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当系统的可靠度指标要求很高而选用已有的单元又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可选用()。
. 串联系统
. 并联系统
. 串并联系统
正确资料:
2. ( )是用来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数量指标的总称。
. 可靠性测试
. 故障率
. 可靠性特征量
. 系统可靠性
正确资料:
3. 威布尔寿命分布模型假设结构由若干小元件串联成一个系统,如果每个元件的寿命分布相同,且每个元件的失效互相独立,那么系统的寿命将取决于寿命()的元件。
. 最小
. 最大
. 中等
正确资料:
4. 对于重要度高的产品,应分配()的可靠性指标。
. 较低
. 较高
. 相等
正确资料:
5. 串联系统的失效率()该系统的各单元的失效率
. 小于
. 大于
. 等于
正确资料:
6. 所谓完成( )是指研究对象(产品)能在规定的功能参数和使用条件下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发生故障或者失效),完成所规定的正常工作。
. 规定时间
. 规定功能
. 规定条件
. 对象
正确资料:
7. 串联系统的各单元寿命服从()
. 指数分布
. 威布尔分布
. 正态分布
. 以上都不是
正确资料:
8. 可靠寿命估计值的定义是:能完成规定功能的产品的比例()给定可靠度时所对应的时间。
. 小于
. 大于
. 等于
正确资料:
9. 对于()的产品,其平均寿命就是指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或工作次数)的平均值。
. 不可修复
. 可修复
. 以上都不对
正确资料:
10. 并联系统的平均寿命()各单元的平均寿命
. 小于
. 大于
. 等于
正确资料: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是()。
. 防止故障和事故
. 降低产品总的费用
. 提高产品可用率
. 提高经济效益
正确资料:
2. 研究产品()等技术的数理统计学方法,均属于可靠性数学研究的内容。
. 故障的统计规律
. 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 分析和预测
. 分配和评估
. 验收和抽样
正确资料:
3. 浴盆曲线(th-Tu urv)反映了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时期是()。
. 早期失效期
. 晚期失效期
. 偶然失效期
. 耗损失效期
正确资料:
4. 从系统控制的功能方面看,故障安全结构有()。
. 消极被动式
. 积极主动式
. 运行操作式
正确资料:
5. 元器件选择一般原则是()
. 高失效率的元件少用
. 选择费用小、工艺成熟、触点少的元器件
. 少用真空器件、继电器和开关等损耗性元件
正确资料:
6. 失效分布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布类型往往与产品的()有关。
. 失效机理
. 失效形式
. 应力类型
. 产品的类型
正确资料:
7.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 确定总体方案
. ? 应用专门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实施可靠性设计
. 应用专门的可靠性评价分析技术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分析。
正确资料:
8. 故障树分析法的缺点是()。
. 工作量大
. 容易疏忽或遗漏信息
. 结果不容易检查
. 多种状态事件较难处理
. 对待机储备和可修系统难以分析
正确资料:
9. 通过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各部分指标实现的难易情况,进一步论证产品指标的合理性。
. 技术
. 人力
. 时间
. 资源
正确资料:
10. 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方法有()。
. 状态枚举法
. 全概率分解法
. 最小割集法
. 最小径集(径)法
正确资料: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之间关系,在形式上是一致。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2. 人机系统是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机器为主导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3. 可靠性框图分析法是以系统正常为导向,以可靠度为分析对象。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4. FT是以系统故障为导向,以可靠度为分析对象。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5. 用低可靠元件也不可能组成出高可靠性的系统。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