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东北财经大学]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三(随机)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个体的社会化以____为基础。
A、社会环境
B、社会制度
C、个人的社会参与能力
D、个人的生物遗传素质
第2题,在( )中,妇女逐渐走出家庭,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具有的价值开始显现出来。
A、普那路亚家庭
B、对偶家庭
C、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D、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3题,下列关于种姓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姓制度与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以及印度教的轮回观念紧密相连
B、种姓制度实行族内婚
C、种姓制度最高为刹帝利
D、种姓制度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即确定的
第4题,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A、F·法林顿
B、J·斯坦纳
C、桑德斯
D、波尔斯
第5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____。
A、19世纪中叶
B、1911年
C、1949年
D、1979年
第6题,____是家庭关系的起点和基础。
A、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夫妻关系
C、婆媳关系
D、祖孙关系
第7题,种族社区是从____角度来考察的。
A、历史演化
B、空间性
C、非空间性
D、综合标准
第8题,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 )。
A、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内群体和外群体
C、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第9题,造成社会差别的原因最基本的是:( )。
A、遗传因素
B、社会分化
C、个人素质
D、社会偏见
第10题,群体存在的基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看,____是群体得以维持的根本。
A、互动关系
B、交换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第11题,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
A、自然环境
B、社会文化环境
C、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目标
D、组织目标的参与者
第12题,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____。
A、代际流动
B、群体流动
C、个人流动
D、水平流动
第13题,组织系统理论属于( )的主要观点。
A、传统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C、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D、巴纳德的组织协作论
第14题,在情感向度上,遵循( )原则。
A、等价原则
B、回报原则
C、互补原则
D、诚信原则
第15题,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下列有关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个人与群体间遵循互惠原则
B、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遵循一致性和互补性原则
C、具有权威的领导和成员对此权威的认同和拥护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D、一个不存在内部分裂的群体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和威胁时凝聚力会减弱
第16题,一位女工程师,在家里是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女儿,儿子的母亲,在单位里是工程师,对老同学又是朋友,对客人又是主人......,由此形成了一个( )。
A、社会角色
B、角色集
C、规定性角色
D、自致角色
第17题,____认为,群众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众心理朝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A、模仿理论
B、感染理论
C、匿名理论
D、控制转让理论
第18题,在我国,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机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由于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对农村青年不利的社会化机制,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 )。
A、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B、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C、代差问题
D、社会发展迅速
第19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的文化模式( )。
A、语言
B、艺术
C、京剧
D、习俗
E、科学
第20题,____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A、社会制度
B、社会控制
C、社会政策
D、社会规范
第21题,西方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成员是具有理性的个体,因此,需要组织设计各种方法去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使之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组织所拥有的对于其成员进行刺激的因素包括( )。
A、工资
B、职位的晋升
C、自身价值的实现
D、相应的社会地位
,B,C,D
第22题,人类的依赖生活期大致要经历( )。
A、乳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B,C,D
第23题,城市社区的特征包括:( )。
A、人口规模大
B、城市居民异质性高
C、社区居民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色彩薄弱
D、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有较明显区分
,B,C,D
第24题,关于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
A、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交换行为
B、行动者对某类既定资源的需求强度越大,这种资源对他就越有价值,对掌握资源者对行动者来说,权力也就越大
C、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
D、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E、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霍曼斯、布劳和欧文·戈夫曼
,B,C,D
第25题,集合行为,也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的特征有( )。
A、人数众多
B、非组织性
C、行为者相互依赖
D、突发性
,B,C,D
第26题,谋财害命属于哪种越轨行为( )。
A、正向越轨
B、负向越轨
C、违纪行为
D、犯罪行为
,D
第27题,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 )。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人口分布
,B,C,D
第28题,在《集合行为理论》(1963)一书中,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
A、环境条件
B、结构性压力
C、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
D、诱发因素
E、行为动员
F、社会控制能力
,B,C,D,E,F
第29题,一般地,家庭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A、复合家庭
B、主干家庭
C、核心家庭
D、单亲家庭
E、单身家庭
,B,C,D,E
第30题,家庭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原始蒙昧时期
B、血缘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对偶家庭
E、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F、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B,C,D,E,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