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 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
B. 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法院
C.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满分:4 分
2.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控制力
B. 引导力
C. 国有企业的数量
D. 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
满分:4 分
3. “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满分:4 分
4.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是在党的(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时期
B. 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时期
C. 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时期
D. 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时期
满分:4 分
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A. 基本政策
B. 指导思想
C. 基本方略
D. 唯一方法
满分:4 分
6. 我国的国体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满分:4 分
7.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A. 替代关系
B. 继承关系
C. 发展关系
D. 继承和发展关系
满分:4 分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
A. 展开
B. 重要内容
C. 核心内容
D. 组成部分
满分:4 分
9. 1941年,毛泽东在( )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说明。
A. 《反对本本主义》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论新阶段》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满分:4 分
10. 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
A.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及个体成分
B.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 内资成分
D. 所有成分
满分:4 分
11.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
A. 新民主主义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共产党专政
D. 工农联盟专政
满分:4 分
1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公开公正的原则
D. 在法定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满分:4 分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农民阶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D. 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满分:4 分
14.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 )。
A.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满分:4 分
15.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B.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C.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满分:4 分
1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
A. 形成阶段
B. 发展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满分:4 分
17.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
满分:4 分
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 )。
A. 工作监督
B. 民主监督
C. 法律监督
D. 舆论监督
满分:4 分
19. 社会主义改革是( )。
A. 改变基本制度
B. 改变表面的规则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 是一场政治革命
满分:4 分
20. ( )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大。
A. 2005
B. 2006
C. 2007
D. 2008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
E. 和平共处
满分:4 分
2.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B. 实行“两种制度”
C. 在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D.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E. 50年后再改变“一国两制”的政策
满分:4 分
3.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 )。
A. 只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 各种形式的开放
C. 对所有国家开放
D. 只开放经济领域
E.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开放
满分:4 分
4.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 )。
A.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B.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 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D.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E. 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满分:4 分
5. 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 是否有利于安定团结
B.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 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E.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满分: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