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A. 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 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满分:1.5 分
2. 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王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满分:1.5 分
3. 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
A. 评价作用
B. 教育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指引作用
满分:1.5 分
4.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不负刑事责任
满分:1.5 分
5.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是人际交往中( )
A. 谦让原则的要求
B. 平等原则的要求
C. 互助原则的要求
D. 友爱原则的要求
满分:1.5 分
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是( )
A. 自由主义
B. 集体主义
C. 个人主义
D. 合理利己主义
满分:1.5 分
7.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 民族自治制度
B. 区域自治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族平等制度
满分:1.5 分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 )
A. 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 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满分:1.5 分
9. 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
A. 忍让
B. 软弱
C. 教养
D. 妥协
满分:1.5 分
10.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A. 占有权
B. 使用权
C. 用益权
D. 处分权
满分:1.5 分
11. 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
A. 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B. 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C. 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D. 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满分:1.5 分
12.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处罚。
A. 可以免除
B. 应当减轻
C. 可以减轻
D. 应当从轻
满分:1.5 分
13.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的商标。
A. 使用在先
B. 申请在先
C. 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 设计在先
满分:1.5 分
14. 优良的心理品质能增强人际吸引力,不良的心理品质导致人际排斥。下列心理品质中,能增强人际吸的是( )
A. 唯我独尊
B. 意志薄弱
C. 嫉贤妒能
D. 乐观豁达
满分:1.5 分
15. 在价值关系中(??)
A. 人永远是主体
B. 主体永远是人
C. 物可以是主体
D. 客体永远是物
满分:1.5 分
16. 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 )
A. 违约行为
B. 正当竞争的行为
C.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D.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满分:1.5 分
17.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 5
B. 6
C. 7
D. 8
满分:1.5 分
18.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 一律
B. 一般
C. 可以
D. 不能
满分:1.5 分
19. 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
A.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满分:1.5 分
20.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行政法
满分:1.5 分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我国宪法实施的保障,包括(??)保障几个方面。
A. 政治
B. 法律
C. 经济
D. 组织
E. 群众
满分:2 分
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反对“权力至上”、“金钱拜物教”、“享乐主义”等卑下的人生目的,不提倡“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等平庸的人生目的,提倡( )
A.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人生目的
B. 禁欲主义、苦行僧主义的人生目的
C. 尽情享受口腹耳目快乐的人生目的
D.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E. 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满分:2 分
3. 审美是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
A. 思考
B. 认识
C. 欣赏
D. 感动
E. 评价
满分:2 分
4. 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下列法律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满分:2 分
5. 犯罪集团的主要特征有( )
A. 主体必须是由3人以上组成的
B. 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固定性
C. 具有共同实施某种犯罪的目的性
D. 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E. 有明显的首要人物
满分:2 分
6. 所谓社会主义信念,是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真诚信仰。今天的青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 )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B. 大胆地随心所欲地畅想未来
C. 讲求实惠,放弃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D. 积极参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E. 满足于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实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满分:2 分
7. 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
A. 主体
B. 客体
C. 内容
D. 责任
E. 权力
满分:2 分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自觉遵守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 )?
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团结友善
D. 勤俭自强
E. 敬业奉献
满分:2 分
9.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包括( )
A. 完成劳动任务
B. 提高职业技能
C.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E. 接受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报酬
满分:2 分
10. 学会合作(??)
A. 是教育的目的
B. 才能适应竞争
C. 是成功的要素
D. 目的是受人欢迎
E. 目的是改善人际关系
满分:2 分
11. 道德品质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 )?
A. 生来就有的
B. 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
C. 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
D. 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
E. 在一次或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
满分:2 分
12. 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明确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甚至搁浅触礁。这就是说( )
A.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B. 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C.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 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E. 理想等同于现实,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满分:2 分
13. 政治指涉及(??)关系的各项政策和各种活动。
A. 社会
B. 国家
C. 人际
D. 阶级
E. 民族
满分:2 分
14.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A. 内心信念
B. 政治思想
C. 社会舆论
D. 传统习惯
E. 法律条款
满分:2 分
15. 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的不同。
A. 制定主体
B. 实施保障
C. 表现形式
D. 内容具体程度
E. 稳定性
满分:2 分
16. 道德修养( ?)
A. 是人性向善的过程
B. 甚至要经历精神的痛苦
C. 是自我改造的过程
D. 甚至要经历肉体的磨难
E. 主要是接受教育
满分:2 分
17.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
A. 公民
B. 法人
C. 国家机关
D. 企事业单位
E. 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
满分:2 分
18. 现代人的自我修养应重视心理的修养,即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需要( )?
A. 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B. 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E. 只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看自己的缺点和短处
满分:2 分
19. 人的境界是(??)
A. 人的技术水平
B. 对人生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的总体水平
C. 人生修养的落脚点
D. 人生价值的体现
E. 社会地位的反映
满分:2 分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 )
A. 罚款
B. 赔偿损失
C. 消除危险
D. 没收财产
E. 排除障碍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全国性的法律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2. 全国人大的常设性委员会是独立行使职权的国家机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3.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5.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6. 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是自治机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7. 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判例在法律上不被认为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渊源,但可被认为是具有说服力的法律渊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8. 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9. 根据国际法,在一般情况下,国家有权驱逐外国人,但没有引渡的义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0.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1. 我国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邻海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为12海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2.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针对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3.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4. 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5.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6. 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双重从属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7. 在我国,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8.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19. 在我国,成立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不必履行登记手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的规定,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不得享受外交豁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5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