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____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Y- W W& H5 d- r: m: z- }
A. 教育
0 w/ W7 O8 d/ F4 u& eB. 教学
' W' I' m# W+ q, F" l9 M. _C. 德育8 l' X+ i9 V) G' }; C I4 [0 k8 J9 c
D. 智育
! n$ J, I6 m" E' K+ J 满分:2 分
o$ d$ L. P; a) J( d; b! }2. 自然主义教育目的的主要倡导者是____。
9 u4 Q% [7 K" s* k$ BA. 加德纳
; O1 v* V4 F# v g( EB. 卢梭. P1 _% R0 Z" h
C. 斯金纳
2 e( C. I% v! w# \0 S% TD. 华生
: d$ U# ~" K+ c# v0 S) v! ? 满分:2 分. [5 M7 G' ?$ i: i8 @
3. ____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
% ~9 }& J3 P- _: v, N, WA. 课程安排
! {5 q9 A4 y6 iB. 课程大纲: p* W; l2 N9 g4 o' e' u$ H
C. 课程设计% J# g- v8 }1 T9 b9 X/ }- J
D. 课程计划3 B9 G$ _/ W: i9 q2 ]% ?
满分:2 分" h% ?8 |& d2 s% e/ w
4.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____3 b5 E4 E# J) o. [3 C$ \' u" K# B
A. 主体
: x. ]- `" s7 r& H' ?B. 客体% u( @. I9 e7 L+ a# I( b+ W4 N
C. 教的主体9 c/ P: W T X! b- n, R
D. 学的主体
9 N6 x/ l9 `+ B) s: p 满分:2 分$ b" u+ H& u) w5 ]' I3 u
5.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____
- Q5 _5 k- J7 Y(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9 O& U+ t1 e1 w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 S# N2 ?4 F' I0 d5 y/ D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0 {. P& K; @9 E$ S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 C9 i5 e8 E9 I6 z5 J 满分:2 分1 m, Y5 z3 |: l% n- r- k
6. ____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4 j g/ r# q8 @/ v' g0 U; TA. 德育目标" R( b; _: p( b4 P( A F
B. 德育9 Y, Z7 S% j% p' S, V
C. 教育目标& N2 W0 k Q& o& W
D. 教育
% f* _ Q; G' V { i/ r 满分:2 分
, t5 L% w B' T/ `, h- k! N7.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____; L# H- F9 E) m& h+ }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h5 X+ w& i) X7 s K- K2 J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q; v) |( x3 D1 f
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3 L9 F0 T' w/ ^! i. J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 k/ L( P# `, x; E! U; R* P 满分:2 分
' W! ^" z6 f% i/ O( b3 {) u8.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____
* i' l5 ]& r7 F- w6 M4 hA. 杜威/ v# l5 ?' ]; N$ V- l1 I$ W9 e
B. 怀特海
- q# p) H$ |9 @+ CC. 布鲁纳; O6 `) k+ K. t
D. 克伯屈7 V8 j/ B+ E" ^ ?4 e& x) @9 q
满分:2 分
% F c4 |7 S0 I, ?& N1 n9.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__
( H( H1 [5 p3 K6 j u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 ]4 o. }( E0 s+ w* E# I) z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0 ?! I9 [3 p& H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6 }' `- ^% l8 H9 w2 ~& _% ~0 r- T0 f0 E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 F m: A4 E% x+ z 满分:2 分
. W: \7 B2 k* A' i- |; x10. ____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 d$ L- e; p: iA. 遗传素质
1 S, Y7 c3 h6 |, ~- PB. 环境因素 D% \( s. f6 y) U+ B7 f# g3 z2 C
C. 物质因素
: ^2 k7 H, L& p0 W+ j7 ND. 学校因素5 J5 {" L! I. v: J9 [4 Z# v
满分:2 分
$ C( c- b& c: T' N11.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__0 f4 ]+ Q' V0 g$ b6 P9 }4 S
A. 十五大8 Y; T. d' o7 L$ g& s
B. 十四大% H/ @0 G7 q7 S; h9 n6 Y: i
C. 十三大
! i+ [ k! Z& u& |8 G+ K# P' ^D. 十二大& ^- g2 o/ Y6 V, K* ]
满分:2 分3 X/ u2 M- `" R- ^& s* O1 F; m
12. 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____
3 i) ~5 W4 ?$ ~7 `8 l# _( vA. 赫尔巴特# H3 P9 s' F. N T8 u9 a; K
B. 瓦o根舍因7 [9 y# H3 }6 e$ b ^5 b* o
C. 怀特海
0 e: A( H" w5 i1 \5 Z+ }D. 克伯屈
S9 a, U, O1 }2 j" j* P7 N) P! g. M 满分:2 分% F: `6 [ P8 W: @. }
13. ____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及活动方式的总称。% h7 Y$ u5 k* {* \) b6 A7 l O
A. 教学策略
- Q) f6 n% ~6 `# ?$ s' FB. 教学方法, \8 j, Y, E" Y- k, A) z; q
C. 教学过程9 O3 D" P7 _( w- r( h% M% H: S
D. 教学原则2 Q- j- r* K8 h$ _0 f
满分:2 分
" J! M+ `$ \2 D& q$ X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 C4 g1 o# B7 u; o0 u( Q
