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V 1. 社会心理学起源于()
8 P& G+ A" r8 \8 fA. 美国# P( [ C, p% w0 c* c5 K. t
B. 德国
& H k( y* [2 D% X- P# s) g/ LC. 英国
$ ~ [! L1 I# ?. A* fD. 法国% z$ ^0 \" D8 I. @& P! w0 x
满分:2 分! k# u$ k6 B- D+ N
2. 侵犯行为是( )。?
( L- i# \- s0 t/ K) wA. 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意向.( X6 S; V5 L9 \* L! c0 k/ V4 j
B. 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Y+ P' b2 i; K
C. 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动机.2 {. W. _5 A5 ?* L" w
D. 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生命个体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I- Y- B3 i) S# G- D
满分:2 分: X% Z0 }0 O) R. L& ]9 Z
3. ()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5 g Z! ]5 H7 |" [
A. 感觉
! ]( x. i& ~; Z* _6 k4 i: ?: |B. 意识
9 r4 `" T- k9 l/ _/ UC. 印象
8 l8 e3 W$ p' U" h; A" Z# gD. 归因
9 y- t5 _4 q [5 j 满分:2 分
% s1 x( B4 h" p. }- M9 ^4. 利他行为是指( )。+ v3 m8 Y& v6 d; J9 Z, b
A. 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1 N4 [# W1 S' o, N9 B3 C" yB. 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0 k/ N% A8 f* F& y1 | k5 y0 _C.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 Y( k* B% L: U5 ZD.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6 D% o( a4 S( q& b* C% u+ D
满分:2 分/ R$ d X$ t: l4 `5 b3 F
5. ()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 n% p Y3 y F! r0 C5 \7 i( H2 qA. 随机分配
2 M% q, o7 n0 _' j; {8 }( a$ N7 XB. 分组分配- h1 i" I# i* Y. A: l* K
C. 条件分配! q3 {$ }& L( m9 i/ `9 _
D. 随时分配0 J% b6 D U# _* F; t/ F
满分:2 分- E9 v( t3 _, V: ~
6. ()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Z& e8 m7 L' }, t! i; `
A. 档案法1 U2 \ f* f4 y2 F5 X a6 p5 g
B. 调查法0 k$ R, Q3 u8 y" Y7 I/ [' M
C. 现场研究, F2 H- Z# \7 ] j! \0 t, s
D. 模拟实验6 ^5 a4 E2 G& L) A
满分:2 分
8 `5 I3 C; u9 n6 Y- V, g" e" p* u7. 归因指的是( )。
& U$ q" }1 J" I" ?% HA.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P. ]; _8 J* k
B. 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8 _8 N: C" P" w; D) _- pC.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2 x+ h" f4 \* t& v4 OD.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8 Q+ m. Q$ `4 B% n& o' o 满分:2 分% O7 Z" b, a3 @) Q$ Y: B
8.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 l1 F1 Q1 ^3 J/ A; s7 B2 c
A. 增值交换
3 h) }5 ^# {0 C+ d6 @; n- kB. 减值交换
' v+ D( v# S6 Z9 O0 CC. 社会交换
2 ~% g. L2 |2 C0 Z/ f. {) K/ u; {# cD. 个人交换7 S- Y1 _. r) @
满分:2 分
2 M. ]9 ~- k _$ ?4 L- F6 t9.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8 h; P8 V+ H( C
A. 社会干扰
8 k6 Z. d; F0 W9 uB. 社会惰化
! r% S/ F0 e7 j$ K& H# @8 b. J B- Y( oC. 他人助长' y. a! D5 ?( K+ g8 m7 a
D. 性别助长8 A' \; M- R2 {: I1 P
满分:2 分6 v% Z: q1 w) z' N9 \. H9 X9 y9 s( y
10. ()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I& q% r1 X* o: ~ o% D/ i
A. 自我价值保护
4 H7 E; P/ m6 V; G+ \. H4 M6 qB. 自我阻抑策略
Z( f/ b8 @! p8 _' L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 E/ h, Q1 i- s+ a1 X zD. 自我安慰策略
( X, i5 O; @7 I9 | 满分:2 分6 B' ~2 L! D6 j
11. 1924年, 美国的奥尔波特(F.H.Allport)出版了较系统以实验材料为依据的()一书,宣告了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 E, j7 q$ `7 _+ `A. 《心理学与社会》
' \2 W" W4 j* K4 o( \0 R JB. 《社会心理学导论》2 M; N1 y& J% k2 n6 A
C. 《社会心理学》
' {0 v: b3 s7 u) Q* u f6 lD. 《社会与心理学》
