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车辆保有数计划包括()。
A. 营业车辆数、非营业车辆数
B. 运用车辆数、在修车辆数和备用车辆数
C. 运用车辆数、在修车辆数
D. 运用车辆数、备用车辆数
2. 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为()。
A. >10000人
B. >20000人
C. >30000人
D. >40000人
3. 适合官办官营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条件为()。
A. 客流密度在0~1.5万人/(km·日)时
B. 客流密度在1.5~2.5万人/(km·日)时
C. 客流密度在2.5万人/(km·日)以上时
D. 在市郊铁路条件下,客流密度在1.7万人/(km·日)以上时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列车运行时分的基本参数()。
A. 区间距离
B. 平均速度
C. 线路的平纵断面条件
D. 加减速度
5. 下列不属于列车运行图的规定内容的为()。
A. 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
B. 区间运行时分
C. 列车最迟晚点时间
D. 车站停车时分
6. 盘式制动属于那种制动方法()。
A. 电气制动
B. 电阻制动
C. 摩擦制动
D. 电磁制动
7. 下列关于安全定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A. 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于某种过程状态的描述
B. 绝对安全是存在的
C. 构成安全问题的矛盾双方是安全与危险,而非安全与事故
D.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产领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8. 对地铁火灾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为()。
A. 使用人工采光,但系统用电量不大
B. 以室内空间为主,并且其空间连续性强,防火困难
C. 地铁空间湿度大,容易造成因电气设备受潮导致火灾
D. 出入口少,且还必须具有排烟、散热、人员疏散和消防队员扑救的入口的功能
9. 对站前折返方式的优点,描述错误的为()。
A. 列车空走少,折返时间较短
B. 上下车乘客能同时上下车
C. 可缩短停站时间
D. 不会影响后续列车闭塞
10. 关于上海市轨道交通投资与经营模式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拓宽了融资的渠道
B. 激活了存量资产
C. 控制了经营成本
D. 资本金比例较高,降低了投资公司筹集还款资金的压力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影响出行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A. 出门准备时间
B. 乘坐城市轨道交通的时间
C. 乘客从出行始、终点至车站的时间
D. 站内走行时间
CD
2. 售检票位置的布置一般要求有()。
A. 售检票位置与出入口、楼梯应尽可能近一些,方便乘客
B. 售检票位置与出入口、楼梯应保持一定距离
C. 售检票位置根据出入口数量相对集中布置
D. 应尽量促进客流的对流
C
3. 牵引力的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 动车的动轮上有动力传动装置传来的旋转力矩
B. 动车的动轮与钢轨接触并存在摩擦作用
C. 轮轨间的黏着与黏着牵引力
D.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B
4. 附加阻力的组成因素有()。
A. 在坡道上运行时有坡道附加阻力
B. 在曲线上运行时有曲线附加阻力
C. 在隧道内运行时有隧道附加阻力
D. 空气附加阻力
BC
5. 固定闭塞系统的缺点有()。
A. 线路设备的空闲程度很大
B. 闭塞分区长度的确定必须按照列车的平均性能来考虑,这对许多性能好的列车是一种浪费
C. 通过改善车辆性能等方式,闭塞分区长度可以相应缩小,但是闭塞分区长度的调整却比较困难
D. 运行调整弹性小
CD
6. 日常运输计划调整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始发站准点发出列车
B. 组织车站快速作业,压缩停站时间
C. 组织列车放站运行
D. 停运部分车次的列车
CD
7.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A. 直线制组织结构
B.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C. 事业部制组织机构
D. 事业职能制组织结构
BC
8. 列车在车站的停留时间包括()。
A. 客流上下车时间
B. 开关车门时间
C. 车门关闭后的等待开车时间
D. 意外事件发生等待时间
BC
9. 城市轨道交通的非正常运营模式包括()。
A. 列车晚点
B. 车站过度拥挤
C. 大范围停电等设备故障
D. 沿线设备故障
BD
10.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的基本原则,描述正确的为()。
A. 难以采用经济手段改变高峰期需求
B. 难以采用技术手段改变高峰期需求
C. 线路能力是稀缺资源
