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江区学业不良小学生心理的研究
摘要: 在学校教育中,每个班级都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却长期落后于同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我们一般将这一部分学生称为学业不良学生。学习问题使学业不良学生在学校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成就感低,更容易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老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的动机,改变学习策略,使他们重新树立对学习的信心。作为一名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几年来,我在工作中最关心的是:那些学业不良的学生。为了将该工作做好,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当中很关注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的学业不良。我一直有“育人要育心”的想法。与其说教其知识,不如育其心,让他有学习的兴趣,给予心理的动力,从而能自主学习。
关键词: 梅江区 学业不良小学生心理 成因 特征 教育对策
导言
学业不良的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学习成绩低下。其特点表现为记忆、注意、思维、认知、创造力等方面有缺陷,且缺乏自信、悲观厌世、抑郁、焦虑、失眠、逃避、恐惧、烦躁,过多的内疚自责。学业不良的学生在班上所占的比例一般较小,但如果班级管理跟不上,这一小群人的面积就会扩大,破坏能量大,影响面就广,常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教育好这些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场艰巨、细致、耐心的工作,是一场攻坚战。从整体上看,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业不良的学生的转化工作上。为此,将对学业不良的学生的特征和教育作详细的论述。
本论文主要研究梅江区小学阶段学业不良的学生的教育现状,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帮助学业不良的学生克服缺点和毛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与其他学生一样受到重视,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探讨学业不良的学生为何会感到学习困难,指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爱护学业不良的学生,用真情感化、行为引导促使学业不良的学生健康成长。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信心理辅导,因材施教。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促进学业不良的学生作为人的最基本素质——行为品质的提高,在教学中特别照顾学业不良的学生,教师要把学业不良的学生教育的特点和对策放在备课环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业不良的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教学辅导时不能忽视学业不良的学生容易偏激的心理辅导。提供更多可以让学业不良的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抓住学业不良的学生多种多样的特点,多在学业不良的学生的作业与行为的评判中给予明示或暗示,在课上课下做好学业不良的学生自尊心的教育对策,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要采取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守纪律、懂礼貌的好作风。
本论文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真实案例、案例分析等进行了探究论证。
一、学业不良学生的概念与界定
就小学生来说,积极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热爱学习,精力充沛,上进心强;对生活热爱,自尊自重,有强烈的责任心等等。相反,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如缺乏自信、悲观厌世、抑郁、焦虑、失眠、逃避、恐惧、烦躁和过多的内疚自责等。说明已经出现困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对学习对他人的严重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交织在一起,成了学业不良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学业不良学生的概念
学业是指“学习的功课和作业”。学业不良学生是指智力正常,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教育等原因致使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成绩低下,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水平,其成绩明显低于其能力应达水平(例如智商 110,却总也考不及格),或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 “学业不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成绩低;第二,智商属于正常范畴;(IQ>90);第三,没有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第四,没有生理疾病。即学业不良学生排除弱智、身体残疾和精神异常的学生。
对于学业不良学生的研究,国内称差生、学习差生、成绩差生、学习困难生、后进生。前苏联称学业不良生。美国称为学习无能者。由于西方国家视其为生理、病理现象,我国和前苏联则视之为教育和社会历史现象,故定义未能统一。美国定义:学习无能是指在获取与运用听、说、读、写、推理或算术能力上表现出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学习异常者的通称。前苏联定义:学业不良学生是那些比其他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及格水平的学生。日本定义:学习成绩显著低下的孩子称为学习上的后进生。
(二)学业不良学生的主要特征
1.记忆缺陷。他们的记忆广度、记忆速度、记忆精确度、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机械记忆、意义记忆都显著落后,而且识记的材料越难、长度越长,差距就越大。就自身而言,机械记忆比意义记忆好,形象记忆比抽象记忆好,长时记忆比短时记忆好。
2.注意缺陷。他们课上注意不足或注意过度。注意不足指注意的时间短,不能集中注意,也不能排除额外刺激的吸引,易分心。注意过度指集中注意时所注意的目标不当,过分注意不重要的细枝末节,而且任务越复杂,注意的稳定性就越差。
3.思维缺陷。他们在简单的类比上的得分不亚于优生,但对复杂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判断,涉及到整体与部分、因与果、抽象与具体等复杂类比时明显差于优生。
4.认知缺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技巧,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要运用技巧;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也不知如何对学得不好的部分进行补救。
5.创造力缺陷。他们在学习中的变通和独立性明显低于正常学生。
6.非智力因素缺陷。他们做事敷衍、懒散、心神不定,神经质、固执、不合群、无长志和长性等都深深影响了学习。
7.社会情感问题。他们自我概念不良、不承受挫折、焦虑、社会退缩和拒绝,回避任务,缺乏自我管理,且年级越高问题越显著。
