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以承认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当事人的承认分为
) j& r# e2 l- h) Y4 b7 I& eA. 对案件事实的承认和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2 b7 S1 M; L8 ]" H3 k7 pB. 明示承认与默示承认, u# h) G* F6 a- r
C. 全部承认与部分承认
/ M1 f. X/ D- {5 F0 aD. 诉讼上的承认与诉讼外的承认0 {& z! N$ ^* y; U
满分:4 分
# i. A" k% u! |# h3 j$ S" a2. 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序是指1 d9 }4 I2 Q6 E# U& p. g
A. 证明标准
" z0 q$ \5 E, g! Z; g& H- g! ]B. 证明对象
" O% h Q! A+ _7 v8 `/ U7 nC. 证明责任2 M$ Q( `, o& Q8 z
D. 证据
5 Q& D7 Y. x; N! {8 Y: ` W8 T" q 满分:4 分/ T) H: i3 Z+ F$ x8 h+ \1 |# D
3. 证据规则是) n* N( \! U: F1 Z0 \. c! H
A. 规范民事行为的法律规范- d' H& D) ~6 \; r1 D! y
B. 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1 Z. O0 D- g; f7 S' r8 {* D
C. 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规范5 m5 t: o( X' V0 f( M3 |) C% L
D. 仅存在于民事诉讼之中的法律规范
( ], M. K0 g9 u1 } 满分:4 分
/ M2 k6 K- C* z. S# Z' s4. 在我国,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是
# O" ~; N" ^& E D6 `6 N# v" \6 ^A. 违法行为5 S4 O: T( J2 r* ^2 z h) v
B. 犯罪行为
0 i: d. J0 c( @C. 不属于违法行为
! t$ [/ E% J: _3 G; PD. 法院可以对证人予以罚款
" c3 ?, C$ Q0 L( T& a7 o 满分:4 分1 K% c. b; e" r |% g* F& g0 j/ b
5. 传来证据就是) T+ s6 ?+ n. p0 L5 Z1 f7 ^/ K
A. 传闻证据
; j% g# }. j2 A' E( WB. 间接证据
) g( I! F1 l' E9 N* T1 XC. 派生证据 g# I# h% c9 u O( Q8 S) D
D. 言词证据0 a N+ f$ b1 j: p" S
满分:4 分 A: k/ f+ Z2 k! i& A9 B5 Z
6. 诉讼中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材料. `) g- u% W2 x' \
A. 都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9 m# N6 ?# T: z# k9 b. vB. 在明确告知当事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 K0 o$ ]0 \4 |5 `* E4 \
C. 由法院依职权决定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6 H" z" H$ K3 ~8 QD. 一律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 K+ ]# g4 `% A: n* Y& d* B# y
满分:4 分
& b, Y+ e' c/ r ^7.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代理律师
U2 u! M! f5 g: t. ]A. 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9 A5 a: N( v( D( ?+ t
B. 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f$ D9 ?( i- K, g7 l& k
C. 经被告委托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6 P: K6 U R6 R
D. 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 ]6 Y' z h8 [( n) I 满分:4 分7 U0 ~- l6 k4 C+ ^% K
8. 下列条件中,属于证人与鉴定人必须具备的共同点的是. T: u }% S9 T9 Y" D
A. 具有正常思维的自然人5 Y. B6 f+ J2 x+ @7 u3 M
B. 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 q# q! ?" t3 OC. 具有一定的专业职称! U/ u6 ]+ |! H7 l: a
D. 具有正义感
7 Q4 K) V6 h% y9 N 满分:4 分
8 ?7 R( \/ f! [- h) O7 d9. 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甄别法是指
1 q' P: ^5 p3 ], [4 B7 V eA. 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 d# ]! F' M1 i: o/ SB. 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
3 e, b; ?5 O, sC. 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相互之间是否相互呼应、协调一致的方法* o, D/ P4 I+ |; C: b: V3 ~) A
D. 执法人员组织有关的人员对有关的物品、人身和场所进行识别的方法 Z) c( Y9 |7 Y. p# O
满分:4 分( ?3 n1 d# T" I& v5 j6 J1 t; L9 E
10. 询问所收集的证据包括) J1 K, {6 A+ n
A. 证人证言
. Q q0 k7 A. S- WB. 书证0 y6 d/ s% a2 o% Q: ]) ^6 y
C.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
4 d6 l- u" I6 G, yD. 鉴定结论
+ l' ^9 r8 i$ W6 r4 x 满分:4 分
3 P* s. W) w# M% {. ]11.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
& X, e. G( B6 h4 t' XA. 德国/ _4 B' O2 s R7 d
B. 英国
7 g* S6 N" A, {, S3 }C. 法国
6 x; B& y* v) E& {! ~D. 美国% o6 y% ?5 M$ Z, h
满分:4 分
5 m" ^" B3 B& g& @# d# G' h+ ?12. 实物证据
- O7 y3 u* i" ^A. 是指以客观存在的物品为表现形式的证据
& H7 x' G8 s& [6 p# BB. 是指以人的陈述形式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1 j( }* H c/ K; h
C. 是指书证、物证、勘验笔录等
