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土方回填时,对砂性土适宜优先选用( )。 ( )
A.碾压法
B.振动压实法
C.夯实法
D.运土工具压实法
2.土的( )会影响到土方量的调配、运土工具的数量及弃土坑的选择。 ( )
A.可松性
B.天然密度
C.干密度
D.含水量
3.常见的进度计划表现形式不包括( )。 ( )
A.横道图
B.双代号网络计划
C.单代号网络计划
D.施工平面布置图
4.端承桩施工中,应( ) 控制桩的入土深度。 ( )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
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
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标高
5.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一般应为左右。 ( )
A.3mm
B.7mm
C.10mm
D.15mm
6.当混凝土厚度不大而面积很大时,宜采用( )方法进行浇筑。 ( )
A.全面分层
B.分段分层
C.斜面分层
D.局部分层
7.搅拌混凝土时为保证按配合比投料,要按沙石实际( )进行修正,调整以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 )
A.含泥量
B.称量误差
C.含水量
D.粒径
8.常见的施工组织方式不包括( )。 ( )
A.依次施工
B.平行施工
C.流水施工
D.并列施工
9.在流水施工的诸多参数中,属于工艺类参数的是( )。 ( )
A.流水节拍
B.流水步距
C.施工段
D.施工过程
10.某分部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分别为2、6、4,组织成倍节拍流水,则流水步距和专业工作队的数目应该为( )。 ( A )
A.2和6
B.2和3
C.4和3
D.4和6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灌注桩按照成孔方式可以分为( )。 ( )
A.套管成孔灌注桩
B.摩擦桩
C.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D.预制桩
E.端承桩
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砖砌体的质量要求为( )。 ( )
A.横平竖直
B.砂浆饱满
C.组砌得当
D.接槎可靠
E.安全可靠
3.混凝土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为( )。 ( )
A.流动性
B.粘聚性
C.强度
D.和易性
E.可靠性
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 ( )
A.浇筑方法
B.水泥强度
C.水灰比
D.砂石质量
E.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湿度和龄期
5.拆模时一般应遵循( )的原则。 ( )
A.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B.先支先拆、后支后拆
C.自上而下
D.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
E.先承重部位后非承重部位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30.0分。
1.以最小的压实功取得最佳压实效果时的含水量称为最佳含水量。( )
2.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大于最初可松性系数。( )
3.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中护筒的作用是保护孔壁。( )
4.混凝土质量的自然养护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混凝土采取覆盖、浇水保温等养护措施。( )
5.流水施工中,完成一个施工段上的工作量所用的时间称为流水步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