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16284|回复: 0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9 21: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目: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以深圳三和社区为例

内容摘要

本文先追溯了社区文化的定义、背景和中国社区发展状况,再分析了深圳市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揭示了当前三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政府主导模式与居民文化需求的脱节;社区文化建设中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三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认识程度低,参与率低。分析三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实践经验、学习能力较弱,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很多关系尚未理顺。分析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现状,充分各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对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策性意见:加强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构建社区文化网络,促进社区文化交流;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组织 ;社区管理

目     录

内容摘要        I
引   言        1
1  社区与城市社区的概述        2
1.1 社区的定义        2
1.2 城市社区的定义        2
1.3 城市社区的特征        3
2  城市社区建设的背景与城市社区设计        4
2.1 中国推动城市社区的背景        4
2.1.1 社区服务阶段        4
2.1.2 社区建设阶段        4
2.2 中国城市社区面临的问题        5
2.2.1 社区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政府倡导和推动阶段        5
2.2.2 社区自治管理体制不完善        5
2.2.3 社区居委会与物业、业主委员会的职责不清,关系不理顺        5
2.2.4 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        6
3.1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        7
3.2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7
3.2.1社区服务        7
3.2.2社区教育        7
3.2.3社区治安        8
3.2.4 社区医疗卫生        8
3.2.5 社区保障        8
4  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以三和社区为例        9
4.1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说明        9
4.1.1问卷调查        9
4.1.2重点访谈        9
4.1.3其他方法        9
4.1.4 三和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10
4.2  三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0
4.2.1 政府主导模式与居民文化需求的脱节        10
4.2.2  社区文化建设中缺少必要的物力、财力        11
4.2.3  三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认识程度低,参与率低        12
4.3  三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2
4.3.1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实践经验,学习能力较弱        12
4.3.2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        12
5  加强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3
5.1  加强学习型社区的创建        13
5.2  构建社区文化网络,促进社区文化交流        13
5.4 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14
结论与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引   言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就有的一些社会体制、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城市社区的各种管理问题便应运而生了。现在城市社区研究已经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了,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少,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上的研究,成果颇丰。国外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比我国早很多,已经趋于很成熟,社区建设这个词一开始就是国外传过来得,这都归于西方社会进入现代化进程较早的缘故。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社区及其城市社区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主要是理论性的阐述。第二部分接着写到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最后一部分,以深圳市三和社区为例子,系统的通过分析城市社区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城市社区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文章主要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先从理论入手,运用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城市社区建设所出现的具体问题,结合具体例子,得出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社区的建设,搞好城市社区建设,对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国家的城市社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1  社区与城市社区的概述
1.1 社区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集合社区卫生护理界的专家,共同界定适用于社区卫生作用的社区(community)定义:"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由此可见,形成社区的四个要素包括: 要写成三级标题,举例:
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但人数多少才能形成一个社区,目前并无定论。社区太大、人数过多,将使彼此互动困难;但人数太少就一定不可能形成利益互惠与生活维持的团体。
1.人民:社区由人所组成。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但人数多少才能形成一个社区,目前并无定论。社区太大、人数过多,将使彼此互动困难;但人数太少就一定不可能形成利益互惠与生活维持的团体。
2.地方或地理疆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但是,并非所有的社区都有明确的地理划分。如果界的区域不合适,将会对社区资料的收集造成一定的困难。
3.社会互动: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彼此产生互动,特别是互赖与竞争关系。如社居民的食、衣、住、行、育、乐皆需与他人共同完成。因此,相关的经济、交通、娱乐等系统即因此而形成。社区经由不同的社会系统发挥功能,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建立社区规范。
4.社区认同:社区居民习惯以社区的名义与其他社区的居民沟通,并在自己的社区内互动。同时社区居民形成一种社区防卫系统,居民产生明确"归属感"及"社区情结"。
总结上面内容就是: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或则简而言之,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
1.2 城市社区的定义
城市社区是字意上看就知道是指社区中的关于城市化了的社区,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复杂最难管理的领域。它的含义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1.3 城市社区的特征
