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大11秋学期《公共管理学》期末作业考核要求
\* ?+ {/ X( k7 ?一、简答(共2题,每题15分). u0 ^4 `- u; s( X, J
1、 公共管理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就当前来看它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
+ G. n6 U2 C8 |" _ C2、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具有哪些功能?
3 Q; @7 u5 }: l5 n二、论述(30分)0 g0 i( r2 F* k: z. w% ?* o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这两种途径主要是指什么?请简要论述。
8 X$ ^7 g5 z. @6 J0 N三、案例分析(40分)
" S; M/ o' {) R e! S" x4 W+ p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9 U9 [( K; v, W% ]8 ?' E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 F0 R' I$ q% W7 q% v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改革后在机构和人员数量上有回潮的现象发生。
$ W' ^' c" v2 j9 q! G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非常设机构数量、人员编制都有明显减少。但由于种种原因,职能转变没有到位,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 x' E' [8 X6 c- o
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不过,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建设,政府职能不可能马上转变到位,因此,1993年机构精简的成就并不显著,比如,国务院工作部门从1993年86个仅仅减少到59个(其中国务院部委机构40个),但1997年又膨胀到72个,精简的人员也是如此。
?/ r5 k K6 p1 q" o) c 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也是取得成效较多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J. S" x0 C; l6 q
此次改革同以往政府机构改革相比,其主要特点有:一是精简力度大;二是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有了一些新突破,设立了由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托管的国家局,设立和加强了公共服务机构,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等新的职能机构。尽管如此,此次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中央财政并未因此而节约,反而为此多支出了20%。除此之外,一些市场监管机构得到了强化,规格提高了,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成为正部级单位。还成立了一些正部级单位,如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等。这些部门职能的强化或许是必要的,但并非一定要通过提高机构的行政级别来运作,这些现象都可以看作是1998年改革之后的回潮。
, L) Z( o; x% N 2003年3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标志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
+ ^$ {- a! ]) d% {" X$ p. Y; k. @8 G" b! z0 h" C0 w- Q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理论,说明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
5 }" J) M; y+ @# T4 y2 T1 ?$ q q; k9 s5 _; B3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