A. 1985年2 R2 \, _2 o0 F4 s5 q) l
B. 1986年- \, f6 I6 g3 d6 H7 _$ S: G
C. 1987年
! |( f' Z2 C0 JD. 1988年" b" z# v s w
满分:2 分; K* N) h: \ ?7 D5 n5 f
15.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____
4 O1 S$ }( U; ]A. 六三制2 t# ?; Z+ ]* G. f
B. 双轨制
/ f3 G/ ?8 A: h% ^C. 分支型# Y1 M& W, R( [" l- }' M% K8 `
D. 五四制
2 R! ]$ ~9 o u4 [: z2 l 满分:2 分
# `/ y7 B v* P2 e" F% V% x2 h3 `3 U& d Y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课程设计分为()等层次
1 g9 i, F+ r$ Q* Q8 l7 P- ^& _A. 课程计划
4 b1 @& I. ^1 B" d0 r3 mB. 教学大纲
- |4 m; N5 O/ @" AC. 教科书
, Q( T& X- m0 L1 U7 MD. 教学媒体4 @. U# ~# G3 ^& [* f2 w
满分:2 分
9 W( z/ M$ D# t& n2.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____# Y/ @, N# w6 S+ r0 L( ?
A. 非正式教育. [7 \0 }1 b: V C5 z6 M
B. 正式而非正规教育
9 q! \' [' V+ i4 O. {. DC. 正规教育* s1 g+ U: c( T, K* F
D. 正式且正规教育5 B+ I, M( D/ B- ^
满分:2 分& W3 t1 [3 j0 K* i& V, d
3. 教育目的的五分说层次结构有____6 D5 E5 s+ n) r: f* r7 n! W! D
A. 理想的教育目的
' T" z* u% c2 zB. 正式的教育目的,又称成文的教育目的
6 J3 E, P o( t0 u ZC. 教育者理解的教育目的
9 y( H5 C0 r( f# l2 y+ xD. 教育者操作的目的9 W+ D: @ o& H" O; K- u* o# v4 U
E. 实现的教育目的) w8 M8 @. _% c) K
满分:2 分4 r! i7 }- \' V4 m/ c% i0 R4 D1 y
4.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____
( j3 f( W7 v$ S0 k( y5 zA. 四书, N$ j8 e7 P$ K& p. G- b2 F
B. 文法$ q+ A' e! c8 b7 Q
C. 修辞( i# X' q5 m/ j4 [; i& o9 U( w
D. 辩证法3 |3 Z' t3 O6 @! Y8 t, h
E. 论语& H, `/ L u- U3 J- `7 G V) E
满分:2 分
. E3 v6 J' p; r; Z, A/ b! _5.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____
/ t; u" ]4 I0 f2 t7 SA. 社会政治的需要# D$ P& {- D3 t( e. T' T3 Y
B.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c# [4 ~: O) R5 [& O7 F2 nC. 文化传统的影响
4 O c& q+ X1 o5 r8 K8 GD. 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8 |9 r) F3 T" {. ], @& ^
满分:2 分
& H% n- Z# y F# d+ b% k6.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 @* i& Z; m3 a- H, c4 E& f- p
A. 内容的丰富
' t5 J$ ~) K: a) E Z* N9 VB. 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4 u' S+ r* B2 o$ l6 l9 y
C. 课程结构的更新* C6 O6 b/ V2 G( b: C) f
D. 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0 V: N7 k4 ?! E& k pE. 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 {! S7 x* W( c4 X 满分:2 分
& J1 R1 U! K+ V; ~/ d7.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____$ ^6 V& D' C; p5 d
A. 无歧视原则8 A" v- R6 Y" | Q" z
B. 提早自立原则& E& y7 X+ q, V9 R0 |+ m
C. 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 d) M& }1 K) b+ I( I& W( i! s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7 g9 C4 P9 V, B& W" Q3 ]- C& YE.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5 m" J* Z* A7 @
满分:2 分+ X* I; w9 Z) a9 n5 U0 {4 }
8.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有()
: D) \# b3 j9 K6 \" n3 _A. 内发论
: {. E: b# h9 J9 S; ]4 vB. 外铄论0 D) q" @. E9 B# y9 x( m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b' n: a4 I$ ?9 MD. 环境论, m& N. t$ G. x; o
满分:2 分9 S& f5 r, s! U% M$ d/ z9 P9 }/ h
9. 学生应该具备人的____特性?4 h2 {8 H' W/ A! {: C Q: A- L* V
A. 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j5 W2 t+ C$ S. t; F6 w7 _
B. 学生是能动的客体) F, j7 g. M$ V- s9 z
C. 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9 f& l0 b0 R" A. g+ _& K
D. 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x' K7 f0 {- o: l- R, Z# e
满分:2 分- [& N" \0 A3 S$ V0 ~
10.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____, W$ f; z- c( U# @, S# \
A. 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 ], @8 n3 B! s' b8 q' _B. 依据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2 {4 Y0 ^2 W! X6 t ?2 m( q
C.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 R8 c2 J' @3 A$ PD. 依据学校的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V5 L7 p7 C, |5 J5 w* ?5 x
E.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 M# q0 o% L+ M1 g- u$ F5 Z 满分:2 分+ c; C2 e# S9 \