3 d) c9 x S+ Z- u; X) y 满分:2 分
/ N5 d8 i( z& v$ l ?12. ()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V5 ~5 H! p2 X
A. 印象控制
* _$ \: C0 Q; h: y0 f) y' iB. 归因控制
1 b2 \8 |& q# W1 Q+ l- JC. 感觉控制
8 [2 m$ J0 P9 |+ b. N- WD. 意识控制. p6 p! v. n( q7 H7 O7 S9 m' [% `
满分:2 分
! ]- R H( @ |6 i! R" g- Q( p5 I9 G# ^0 h4 j$ u
二、多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V 1.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需要经过()阶段
! {* e# z: R3 c W+ l7 Q% aA. 定向阶段4 f; `% _: w; r; I
B. 情感探索阶段
7 L+ [$ P( [: Q) C kC. 感情交流阶段: g/ p4 d1 v7 E
D. 稳定交往阶段
/ V X$ p' Z& P4 n' t V 满分:2 分
: r4 G7 r, s6 ]5 W, @: Q8 q2. 卡内基(1938)曾经总结出多种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技巧,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P' n- T( C% _* X% {- P
A. 避免争论
- M# o# d, h- |1 X' J: DB.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 @" d% f9 I8 [
C.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 q+ Q& m0 h3 K# DD. 真诚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别人4 K: P$ y. ?. W, Z% u/ }0 F
满分:2 分
0 R. _/ y/ t2 e# B1 t/ V6 T3.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H! V9 T% `3 l- \$ Z; t/ k
A. 档案法
+ ~) U7 R+ V+ y- c; n. ~0 D: KB. 调查法
) R6 B j+ c7 l- O$ \C. 现场研究
' \ x) R( R6 U- H1 f2 ^# RD. 现场实验
2 A) W: a7 z! }E. 模拟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Y% b- g, i" r x
满分:2 分
0 I/ ]% X$ Z+ n. f2 ?4. 个人特征包括()
$ A8 C* T8 L* w( A1 _A. 才能
( F( y# H9 X, \/ W# f. R+ E1 _5 Q. ~B. 外貌吸引力+ ~( \6 n. N8 [; m
C. 个性品质
$ [. f9 P2 p( jD. 口才
6 x& T0 r' m# j1 M% u 满分:2 分- U) {: ~9 P% M4 B0 Q5 ^& J/ Y
5. 影响印象形成及印象准确性的因素有:
u1 ]- G+ y. B1 y# v# oA. 觉察者的情绪状况9 U: M; S/ T) b, E7 l
B. 投射作用. j }. q, \) y t+ p" G9 ^1 ?
C. 内隐的人格理论! Y( R: M9 E3 f3 j3 O, S' e
D. 反射作用8 F& S/ T) I9 ]; `& l
满分:2 分' i: Z J& Z! a% n
6. 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是:
9 O- p, p( r8 Q3 ~: }- F lA. 伤害行为
/ x0 Z7 {8 O$ e2 Y" {/ rB. 伤害意图0 V. H! [; U. S% e
C. 社会评价6 ]* P P$ B4 b3 R4 Q& Z
D. 伤害结果# T6 g& r% a1 y; @5 y
满分:2 分
) b' h8 D+ R% N' N* u: V* [8 g7.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三类。. ]( j. `% m( |0 \, r1 r! F! n1 M p
A. 真从众
7 L" S2 G! g7 @3 f' e1 zB. 权宜从众
6 N8 \1 F3 y+ E/ K, o3 _ k, dC. 不从众
. B* u. t* F/ M. y3 C: cD. 假从众
) E" y! r& {# m$ x2 W8 ]' X9 } 满分:2 分
* h6 Y7 z; ]1 z5 b! K# T- c8. 沟通能力自我提高的途径有()
' F0 ~( M. h' B- r* v7 L* ]' DA. 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 [2 {8 I5 h3 N F" F xB. 编制改善沟通的自我计划+ E" w5 o( L; N; \
C. 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5 y2 b4 ?6 G& l; P" F- mD. 评价他人的沟通状况7 B% d: J% b! Z: u* m% _
满分:2 分% `& r0 K* V* R9 d" a0 Z. b
9. 社会心理学研究类型有( )。( W+ @& ?+ O" x. i* a
A. 现象描述性研究
2 q) N q5 t0 T. C7 zB. 相关研究# k# D0 S; ^9 n, C% V" i4 i
C. 比较研究- ^; z4 o# W' e+ _2 [. W# \ p
D. 验证性研究
6 `2 x. \- d+ Y 满分:2 分% {8 I' r, _: q f
10. 批评的艺术包括()5 y$ x$ i% o% ?, J# G
A. 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9 \3 e4 f8 Y+ i$ J V0 ~" B
B. 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9 m+ j; F2 O- `7 i! WC. 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 m# F8 F) ?$ ^0 P/ ]
D. 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 _ K- K& }. M
E. 让别人保住面子+ K8 q! Y- s" J' Q) |
满分:2 分& s3 k1 ~4 T! V7 @( p
11. 爱情有哪些因素构成?
