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一切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事实特征是( )。
A. 危害行为
B. 犯罪方法
C. 危害结果
D. 犯罪工具
满分:5 分
2. 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___。
A. 绝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是一般主体
B. 一般主体
C. 特殊主体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5 分
3.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例外
B. 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
C. 一律实行单罚制
D. 一律实行双罚制
满分:5 分
4. 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
A.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
B. 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
C.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
D. 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
满分:5 分
5.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是___,就可进行正当防卫
A. 犯罪
B. 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行为
C.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D. 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
满分:5 分
6.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___。
A. 12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14周岁
满分:5 分
7.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___才负刑事责任
A. 法律有规定的
B. B、情节严重的
C. 造成重大损失的
D.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
满分:5 分
8. 刑法是研究( )的科学。
A. 刑事法律
B. 刑法
C. 犯罪
D.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满分:5 分
9.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
A. 犯罪主体不同
B. 犯罪客观要件不同
C. 犯罪客体不同
D. 犯罪主观要件不同
满分:5 分
10. 刑法解释,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可分为___。
A. 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B. 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C. 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
D. 学理解释和文理解释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V 1. 一般自首构成的主体是___。
A.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的
B. 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C.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D. 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
满分:5 分
2. 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犯罪分子有哪些表现应当减刑___。
A.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B. 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C. 有立功表现的
D.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振作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满分:5 分
3. 下列情形不适用死刑的有()
A.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 羁押受审期间已经人工流产的妇女
D. 羁押受审期间已经自然流产的妇女
满分:5 分
4.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___处罚
A. 从轻
B. 减轻
C. 免除
D. 不予
满分:5 分
5. 危害结果是___。
A. 任何犯罪的必要要件
B. 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
C. 过失犯罪的必要要件
D. 故意犯罪的必要要件
满分:5 分
6.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分类包括___。
A. 主刑
B. 加刑
C. 减刑
D. 附加刑
满分:5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犯罪主体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根据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形成方式,身份可以分为定罪身份和量刑身份。(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不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都不是犯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某甲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又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被判处罚金。对甲应当从重处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