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
K) B! L* v' X v0 m+ tA. 相对主义的观点/ Y& P& J$ R0 P" t' Q, e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Z- |5 j9 ?* _$ A j+ M9 d( C3 d
C. 形而上学的观点2 W ~7 K( f% `! }/ z" b O
D.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2 ^1 R5 J# `& P, v. w, G7 Z
满分:2.5 分2 q$ G* W2 l0 ?$ o, u2 t, j3 X. J
2. 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 p- K) y! X* W2 F5 {
A. 偶然性# M1 q T3 i, n" U* V! I" {6 g
B. 必然性
+ [, X0 H* |7 \$ \* s& H) y: b# ZC. 现实性5 W2 C% V8 K3 {4 L8 R
D. 可能性% R# d6 N! ^( Y
满分:2.5 分
; a7 ~5 N9 B* m/ D3 C: S: g6 g3.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9 Z- X! n% f$ E% r3 o/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 ^; q7 c, Q; IB. 绝对性和相对性
% z1 [4 c. z2 J; HC. 变动性和稳定性- I+ ^3 ^/ j( o7 i. l i% o7 J }
D. 斗争性和同一性
2 j+ x+ J, o9 D 满分:2.5 分
9 j( \2 A, Q1 ^. m" x C- f7 ~# ~4. 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观点是( )。! Q" R: j8 P' H* r$ {
A. 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4 y H% `* b7 C6 a$ C& k
B. 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 @; l' R) G! m& Y/ CC.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6 Y9 R9 X5 a4 [: U/ I
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 `$ z5 u" y! H$ z" `0 A5 l
满分:2.5 分/ |1 J# t' ]5 n+ h6 ^1 a: {; O
5.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1 D* q1 m, T* ]) m
A.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8 M; m6 `- b L- Z5 X2 MB. 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
1 i& U4 b6 K: I" A6 SC.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B6 _! k' ]0 \1 ?
D. 事物的客观实在性3 v/ D' M) _: P# H- ~; M" {' c
满分:2.5 分
. f' S. j4 k# x) Z" s M2 m6.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
5 B0 `1 E% [9 W) aA. 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z, d9 d, P( M) X
B. 事物的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K$ Y8 R1 K9 R6 z8 u0 w
C.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
3 U2 [( ], M9 F a i% W: QD. 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 c* Z* w' H6 F: k$ F 满分:2.5 分
0 K9 L6 M$ o" n/ t2 i3 r$ H7.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 )。/ x+ K& c& n: |
A. 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1 H! w* q0 _8 H3 E5 G4 N7 e
B. 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3 \( D& ^0 `& `* w- _- F
C. 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9 J% _7 q6 _/ V3 Q+ @3 q. p
D. 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Y! \, v9 V7 [. O s r5 p! k$ W( D. c4 Z T 满分:2.5 分
' Q8 r- N! U" B8 I* @8. 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 \: m/ [) S; C) C7 }3 r
A.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z( N! _* u K# E; p' k# [
B. 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N; `/ D6 }, o1 MC.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A: X8 S$ E# J& f. }2 P
D. 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2 O! |' F- z! t% ?6 _" @7 n 满分:2.5 分/ G. D& H: x; P9 E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 )。
8 W$ b* o. m+ z' [+ NA. 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 Y: I+ v7 n k
B. 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 _ G+ K5 _' Q7 x* `$ U
C. 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0 U. w7 ]0 l6 W0 b" ~
D. 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7 ?& `" Q- x" _+ y/ n
满分:2.5 分
: I$ c% L; T+ H' u10.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0 Y% f% a8 C# Z J4 J5 D7 k( r3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a4 N# I5 Q5 s5 ~! G% r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7 X* O4 _2 [6 D7 o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8 {# K Q+ `0 X; x- l
D.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 I7 k# \( w5 {# I, _5 d/ N 满分:2.5 分: ?3 l1 O2 K1 y' Z+ t1 A
11. 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 ?% q) w! D/ l- l7 I/ y
A. 不可能性
/ Y- C) X. J5 q _! s* o0 _B. 现实的可能性
( E1 j* n" ^# k8 u2 qC. 抽象的可能性
' g$ O# z2 ^2 |D. 微小的可能性
- {! U- f4 x1 S 满分:2.5 分
1 _3 I2 T4 {; n12.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7 o& j' T9 w3 b. B! d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问题 x! n% x* ]; t6 @( _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
% P* C6 w9 O5 G0 ~-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问题
* h, P' W' Q4 E/ t&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问题
& u4 ^# m% i- @( [0 l& B 满分:2.5 分
7 v( w8 z& Q# i# e4 O! R7 Q1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3 t; H* }/ [5 k/ t+ U- F. Y
