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是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___请核准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最高人民法院
D. 中央政法委员会
满分:5 分
2. 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应定___。
A. 保险诈骗罪
B. 故意杀人罪
C. 诈骗罪
D. 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
满分:5 分
3. 有期徒刑的最高法定刑是()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满分:5 分
4. 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___。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满分:5 分
5.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用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___从重处罚
A. 挪用公款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
C. 贪污罪
D. 挪用资金罪
满分:5 分
6.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 )
A. 简单罪状
B. 空白罪状
C. 叙明罪状
D. 引证罪状
满分:5 分
7. 甲乙丙三人拦路抢劫砖厂老板丁,当场抢取现金首饰等价值5000元。仍然心有不甘,要他晚上8点在小石桥再交10万元,否则以后将杀害其全家。丁报案,然后带领警察在小石桥附近将等待丁前来交款的甲乙丙三人抓获。甲乙丙构成:( )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未遂)
C. 抢劫罪和绑架罪(未遂)
D. 敲诈勒索罪既遂
满分:5 分
8. 下列情形中成立共同犯罪的选项是:( )
A. 甲乙二人在生产作业时不小心造成火灾
B. 甲某(女)与乙某(女)积怨甚深,为了败坏乙某的名声,指使自己的丈夫将乙某强奸
C. 甲某唆使一个15岁的中学生乙某从家中偷出金银首饰,然后低价从乙某收买
D. 甲某在将乙某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某将乙某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
满分:5 分
9. 一切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事实特征是( )。
A. 危害行为
B. 犯罪方法
C. 危害结果
D. 犯罪工具
满分:5 分
10.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 )两种类型。
A. 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B. 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
C. 成年人主体与未成年人主体
D. 单独主体与共同主体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V 1. 关于解释的方法和分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将组织他人卖淫罪的“他人”解释为除本人之外的的包括女人和男人在内的人,属于文理解释、普通解释、形式解释
B. 将故意杀人罪对象的“人”解释为“除本人之外的人”,是缩小解释
C. 将“出售”珍惜濒危野生动物的“出售”,解释为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属于扩张解释
D. 立刑法典中的解释性规定和有关“法律的起草说明”是立法解释
满分:5 分
2. 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___。
A. 罪刑法定原则
B.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 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满分:5 分
3. 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是___。
A. 整体性
B. 双重性
C. 全面性
D. 局限性
满分:5 分
4. 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
D.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满分:5 分
5. 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有___。
A. 对象不完全相同
B. 犯罪主体不同
C. 行为不同
D. 故意内容不同
满分:5 分
6. 我国刑法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___处罚
A. 从轻
B. 减轻
C. 免除
D. 不予
满分:5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石子击中王的左眼,王本能地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教唆犯作为共同犯罪人的一种,只有在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分别计算并量刑,而后进行数罪并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没有本质的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