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 )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
. 温度缝
. 变形缝
. 防震缝
. 伸缩缝
正确资料:
2. 根据其重要性,某建筑为乙类建筑,设防烈度7度,下列何项抗震设计标准正确?
. 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
. 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
. 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抗震措施按8度要求采用
. 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并实施抗震措施
正确资料:
3. 为提高框架柱端部和梁柱结点在地震时的延性,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 )。
. 不小于1500mm和柱截面长边尺寸
. 不小于柱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1000mm的最小值
. 不小于柱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500mm的最大值
. 对所有框架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
正确资料:
4. 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 本地区基本烈度
. 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
. 抗震烈度
正确资料:
5. 在抗震设防地区,关于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的做法,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mm
. 构造柱两端500mm范围内的箍筋要加密至100mm
. 构造柱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 沿构造柱长度范围内应加设间距不大于1000mm的拉结筋
正确资料:
6. 房屋抗震设防标准的依据是:( )
. 震级;
. 地震烈度;
. 基本烈度;
. 设防烈度;
正确资料:
7. 《抗震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八度地震区粘土砖房,墙厚240mm,总高度18m层数六层;
. 八度区混凝土小砌块房屋,墙厚190mm,总高度15m,层数五层;
. 八度区多孔砖砌体房屋,墙厚190mm,总高度15m,层数五层;
. 八度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墙厚240mm,总高度19m,层数六层。
正确资料:
8. 抗震设防是以( )为前提的。
. 现有的科技水平
. 现有的国防水平
. 现有的经济条件
. 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
正确资料:
9. 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以( )为抗震设防目标。
. 两个水准
. 三个水准
. 两阶段
. 三阶段
正确资料:
10. 7度设防区,多层粘土砖房教学楼建筑应满足下列( )要求。 Ⅰ.不超过六层 Ⅱ.不超过七层 Ⅲ.总高度不超过21m Ⅳ. 总高度不超过18m。
. Ⅰ、Ⅲ;
. Ⅱ、Ⅲ;
. Ⅰ、Ⅳ;
. Ⅱ、Ⅳ。
正确资料:
11. 对有抗震要求的底层为框架,上部为砖砌体结构房屋,其过渡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
. 120mm
. 130mm
. 140mm
. 150mm
正确资料:
12. 关于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两名词的概念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 Ⅰ.是不同的概念; Ⅱ.是同一概念; Ⅲ.结构抗震设计是以震级为依据的; Ⅳ.结构抗震设计是以烈度为依据的。
. Ⅰ、Ⅲ
. Ⅰ、Ⅳ
. Ⅱ、Ⅲ
. Ⅱ、Ⅳ;
正确资料:
13. 关于地震的震级,下列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
. 震级是指地震时,某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
. 地震的震级与地震时某规定地点地面最大水平位移有关
. 震级相差1级,地震释放能量要相差32倍
正确资料:
14.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经修理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描述的是( )。
. 抗震设防目标的第一水准
. 抗震设防目标的第二水准
. 抗震设防目标的第三水准
. 抗震设防目标的第四水准
正确资料:
15. 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
. 层数和总高度;
. 高宽比;
. 楼层高度;
. 楼板厚度。
正确资料:
16. 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 )。
.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 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 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 不致倒塌来源
正确资料:
17. 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Ⅱ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正确资料:
18. 近震与远震,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 近震指距震中距离较近的地震;
. 远震的地震影响比近震要小;
. 远震是某地区所遭受地震影响来自设防烈度比该地区设防烈度大二度或二度以上地区的地震;
. 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周期较短的刚性结构的破坏,比同样烈度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破坏要重。
正确资料:
19.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个抗震设防类别。
. 一
. 二
. 三
. 四
正确资料:
20.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50011—2001)适用于设防烈度为( )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 5、6、7和8度
. 6、7、8和9度
. 4、5、6和7度
. 7、8、9和10度
正确资料:
地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有( )。
. 框架节点的构造措施
. 框架柱中纵筋、箍筋及弯钩等构造措施
.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 框架梁顶筋、底筋、箍筋的构造措施
. 墙体有可靠的连接
正确资料:
2. 框架梁最不利内力组合有( )
. 端区-Mmx,+Mmx,Vmx
. 端区Mmx及对应N,V
. 中间+Mmx
. 中间Mmx及对应N,V
. 端区Nmx及对应M,V
正确资料:
3. 下列属于概念设计的有( )。
.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
. 建筑形状力求简单、规则
. 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地远离
. 选用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
. 选择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传力明确,并有多道抗震防线
正确资料:
4. 高层建筑剪力墙类型判别以( )为主要特征。
. 等效刚度
. 墙肢宽度
. 整体性能
. 反弯点出现情况
. 墙肢高宽比
正确资料:
5.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 5
. 6
. 7
. 8
. 9
正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