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例如,村庄、小城镇、街道邻里、城市的市区或郊区、大都市等等,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社区就是地方社会或地域群体。社区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同,一般的社会群体通常都不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特征的。

2  城市社区建设的背景与城市社区设计
2.1 中国推动城市社区的背景
2.1.1 社区服务阶段     
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社会学后,社区以及社区发展也就不再被人提及,使中国在其后几十年中与这方面的世界潮流完全隔绝。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后,费孝通等再次推动了城乡社区研究以及社区概念的普及。
1986年,北京市民政局制定了《北京市发展社区福利网络三年规划》。1987年9月,民政部在武汉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对社区服务的内涵作了定义,提出了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这样,社区概念逐渐被政府部门、各级领导人和全社会广泛应用。
2.1.2 社区建设阶段
1991年5月31日,当时的民政部长崔乃夫在听取基层政权建设司汇报工作时指出,基层组织建设应着重抓好社区建设。7月5日,他在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致词,再次强调要“重视社区建设”。
1992年10月,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在杭州市下城区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自此以后,“社区服务”的提法进一步延伸扩展为“社区建设”,社区建设基本上就相当于国际上所流行的社区发展概念。
1999年初,民政部在全国选择北京市西城区、南京市鼓楼区、杭州市下城区等8城市的9个区为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有关人士指出,这是对城市基层管理进行改革的重要举措。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也已改名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23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按照中央领导指示和民政部部署,各地以奋发向上的工作、与时俱进的精神、敢为人先的劲头,不断推进社区建设这项伟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谱写着恢宏壮丽的城市社区建设新篇章。
2001年7月,民政部在青岛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认识,部署任务,明确目标,掀起了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热潮。城市社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02年9月,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四平现场会召开,被称作是“为社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指明方向、提供经验的会议,是提高全国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会议”。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四平现场会的召开,体现了国家对于城市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国家对于城市社区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大。
到2010年,关于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步步深入,上海、青岛、沈阳、石家庄、南京、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地的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这项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2.2 中国城市社区面临的问题
应该看到中国城市社区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在新时期依然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如下:
2.2.1 社区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政府倡导和推动阶段
首先,社区民主自治的氛围不浓厚,社区居民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总的来说,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开展仅仅停留在表现,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次,全社会广泛关注并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还没有形成,社区辖区内各单位还没有形成共驻共建的社会氛围。
2.2.2 社区自治管理体制不完善
社区自治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法律不健全是阻碍社区建设与管理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早已不适应现阶段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而新的《居委会组织法》还没有形成,各城市的社区建设只能在现行政策范围内摸着石头过河。同时,缺乏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或理论研究不深入,理论体系尚不完备,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脱节,也直接阻碍了社区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2.2.3 社区居委会与物业、业主委员会的职责不清,关系不理顺。
由于物业与社区在对居民户的管理上关系不理顺,直接导致对居民的生活实际问题在管理上的现象,社区居委会与物业职责虽已界定,但由于经济利益等多种原因,物业往往不能履行职责,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有时社区想管却苦于没有协调能力、与各有关部门说不上话管也管不了。
2.2.4 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社区内专项业务、技术工作者严重缺乏,致使在满足居民各种需求上存在瘸腿现象。虽然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面临居民实际需求的专项业务工作二是多数社区工作者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方法传统,还是用过去居委会的老办法开展工作,尤其在引导居民开展自治、服务居民的能力上还存在差距,还不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综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3.1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  
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社区建设在全国蓬勃开展,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愈来愈被社区建设者和广大社区成员所接受。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社区文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三和社区作为一个新兴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其他很多社区所共有的,因此对三和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将有助于城市社区的整体发展,有长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3.2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3.2.1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业主要由社区福利服务业和便民利民服务业组成,其主要服务内容是: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也叫社区照顾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双向服务(后两种也叫社区发展服务)。