11.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6 v$ Z2 W' q9 H0 q1 `$ z1 M2 q
A. 教育的终身化$ t3 K" Z& @: k2 _+ l" t
B. 教育的全民化+ L- F4 e* J; Y& O) u( b5 H$ H" x
C. 教育的民主化6 K3 K2 D5 o2 v& O# ]
D. 教育的多元化
4 B( G4 f w1 |5 h8 q3 \5 ~E. 教育的现代化+ h/ ]8 r" _2 ~, C. R0 ` t0 z
满分:2 分 ?* U, l1 Z7 Y1 h S% O
12. 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____ v) m% x9 A- ^# C8 [
A.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6 e% ?) F' x3 r/ P% N4 vB.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出科学性与思想性
) D$ z5 ^! ^* F$ @1 aC. 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呈现出时代特征
; [# I6 r* D; o; O$ |D. 教科书编写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 i' H, u: r; [6 q( y" R" l- K' IE. 教科书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 d, F! Z. N% l( U 满分:2 分
+ I% L: Y9 Z. C: o13.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M: W4 r. I9 H$ f) m1 r( [
A. 教育者
* O7 t$ ~; s$ N: m8 \B. 受教育者
6 n' B5 E9 Y4 h4 n5 gC. 教育环境2 D j! ~9 s$ r: y) b& _% P; I
D. 教育影响
9 @' t' r; O* c4 t 满分:2 分
' I0 Z- i0 g/ A0 A. l( |' O14.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因是____# ~; s) B$ Z0 l1 ]& D1 i* k
A.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0 e; m* t* V3 o# ?3 \! b6 J% t! RB. 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主要手段* \: P3 @: Q" G& }3 Y* [, T- l+ }, p
C. 教学作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2 J4 D4 B, L: |6 z6 w
D.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8 Q3 T8 _6 P9 d' q7 ?/ y 满分:2 分3 K" U i8 c0 K/ J! m" o j
15. 教学原则有____
6 |) P+ z# k% ?/ I c' ?% iA. 直观性原则- \& }, k( a1 r# \: X, v2 k
B. 启发性原则
( |0 G" S# J6 E' l! x- K( e9 gC. 巩固性原则5 `9 e: p" k! m, K+ P
D. 循序渐进原则# v1 B1 h- D6 Q! p' d
E. 因材施教原则
( P; y6 P6 S: XF.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U% ~0 `# H! X( ?: w9 a p
满分:2 分: K( F# |) @* }
16.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____, w$ P _- q$ W' s3 L2 ~( X5 i
A. 家庭教育
3 J8 F; [! `! ~+ M* k7 X0 t# oB. 道德教育0 v" y O4 t3 q8 _+ v
C. 班级教育
: I. S; Y8 g( N% u- x; eD. 学校教育
. d0 r2 R0 P5 \5 fE. 社会教育9 i E6 W7 _7 g" ]% t, ^2 q
满分:2 分
3 h' W/ p" R3 v- `8 b ^+ A6 _2 V17. 德育包括____: ]- K* o/ `2 c+ g+ E% W
A. 政治教育) M, g. N% a8 m- s0 ~( K8 Q
B. 思想教育3 A" v3 W$ x: K
C. 道德品质教育- w5 q4 [3 N3 z) W6 o
D. 健康教育
9 ^$ ^! K2 G' t' B- b* i 满分:2 分
- x; u5 n. I$ @1 k18.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____1 g8 b" U+ l% @8 y' }
A.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 _3 f5 x" l3 c6 Z; _8 ?9 U
B.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U& t2 |1 q! A( s5 z+ l" E( Q
C. 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 G) Q ^" ]% ~# Z; rD.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 p$ s' p4 t) y 满分:2 分; V4 U* b9 c! [6 s) J6 }
19. 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有____
! X$ |2 h G2 a% zA.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k N+ i6 X1 O$ e
B.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1 O& V3 C2 V4 O4 G' |1 z8 n
C.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 C4 ?: f7 B zD.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 o8 t% V6 Y1 S# x 满分:2 分5 w/ d7 `4 i* l# t" ?% ` H
20. 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类型可以分为____
9 Q: ?4 C e- ~, v; b" V5 BA. 基础型课程 J8 V" ^0 i9 T, C# N. q5 E
B. 拓展型课程9 c9 |( S; r* ?7 g+ {' Y0 `) w
C. 综合型课程6 R. }4 x; h" J4 |# i' R- h5 P
D. 研究型课程
f# P2 c! l" [/ D: F3 _: d 满分:2 分 ( a( `7 z9 y: H/ b
, V4 N. ?7 b# t9 c&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基础课程是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基础,研究型课程又是拓展型课程的基础。- Q3 k9 @0 o& N& ^
A. 错误
* j) j8 ?! R/ ?B. 正确
% @8 u# i& f$ _ [ 满分:2 分
% _. s/ | N( M# S# M. {2. 狭义的教育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 ^$ R) {* @+ ~A. 错误. B, {1 K6 ?3 v) g
