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病的病根就在于农耕和农耕性格。过去知识界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病的病根是在这里,但是就是批判得不深不透,还遭遇强烈的抵抗和反批判。我认为,这场关系到中国命运的思想斗争,之所以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还没有结束,不仅是因为中国农耕性格的势力太深厚,还因为批判阵营没有找到有力的批判武器。对于中国农耕意识的深厚传统的批判,零敲碎打不行,必须进行历史的、系统的分析、批判和清算,最关键的是必须使用比农耕历史更悠久、更有生命力、更有战斗力的游牧精神武器。这是一种在世界历史上从古至今不停奋进,并仍在现代世界高歌猛进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历史上,这种大游牧精神不仅摧毁了野蛮的罗马奴隶制度和中世纪黑暗专制的封建制度,开拓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和“牧场”,而且在当前还正在向宇宙奋勇进取,去开拓更巨大更富饶的“太空牧场”,为人类争取更辽阔的生存空间,而这种游牧精神是以强悍的游牧性格、特别是狼性格为基础的。草原的“飞狼”最终还是要飞向腾格里、飞向太空的啊。
一、作者简介及主要内容:
《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 这是一部半自传史诗性著作,记录了作者姜戎在中国边境草原上的亲身经历。作为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小说,它的出现在中国引起巨大的轰动并引起了国外各大媒体的关注。迄今为止,该书的版权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语种,已经出版英文版、法文版、意大利版等26种语言的版本。同时,企鹅集团所支付的英文版权的转让预付费和版税均创造了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版税收入的新纪录(刘斯斯,2008:106),这在我国目前存在巨大逆差的图书版权贸易上无疑是一抹亮色。此外,这本书获得了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这对于我国的文化输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狼图腾》作者简介:
姜戎(笔名) ,本名吕嘉民,1946年生,北京人。曾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主业: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图腾》之前以吕嘉民之名著写《落荒》、《羊油灯》、《虎兄虎弟》。也有人说,《狼图腾》是他出版的唯一一本著作。
(二) 《狼图腾》内容简介:
本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二、 “狼性”与“羊性”
(一)游牧民族是狼,汉民族是羊。
一个民族,应该是狼性和羊性平衡,并且狼性略大于羊性,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狼性太强则易出现如秦始皇、隋炀帝那样的暴政;羊性太强,则会重现宋朝“靖康耻”。农耕民族身上那种小农经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逆来顺受的思想就如同羊。羊在受到狼的攻击时,连向同伴发出预警的叫声都不敢。当羊群看到同类被吃时,还幸灾乐祸地看热闹,庆幸狼吃饱了自身就安全了。由于农业人口的迅速膨胀,农耕增加游牧减少,羊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草原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而迅速沙化,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只有当狼性和羊性比例适当时才能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狼是蒙古军人的导师,同时,它也教导了我们应该顽强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尽管像陈阵的小狼那样被重重的铁链铨着、被毒烈的阳光曝晒、被成群蚊子追咬,那也不过是一种考验,一种通向自己向往的殿堂中的一些荆棘。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就得多动脑筋,正像小狼自己挖洞抵挡烈日一样,然后忍耐一下,顽强地撑下去。当必要时候不可以再奉承着“沉默是金”,应像狼一样拿出自己的尊严、勇气与威信敢于为自己为别人讨个说法。狼性,在一个层面上有时是现代人的一个真是写照:为了一个目标或心中的理想、信念,把握一切机会,在适当的时候集中精力去追求去奋斗。当然,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拥有这么一份狼劲去拼自己的世界、去闯自己的天地。
农耕民族闭门造车,自给自足,是历史的支流,而游牧民族抢走了他们的发明创造,并把他们灭了国,灭了族,便继续在惊涛骇浪中扬帆远行,去创造发明更先进的文明了。中华大地上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是腾格里之父和草原大地之母生出来的一对兄弟,草原民族是兄,华夏民族是弟。一旦华夏民族在农耕环境中软弱下去严厉而慈爱的腾格里天父,就会派狼性的游牧民族冲进中原,给羊性化的农耕民族输血,让华夏族一次一次重新振作起来。后来,在软弱的弟弟实在扶不起来的时候,强悍的哥哥就会入主中原,维持华夏文明,一直坚持到与西方相遇。
作者把草原游牧民族对于狼的图腾崇拜拓展得广阔浩淼而幽深绵长,让人的思维在蒙古狼群的纵横驰骋里无限的膨胀。而对于温柔乡里农耕民族的“羊性”的思考和鞭挞,又让人的思绪变得热烈而凝重。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游牧民族的“狼性”不断输血,以及与农耕民族的“羊性”不断地平衡和打破平衡的过程。中华文明道路,是世界上最大的强悍草原,和世界上最大的软弱农田上产生出的奇特之路……
小说中融入了许多作者自己的理性思考,这使得这部小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比如书中对中国民族历史发展的论述,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优劣的比较,以及对于狼性精神的思考,都带有明显的学者式的思辩。在小说中作者常常按捺不住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往往借人物的大段对话或内心独白,来表达对狼以及狼性所代表的文化精神的看法。主人公陈阵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与对话中,从狼的生命中悟出了人生与传统文化的真谛,这个人物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