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2分)
我国生态环境按县域划分,优良、一般和较差级别分别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为:
A.
优良约占20%,一般约占50%,较差约占30%。
B.
优良约占30%,一般约占40%,较差约占30%。
C.
优良约占45%,一般约占35%,较差约占20%。
D.
优良约占45%,一般约占25%,较差约占30%。
2
【单选题】(2分)
我国政府确定的2020年的战略目标是:
A.
全面解决温饱问题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建成基本小康社会
D.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单选题】(2分)
关于全球变暖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对高纬度地区影响不大
B.
保护雨林是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C.
内陆地区距海遥远,不必担心海平面上升
D.
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4
【单选题】(2分)
党的( )报告首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
A.
十七大
B.
十六大
C.
十五大
D.
十八大
5
【单选题】(2分)
最近1万年来,人类不再完全仰赖于大自然的直接恩赐,而是主动干预、积极参与动植物生命过程,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主要是:
A.
私有制起源;
B.
手工业出现;
C.
农牧业起源;
D.
商业出现。
6
【单选题】(2分)
1912年成立的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当时隶属于:
A.
交通部
B.
外务部
C.
内务部
D.
卫生部
7
【单选题】(2分)
( )对可持续发展起着引领和支撑的重要作用。
A.
法律
B.
经济
C.
文化
D.
社会
8
【单选题】(2分)
1972年3月,罗马俱乐部的报告( )首先提出了“全球问题”的概念。
A.
《人类困境研究》
B.
《寂静的春天》
C.
《增长的极限》
9
【单选题】(2分)
(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并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基础。
A.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C.
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D.
联合国环保部
10
【单选题】(2分)
在19世纪一二十年代世界性霍乱大流行之前,真性霍乱长期存在于:
A.
印度恒河流域
B.
美洲大陆
C.
埃及尼罗河流域
D.
中国华南地区
11
【单选题】(2分)
按照规律,中国人口将会继续增加,大约在哪年达到人口峰值?峰值人口为多少亿?
A.
2025年,14.2亿左右。
B.
2030年,14.5亿左右。
C.
2030年,14.2亿左右。
D.
2025年,14.5亿左右。
12
【单选题】(2分)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期,世界总人口还将净增加25亿左右,其中,
A.
净增加人口的80%左右来自发展中国家,20%左右来自发达国家。
B.
净增加人口的20%左右来自发展中国家,80%左右来自发达国家。
C.
净增加人口的89%左右来自发展中国家,11%左右来自发达国家。
D.
净增加人口的98%左右来自发展中国家,2%左右来自发达国家。
13
【单选题】(2分)
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类型很多,哪类工程最容易造成次生盐碱地?
A.
南北运河
B.
山涧水库
C.
拦河大坝
D.
护岸大堤
14
【单选题】(2分)
在众多的传统村落中,哪类村庄对环境的影响最大?
A.
农村
B.
渔村
C.
林村
D.
牧村
15
【单选题】(2分)
循环经济中的减量化是指( )。
A.
减少进入社会循环系统的物质流量
B.
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C.
消费主体尽可能多次的、多种形式的使用已经购买的产品
16
【单选题】(2分)
在漫长历史上,中华民族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环境经验和生态智慧。中国许多土地已经耕种了数千年而没有发生严重的地力衰竭,直接得益于:
A.
“取用有节”“以时禁发”的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观
B.
天、地、生、人整体统一的自然—社会观
C.
“化恶为美”“变废为宝”和“相资以利用”的农作施肥和循环经济理念
D.
“护生”“爱物”的生态伦理
17
【单选题】(2分)
以上著名论断和警告,出自:
A.
马克思:《资本论》
B.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C.
达尔文:《物种起源》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8
【单选题】(2分)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是离子传导
B.
充电时正极材料得到电子
C.
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再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D.
充电时负极材料失去电子
19
【单选题】(2分)
人类在文明之初对环境的最大干扰是什么?
