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森林生态学(专科)》18年6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植物群落分类基本单位是( )
A、群丛
B、植被型
C、群系
D、种群
第2题,次生演替有不同的途径,植物种类成分替代的演替途径为( )
A、促进途径
B、抑制途径
C、忍耐途径
D、顺行途径
第3题,通过小气候而起作用的局部地形产生一种具有特色的植被,这些地方的顶极群落称( )
A、土壤顶极群落
B、地形顶极群落
C、气候顶极群落
D、偏途演替顶极群落
第4题,植物群落演替由高级阶段退向低级阶段的演替称( )
A、进展演替
B、逆行演替
C、循环演替
D、原生演替
第5题,生态系统组成中,微生物属于( )
A、生产者
B、自养生物
C、分解者
D、非生物组分
第6题,酸雨是指( )的降水或降雪。
A、pH5.0
B、pH5.2
C、pH5.4
D、pH5.6
第7题,霍普金斯物候定律说明:北美州温带植物每向北移动纬度1°,植物在春天和初夏的阶段发育(物候期)将各延迟( )
A、2天
B、3天
C、4天
D、5天
第8题,竞争的结果,使森林群落随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即谓森林群落( )
A、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B、密度效应
C、自然稀疏
D、邻接效应
第9题,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称为( )
A、林德曼效率
B、消费效率
C、生产效率
D、同化效率
第10题,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即气、液、固态水。对森林而言( )
A、气态水意义最大
B、液态水意义最大
C、固态水意义最大
D、三者意义同等
第11题,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称为( )
A、生理干旱
B、冻裂
C、冻害
D、寒害
第12题,我国青藏高原森林区主要乔木树种是( )
A、云杉、冷杉
B、马尾松、杉木
C、栎类
D、桢楠、香樟、银木
第13题,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第14题,能量来源完全来自于周围的无机环境的生物属于( )
A、自养生物
B、异养生物
C、腐生物
D、分解者
第15题,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aunkiae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 )为依据来划分的。
A、树木高度
B、休眠芽高度
C、枝下高度
D、开花结实高度
第16题,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团块分布
D、嵌式分布
第17题,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第18题,授粉是生物之间的( )关系。
A、对抗
B、异株克生
C、非连体互利共生
D、连体互利共生
第19题,演替开始阶段和终阶段为同一群落的演替称( )
A、进展演替
B、逆行演替
C、循环演替
D、次生演替
第20题,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泊松分布
第21题,寄生可分为( )
A、体外寄生
B、体内寄生
C、全寄生
D、半寄生
E、桑寄生
,B
第22题,种间消费性的物理掠夺包括( )
A、寄生
B、异株克生
C、捕食
D、竞争
E、植食
,C,E
第23题,互利共生主要有( )
A、连体互利共生
B、非连体互利共生
C、防御性互利共生
D、协同进化
E、偏利共生
,B,C
第24题,《中国植被》划分群落的主要依据因素是( )
A、植物种类组成
B、外貌
C、结构
D、生态地理特征
E、动态特征
,B,C,D,E
第25题,按照演替的延续时间划分群落演替的类型,包括( )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进展演替
E、逆行演替
,B,C
第26题,按旱生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方式可分为( )
A、避旱植物
B、抗旱植物
C、中生植物
D、浮水植物
E、湿生植物
,B
第27题,以下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危害中,属于低温危害的是( )
A、根颈灼伤
B、皮烧
C、生理干旱
D、冻举
E、寒害
,D,E
第28题,酸雨对树木的危害( )
A、侵蚀树木叶子角质层
B、使树木正常代谢和生长受到干扰
C、花粉活力下降,受精过程受到影响
D、叶和根分泌过程改变
E、改变表土的化学性质
,B,C,D,E
第29题,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包括( )
A、能量金字塔
B、数量金字塔
C、生物量金字塔
D、重量金字塔
E、体积金字塔
,B,C
第30题,三基点温度是指( )
A、最适温度
B、最低温度
C、最高温度
D、极端温度
E、生理温度
,B,C
第31题,生态对策指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长期对环境和竞争所产生的总的适应对策。
A、错误
B、正确
第32题,生产者又称初级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指非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A、错误
B、正确
第33题,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A、错误
B、正确
第34题,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非关键性因子叫限制因子。
A、错误
B、正确
第35题,种间竞争是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群落,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对方的现象。
A、错误
B、正确
第36题,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A、错误
B、正确
第37题,边缘效应是指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减小的趋势。
A、错误
B、正确
第38题,互利共生指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储存、双方获利。
A、错误
B、正确
第39题,警戒色是指动物能在身体內储存有毒物质时即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以较鲜艳的色彩來告知捕食者。
A、错误
B、正确
第40题,生活史指从生物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A、错误
B、正确
第41题,分解作用的过程?
正确资料:共包括三个过程:(1)、碎化:把尸体分解为颗粒状的碎屑。(2)、异化: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的分解,从聚合体变成单体(如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进而成为矿物成分(如葡萄糖降为CO2和H2O)。(3)、淋溶:可溶性物质被水淋洗出,完全是物理过程。
第42题,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正确资料:共包括三个方面:(1)、形态适应:在芽及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芽具有鳞片,器官的表面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植株矮小,常呈匍匐、垫状或莲座状;(2)、生理适应: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3)、行为适应:休眠来增加抗寒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