D. 设备过剩是一种保障
C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线路能力是系统综合能力的反应,决定于旅客需求量,从而影响运输能力。线路能力计算依据:线路、列车折返设备、车辆段设备、牵引供电设备。
A. 错误
B. 正确
2. 开放式系统无明确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之分。基本特点是进出站畅通无阻。
A. 错误
B. 正确
3. 站前折返方式存在一定的进路交叉,对行车有一定的威胁,客流量大时,可能会引起站台客流秩序的混乱。
A. 错误
B. 正确
4. 自动导向交通系统有一组导向轮引导车辆运行,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但不可实现无人驾驶。
A. 错误
B. 正确
5. 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在组织列车运行时,通过设备或人工控制,使列车按闭塞分区或站间区保持间隔的办法,称为行车闭塞法。
A. 错误
B. 正确
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有两种工况:牵引及制动。
A. 错误
B. 正确
7. 当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两端伸入还没有完全开发的城市边缘地区或郊区时,线路两端路段的客流小于中间路段的客流属于两端萎缩型客流。
A. 错误
B. 正确
8. 设计能力是指在容许旅客需求发散条件下,某一线路某一方向1h所能运送的最大旅客数量。
A. 错误
B. 正确
9. 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是指列车在折返站的最小出发间隔时间。取决于折返线的布置、采用的折返方式等。
A. 错误
B. 正确
10.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明晰企业各个利益主体的产权关系为基本内容,以确定企业的法人地位和市场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一种企业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封闭式售票系统的作业流程为()。
A. 售票—进站检票—出站检票—补票
B. 售票—进站—出站—补票
C. 售票—进站检票—出站—补票
D. 售票—进站—出站检票—补票
2. 下列关于安全定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A. 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于某种过程状态的描述
B. 绝对安全是存在的
C. 构成安全问题的矛盾双方是安全与危险,而非安全与事故
D.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产领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3. 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是指列车在折返站的()。
A. 最小出发间隔时间
B. 平均出发间隔时间
C. 最大出发间隔时间
D. 一般出发间隔时间
4. 速度指标包括()。
A. 技术速度和旅行速度
B. 营运速度和最大速度
C. 平均速度和技术速度
D. 旅行速度和营运速度
5. 下列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描述不符的为()。
A. 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B. 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做好有关企业大政方针的决策
C. 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D. 缩减了管理层次,减少了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和管理费用
6. 下列不属于运营指标体系的数量指标的为()。
A. 客运密度
B. 最大客流量
C. 平均乘距
D. 运营里程
7. 下列不属于直线制组织结构的特点()。
A. 设置简单、权责分明
B. 信息沟通方便
C. 缺乏横向的协调关系
D. 行政领导逐级负责,高度集权
8. 对地铁火灾的危害,描述不正确的为()。
A. 浓烟会使疏散指示器照明减弱,甚至失去指示功效
B. 地铁火灾容易形成气浪
C. 地铁火灾救护难度大,但灭火剂的使用不会受到限制
D. 通讯系统容易瘫痪
9. 驾驶员在正线交接班时应提前()至有关地点出勤。
A. 10min
B. 20min
C. 30min
D. 40min
10. 下列不属于加强折返站折返能力的措施为()。
A. 增加发车线
B. 混合折返配线
C. 改用移动闭塞
D. 在终点站修建环形折返线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A. 直线制组织结构
B.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C. 事业部制组织机构
D. 事业职能制组织结构
BC
2. 列车运行图按时间轴的刻度可分为()。
A. 一分格运行图
B. 二分格运行图
C. 十分格运行图
D. 小时格运行图
BCD