5 ]1 p. h! j1 B' o3 G/ Z( V9 `A. 依恋
5 I9 r V8 I/ |B. 关怀
1 G. S% R- [3 OC. 奉献0 |% X( S! _; S5 e+ g1 ] `4 ~6 O0 f
D. 亲密
1 r6 e7 r9 b/ b- B8 o: q 满分:2 分/ Y% O% L/ o6 ?: |9 s% \8 P
12. 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有:
4 C5 E2 o7 V- C# Z, x; h9 SA. 客观原则% r+ ~0 v& \9 ^, h: z; L
B. 分析与综合原则* J' a5 F4 u. y( ]
C.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9 b/ Q6 y/ g& {0 {4 YD. 伦理性原则4 |8 X' G# e0 V* c# c& j4 J
满分:2 分
+ M6 X8 V( g& K/ V9 e0 z13. 影响服从的因素有()7 A( @8 Y1 x g+ d+ S1 Q
A. 他人的支持
: ]6 H; s/ x+ M; j1 B$ P. c" K1 B4 kB. 行为后果的反馈 O- b. R; l% w" b3 {" j
C. 个性因素3 r% {8 W9 y2 ` V7 O
D. 社会压力
$ E+ h0 [9 F$ p$ D9 p( T 满分:2 分
1 y+ Z1 [0 h# O/ l5 j14.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 `5 L9 P5 ?* W' h
A. 亲密无间5 i: g! v; ?9 s8 P+ J
B. 轻度卷入8 i& U& O! q" q! e4 b" Z3 e3 @
C. 中度卷入
( Y+ G3 h/ X G3 K3 GD. 深度卷入
) G' U/ K# Z& O5 u/ H& c 满分:2 分
: ]3 h6 [# E) J) g) z15. 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 )途径形成起来的。4 m1 u7 O% E! _# |
A. 印刻" W9 r% m% s) a* }
B. 本能需要" Q5 A9 n' i- L* m6 }9 H% ]2 n
C. 条件作用(学习)& h$ r M( o) o/ w* U
D. 自我超越1 X( S0 S+ K& d3 C# q5 L
满分:2 分: q* Q( x1 ~) T& ~9 o( H6 ?
16. 印象的定向作用包括:" r1 n/ V6 a1 B2 p
A. 首因效应& \' ?7 t$ ~% c! p1 p+ B* l6 U) W( u
B. 近因效应
9 W6 P# Y- g* Q1 p- B7 z2 sC. 光环效应" G% u( \: v% G9 `- S, a1 v/ C! G |5 L
D. 久因效应$ X! Q- D& M5 U) N/ C
满分:2 分 7 |2 w" D. o' J/ ~( _. i7 z
7 X* i6 z, ^5 d. \三、判断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V 1. 内隐人格理论出自心理学家凯利(1955)。- H( V% ~5 w; X7 n% R
A. 错误# z# F. K. \- L7 K, z, Y9 V
B. 正确
( B9 R o% N% v Y* e 满分:2 分
) `' i+ g+ _6 ]( E2.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不一定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 u9 m [7 [4 L; c2 x) a3 Z9 eA. 错误 I8 d4 L3 [. Z' j, M
B. 正确. I& M! ^) y. G) H* e
满分:2 分
# ]/ I) E/ Q( `% r+ X2 t9 J' y3. 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
8 D/ x" V$ j' T, I4 S. u+ VA. 错误
* |' M2 U N! ?4 mB. 正确( V* P. m3 q- }, a4 @
满分:2 分5 l% O7 W" s5 j0 n" T, V
4. 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差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 q) v2 B e/ p+ y
A. 错误
' m$ E& O' W8 [# k D. pB. 正确: j& a3 o! F8 E7 I
满分:2 分: b, \' D8 R; P! L5 k& F
5. 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 t& r/ p) @/ F" |
A. 错误8 x# N' q0 L+ a
B. 正确
; {' ?! L, D/ v. h. k4 S 满分:2 分 ]1 w& v& T F* ^# S. J8 ?% z8 O- y, U
6. 觉察者的情绪状况不会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
8 U& |9 I) j7 o9 ?7 ?, kA. 错误
' \+ n8 `4 h2 u6 |: u7 NB. 正确
2 @7 @+ v6 E8 C 满分:2 分
3 H; ^% {2 y* y3 x; {+ S3 A7. 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是最受喜爱的人。
; [' G- Y! M! K1 r; ]A. 错误) A& I4 x0 \; M$ E% W& N- z
B. 正确- G3 Y! j! O# a( [- g& g! W, H
满分:2 分' y( l+ p \& j O8 K5 c
