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60
1. 最早提出骈文的是( )。
A. 刘勰
B. 韩愈
C. 柳宗元
D. 庾信
正确资料:C 满分:4 分 得分:4
2. 对苏轼文艺思想理解有误的是( )。
A. 通过生活实践获得对“道”进行认识
B. 求物之妙,了然于心即是作者能够得事物之要
C. 道与学均积之于平时,至临文之际,随时可以得来
D. 了然于口与手则是“工”的境界
正确资料:C 满分:4 分 得分:4
3. 昭明《文选》选班氏之文独多,其原因是( )。
A. 两汉时以能文为本,《汉书》之文,颇多骈辞丽句
B. 两汉之际,文章仍是散行为主
C. 《史记》行文用语,多用奇句单行
D. 这一时期的古文多以能文为本
正确资料:A 满分:4 分 得分:4
4. 古代诗文,文备众体者则 ( )。
A. 杜甫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苏轼
满分:4 分 得分:4
5. ( )提出的文以贯道的主张在中唐以后相当流行。
A. 宇文泰
B. 李谔
C. 王通
D. 裴子野
满分:4 分 得分:4
6. 欧阳修在史学方面,首开金石考古学,( )是金石考古学方面的第一部专著。
A. 《集古录》
B. 《新五代史》
C. 《笔说》
D. 《诗人玉屑》
满分:4 分 得分:4
7. 柳宗元的杂文最为著名,以下不属于其杂文的是( )。
A. 《捕蛇者说》
B. 《宋清传》
C. 《三戒》
D. 《种树郭橐驼传》
满分:4 分 得分:4
8. 以下认识有误的是( )。
A. 宋代官场上就应用最广的变成古文,古文运动取得彻底胜利
B. 沿韩愈明道的传统走下去,易流于高谈心性,或浮华而而空疏
C. 沿韩愈高古、奇怪的风格走下去,则流于泥古不化,晦涩难通
D. 欧阳修敢于疑经惑传,提倡近情合理、简洁明了的义理之说
满分:4 分 得分:4
9. 不属于陈子昂骈文特点的是 ( )。
A. 骈文源于徐庾体,珍重词采
B. 变骈俪为畅达
C. 讲求四六对句,严格规整
D. 讲求练词,但不涉于雕琢艳冶
满分:4 分 得分:4
10. 对韩柳文艺理论建树认识有误的是( )。
A. 奉行“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准则
B. 提出了道统说
C. 否定了乐关教化,文关兴衰的旧说,将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归结于修身正心
D. 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之说,韩柳逐渐认识到了文学的抒情的特点
满分:4 分 得分:4
11. 不是唐代古文运动衰落的原因的是( )。
A. 古文运动缺乏来自上层的支持,发起人多名位不振
B. 观念革新不彻底,受颂美观念影响
C. 韩柳古文走向奇怪艰涩产生不良影响
D. 骈文扩大了题材内容,发展了技巧
满分:4 分 得分:4
12. 唐初提出了一种理想的文学标准“合其两长”的人是( )。
A. 唐太宗
B. 魏征
C. 颜师古
D. 陈子昂
满分:4 分 得分:4
13. 对苏轼文学观认识有误的是 ( )。
A. 反对道统说,建立文统说
B. 强调文的内容,还论及文的风格
C. 文必与道俱
D. 提出了“道可致而不可求”的命题
满分:4 分 得分:4
14. 认识到不是文章决定治乱,道德才是根本,提出了文章教化说的是( )。
A. 萧颖士
B. 梁肃
C. 柳冕
D. 独孤及
满分:4 分 得分:4
15. 燕许大手笔,其中“燕”指玄宗时燕国公( )。
A. 刘知几
B. 苏颋
C. 宋璟
D. 张说
满分:4 分 得分:4
10秋《唐宋古文研究》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40
1. 韩愈一生为人讥议处甚多,如一宦官俱文珍来往,还写过序文,颇有谀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2. 最早在意识地出于功利目的而提倡散体文的,历来认为是西魏的宇文泰、苏绰等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3. 《尚书》中的《虞书》、《夏书》是殷以前虞、夏留下的散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4. 柳宗元的论理文十分注意理论上的精密,但是语言上的生动性稍有欠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5. 韩愈自觉地追求创新,创新有多种手段,奇怪是其一种,但韩文之奇,用得有些过头,以致于对后世古文家造成不好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6. 唐代散文是以文明道,宋代散文则是明道兼明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7. 韩柳二人都深深介入现实,当他们把现实中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中时,就赋与文章强大的生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8. 从文学思想的过程看,从散到骈,是一种重文学自身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抒情特点,重视文学艺术形式的文学思想取代重功利文学思想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9. 诗笔、诗文观念渐趋明晰,与唐代古文的兴起有密切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10. 苏绰、李谔改革文风的目的,一在教化,一在政治,一开始便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一下子就反到了骈体文的要害上,所以取得了成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