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在地域上比文化区域更为广大的,在文化上有联系的一个空间范围是()。
A. 文化区
B. 文化区域
C. 文化圈
D. 边际文化
满分:6 分
2. 社会学中国化的思想是从()提出并逐步明确的。
A. 20世纪30年代
B.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C. 1949年以后
D. 解放以后
满分:6 分
3. 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就是社会学的()。
A. 描述性功能
B. 解释性功能
C. 预测性功能
D. 规范性功能
满分:6 分
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
A. 抽象的人
B. 现实的人
C. 机械人
D. 社会人
满分:6 分
5. 从历史上看,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社会关系是()。
A. 氏族关系
B. 家庭中关系
C. 村庄中关系
D. 朋友关系
满分:6 分
6. 成人教育是一种()的过程。
A. 理想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发展社会化
满分:6 分
7. “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从现有资料看是从()1902年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大的《社会学》一书开始的。
A. 严复
B. 章太炎
C. 孙本文
D. 康有为
满分:6 分
8. 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受到()深刻影响。
A. 物理学
B. 天文学
C. 生物学
D. 数学
满分:6 分
9.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A. 社会行为
B. 社会问题
C. 社会制度
D. 社会关系
满分:6 分
10. 个人社会化中第一要素是()。
A. 家庭
B. 学校
C. 朋友
D. 大众传播媒介
满分:6 分
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
A. 产业结构的变化
B.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C. 闲暇时间的增加
D.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E. 生产关系的变化
满分:6 分
2. 社会变迁的形式有()。
A. 社会进化
B. 社会革命
C. 社会改革
D. 社会发展
E. 社会倒退
满分:6 分
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在7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转,主要表现在()。
A. 人口从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区流动
B. 人口向城市郊区扩散蔓延
C. 城市结构由多核心式、一城多镇式向方格网状、同心圆式发展
D. 出现了由交通线连成的长达数百公里的城市群或城市带
E.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城市经济中作用下降,而代之以服务业与知识产业
满分:6 分
4. 文化传播的规律是()。
A. 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文化发明地
B. 按照同心圆的轨迹向四周传播
C. 文化差异阻碍文化传播
D. 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传播
E. 文化传播容易向文化差异小的地区传播
满分:6 分
5. 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技能社会化
B. 结构社会化
C. 政治社会化
D. 行为社会化
E. 性别角色社会化
满分:6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V 1. 文明是指人类开化状态,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率先实现城市化的国家是美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负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