3.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企业内部网,制定企业信息发布的计划和策略
B. 建立企业信息基础设施
C.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搞好信息组织工作
D. 按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开发企业集成信息系统
CD
4. 固定闭塞系统的缺点有()。
A. 线路设备的空闲程度很大
B. 闭塞分区长度的确定必须按照列车的平均性能来考虑,这对许多性能好的列车是一种浪费
C. 通过改善车辆性能等方式,闭塞分区长度可以相应缩小,但是闭塞分区长度的调整却比较困难
D. 运行调整弹性小
CD
5. 客流计划的主要数据来源为()。
A. 对新线,可根据统计和调查资料来编制
B. 对既有线,可根据客流预测资料来编制
C. 对新线,可根据客流预测资料来编制
D. 对既有线,可根据统计和调查资料来编制
D
6. 对地铁火灾应急预案措施,描述正确的有()。
A. 当同一区间的其中一条隧道发生火灾时,另一条隧道应半个小时后停止正常行车
B. 防、排烟系统的火灾运行模式应经过多次实地试验,确定最佳组合
C. 火灾安全疏散程序应经常进行模拟演练
D.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应尽可能驶向前方车站,利用车站站台疏散乘客,利用车站隧道防排烟系统排除烟气,如果列车停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根据多数乘客疏散相反方向送风,送风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掌握
CD
7. 城市轨道交通的非正常运营模式包括()。
A. 列车晚点
B. 车站过度拥挤
C. 大范围停电等设备故障
D. 沿线设备故障
BD
8. 站后折返应办理的作业有()。
A. 在站线上,开车门、乘客下车作业
B. 在站线上,开、关车门作业与乘客下车、上车
C. 在站线上,列车换向作业
D. 在折返线上,列车换向作业
D
9.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从运营功能看大体可分为()。
A. 列车运行系统
B. 客运服务系统
C. 检查保障系统
D. 安全防护系统
BC
10. 全日行车计划的编制依据为()。
A. 营业时间: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日营业时间范围
B. 平均最大断面客流量
C. 列车定员数:它涉及到列车编成、车辆定员等数据
D. 设计实际满载率:即实际载客量与设计载客容量之比
CD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设计能力是指在容许旅客需求发散条件下,某一线路某一方向1h所能运送的最大旅客数量。
A. 错误
B. 正确
2. 客车辆定员数=车厢有效站立面积(m2)×每平方米允许站人数。
A. 错误
B. 正确
3. 站前折返方式存在一定的进路交叉,对行车有一定的威胁,客流量大时,可能会引起站台客流秩序的混乱。
A. 错误
B. 正确
4.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明晰企业各个利益主体的产权关系为基本内容,以确定企业的法人地位和市场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一种企业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5. 城市轨道交通按轮轨的材料可分为钢轮钢轨系统;胶轮钢筋混凝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6. 列车折返能力是指轨道交通折返站在单位时间(通常是高峰小时)能够折返的最大列车数。
A. 错误
B. 正确
7. 故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A. 错误
B. 正确
8. 冲击和振动产生的阻力受线路质量及车辆状态等因素影响;速度越高,影响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9.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应尽可能驶向前方车站,利用车站站台疏散乘客,利用车站隧道防排烟系统排除烟气,如果列车停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根据多数乘客疏散相反方向送风,送风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掌握。
A. 错误
B. 正确
10. 断面客流调查是一种经常性的客流抽样调查,可选择一两个断面进行调查。一般是对平均客流断面进行调查,调查人员用直接观察法调查车辆内的乘客人数。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财务管理内容描述错误的为()。
A. 筹集资金的管理
B. 票价调整
C. 资金补偿的管理
D. 积累与集中的资金的管理
2.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头等大事是()。
A. 安全管理
B. 市场营销管理
C. 人力资源管理
D. 信息化管理管理
3. 轨道电路必须采用多信息音频轨道电路,轨道区段长度通常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