B. 正确! S+ a7 h* g m0 \( ?
满分:2 分
. ^" h, I( F" S9 a ^3. 研究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体现学生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 }$ G4 ^. {* z" Z' M2 GA. 错误
, U1 P! ^3 i; ^) _: S2 LB. 正确7 N( e6 g# E% w: V4 k4 D
满分:2 分* F+ \. g8 g8 e$ L* [+ u6 b6 z) x* l
4. 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 F* P% I( n) _& ]+ SA. 错误
) F& F& s) F* B1 ]* tB. 正确/ y5 g' h6 j. o" M: m$ R
满分:2 分
, F' U; b2 O: W* |$ j& q5.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6 o+ ~/ v3 C, c% FA. 错误
1 i& j8 a; Z$ x$ ]B. 正确. c; s2 \# O7 S( N5 Z
满分:2 分/ ?! b) T4 q) w- _8 ]
6. 智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I5 q0 B- e* C: k; y6 ^
A. 错误3 r* a$ c( d" ?
B. 正确
. _& \% p, q$ F& f- }' \; a: N 满分:2 分
, Y8 o! e) B! v; f2 X7.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包括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几个因素构成的。
, r* C" d7 ]- \! [2 J( q5 X3 GA. 错误) L* o* Y; O' t
B. 正确$ ?2 M8 v; P2 }# k
满分:2 分3 y1 Q: w3 T+ `; a0 @' ]$ ]# }
8. 学生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2 o: o, n/ Z' ?( }
A. 错误
( A; D- ~2 M) R, p/ e) w; \B. 正确1 l3 e) m) e; C
满分:2 分, L9 y4 c, k7 L; m% X
9. 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课时分配。
8 B3 X+ \3 ? |" gA. 错误( k4 r: C$ w6 }, a, R
B. 正确. |# x2 m; R5 m: v" m% P0 U
满分:2 分6 m* U% ~; C) \
10. 教育目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 `0 Q+ L+ F) Q1 ?A. 错误! y% z. I/ [* h2 m; R9 a7 p/ L8 `
B. 正确
2 q' L7 P9 R4 ]0 ^5 S1 v4 M, `9 E 满分:2 分
" K. k2 z4 P# @11. 教科书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 Q( o; E" x; {A. 错误
- T3 Y: o {, T2 T2 I$ T+ ~B. 正确/ |! s8 }5 I O" h
满分:2 分* z. d% w& o1 k' Y" F
12. 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
' }# j9 x! q/ @A. 错误
) L" g: M1 }- aB. 正确2 M4 {3 s) U& {" _' C- n
满分:2 分
0 X$ ? M/ X1 W13. 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学根据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实验、模型、形象、语言等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有关感性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 ~% M* h4 [+ QA. 错误+ S* a: q' `" s
B. 正确
f8 D* X2 {# a! V4 D7 ~8 d1 o X/ y 满分:2 分( \/ x# l$ [1 E& p8 v: P; P# u3 O
14. 在我国,基础课程是由教育部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而制定的,它同时也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设备、各类课程的基本标准以及合理的课程比例等。; r- n" N' X8 Y! |# {, [# Y
A. 错误 k# Z# K. m9 N* K% c
B. 正确! s( m* m( Y& u, n$ W, a
满分:2 分# e/ k" | _4 n3 a8 b1 I, g, C) `. r: I9 R
15.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实现的
2 M; [( r% O, QA. 错误! o, y# _2 r+ w3 I$ `
B. 正确
, \( Z, L7 a( K0 l6 b% a% ], M 满分:2 分
2 q+ J5 N, n: T( a- f1 L& p
3 `4 W, S3 \3 g8 f+ v5 s;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