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 )反映的是信息的确定度,指的是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
A. 语法信息
B. 语义信息
C. 语用信息
D. 全信息
满分:4 分
2. 信息检索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检索课题分析
B. 制定检索策略
C. 检索技术
D. 检索方法
满分:4 分
3.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组织力量翻译的一部重要的大型文摘刊物是( )。
A. 《文摘杂志》
B. 《文摘通报》
C.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D. 《国外农业文摘》
E. 《科学文摘》
满分:4 分
4. 信息检索的前提是( ),是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形成的条件。
A. 信息识别
B. 信息表达
C. 信息序化
D. 信息分析
满分:4 分
5. 在DIALOG检索系统中,使用的进库命令是( )。
A. SELECT(S)
B. TYPE(T)
C. BEGIN(B)
D. COMBINE(C)
E. EXPAND(E)
满分:4 分
6. ( )是指人类感官接受外部刺激后,大脑中产生的刺激的组合。
A. 符号
B. 数据
C. 信息
D. 知识
满分:4 分
7. 在我国,“文献“一词最早出现于( )中。
A. 《论语·八佾》
B. 《文献通考》
C. 《易·系辞》
D. 《史记·萧相国世家》
E. 《北堂书钞》
满分:4 分
8. 按照书目反映文献的收藏范围划分,除了馆藏书目之外,还有一种是( )。
A. 登记书目
B. 联合书目
C. 书目之书目
D. 综合书目
E. 机读书目
满分:4 分
9. 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抽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称为( )
A. 语义分析
B. 数据挖掘
C. 知识发现
D. 智能搜索
满分:4 分
10. ( )是各种事实、数字和字符等符号的集合。
A. 符号
B. 数据
C. 信息
D. 知识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文摘的显著特征是( )
A. 篇幅短小
B. 忠实原文
C. 语义连贯
D. 语言简明确切
满分:4 分
2. 作为一种无形财产,专利权具有的性质为( )
A. 专有性
B. 地域性
C. 时间性
D. 实用性
满分:4 分
3. 从总体上看,信息源的特性有( )
A. 结构上的多样性
B. 客观实用性
C. 安全可靠性
D. 功能上的互补性
满分:4 分
4. 计算机网络按其规模大小和分布范围可分为( )
A. LAN
B. MAN
C. WAN
D. Internet
满分:4 分
5. 叙词语言具有严密的语义关系。根据词义的需要,叙词相互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 )
A. 等同关系
B. 等级关系
C. 相关关系
D. 互补关系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一般认为,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文献著录总则》。(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职号是表示不同主题词在同一文献中联系程度的专用符号,它是表示几个主题词组配时在语法上彼此关联的分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硬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服务发展为标志的信息资源与社会活动的深度融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在语词索引中,用于标目的词语一般是文献中的主要词,介词、连词、冠词等不予标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指示性文摘概括叙述原文中的重要事实信息,是原文内容的浓缩,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原文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在传统的联机检索中,采用的是客户/服务器(C/S)模式;而在Internet中采用的则是主仆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基本大类是分类法中对人类知识范畴所做的最为概括的划分,是分类法展开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文摘与原文的区别应当只在于“信息密度”与篇幅大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网络信息资源是以文本形式记录,以多媒体方式表达,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及通信介质上的信息集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