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G- a7 F+ w9 ?
吉大15秋学期《电子政务概论》在线作业一 R# S9 A. C! c9 z1 [+ V
+ J, [0 s# c; n3 n7 }
; z/ e! X0 N0 X5 A6 |5 Y/ g X/ x0 n" _! G7 p; k3 j5 o, e
& Y! B5 P" b4 E. |/ D* g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 K; R' R4 @4 U
a7 [; C F& q* h1. ( )通过变换和置换等各种方法将被保护信息置换成密文,然后再进行信息的存储或传输,即使加密信息在存储或者传输过程中为非授权人员所获得,也可以保证这些信息不为其认知,从而达到保护信息的目的。/ [; l2 ` ` }; c! r+ @# o. w- G
. 数据加密技术+ }. v6 d7 R, h( U9 x: ]' T; c
. 安全扫描技术
4 z: X9 X6 l7 M: Q. 入侵检测技术" X3 U) @' h1 C2 v' G. I+ Z
. 防火墙技术
2 [# S, p* H) @% \( B, s% {正确资料:
5 c8 Q/ ?, C( m1 I9 N2.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依法行政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这句话表明实施电子政务应具有的基础是:( )。3 T* R# h. U* M! |; \" p2 W
. 管理基础
2 ~3 s$ E# C3 U6 W. v5 F. 信息资源基础' Z5 I: Z- b+ `( i2 I. W6 ^
. 技术基础
& M q1 @0 ]6 V5 a/ v; i4 T3 {. 法律政策基础0 U. ]" d U" o0 j+ E4 ?
正确资料:: g5 S' i9 |: e9 y1 V4 I
3. (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电子政务看成是以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工作的流程再造乃至政府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变革。0 M D9 U- t0 G0 K7 }' r5 P
. 以电子行政(-ministrtion)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2 N6 O& s7 A1 c0 S/ b. 以电子服务(-srvi)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l, e& Q6 L) N+ T y
. 以电子社会(-soity)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 U$ d' n6 @! a6 T/ C) L9 m. 以上都不是% v) s. J3 U% \. n0 u/ |9 }
正确资料:
' y- a$ r i9 j! Y% H! w4. 以下( )不是电子政务的特点。
" Y5 M# _3 w" i& b* I0 H9 g. 政务个性化! X1 P9 M4 B, f S# e; c
. 访问方式多样化
" Z( @% ?2 K& J) r y. 集中建设4 T( b: Y8 U# U8 r1 ~8 y( H! S
. 应用立足社会大众
( a2 j. a0 }% A R正确资料:0 _5 |7 [+ \3 ~" ]% b% W2 _
5.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O被引入我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 )阶段。, o+ Y0 r* p8 ~8 L# Z+ I/ L5 ^
. 办公自动化
/ m: _' `( ^1 h5 T4 p. “金”字工程. A- s6 t# I" }& N9 ^
. 政府上网0 o) W/ d6 ^' c$ K' x# u! X G: B
. 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试点
) z, l7 O. U# }+ |& G正确资料:% z9 e& V' y% E, }7 Z* f# X
6. “额外的信息通道-政府服务-跨部门合作-全新意义的政府”,符合这个步骤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模式是:( )。
! {4 x% } B3 y4 X* t. PITT模式) c3 `, b6 X w1 k4 Y# u
. SP模式! V3 G8 e, {! O8 r1 C, C" L P
. 香港模
4 B8 S2 _1 v0 m1 O; c7 G% T9 q" \. 并进模式
1 {4 L) N* X; ]: n5 Q Q/ S正确资料:/ A+ w1 e! O( A% S
7. 关于电子政务工程立项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 t1 j1 p0 x K$ w: ^( m: X% R
. 立项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属于中期阶段
+ Y$ M9 k! T- {' W9 |& X' R. 电子政务项目的业主方须向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提交立项申请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4 t5 ?2 u' p: N6 N8 R! S
. 待相应部门批准及项目资金到位后,开展下一阶段的项目招投标工作
