料:CD
17.政府购买会对总需求同时产生( )。
A.乘数效应
B.挤出效应
C.中性效应
D.叠加效应
资料:
18.资源性国有资产包括属于国家所有的( )。
A.土地
B.矿藏
C.森林
D.水流
资料:CD
19.下列属于财政分权基础理论的有( )。
A.蒂布特"以足投票"理论
B.斯蒂格勒的最优分权理论
C.奥茨的分权定理
D.阿瑟·拉弗的供给学派理论
资料:C
20.我国新《预算法》第六十七条具体规定了法定预算调整的范围,具体包括( )。
A.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
B.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
C.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D.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资料:CD
21.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税收公平性较强
B.适合发达国家
C.大多采用比例税率
D.对市场的扭曲作用较小
资料:
22.国有资产收益包括( )。
A.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B.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C.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D.国有财产使用收入
资料:C
23.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权限的不同,政府间财政关系包括的类型有( )。
A.集权型
B.分类分成型
C.财政包干型
D.分权型
资料:
24.公共产品按性质划分为( )。
A.纯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混合产品
D.准公共产品
资料:CD
25.中央税和地方税划分的基本原则有( )。
A.应将各税种功能与各级政府的职责相结合
B.要注重多有政府间的相互协调,一般来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较高
C.不需要体现税收划分的便利性
D.对商品流转额课税的职责一般主要赋予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
资料:
26.预算调整中,局部调整内容包括( )。
A.动用预备费
B.追加追减预算
C.经费流用
D.预算划转
资料:CD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财政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法所分析的是包括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全部成本和效益,这使得成本和效益的计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B.贴现率是将不同时期的货币价值折算为现值的关键,因而在成本效益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小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小些
D.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弱,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资料D
28.确定无条件补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地方的收入能力
B.地方的支出需求
C.上级财政的承受能力
D.上级政府行政长官的意愿
资料:C
29.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 )。
A.行政手段
B.财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由政府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资料:CD
30.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A.总体性
B.可分割性
C.共同性
D.不对称性
资料:CD
31.政府失败的原因有( )。
A.政府决策失效
B.政府行为失效
C.政府职能失效
D.政府作用失效
资料:CD
32.衡量财政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 )。
A.国债依存度
B.国债偿债率
C.国债负担率
D.国债借债率
资料:
33.政府在安排教育支出时可在( )方式之间进行选择。
A.学校经费补助
B.收入补助
C.定额补助
D.私人提供
资料:C
34.下列属于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有( )
A.国际反对恐怖主义
B.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C.防范国际金融危机
D.全球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
资料:CD
35.以下关于我国预算执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特定专用资金可以设立财政专户,财政专户可以独立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单独管理
B.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C.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
D.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资料:CD
三、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36.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
资料:正确
37.社会公共需要满足私人需要的等价交换原则。( )
资料:错误
38.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应在经济运行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让位于市场,在市场失灵领域,财政则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
资料:正确
39.在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内部,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是绝对的主体。( )
资料:错误
40.社会公共需要是向社会公众共同提供的,而不是某个人或集团享用的。( )
资料: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