社区发展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公益服务系列,如“保洁、保绿”等;文化体育服务系列,如文娱设施、图书馆(室)、体育锻炼场所等;居民生活服务系列,如便民小吃店、食品杂物店、洗衣店、理发店、家用电器修理点、修鞋点、自行车集中看放点、电话传呼点、供奶站等;家务劳动服务系列,如家庭保姆介绍、代买菜、洗衣、打扫卫生、送煤(气)!!!、看护病人等;以及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社区中介服务,如婚姻介绍服务、法律服务、“社区综合服务呼叫网络” 。民政部门在发展社区服务方面的重点工作是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在街道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在居委会成立社区服务站。  
3.2.2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为面向社区内所有人的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重点是正规教育体制以外的各种教育方式。在办学方向上是培养社区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是多重性的综合教育,具有兼容普教、成教、职教的性质;在经费来源上不依赖政府拨款,主要依靠创办经济实体、社会赞助和部分有偿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校务委员会成员全部在本社区内的知名人士中推选;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智力资源和教学设施,开展社会化教育工作。社区内各小学将联手建立学校管理研究中心、教科研研究中心、教育活动协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绿色教育中心、科技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教师活动中心等,中心不仅面向社区全体学生还面向全体居民。此举旨在淡化学校边界,打破资源分割局面;依托社区、服务社区,打开校内校外教育壁垒;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提高社区的全员素质。但从全国范围来说,社区教育目前还没有覆盖到基础教育这一块。
3.2.3社区治安
中国的警察制度主要借鉴日本,一贯注重社区治安,适当吸取发达国家警察机关对街区治安控制的经验,目前已基本确立城市社区警务的基本构架: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110报**务台为纽带,以派出所为基础,以治安卡点和群众治保为辅助,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各警种配合,快速反应的动态控制体系。哈尔滨市建立了称为“3113”制的新型社区警务体制,即把三个派出所辖区划分为一个警务区,在每一个警务区设立一个刑警中队和巡警中队,由户籍警、刑警、巡警“三警”共同承担确保社区安全的责任。
3.2.4 社区医疗卫生
以医院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团队组合、社会参与三种类型并存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设有全科医疗站和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方式的居委会;与社区卫生服务签订保健合同,就能得到便民、优质、廉价的服务。
3.2.5 社区保障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单位转向社区的改革方向已经确定,但具体措施尚未或刚刚起步,各地区各城市的进度不一,差别很大。采取两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一是养老金结算办法由差额结算过渡到全额结算、全额拨付,实行收支两条线;二是养老金发放由单位发放改成社区发放。

4  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以三和社区为例
深圳市三和村是一个新兴社区,现有楼房40栋,144个单元,1950余户,6000余人,社区中7到16岁居民占11.5%;16到35岁居民占32.4%;35到60岁居民占43.8%;60岁以上占6.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曙光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1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说明  
问卷调查、重点访谈、举例分析法以及规范解释法等方法,结合三和社区实际,并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浅谈了社区文化建设不足的成因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研究。
4.1.1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是根据公司的实际设计的,分别针对普通员工与管理人员设计了两份问卷,着重调查企业薪酬管理现状,薪酬制度执行的情况以及员工对企业薪酬管理的满意度等。本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44份,其中成年人111份,未成年人33份,无效问卷9份,全部为社区人员的问卷;有效问卷135份, 有效率为93.75%,其中成年人有效率为91.89%,未成年人有效率为100%,具有一定的说明性以及很好的代表性。
4.1.2重点访谈
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情况,选取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员工进行访谈。访谈对象主要包括社区管理员、公职人员、特殊残疾人、低保户、幼儿园老师、孤家老人、小学生、社区清洁工、水果卖贩、小卖部店主等各层次各部门人员近50人。在访谈过程中,被采访人员基本能够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对于现行社区管理的态度、看法,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
4.1.3其他方法
在对三和社区管理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对公司相关信息进行了调查和了解,如卫生管理制度,尊老爱幼状况与岗位评价方法。并对社区管理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员工满意度调查,多方面收集信息。
4.1.4 三和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三和社区定位于文化居住区,因而它的整体设计理念体现了整体的原则,房屋建筑有序,绿地覆盖面积广泛。社区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内设信息栏,公告电视墙,停车场、文化广场等。文化广场给人们提供了户外运动与健身、谈笑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很多居民出现在文化广场锻炼身体,000说笑。可见文化广场的修建确实具有实用性,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小区内还有修车、卖菜卖水果卖饭、小卖部等多家店铺,在没有打扰居民生活的情况下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而且社区附近也有洗衣房、照相馆、报刊亭、菜市场、理发店、健身馆、超市、服装店、鲜花店等多家店铺,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方便。小区门卫还可以帮助代缴邮政话费等,极大的给人们提供了便利。
4.2  三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政府主导模式与居民文化需求的脱节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从开始起,就一直处于城市各级政府直接组织与管理之下,形成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主导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内容以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为主,侧重于建设城市社区的基础文化设施即硬件设施,集中于城市社区所谓“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由政府推动的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相对忽视了诸如城市社区共同文化价值理念的培育等软件建设,出现了政府一厢情愿,但居民不接受,与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社区内的活动大多不是自主开展的,基本全为形式上的需要,并不是居民自发组织或是积极提出的。而且很多人都并不知道社区开展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社区文化有过强的行政色彩和官办特点。大多是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负责主持、主管、主导[9]。他们制定一年计划,陷在繁杂忙碌的文化节、广场文化等项目的赶场之中。但是,社区文化的真正主体是社区居民,而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度很低。官办传统固有的对上负责机制,主张行事重于内容,大大影响了社区文化投入成本与功能、效能的比例。一方面,令政府付出高额复杂的综合成本,却难以换来理想的文化影响以及社区成员广泛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对塑造“生命型”社区文化极为不利,让本应生机盎然的社区文化在体制机制陷阱中增加摩擦成本,降低发展效率[10]。