% O' G5 e. N& l4 I6 x+ c. 以上都不对: e+ X5 ^+ _& D* x; U( f+ e" J4 Y
正确资料:. S$ i3 T( }+ J) I; O8 g
8. 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
, v0 _' J* ^: @( ~5 [+ k4 g. 公钥基础设施7 G7 v+ y7 }% H4 g( y- T
. 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 o" [5 v& p# o5 @! C. 安全管理基础设施4 O8 T5 V& o& B$ R! }
. 密钥管理基础设施
2 [& o( Z, E3 s. _% [4 I7 Q正确资料:
+ _& O% t- z' O3 P9. 电子工程建设各方应参照该方案确定工程实施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的阶段属于:( )。
; Z: S2 I( k. Q m. 招投标阶段
+ a: X1 o+ l! A) S. 工程设计阶段
5 s! y) j* c' `: F( ]' a6 {3 _. 工程测试验收阶段
* K- H2 {2 m& G9 P. 工程实施阶段
9 k6 ^/ e- e: j3 l8 q正确资料:# T- q' X- C: j
10. 信息通讯技术使得部门的公共服务更加灵活和便捷,公民能够更加方便地与政府进行商业活动的阶段:( ) B6 _1 y( X. X% @+ I; {
. 建设电子邮件系统和局域网+ P# c- {3 d/ \/ K( J7 n4 R3 |3 H
. 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获取信息6 K; I0 F8 R p1 a( ]" C
. 允许双向的信息沟通2 o4 ~3 }# d: ~, z
. 允许价值交易" s3 L- b/ X1 w7 @: N4 M! P* R8 g
正确资料:& v. \ b0 f. G* Z8 }5 Q
: [! W, ?) K' o0 v5 t) G, c! E
, _/ _0 J4 j( A$ ^3 M 0 {$ q/ O+ ~7 n$ N4 F. ^
吉大15秋学期《电子政务概论》在线作业一; L! R, j- n+ O2 l; [3 Z$ m- O
8 M j; l( H. x: I$ S# a
2 |; P; T9 ]) e, j$ r0 e0 T' C1 d) p* u# s' ?: l7 j" Y
0 I: `" F L$ Z! Y7 [! G, i3 K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8 c9 L6 ] p* b
2 h O' y/ _8 q$ d
1. 互联网实验室在《中国电子政务战略研究报告》中,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典型的病症:( )。" G7 N' @. d+ X! C& t" H6 s
. 沙滩上的电子政务, s- }1 t0 S. Y9 O! H, s7 y, ~
. 单兵突进的电子政务
1 }' K5 e! u- Z( C* _. 一拥而上的电子政务: S1 n- m, p4 d/ \: G2 W' I2 i
. “孤岛型”电子政务
. p. `: Y2 K8 D. Q. N! P正确资料:0 j% j f4 o2 p7 c( w
2.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9 w' b0 n3 ?* C# T% L1 E' C' q
. 统一原则,加强领导 l9 e) `9 k: z: @
.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8 D' K$ b6 y6 L) d. 整合资源,拉动产业7 ~0 q; I# d' x) d
. 以上都不是) I1 {3 Q" b0 g6 D0 W
正确资料:( Q* M3 `1 |& L4 x0 N9 `
3. 在战略规划方面,国内存在的典型问题包括:( )。0 [' w2 f7 Y* r- C2 i" P/ x
. 没有战略规划( J" Q- u% S: v* l- p& P4 @
. 不完整的战略规划
8 i" O& D2 _2 ^3 K. 贪大求全、不顾实际的战略规划) B0 z# y8 ?) |( `% f7 j
. 纯技术的战略规划5 u% E: d! A* y$ |: i; Y( Q
正确资料:4 d2 T4 x) d& g( Q, m; J4 ]3 \% o* j
4. 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法制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表现是:( )。
3 H, M6 b" z5 T7 O9 a& i/ h7 [. 保障政府信息的基本法律缺乏,如尚未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等
$ @/ G" j; |" q! N. 原有的一些法律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如著作权法、专利法等
" `2 D: \" o* E% D, K9 r. 以上都是) V! w- W# F" r. Z# r
. 以上都不是
0 T- G6 v, C( `, l6 G1 M3 {6 [6 s+ [正确资料:, ~/ N4 G+ q7 Q7 Z& e9 z) d
5. 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改变信息沟通方式有:( )。 F+ y. [/ h! ~1 S
. 管理“软硬件”和管理参与者的现代化
) C4 e! F+ D9 `" h" F. 政府信息沟通向网络化交互化方向发展; A: P5 D/ Q: ^) `9 l