8.学科学习困难。他们最显著的问题在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等方面。看不懂句子的意思,不能理解老师们的口头指导,不能记住文章的内容和顺序,口头表达不流畅,作文没有内容和主题。数学主要有四种错误:该做加法做减法的运算错误;记忆有误造成的明显计算错误;解题的步骤、模式有误;不理解应用题和文字题的题意。
9.智力水平。他们的总体智力水平不如优生,但也没有明显低常。也不排除有些差生智力水平高于优生。主要的差异,是他们的智力结构不平衡,如语言能力低于操作能力,抽象思维低于形象思维。而优生的智力结构比较平衡,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三)学业不良学生的状况
1.学业不良学生在班级里所处的“位置”和“待遇”一般都不理想。
学业不良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为:学习意识不浓,成绩差,思想比较松散,自制能力较差,而且具有攻击性行为。品行不良,难以与学生相处。这类学生一般不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最主要原因是思想品德不好。他们经常被冷眼相待,自尊心、自信心不强,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受到“冷”待遇的时候较多,这类学生虽不多,但引导不当,对管理班级来说是一大障碍。因此改善好他们在同学之间的关系,具有特别意义。
2.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相悖。
小学的学业不良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或幼儿阶段教育,基底参差,旧的学习方法已应对不了新的学习任务,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接受和消化程度也各不相同。
3.学业不良学生的基础学力欠缺,学习屡战屡败,对学习丧失兴趣。
刚进小学的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表扬,受到教师的鼓励越多,各方面表现会越来越出色,但往往也有相反的,原本基础就欠缺,品行不良的,在新环境中只是相对收敛,时间长了就原形毕露。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在学习初期是非常认真的想要学好的,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种种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个时间也许是几个星期,也许是几个月。先是对某一科目失去兴趣,最终都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并最终放弃努力。
二、学业不良学生的特点
(一)学业不良学生对学习成绩满意度低,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
从总体来说,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满意度比较低,满意的占39%,不满意的占55%。其中差生最低,只有21%的学业不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持满意态度。如果对学生进行优秀、中等和较差三个级别来评价。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占31%,认为自己学习成绩较差的占11%。小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占41%,较差的占3%,但高年级的却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占20%,较差的占19%。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所学知识难度的加深,学业不良学生也越来越多。
(二)学业不良学生的作业时间长,口头表达能力明显低于优秀生。
学习成绩优秀、中等、较差三类学生作业时间呈显著差异。52%的优秀生每天作业时间在1小时以下,34%的中等生每天作业时间在1小时以上,而57%的差生每天作业时间为2个小时以上。有60%的学业不良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作业速度很慢,时间拉得很长。据调查,72%的优生喜欢上课发言,而学业不良学生喜欢发言的人数仅占20%。42%的学业不良学生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平时说话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经过统计发现,优生与学业不良学生在上述方面呈显著差异。
(三)学业不良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孤独感和焦虑程度与优生的差异。
例如,学业不良学生不敢回答问题,即使自己知道资料也不举手占52%,学习是一件苦乐参半的事情,当面对困难,优生能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学生占90%,而学业不良学生仅占31%;感到周围人不理解自己的差生占41%,而优生比例极少,二者呈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学业不良学生在自信心和意志品质方面明显不如优生,学习困难生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比较高。
(四)学业不良学生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社会群体性特征明显。
学业不良学生一般都与不良性非正式小群体有或多或少的瓜葛。这是因为,在班级中得不到的友谊和欣赏,在这个小团体里能充分得到和体现,他们渴望得到友谊、伙伴,但又表现不好,只能在他们类群的圈子里找,同时他们在学校或班级感到压抑,得不到温暖,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与其他同学比较紧张,并且容易受某些人的小恩小惠拉拢而与社会团伙挂钩以获得思想感情上的补偿,要做好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学业不良学生的类型和特征。
三、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因素
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正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不可避免地出现更多的“学业不良学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观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扎堆”的现象,学业不良学生的数量逐年有增大的趋势。尤其是梅江区劳务输出较大的地区,留守儿童的增加,及外来工子女学生的增加,学业不良学生越来越多。
(一)主观因素
1、个人生理因素有差异。由于遗传的因素和各种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理解、性格等都因人而异,这也是造成学业不良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
2、学业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差。影响自我概念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其一,自我评价的高低。学业不良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自我肯定不足,也有一部分人的自我全靠别人来肯定,他的喜怒哀乐受制于别人对他的赞赏或贬损。许多学业不良学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人家怎么做,他也跟着怎么做。他们往往不敢追求本身能够实现的生活目标,遇到挫折常常自责,生活态度消极、被动。其二,自我接受的程度。自我接受是指对自己的现实,特别是对自身的缺陷能够宽容。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应该对自身的缺陷以及无法改变的生理特征(如相貌、身材、嗓音等)持宽容的态度。而部分学业不良学生由于自己的懒散,不求上进,导致别人对他的疏远时,不加思索地认为是自己以上无法改变的缺点给自己抹了黑。于是,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这样的人生活得非常痛苦,常常有挫折感,最后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