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央政府向宁夏地区赠送由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写鼎名的“民族团结宝鼎”。宝鼎威严庄重,各种吉祥纹饰寓意了宁夏地区的繁荣昌盛。这说明()。
A.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 我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C. 5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使宁夏获得了巨大发展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E. 民族自治区从实质上说就是特别行政区
满分:4 分
2. 2008年8月16日,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地理环境、中国经济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差距。这说明()。
A. 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 在实际生活中,各民族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C. 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平等就没有物质保证
E. 没有民族的团结就没有民族的繁荣
满分:4 分
3. 民族文化发展包括()。
A. 物质文化发展
B. 精神文化发展
C. 制度文化的发展
D. 民族人口发展
E. 民族素质发展
满分:4 分
4. 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 实现民族平等
B. 加强民族团结
C. 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D. 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E. 国家最终和平统一
满分:4 分
5. 我国要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 国家要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
B. 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
C. 国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管理
D. 少数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E. 少数民族地区必须高度自治以充分调动积极性
满分:4 分
6. 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包括()。
A. 血统
B. 生活
C. 语言
D. 宗教
E. 风俗习惯
满分:4 分
7. 下列关于民族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民族多重属性决定了民族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
B. 民族多重属性决定了民族的发展也是自身的发展
C. 民族的发展是物质生产的发展
D. 民族发展是精神生产的发展
E. 民族发展是民族自身的发展
满分:4 分
8. 我国能够真正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因为()。
A.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 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C.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D.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
E.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满分:4 分
9. 民族融合的特点是()。
A. 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 民族融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C. 民族融合是一个自然过程
D. 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辩证统一的结果
E. 民族融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满分:4 分
10. 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能长期存在,主要原因是()。
A. 人们的思想认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客观存在,传统的旧的习惯势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灭
B.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仍没有消除
C.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虽然基本消灭,但社会根源的其他部分还没有消除
D. 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客观原因
E. 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宗教渗透长期存在
满分:4 分
11. 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 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C. 统一与自治的关系
D.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E.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满分:4 分
12. 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主要表现为()。
A. 民族特点、民族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B.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存在也是长期的
C. 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还没有消灭,国际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斗争还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
D. 历史上遗留下的民族偏见、民族隔阂的残余,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
E.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影响的长期存在,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
满分:4 分
13. 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 看它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人民团结和国家统一
B. 看它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C. 看它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D. 看它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
E. 看它是否能促进经济全球化
满分:4 分
14. 从宏观上讲,实现民族平等的基本条件包括()。
A. 以反对民族压迫、民族歧视为出发点
B. 以建立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为前提
C. 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民主政治为政治保证
D. 以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E. 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思想
满分:4 分
15. 我国散居少数民族具有“广”的特点,这是指()。
A. 分布广
B. 居住地域广阔
C. 职业分布广
D. 国内联系广泛
E. 国外联系广泛
满分:4 分
16.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我国坚持了民族()。
A. 平等原则
B. 友好原则
C. 互谅原则
D. 共同繁荣原则
E. 互相关心原则
满分:4 分
17.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
C. 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
D. 有利于我国国家的稳定
E. 有利于实现我国国家的统一
满分:4 分
18.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是()。
A.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
B. 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C. 指导民族研究工作的需要
D. 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E. 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满分:4 分
1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A. 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
B. 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C. 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 有利于使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E. 有利于国外宗教势力在中国的渗透
满分:4 分
20. 下列关于民族平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民族平等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最基本原则
B. 民族平等是我 国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依据
C. 民族平等是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始终的根本准则
D. 民族平等是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前提
E. 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最实质的问题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满分:4 分
2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相适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思想
B. 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要求宗教活动要服从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D. 要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自己的阐释
E. 要积极支持外国人到中国来办教传教
满分:4 分
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解决这一时期的民族问题的特点有()。
A. 同步性
B. 艰巨性
C. 多样性
D. 敏感性
E. 国际性
满分:4 分
23. 我国新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
A. 民族融合
B. 民族平等
C. 民族团结
D. 民族互助
E. 民族之间可以互相通婚
满分:4 分
24. 2009年3月30日发布的《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显示,1985年以来,内地18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教育资金达到5.76亿元,支持西藏74个县改建幼儿园、中小学300多所。从1985年起,国家先后在内地20个省市办有西藏班(校),覆盖了从初中到大学的所有办学层次。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28所学校办有西藏班,先后为西藏培养输送各类建设人才约1.5万人。上述材料蕴涵的民族理论的道理是()。
A.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才能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别
B. 各民族共同发展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C. 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
D. 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
E. 发展教育是消除民族差异的前提条件
满分:4 分
25. 宗教的复杂性是由宗教的()构成的。
A. 群众性
B. 民族性
C. 国际性
D. 长期性
E. 敏感性
满分:4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