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林木病理学(本科)》18年9月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杜鹃饼病由( )引起
A、镰刀菌
B、丝核菌
C、外子囊菌
D、外担子菌
第2题,环剥树皮是指防治( )采取的有效措施
A、立枯病
B、竹丛枝病
C、泡桐丛枝病
D、炭疽病
第3题,植原体引起林木病害症状多是( )类型
A、腐烂、坏死
B、肿瘤、腐朽
C、斑点、烂皮
D、丛枝黄化
第4题,苗木颈部木质化后,病菌从根部侵入,使根系腐烂,病苗枯死,这是描述苗木立枯病的( )的症状类型。
A、立枯型
B、猝倒型
C、茎叶腐烂型
D、种芽腐烂型
第5题,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和( )配制而成的
A、硫磺
B、硫酸铜
C、硫酸亚铁
D、水
第6题,( )对四环素敏感。
A、植原体
B、病毒
C、真菌
D、线虫
第7题,下列病属中,( )是寄生性种子植物 。
A、线虫
B、螨类
C、植原体
D、桑寄生科
第8题,桃缩叶病由( )引起
A、镰刀菌
B、丝核菌
C、外子囊菌
D、外担子菌
第9题,兰花炭疽病病原的分类地位为( )
A、接合菌亚
B、鞭毛菌亚门
C、担子菌亚门
D、半知菌亚门
第10题,属于活养寄生物(专性寄生物)的病原物是( )
A、植物病毒
B、腐霉菌
C、病原细菌
D、立枯丝核菌
第11题,竹丛枝病由( )引起
A、植原体
B、病毒
C、细菌
D、真菌
第12题,鞭毛菌亚门的真菌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产生( )
A、静孢子、卵孢子
B、孢子囊孢子、卵孢子
C、分生孢子、卵孢子
D、孢子囊孢子、接合孢子
第13题,植物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 )方式。
A、降水
B、雨水溅散
C、气流
D、介体昆虫
第14题,锈菌具有多态型产生 5种孢子类型,其中就包括( )
A、冬孢子
B、粉孢子
C、分生孢子
D、游动孢子
第15题,下列病原细菌中,( )属于革兰氏阳性。
A、欧氏杆菌属
B、棒状杆菌属
C、野杆菌属
D、微单胞杆菌属
第16题,在松疱锈病形成的孢子中( )可进行重复侵染。
A、担孢子
B、夏孢子
C、性孢子
D、冬孢子
第17题,在下列条件中,( )最利于苗木猝倒病的发生。
A、高温高湿,苗木木质化后
B、高温高湿,苗木木质化前
C、苗木木质化后
D、苗木木质化前
第18题,林木病害防治的原则是( )
A、安全可行性
B、综合治理
C、预防为主
D、应用杀菌剂
第19题,泡桐丛枝病由( )引起。
A、植原体
B、病毒
C、细菌
D、真菌
第20题,( )引起的林木病害通常不产生任何病症。
A、真菌
B、病毒
C、寄生性种子植物
D、藻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