A. 对立统一规律
: j4 Q0 A1 n, v% a7 e" b7 \B. 质量互变规律
+ f2 e" w# a/ h' A. iC. 否定之否定规律. H4 D' X& I' ]9 U1 W
D. 普遍联系的规律8 z1 Z- \4 ?; u- o, S, }
满分:2.5 分
6 K4 H' q2 i0 P0 J2 v; G( a14. 假象是指( )。3 l0 x) _: s& z' B4 z- p' O
A. 正面地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a1 B9 G" w6 a* e" A
B. 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 Z* A) y! v" P- S& U# tC. 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 _5 V% l0 LD. 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8 u; c: c* g% f2 W8 `& v 满分:2.5 分
% q6 u0 _6 l( G4 G! C G; Q0 _15. 否认相对静止是( )。; _$ u) l( a- T+ l6 [
A. 绝对主义) L% R: P n9 t2 c6 [, F$ W
B. 相对主义" p6 u5 ?/ p% `0 d
C. 唯心主义3 A' x# w& ^/ o$ H5 X
D. 二元论* Y! u$ \* y4 d* \5 F
满分:2.5 分* _, V9 `3 [8 v% U+ d" @
16.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b0 Y- b* u" ZA. 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7 b0 P) B/ {9 D% `# D: Q# [. `' r& O% xB. 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基础
( M% G8 x, a5 c2 t: {' \C.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4 S8 x* o7 N5 Y( m$ @: _ k' r1 U/ YD.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 |! |8 Z5 a) }" q 满分:2.5 分
i0 Q7 V: C" o17. 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 s, D' L$ ?. p! z1 T- |
A.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 p; i0 l9 g A' H& b7 E, l3 ^B.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8 d: f" f2 ^" ]
C. 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L: G) ~. |- R7 P( G* `' L4 \
D.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 c6 s0 w1 Q, L% u/ `
满分:2.5 分
& }% g8 K* P+ k1 @6 |9 O& i18.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 M8 A( r" g* o, h% YA. 形而上学的观点5 {/ g& c- W" ?9 Q" |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Y+ M: L( ~. o) }8 c0 w
C.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7 J1 t: D; x/ ]- E& y7 H4 P
D. 激变论的观点; W& }/ c0 X* l" d& E! y+ ^
满分:2.5 分
$ _9 c8 |8 x# I$ [4 b19.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 E' P( f7 ?9 \ ]! B) g {( YA. 唯物主义的观点. x+ {7 E, l, X" k* n! s8 R) V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 q+ l( m) k; `: a' zC. 诡辩论的观点
/ v" X- G' C- {& g& r. KD. 折衷主义的观点% ^, Q; y- ]: Q" b' Z2 l
满分:2.5 分. F/ r, K( u% |
20. 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 R* {4 e+ x `6 d( Z7 D; S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s; v0 M# t$ L. b) o- b9 R2 a* d* ?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 l# c i6 i% X1 n/ n- iC. 相对主义的观点
' j2 m3 M: j- m! }* a+ JD. 形而上学的观点
' P$ P) V3 b8 i% ]5 F$ {3 s 满分:2.5 分 % B# I; f; `! Y1 f2 s5 _4 z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为( )。 ]) i I' ~! y% X" R/ n$ S
A.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 Q7 Q% J8 }6 }7 }9 u6 g9 VB.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 [7 E, s% m3 `( W" O( ]) uC.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5 G6 E# p' @1 K# o4 {# q! h2 u, f. { aD. 幻想联系和真实联系
& ?' q3 w' t. l2 Y3 x6 |, tE.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0 ?7 ^( W& m3 Y 满分:4 分& [) i4 |9 K; k0 j2 o. p6 z9 C
2.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2 G5 e* C0 Y8 I3 n8 e
A.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7 V, {: b# B( u6 ^3 @B.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6 G$ o/ H' N: T$ O8 q( yC.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r& a: ~$ t# }3 `: B7 {7 U3 t" ~
D.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4 I3 c( t* o( z( O: w. F) j7 m! P/ GE.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5 r/ i0 P: G( w/ c( H 满分:4 分
3 g7 H; S B/ u' W3.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j/ [; f4 e1 _1 I( j
A. 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5 O$ t- r P# k2 @9 K' e3 z/ r
B. 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L0 d8 H% x- M8 `8 j' ^
C. 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1 `+ P4 h, o) P9 P5 jD. 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3 Z5 U/ o' ]- @2 Z( z
E.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6 `& q. |. U( a l
满分:4 分
$ ^2 N, M3 o* L6 \! e4. 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人们( )。
$ V* h! y: T( U1 IA. 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事物
, E( J. D/ d4 v/ _( N# O" R7 p' hB. 在观察事物时不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
( @; p' r+ x8 q; O! [' [, U1 JC. 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
6 y8 X2 \; U* t* e y% l8 nD.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3 ?* P. E: {" g U5 B& Z8 C N
