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 )
A. 代内流动
B. 结构流动
C. 垂直流动
D. 横向流动
2.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了大量下岗工人,这是社会流动中的( )。
A. 结构性流动
B. 非结构性流动
C. 自由流动
D. 代际流动
3.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 涂尔干
B. 马克思
C. 斯宾塞
D. 孔德
4. ( )认为社会行动的有四种模式变量,主要是指: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性;专一性与扩散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先赋与自致。
A. 迪尔凯姆
B. 滕尼斯
C. 帕森斯
D. 孔德
5. 在家庭发展史上,人类由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
A. 血缘家庭
B. 普那路亚家庭
C. 对偶家庭
D. 核心家庭
6. 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将群体划分为( )。
A.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D.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7. 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指( )。
A. 社会互助
B. 家族
C. 家庭
D. 朋友
8.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 )。
A.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9. 在社会化过程中( )是人生中的一个“危险期”
A. 青年前期
B. 青年后期
C. 少年期
D. 少儿期
10. 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 )
A. 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
B. 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
C. 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
D. 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
11.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社会成员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发挥着不同的职能。这是社会分化中的( )分化。
A. 水平
B. 垂直
C. 横向
D. 纵向
12. 被称为“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期”指的是( )。
A. 青年前期
B. 青年后期
C. 少年期
D. 少儿期
13. ()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也是社会变迁的动力。
A. 环境变化因素
B. 科技进步因素
C. 社会价值观
D. 生活方式变化
14. ( )是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互动和交换遵循公平原则。
A. 二人关系
B. 工作情境
C. 社交情境
D. 工具关系
15. 哪种社会流动对人影响较大( )。
A. 水平流动
B. 上向流动
C. 下向流动
D. 垂直流动
16. 在社会学中,文化能够世代相传是指文化能够()。
A. 纵向传递
B. 横向传递
C. 交互传递
D. 逆向传递
17. ( )认为社会分层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对个人或群体强制地实施奖惩是必要的。
A. 达伦多夫
B. 帕森斯
C. 帕累托
D. 库力
18. 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 )。
A. 代际流动
B. 群体流动
C. 个人流动
D. 水平流动
19. 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个人生物基础和外界社会环境。下列不属于个人生物基础的是( )。
A. 语言能力
B. 思维能力
C. 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D. 大众传播媒介
20. 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是人类社区生活的主要形式。
A. 城市社区
B. 农村社区
C. 虚拟社区
D. 传统社区
华师《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理论中属于社会互动理论的有( )。
A. 角色理论
B. 常人方法理论
C. 戏剧理论
D. 情感理论
BCD
2. 社会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
A. 综合性
B. 实证性
C. 应用性
D. 可比性
BC
3. 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 )。
A. 水平流动
B. 上向流动
C. 下向流动
D. 垂直流动
D
4. 个人社会化的内容是( )。
A. 教导生活技能
B. 培养社会角色
C. 传递社会文化
D. 完善自我观念
BCD
5. 权力的特性有哪些( )。
A. 强制性
B. 非平等性
C. 工具性
D. 腐蚀性
BCD
6. 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 )。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BCD
7. 社会学知识包括( )。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理论研究
D. 实践研究
BC
8.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CD
9. 社会流动模式通常有()几种。
A. 水平式流动
B. 开放式流动
C. 封闭式流动
D. 混合式流动
CD
10. 初级群体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
A. 活动的空间接近
B. 接触时间长
C. 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地位间的社会差异小
BCD
11. 人口老龄化的后果:( )。
A. 它将带来老年人口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
B. 增加劳动力人口的社会负担
C. 将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D.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相伴随
BCD
12. 下列属于初级群体的有( )。
A. 家庭
B. 邻里
C. 家属
D. 朋友
BCD
13. 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有( )。
A. 类型学
B. 人类生态学
C. 社会体系论
D. 冲突论
BCD
14. 镇社区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融合性,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
A. 集镇社区中既有以从事农业劳动的农业人口,也有以从事非农产业的非农业人口,还有同时从事两种活动的兼业人口
B. 集镇社区的经济结构往往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兼而有之,而且各行业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
C. 集镇社区的文化较多体现了城乡两种文化的交融,既有地处农村地区所特有的“乡土文化”,也有从城市接受的城市文化
D. 从生活方式来看,集镇社区既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特点,又具有农村生活方式的特征
BCD
15. 逆城市化一般要经历下列哪几个阶段( )。
A. 萌芽阶段
B. 形成阶段
C. 发展阶段
D. 成熟阶段
BCD
华师《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2. 群体由控制来维持。
A. 错误
B. 正确
3. 就国际社会学界的共同看法而言,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两种社区是农村和城市。
A. 错误
B. 正确
4. 社区存在的第一前提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域。
A. 错误
B. 正确
5. 组织成员努力争取达到组织所期望或设定的未来状况,即是组织的目标,它是社会组织的灵魂,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6. 社会工作的对象首先是那些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7. 组织成员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组织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8. 个体的社会化以个人的社会参与能力为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9. 在抽样方法中,按相同间隔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分层抽样。
A. 错误
B. 正确
10. 我国农村城市化(城镇化)的方针之一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A. 错误
B. 正确
11. 罗斯把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两类:一是伦理的控制手段,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感情的力量;二是政治的控制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12.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A. 错误
B. 正确
13. 在初级群体中某个成员的空缺,可以随意按程序再挑选一个人来顶替,人员是可以不断变更的。
A. 错误
B. 正确
14. 组织目标制定过程基本上是相互争夺的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