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生产实践中,对于常用的最佳石灰剂量范围,砂性土的最佳用量为( )。
A. 8%~14%
B. 9%~16%
C. 8%~12%
D. 10%~14%
满分:5 分
2. 对于骨架密实型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集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 )。
A. 62mm
B. 59mm
C. 31.5mm
D. 12.8mm
满分:5 分
3. 回弹模量是表征级配碎石( )的重要指标。
A. 强度
B. 刚度
C. 稳定性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满分:5 分
4. 石灰土的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逐渐(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增大也不减小
D. 无法判定
满分:5 分
5. 在道路工程中,碎石的最大尺寸应根据石料品质及碎石层的厚度来确定,坚硬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碎石层压实厚度的( )倍。
A. 0.5
B. 0.6
C. 0.7
D. 0.8
满分:5 分
6. 用于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煤渣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
A. 10mm
B. 30mm
C. 20mm
D. 40mm
满分:5 分
7. 沥青类路面一般不宜铺筑在道路纵坡大于( )的路段上。
A. 6%
B. 5%
C. 4%
D. 3%
满分:5 分
8. 泥结碎石层所用的石料等级不宜低于Ⅳ级,长条、扁平状颗粒不宜超过( )。
A. 26%
B. 20%
C. 42%
D. 45%
满分:5 分
9. 为了提高石灰煤渣和石灰煤渣土的早期强度,可外加( )含量的水泥。
A. 1%~2%
B. 1%~3%
C. 1%~5%
D. 1%~4%
满分:5 分
10. 为了防止级配碎砾石路面发生冻胀和湿软,应注意控制小于( )细料的含量和塑性指数。
A. 0.5mm
B. 0.6mm
C. 0.7mm
D. 0.8mm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在道路工程中,级配是影响级配碎石( )的重要因素。
A. 强度
B. 刚度
C. 稳定性
D. 平整度
E. 密实度
满分:5 分
2. 在道路工程中,描述材料干缩特性的指标主要有( )。
A. 干缩应变
B. 失水量
C. 失水率
D. 干缩量
E. 干缩系数
满分:5 分
3. 铺筑沥青路面时,对砂石料中的粗集料质量要求有( )。
A. 含泥量小于3%
B. 含水量小于3%
C. 扁平细长针状颗粒含量小于15%
D. 粗集料尽量采用酸性岩石
E. 粗集料尽量采用碱性岩石
满分:5 分
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可由( )组成。
A. 单层沥青混合料
B. 双层沥青混合料
C. 三层沥青混合料
D. 密实沥青混合料
E. 胶结沥青混合料
满分:5 分
5. 挖方路基处的土层由于地下水文状况不良,可导致路面破坏,所以对路堑以下0~30cm或0~80cm的天然地基需要( )。
A. 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B. 必要时需要翻挖重新分层填筑
C. 换土或进行加固处理
D. 加铺隔离层
E. 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满分:5 分
6. 在道路工程中,天然砂砾料含土少,水稳性好,宜作为路面的( )。
A. 上面层
B. 中面层
C. 下面层
D. 底基层
E. 垫层
满分:5 分
7. 道路工程中,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使用作( )。
A. 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B. !!!公路的沥青面层
C. 二级公路的养护罩面
D. 各等级公路的调平层
E. 国外有的用作柔性基层
满分:5 分
8. 道路结构中,磨耗层的作用是( )。
A. 抵抗由车轮水平力所引起的磨耗和松散
B. 抵抗大气温度的破坏作用
C. 抵抗由轮后吸力所引起的磨耗和松散
D. 抵抗大气湿度变化的破坏作用
E. 提高路面平整度
满分:5 分
9. 在级配砾石中掺石灰修筑基层,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基层的( )。
A. 平整度
B. 强度
C. 稳定性
D. 压实度
E. 和易性
满分:5 分
10. 级配碎砾石路面所用材料,主要为天然砾石或较软的碎石,其形状以( )为佳。
A. 三角形
B. 接近立方体
C. 圆球形
D. 梯形
E. 扁平状
满分: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