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不属于财政的基本职能的是( )
A. 收入分配
B. 优化资源配置
C. 稳定和发展经济
D. 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满分:2 分
2. 土地增值税实行( )
A. 定额税率
B. 超率累进税率
C. 比例税率
D. 超额累进税率
满分:2 分
3. 属于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的是( )
A. 教育费附加收入
B. 矿山管理费
C. 基本建设收入
D. 公房租赁收入
满分:2 分
4. 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 )
A. 社会消费性支出
B. 生产性支出
C. 补偿性支出
D. 积累性支出
满分:2 分
5.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经济发展
B. 资源配置优化
C. 保证国家政治稳定
D. 财政政策与经济兴衰的关系以及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满分:2 分
6. 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 )
A. 由政府承担
B. 由企业承担
C. 由个人承担
D. 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满分:2 分
7. 社会保障体系中,( )不与财政发生直接关系
A. 社会保险
B. 个人储蓄保障
C. 社会救济
D. 社会福利
满分:2 分
8. ( )补贴在消费环节,向居民提供
A. 价格补贴
B. 企业亏损补贴
C. 财政补贴的特殊形式——财政贴息
D. 外贸补贴
满分:2 分
9.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市场
B. 政府
C. 企业
D. 个人
满分:2 分
10. ( )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
A. 税收
B. 公债
C. 利率
D. 政府投资
满分:2 分
11. 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 )
A. 政策性亏损
B. 经营性亏损
C. 两者都支持
D. 两者都不支持
满分:2 分
1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 )
A. 效用的不可分割体
B. 消费的非竞争性
C. 受益的非排他性
D. 使用的无偿性
满分:2 分
13. 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应该退出的领域是( )
A. 基础产业
B. 基础设施
C. 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D. 一般加工工业
满分:2 分
14.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5. 不属于国有资产管理主要环节的是( )
A. 投资管理
B. 经营管理
C. 收益支配管理
D. 产权处置管理及基础管理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
A. 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
B. 通过转移支出进行调节
C.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D.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E.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满分:2 分
2. 在市场化发行方式下,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经济性制约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金融市场状况
C. 财政政策类型
D. 国家职能的大小
E. 财政赤字规模
满分:2 分
3. 经济建设支出,包括有()
A. 基本建设支出
B.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C. 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支出
D.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E.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满分:2 分
4. 我国财政收入的征收机关是( )
A. 财政机关
B. 税务机关
C. 海关
D. 中国人民银行
E. 国家开发银行
满分:2 分
5.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D. 有偿性
E. 随机性
满分:2 分
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通常有()
A.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C.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E. 中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货币政策
满分:2 分
7. 按经济部门分类,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
A. 农业
B. 工业
C. 建筑业
D. 交通运输业
E. 商业及服务业
满分:2 分
8. 按财政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补偿性支出
D. 消费性支出
E. 积累性支出
满分:2 分
9.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
A. 税收收入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债务收入
D. 银行利息收入
E. 其他收入
满分:2 分
10. 国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 政府支出的需要
B. 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
C. 国债利息较高
D. 完备的证券市场
E. 社会上存在借贷资本
满分:2 分
11.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
A. 无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资金
B. 实物补贴
C. 购买补贴
D. 税收支出和财政贴息
E. 规章制度补贴
满分:2 分
12. 当经济过热需要抑制投资时政府应采取的税收措施是( )
A. 提高税率
B. 降低税率
C. 减少税收优惠
D. 增加税收优惠
E. 提高折旧率
满分:2 分
13. 国债的作用包括()
A. 弥补财政赤字
B. 调节预算收支差额
C. 为加快经济建设,调节产业结构筹集资金
D. 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E. 促进对外开放
满分:2 分
14.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包括( )
A. 税收
B. 公债
C. 政府收费
D. 国有资产收益
E. 专卖收入
满分:2 分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 )
A. 保护产权
B. 克服外部性
C. 消除垄断
D. 提供公共产品
E. 维持秩序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公债的发行和认购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对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国债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国家职能的需要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政府的公共支出,可以介入市场有效领域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税收的主体是政府机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老人和小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西部地区的县乡财政的解困与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自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因素。
A. 错误谋学网: www.mouxue.com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反周期调节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对纯公共物品的需求与对准私人物品的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是一个基本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主要体现在私人支出的增加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直接动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下降是指财政收入总额的不断减少。
A. 错误谋学网: www.mouxue.com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如果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在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税负转嫁不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