4.2.2  社区文化建设中缺少必要的物力、财力
物力投入不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加强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心,是坚持为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2007年起,龙岗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由5万元/万服务人口提高到10万元/万服务人口,由市财政、区财政和市卫生局分级投入,并实施项目管理,由市财政集中支付。市财政每年为发展社区服务拨专款100万元,重点保证全科医生的培训。龙岗区政府每年按区辖人口每人不低于0.5元的标准,设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向社区卫生服务推广适宜技术,每年在科研经费中划出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卫生的科研工作。但是据了解,三和社区内的卫生机构虽然是国营的,但是国家只对社区卫生机构费用的40%给予补助,公立因素所占比重不是很高。此外,三和社区的文化设施相对落后、配套性差、设施的维护不好且没有更新。例如,提到社区文化建设,过半数居民首先想到了文化广场上的那些基础设施,自建成后就没有更新,尤其是被大多数人喜爱的秋千,到现在已经全身生锈了,但是社区居委会等没有人对其有任何的保护行动。很多人反映设施太少,场地太有限,据孩子们反映,想踢场小型的球赛都只能用树当球门。再如三和社区中缺少图书阅览室等文化场所,没有统一或者动员性的文化学习氛围等,这样实际上并不利于社区的发展与和谐。
财力投人不足。政府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管理及经费投放时,常常以户籍人口为参照标发放经费,忽视了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和实际管理人口的差异.导致因经费投放不平衡而出现的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12]。2009年1月6日在天津市龙岗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龙岗区文化艺术中心,增加社区文体设施,支持优秀作品创作,增加大型文艺演出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计2,400万元,但是实际具体下发到三和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是有限的。三和社区的经费由政府按每季度每人(居委会人数)1000元左右划拨给居委会;还有一些是街道办事处下拨给居委会,由居委会按照规定统一负责使用,例如发低保金给低保户,过节发面粉等。但是三和社区内经费并不充足,用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更是有限。据了解,居委会得到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居委会的纸笔油墨等办公用品,真正用于文化建设上的资金很少,三和社区在文化建设的投人方面较少,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的行政法规予以调整和保障。
4.2.3  三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认识程度低,参与率低
社区认同意识也就是社区归属意识,它指社区的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这种社区认同意识是凝聚社区居民的基础性前提[13]。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突出家庭的团结,注重家庭的和谐稳定,所以在社区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社区凝聚力薄弱,社区居民归属感不强的问题,导致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小。老年人、儿童以及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生力军,而中青年一代往往对社区文化建设漠不关心,造成了文化活动参与者的单一性[14]。
市民渴望在工作和生活之余,参与并享受社区文化,但目前社区文化在整体上还是以自娱自乐的群众活动居多,在内容上、深度上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基本上所有的活动只是针对极少数人的,从2007年看组织的活动中最多的参与人数是34人,仅为社区总人数的1.7435%。
4.3  三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实践经验,学习能力较弱
三和社区发展起步较晚,社区建设及相关制度的建设也处在相应的过渡时期,观念的更新、体制的转换尚需要一个过程,反应出三和社区文化建设性质不明,政策界定不清的问题。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实践经验,又没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对先进的社区模式没有有效的进行取好补差。因此导致三和社区文化建设不能良好发展。
4.3.2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总体布局与系统设计。但是,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文化建设目标,不同文化建设主体应该具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各个文化建设主体之间如何就文化建设形成合力,目前还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总体规划和战略设计,社区文化建设整体上还处于无规划指导状态。社区文化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目标任务、投入机制等各个方面,都缺少明确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5  加强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学习型社区的创建
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居民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权利,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凝聚力为出发点,组织开展活动,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社区[16]。学习百步亭模式、沈阳模式、青岛模式中符合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好方法,例如资源运行采取社区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的自治管理;驻区单位要资源共享;成立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议事层与执行领导层。
要有科学的社区文化建设考核标准。指定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考核标准时,应该要以是否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反对各种形式主义的评比、检查、达标、验收等活动[17]。其次,要求社区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18]。因此,需要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重解决人的精神动力问题,致力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2  构建社区文化网络,促进社区文化交流
社区文化不是支离破碎、零打碎敲的活动集合,而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社区文化网络是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载体,是连接各种文化形式的桥梁和纽带,是组织和吸引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19]。社区可根据居民的层次、兴趣、年龄差异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逐步建立群众文化活动、社区培训、社区科普活动等文化网络,使社区所有居民都能在社区文化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要尊重社区文化的的特性,培育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必须本着平等、民主、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社区内、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区文化。
5.3  加大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以社区内的专业人才为主体,组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根据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知识结构、专长和社区居民的需求,制定出可操作的文化活动。与政府相关文体机构合作,借助机构的专业优势,提升社区文化的专业水准。