8.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 _# P" [$ J/ I- p! GA. 错误) \& I& [ r2 M" W: z
B. 正确! ^4 c5 V4 _! d( I+ u: ^2 L! ~3 B
满分:2 分) M; ^/ d1 ~3 V; E" n$ y
9. 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1 _/ a2 f& O- r" K" U# l
A. 错误
, r* ^8 ?" V5 L9 j8 ]% Z$ vB. 正确
( @, W1 G3 t* [( Z: W( @ 满分:2 分
0 B b4 K, b# T9 W- w G10. 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不能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 @: X4 y( z/ d" N% m& P8 a DA. 错误% c/ M' e' P, a2 S+ P/ D
B. 正确- d4 F8 \" x. u1 b7 J
满分:2 分2 N" ]5 O+ f8 s$ r N, V4 @
11. 想象的群体压力不会导致从众。4 B. m3 Q3 i. y8 f" \
A. 错误
2 U( b0 Y" R+ X& s7 b3 \B. 正确
7 Z5 y: h) q) O0 o5 Z7 [3 @ 满分:2 分
2 ]* t4 [* h9 |9 n# C* I% x! ^12. 内疚是一种行动与自身社会角色不相符和时自我否定性的消极情感体验。
# a0 e2 h1 r( {. g# F# GA. 错误
! g! i+ A8 G' m/ [B. 正确) i2 K' ~2 y9 {6 a2 v9 ^6 G0 J
满分:2 分
V* {& ]& |+ {1 Q13.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发现,情境的模糊性较大,人们较难作出自信判断时,不容易从众。0 s, O1 G8 e5 `6 o
A. 错误
5 ^) J* X; A4 F2 U$ n2 z0 D1 U- NB. 正确
. ^6 J0 l; O8 i( Y 满分:2 分. k1 E4 Q4 ^5 C% a5 s7 g* _
14. 社会心理学可界定为: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文化属性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8 k, S: i$ k8 l8 t5 e2 Z
A. 错误
5 d# d* g9 u7 W$ TB. 正确. S* p% _7 P: h) _. A5 c
满分:2 分
6 q( c a# u5 n4 v, m: k15. 外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 d$ _/ J/ y9 }( m$ ^. u
A. 错误% A1 i- R4 y- U
B. 正确
& A' ?8 [ u# N5 k 满分:2 分# y( a, b8 R. ^, _0 |0 [/ \) Q+ K
16. 自我价值保护,是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4 j. O$ g( H& E7 w. U9 A
A. 错误8 h9 e' g( q' z$ i7 v
B. 正确
8 c: p m( r8 T; O 满分:2 分
. S* e) U- V) q$ B$ B: T17. 所谓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3 {: j) x v A) H3 TA. 错误
7 l/ t: J/ _8 L! }9 n, yB. 正确
7 W" ^6 }, s0 K/ B/ {- A 满分:2 分3 I* E( v, V- E E- M
18.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2 k. U$ m$ X- H, p. e9 t5 OA. 错误
! m* d$ x9 P, iB. 正确
: u8 O6 F0 K7 X: i6 \ 满分:2 分9 \* N3 O- U M- ^
19. 过度的从众倾向会使人很容易进入去个性化状态。
# X* ?, B+ g6 M% f1 ^6 b" gA. 错误
4 p/ N0 B" }0 D% s* c" J' ^, w! {B. 正确
& z. S* H1 d# R8 I. r6 W# A 满分:2 分; C: d0 K5 W4 t) _5 E# T
20.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9 K# M# D* E9 j- Q' uA. 错误5 X* y% [3 m% G5 O! N
B. 正确/ W4 ]6 v9 H" @
满分:2 分9 B: u; J( U: j
21. 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仅仅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程度。
* h' T/ D- m1 p* JA. 错误4 x6 C" s0 J0 {4 T! R2 \
B. 正确8 d. {1 Y8 D. w' g. Z% n6 e
满分:2 分! f* N* [* y) ^9 \$ W" U6 y
22. 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
: \" x% i; D* eA. 错误' g$ W3 s, y9 I) U+ J" p# _
B. 正确
2 w- \ u& t T1 o6 X 满分:2 分
/ @. `7 f" r9 `" f5 h# @$ ] c9 Z1 h- }( a: I4 @/ a2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