E. 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观察事物$ c- R( e: u/ q, Z6 Q
满分:4 分# _3 m0 e, P) V+ F4 W
5.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 s" z5 c* J5 ^* s* Z* b/ y2 x
A. 庸俗唯物主义. p% t, e3 a c0 G
B. 庸俗进化论0 V- ^8 s0 n' W* z$ T( r6 l/ p
C. 改良主义
J' b* c; u5 g: KD. 激变论
1 E9 X% a; F& z, \3 A2 G, s1 {E. 冒险主义. k- w" b' h$ g. J3 d
满分:4 分' `2 Y m1 T8 M5 W4 h1 A2 e
6. 古语说:“奢糜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8 e* {+ Y; X1 l+ x8 V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 Z' t0 I$ @7 r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8 V9 M+ p3 F |$ v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X+ p( o) U' S/ r$ o# s X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k f8 H; H* t: ]E. 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 o; E/ d, G' p) g+ j6 b 满分:4 分$ f' ~$ b+ d5 d( \! L3 U- X
7.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有( )。
2 c) s0 j: Y$ |7 Z2 x1 j. G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Z b7 v# c* j5 s* r7 I; v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 t+ ?" I) }+ N% vC.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 Z8 L8 o% o2 AD.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t/ L! H ~( X0 n* F; ~9 L J, LE.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6 n/ i7 u) L+ z' e* T
满分:4 分1 c. ?* X3 T3 ]) O# x, g+ i
8. 下列表述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8 t$ H3 P3 j% Y. J; I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W9 M) v$ e H
B.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1 _. G+ [; J# q5 u- I _
C.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 ]! `8 s; I- Z. K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 r; ?" |0 B9 bE.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E- v! k. U4 k! K
满分:4 分2 X; Z) c8 @7 o# p7 Y- R% W- B( N$ Z
9.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
3 d* t( R, M1 W6 ^A. 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 Z- M+ m1 b$ E' J
B. 现象是可感知的,本质是借思维才能把握的
% A2 @ [7 @7 S$ o9 fC. 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较稳定的
9 v! B- u! ?6 f6 m+ J, FD. 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 @5 h' Q: N* ^: G, a: v) `; g: R8 p( l
E. 现象是共性,本质是个性+ L3 f. ?- L4 E; T# p5 s6 o. x
满分:4 分) t- T2 G& n5 F- r; J1 x! i+ s6 S6 j3 }
10.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样做依据的哲学道理有( )。
* y* j& L# h9 |; R0 F7 GA.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0 j1 p8 C( m/ D* C# d
B.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 e ]) b5 s: N$ I: d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
1 X) r) s: |& P$ MD. 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 N) v$ k0 y ?# a
E. 外因和内因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事物发展3 ~! h$ S0 a c7 Z
满分:4 分
. F& B$ d2 l. t! e" \7 O6 X5 _3 @: N7 t& Y2 j$ g% U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V 1. 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Z, O8 s9 P5 \4 r i
A. 错误 ]9 D# x, `; v: a
B. 正确3 k, ~% p, k. S; v q6 `$ {+ d( r0 ^
满分:1 分
+ L Z4 u' J, Q2.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 _. V* m6 [% F7 Z2 ?0 fA. 错误
( @$ h/ E$ f: L5 V8 bB. 正确% m7 H. }& m$ U4 l3 b
满分:1 分
3 e! t9 E% }/ k+ j3.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辩证法的观点。
% F, Y- D q( U4 I( |# e8 ^A. 错误
5 w3 F( P( Z0 SB. 正确
. f p& S2 ~! V: W' m( K 满分:1 分
* E% N$ j d" X4.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 A. v" v0 r8 U- j! Y& e/ A- h$ V
A. 错误
- b& z) t. ?+ U$ Y6 D9 }, E9 kB. 正确
1 O, J2 [/ T2 t2 E) {7 v% t; y 满分:1 分$ m$ i: T3 B0 h
5. 矛盾是人们思维陷入混乱的产物。7 ~2 H8 W0 ]& `; j5 D6 y0 c
A. 错误
3 @; p. B& k# A6 X( G2 D+ KB. 正确" G ~9 ]" ` V
满分:1 分6 m1 H4 z) z6 f
6. 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7 g' _/ e) c5 i0 H4 D: `2 p
A. 错误
# g# @2 @3 W& i0 h& Q0 [. ZB. 正确
2 e1 u6 n" I/ U. m6 D! ~' g& A2 X 满分:1 分7 m# D$ n& e' E6 C, Z. A4 v
7.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 C5 P' `$ N+ f* S4 wA. 错误
8 Y6 A4 U% |, `3 W2 lB. 正确
- J. J* u( ?7 A+ x5 M% Q M 满分:1 分
. i. H+ f" G/ N) v' _8.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4 b* X9 A5 N( m: W( K3 w' f4 ~
A. 错误
; v3 H- H4 \/ `/ P2 ?B. 正确4 P( N2 A, T: y A$ x' H; w1 |
满分:1 分
v/ T( N6 O/ A8 U1 Y% \2 a, ]9. 假象不反映本质。: J) n% o |$ R C/ ]! J7 P
A. 错误; k) m: @0 \& i8 n! @
B. 正确
5 c% X* J7 V3 O 满分:1 分
: b. E2 T3 U0 |4 B, y& L# @, x10. 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I, W: e: c5 V) [6 r
A. 错误& Y; S& g. |0 b; Q7 \" @
B. 正确
& U: L! N4 Y2 h0 w 满分:1 分 4 t" K, r U& l2 Q. o, }
, d6 K1 F5 X2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