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生活,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美国科学家华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不过,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教科书,考试靠的还是教科书,成天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每天读的是教科书,作业写的是教科书,考试考的还是教科书。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传授知识上,单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通过课堂很难接触到社会“大语文”素材,课堂也几乎与“生活”隔离。然而,课堂一旦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因为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瀚如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栗。所以有人提出:“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因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走进生活,语文课堂一定会从满生命活力”。
一、构建“生活化”的语文学习环境
叶圣陶的“生活本源论”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他强调了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有机、适时地灌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在语文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造就语文。
1、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乐趣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环境,往往是洁白的墙壁、两块黑板、四排桌椅、加上严肃的老师和听话的学生。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也单一无味,无非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等到复习时更是简单的让学生读读、抄抄、背背。学生的学习也往往停留于记忆水平,难怪学生总对学习不感兴趣,取得的效果也往往是“事倍而功半”。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把教室布置成不同的风格。如春天,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得鸟语花香,让学生在“春色满园”中学习;夏天,教室中布置茂密的树林、火红的骄阳,让学生在“林中”学习;秋天,在教室中布置成熟的瓜果、金色的庄稼,让学生在一幅幅丰收图中学习;冬天,我们把教室布置得雪天飞舞,让学生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来设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怎能不兴趣大增。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是学生的好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飞扬的生命。例如我在教《识字3》时,我让同学们在背韵文的时候,一边背一边比上眼睛想象,就好象来到这个公园,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悟出公园里美的景物和小朋友们兴高采烈的进行着娱乐活动的情景。最后的设疑,让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再次背诵韵文,就仿佛身临其境,颇有韵味。又如我在教授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文《狼和小羊》时,在巩固阶段,让一名学生扮演狼,一名同学扮演小羊,凭借对课文语言的记忆,进行对话。为了增强表演效果,设置了狼和小羊的头饰,为了表现狼蛮横无理,便叫了一位强壮男同学,一位瘦小的女同学扮演小羊。两个角色如同真的一样……吸引了全班同学,他们的动作、神情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表现的。这种表演是在熟读课文之后,进行巩固性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
同样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文《狐假虎威》中运用了许多“提示语”,如“扯着嗓子对老虎说” 、“摇了摇尾巴说”等等。为了突出“提示语”,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人说话时的种种神态动作,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提示语。我就设了2个情境,进行语言训练。
情境(1):
指名一位小朋友演示动作,面带微笑,连蹦带跳地走进教室,并说“我语文考试得了一百分!”训练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的句子。(这位小朋友按要求表演,请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然后用一句话描述。)
学生都用新奇的目光看着这一切,然后纷纷举手:
一位小朋友连蹦带跳地说:“我语文考试得了一百分!”
一位小朋友兴高采烈地说:“我语文考试得了一百分!
一位小朋友欢天喜地地说:“我语文考试得了一百分!
一位小朋友面带微笑地说:“我语文考试得了一百分!”
学生在观察情境演示时,是那么专注,那么真切。这就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促进了学生思维与想象的积极开展,非常迅速地从脑海中挑出合适表达来。
情境(2):
老师微笑向学生问好“小朋友好”要求学生描述老师的神情和语言。
(老师做示范,请学生用一句话叙述)
老师微笑着对我们说:“小朋友好!”
老师亲切地对我们说:“小朋友好!”
老师满面笑容对我们说:“小朋友好!”
通过这样情境演示,学生情绪兴奋,非常活跃,学生的词汇
量增加了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了。如果要训练这样的句式:
一位小朋友()地说:“我语文考试得了一百分!”
老师()地说:“小朋友好!”
单纯地进行这种文字形式上的替换与组合,学生会觉得索然
无味,而且收效甚微。
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生活的情境,学生会感到妙趣横生,情绪倍增。
这种生活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
2、留点时空,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
叶圣陶认为:“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取得;处理生活的能力,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历练。”③这句话指出语文训练就是生活的本身。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语文训练要着眼于生活世界——所用的语文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让学生可亲可近,从而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
如今,新课程标准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为此,在使用新教材时,我在一片新课结束之前,总不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展开思维的双翅,自由翱翔。可以让他们随意提问、讨论、交流,甚至谈些于课文不大相关的话题。这一小段空间,往往能把课堂引向生活。美国一位叫布朗的教师在给一位考卷得了满分的学生评定成绩时,在优后面画了个减号。他说,因为这个学生现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正因为美国教师有这样的教学观,也就促使学生中出现了主动学习的风气。在教学中,我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创造条件,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并且特别关照后进生,鼓励中等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对于提得较好,较有深度的问题及时给与鼓励,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姚琴芳 《新课程让新课堂如此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