. 政府运行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协调性) ]! C, i- p+ r+ O1 R2 Y
. 政府内部人际关系的模式发生变化
3 A6 f! M3 {) |$ @/ X4 ]正确资料:
8 \5 e/ c" {/ B- w- f! j4 ~$ Z$ ~' i( Q
9 y( {) E E: f1 m/ X2 \$ {, x
+ Y/ [. G, m" X1 \+ ?吉大15秋学期《电子政务概论》在线作业一
0 K. {: Y4 K. c, V. o5 \/ J! V
2 ?3 ?5 e7 J2 Y3 `% W) i! p* G# A% z: }! {
: `! p! w+ H% @! X: x8 n( Z
% g( U* y9 g$ v D+ J+ o: X* o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2 Q. {2 k. z) s% Q5 w# z8 }8 R" f9 Z2 g9 o# J" t" I+ s$ w( l' |
1. 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实施整体战略,进行全盘规划,统一标准,因此,不允许有特色。: k+ g7 r( c" _9 Y6 ~( V& k+ d
. 错误& a1 K- H3 x# C0 ^$ ~
. 正确
1 W" |! m5 y' u' i# I+ \正确资料:" x( x5 e: s- o! _; ]3 Q7 P5 X. F" u9 j
2. 美国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注重实际应用,并把为企业和公众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放在重要地位。6 b% n$ R2 g3 A: M5 U* j; ~2 R
. 错误/ M& [* G, { _" i
. 正确! u8 v4 H. J( h+ d
正确资料:8 Z, [7 ?4 d& E8 N; A @
3. 实施电子政务必须重视上至领导下至员工的全员人才培养,重视教育培训。0 G( a+ R% o' {* R: O& ^
. 错误
/ x. @% W6 V, `$ \# Y' N. 正确
/ p2 Q" l: |9 x: E正确资料:
' r# U: A, v0 o' g1 \( ]4. 决策支持系统是从数据库中找出必要的数据,并利用数学模型的功能,为用户生成所需信息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S0 |0 W4 X8 b3 p9 N
. 错误
; E6 R& X2 W) @9 {. 正确
# V- C% y& y6 u* a正确资料:
3 Y4 h, l6 P5 P. W' f. a5. 我们强调电子政务技术基础的重要性,强调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技术基础的薄弱,并不是主张不发展电子政务,也不是主张消极等待,等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达到较高水平了再搞电子政务。
+ e, @/ p8 J8 D8 h5 l, u2 J) U. 错误5 }6 l) d' y0 d7 }$ ]
. 正确8 }& F4 v: v/ Y9 k* \
正确资料:: @/ K/ R! q( a
6.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部门必须关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其战略和结构,即需要运用电子政务再造公共部门。# \0 b) T4 [9 A+ C
. 错误2 U$ X- Q# G2 T8 x3 i
. 正确! o: e. w8 M( w4 k
正确资料:
# `& a; N O% ^% r! J3 {7. 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投入,而且投入巨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设备越先进越好。
4 T& h4 H+ k! u8 z. 错误
4 q1 p7 D) v, o7 v! z0 h. R% I. 正确
2 R* k7 I$ |6 a+ j0 m I! |# {正确资料:) q2 p# [, u. e0 ]1 o! {) C
8. 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 @2 H3 [: D; @) {
. 错误% Z8 c9 P1 \/ ^/ u# e2 Q% k( K
. 正确. V, a" J4 C5 _$ Q# Q, K
正确资料:
. R/ a% r! E4 @; |' F8 X, h- X9. 中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纵向管理体制,按照级别高低进行分层管理,因而机构数量自上而下呈现一种金字塔型结构。5 M- o3 y) x: N! ~$ I" o3 n. x4 e4 h
. 错误
" n4 l- y) o% R. 正确6 @6 m) q3 G& F* e
正确资料:
8 R1 x* ]! `3 @) [10. “政府上网”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全部内涵。
; q, B/ t( @. y" L9 Q* {. 错误
) T5 o& j; @4 c" U% X( Z U1 G. 正确! P& h! a9 f, F! D: l$ s0 t% [ w
正确资料:
; L6 g$ D5 I7 W1 _" B* i5 _$ P4 ^( ?( c; o# F1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