" S% g1 E2 R) l' P2 aD. 是指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 M; h8 D J8 L, [
满分:4 分
5 k( k0 e, o7 C8 G C7 j% W8 I1 A) `* t13. 诉讼中的司法认知, s* e. g2 j0 \+ U- Q: e/ B, o( R- }$ |
A. 必须有当事人申请为之( N, {% Z3 H2 ^" W3 G7 Y
B. 法官依职权可以为之5 j+ {4 @; [5 S6 `# @
C. 当事人不得反驳
( h4 F( ~& T, I* SD. 属于诉讼证明方式
( Q! S. W4 j' g3 o% s 满分:4 分
' ?8 F7 @5 t0 P( N$ z/ Q" o4 L2 A5 A14. 下列有关证据保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H/ }/ b3 C9 T; u8 h
A. 证据保全是以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为前提条件
& A! W1 J- V0 S1 ?, w# @B. 证据保全可应申请采取,法院也可依职权主动采取4 o8 \- u+ e$ W7 S/ s$ c6 u2 _
C. 证据保全可分为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和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 Z! f. W3 {' r0 ~0 ?$ R* W( `D. 法院可依职权主动采取诉讼前的证据保全
1 f5 P% e2 c; k$ \4 s6 `* |0 m 满分:4 分
; p5 L) B# D N2 E, O! n15. 检查的对象是
( ]' R, A& l K! Q7 k2 _7 AA. 尸体% d( Z* p } A! z; g2 a$ ^: L5 K% n
B. 物品
8 T! X( }! g, l/ `, VC. 活人的身体; @1 a; j* j+ m4 b1 s/ ^
D. 现场# v6 H' g u; s
满分:4 分( {% a+ S5 J" h U) ~: F# a
16. 制作笔录的主体是$ M& @7 H! A% A
A. 公安司法人员 W7 [9 _+ {5 p" Y, d* C2 V! {
B. 代理律师
# {& A/ t8 f7 D4 M9 s: \C. 辩护律师: n6 ^! K! j6 @
D. 当事人
4 Q( w" B9 ^, f9 c# _ 满分:4 分/ W0 ?! v6 P- u' }
17. 在运用间接证据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d/ r& p# J5 e- z; _! h
A. 只用一个间接证据
P1 C( j# P+ g; h* i7 [B. 每个间接证据都查证属实7 Y* U9 ?+ K( Q' O& D' M
C. 各个间接证据之间不存在着矛盾
m' h6 z7 u1 C1 wD. 得出的结论必须是肯定的、唯一的9 A. B6 }8 H0 X! I
满分:4 分
, g$ T, D: ?/ n* K18. 《刑事诉讼法》规定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是3 V4 e1 T& M: E
A. 公安司法机关/ w; ]6 u$ l' _, g
B.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i; {; \0 {4 U2 d$ ?4 ^+ R: q4 w8 }
C.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
3 h: B6 a) p+ L5 u! q$ lD. 代理律师和辩护律师# o9 p, N4 g% o, V8 }
满分:4 分
# R8 P% u- V" a% ?) v" _1 T+ ~19. 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该条规定确立了; Q" m8 g: v- E8 H( E6 h
A. 意见证据规划) }1 v! F" X: e) J B6 }
B. 相关证据规则: h# i- h6 ]+ h
C. 最佳证据规则: {& y7 I! h5 \2 C, w& u
D. 补强证据规则
0 ^' g8 U( m) O4 H% M 满分:4 分% l. a9 Z- C# v6 D2 d# q
20. 下列各项权利中,不属于证人权利的是
. j# n$ _ f2 c* h" cA. 人身安全受到保障的权利4 ?1 X; M8 H$ v5 r5 y) P G
B. 经济上得到补偿的权利6 h7 N$ Q8 {0 L$ B
C. 对司法机关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行为可以提出控告的权利
+ x- m# @' f) @8 a# O( BD. 提起反诉的权利+ _/ ]6 `' f5 Q0 M& z
满分:4 分 , |4 Y8 E5 U2 U8 O
5 t/ N3 Y* [. A! I- n!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自认的构成要件包括
' F6 H- w# z u7 f; mA. 以积极的方式作出3 D" m2 o& z. r& X" A$ E* ^8 r) b
B. 在诉讼中作出$ F6 T5 M, p5 p
C. 向审理人员作出( Z1 x* x0 A: G/ U3 ~" m8 s( v+ A6 N
D. 就案件事实所做的承认8 {- I5 E `, _3 Q( E' z- N
满分:4 分9 F' w. `& ?% d. K+ q- [
2. 证人应当履行的诉讼义务包括5 [1 Z- a' F6 r; [9 f: _! r
A. 出庭作证
% J9 J! `8 f/ N! ~9 _B. 如实作证5 |0 u) c5 d* ] E
C. 与其他证人之间互相了解陈述内容: Y4 m, N7 K7 O& m7 L
D. 遵守法庭秩序( z7 z5 H5 w8 p# T0 |; Y+ ]. ]
满分:4 分
5 m* D5 P7 q. q& q' q1 V3. 询问被害人的地点主要有' {1 p2 u" {1 d2 y! r
A. 被害人所在的单位
0 i! k6 ?1 ?) J* MB. 被害人的住所. @" q+ c/ j& r$ b2 S( F5 e/ [5 E* e
C. 公安机关
* p( I& G' u; ~ yD. 人民检察院' u6 a% Z; @5 a, @
满分:4 分
' p0 }- h4 X7 ^3 q! J4. 勘验的对象包括
4 A' w& `- r% j0 c" Q/ S. j3 lA. 现场' ]+ S" B9 u- T6 }" H g$ T
B. 物品
9 W& L' d$ K6 l5 s; z( gC. 拍照
1 v2 {; p6 K1 D. LD. 尸体
0 ~7 r" F! j' v' D; P 满分:4 分. ~" `9 s% Z' U% ^, V, }+ E' ?9 o/ Y
5. 下列哪些属于直接证据
2 n) M9 \# D* D+ {4 U( GA. 当事人的陈述; J9 D' u0 r1 p
B. 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音像证据1 b% y; s! m" ^5 b; l: [
C. 能证明案件次要事实的书证2 k8 R w, i. p
D. 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人证言9 M. k. U' l2 ]% U$ Q
满分:4 分
- n3 Q# N' A$ t. Q* l$ a$ A; }3 D4 l6 `*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