加大对社区物力、财力的投入,坚持社区文化建设系统化,必须依靠各级领导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要制定明确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充分发挥社区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作用。例如发挥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社区居委会的执行沟通能力,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愿参与力;再例如,发挥街道办事处中财务处的预算监督能力,发挥文化体育办公室的组织、统揽能力。总之,要形成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使社区文化建设始终保持领导层次高、设计规划好、整体推进到位的良好势头,这样才能不断地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只有拥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才能全面加强三和社区文化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5.4 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社区文化设施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各种社区文化活动赖以开展的基地。因此,在一个社区配套建设一定的文化设施,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解决设施配套问题,就不能适应社区群众的的要求。要求必须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以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群众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文化的发展要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要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活动,并根据不同居民对文化活动的多元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有效兼顾;在活动方式上可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融为一体;在活动对象上应注重在职职工的参与,通过“以小带大”和以家庭为主体的活动,让这部分成员共享社区文化成果。不能搞形势主义,活动应是真切的而不是上级的命令式的,应尽最大努力照顾到全体居民。

结论与展望
社区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包括物质上的更包括精神上的,因此建设好社区文化既有利于个人修养的提高,又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本文对三和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指出三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主导模式与居民文化需求的脱节;社区文化建设中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三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认识程度低,参与率低。分析了其原因: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实践经验、学习能力较弱,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很多关系尚未理顺。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加强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构建社区文化网络。促进社区文化交流;加大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加强三和社区文化建设,以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维护社区群众文化权益为主旨,以建设“文化强市”、增强本市文化软实力为目标,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社区文艺舞台,为推进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耿为.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助力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09(2):9
[2] 孔杰.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之根本--对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潘庄社区的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1):2
[3] 陈柳钦.现代城市社区的内涵特性与功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6):6
[4] Imtiaz,Atif.Review Article-Muslims and the social: Debating Issues of Ident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Identity,Ethnic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hesion[J].Muslim World Book Review.2008(4):6
[5] 张华君.论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4):15-22
[6] 张冬菊.浅谈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商业文化.2008(2):14
[7] 秦曦,于亚杰.社区功能的强化与社区文化的发展[J].工会博览.2009(2):2
[8] 芮宝宣.社区文化建设在中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途径[J].特区经济.2008(2):26-31
[9] Shuster, Justin .The Cultural and Community-Level Acceptance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mong Traditional Healers in Eastern Cape [J]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2009(1):16-22
[10  ]吴生荣.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01):1-2
[11] 娄章胜.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8(4):14
[12] 刘玉琼.乌鲁木齐社区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1):2-3
[13] 张海芳.社区文化提升城区品位[J].思想工作.2009(2):1
[14] 宋丹丹.从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看社区老年文化建设[J].菏泽学院学报.2009(1):2-4
[15] 王世联.现代社会中社区文化管理的发展路径[J].城市管理.2009(1):3-4
[16] 高月霞,王海梅.浅谈加强社区文化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09(7):1-2
[17] 王艳艳.浅谈和谐社会建设中社区文化的建构[J].民主.2007(2):13-15
[18] 高艳青.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3):25-48
[19] 刘宝生.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明水平[J].党建文汇.2009(3):1-2

致  谢
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从我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写作、000到论文的定稿,各位老师都给了我悉心的指导,使我在本次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篇论文,而是一种思路,以及对学术的严谨态度,这将对我以后的研究生学习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感谢专升本期间培养、教育了我的所有老师,是他们传授了我专业知识,同时也给予了我实践的机会,让我在这期间收获了成长。
感谢感谢三和社区的全体居民对我调查工作的配合和支持。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4-11-22 18:56 , Processed in 0.2822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