A.
治水
B.
制造工具
C.
学会用火
D.
驯养动物
20
【单选题】(2分)
新环保法第59条规定了“按日计罚”;25条“查封、扣押设施、设备;第60条规定了“限产、停产;第63条适用行政拘留等都体现了什么特点?
A.
实现了对环保主体的全覆盖
B.
加大了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
C.
规定了重点区域、流域的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D.
加大了政府的环保责任
21
【多选题】(3分)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灾难,包括( )等。
A.
旱涝灾害增加
B.
冰川消融
C.
海平面上升
D.
永久冻土层融化
22
【多选题】(3分)
在近代中国,疫病之所以成为公共卫生建设的动因,是因为:
A.
卫生已日渐成为现代、文明和科学的象征
B.
西方列强往往以卫生的名义干预和侵蚀中国的主权
C.
近代公共卫生观念和制度开始日渐传入中国
D.
疫病本来具有促进公共卫生建设的作用
23
【多选题】(3分)
修复中常用的氧化剂包括:
A.
臭氧
B.
重铬酸盐
C.
Fenton氧化
D.
高锰酸盐
24
【多选题】(3分)
天然土壤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
A.
有机质
B.
金属氧化物
C.
重金属
D.
矿物
25
【多选题】(3分)
以下关于环境问题的错误表述有:
A.
原始时期人类技术能力低下,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微弱,因此那个时代人类社会还不存在任何环境问题;
B.
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化石能源、大机器、资本市场等革命性发展,人类成功摆脱了大自然的束缚,人与自然关系进入了稳定、和谐的状态。
C.
当今巨大环境危机的祸根,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放纵物质欲望,滥用科技暴力,漠视生命价值,为获取资本利润疯狂掠夺自然资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
D.
农业时代盲目、无序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已经造成生物资源耗减、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
26
【多选题】(3分)
环保法第6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规定了( )、( )、其他生产经营者、( )的环保责任。
A.
环保公益组织
B.
公民
C.
地方政府
D.
企事业单位
27
【多选题】(3分)
富营养化水体的主要特征是:
A.
鱼类增多
B.
营养元素超标
C.
水体发臭
D.
藻类疯长
28
【多选题】(3分)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机制包括( )。
A.
国际环境会议
B.
国际环境条约与协定
C.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机构
D.
经济技术援助
29
【多选题】(3分)
人类社会关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认知现代观念。
A.
资源环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B.
人类要节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C.
人是自然的主人,要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
D.
人类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人要服从和尊重自然。
30
【多选题】(3分)
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
A.
海水温度增加
B.
冰川融化
C.
地壳运动
D.
局部地区地面沉降
31
【判断题】(2分)
减量化指的是对资源、半成品、零部件进行循环重复利用。
A.
错
B.
对
32
【判断题】(2分)
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A.
对
B.
错
33
【判断题】(2分)
生态文明不单是对工业文明的补充和完善,而是替代工业文明的人类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A.
对
B.
错
34
【判断题】(2分)
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依据。
A.
对
B.
错
35
【判断题】(2分)
光热利用是人类最早利用太阳能的一种形式如钻木取火( )。
A.
对
B.
错
36
【判断题】(2分)
储能系统是指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
A.
对
B.
错
37
【判断题】(2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态问题,区别只在于轻重之间。
A.
对
B.
错
38
【判断题】(2分)
人类最终能够解决碳排放问题。
A.
错
B.
对
39
【判断题】(2分)
1911年4 月3日至4月28日在奉天府(今沈阳)隆重召开有中、美、英、俄、法、日等11个国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是在清末中国政府成功扑灭举世瞩目的东北肺鼠疫大流行的背景下召开的。
A.
对
B.
错
40
【判断题】(2分)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
对
B.
错
41
【判断题】(2分)
氢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 )。
A.
对
B.
错
42
【判断题】(2分)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A.
对
B.
错
43
【判断题】(2分)
化学是理科学科,与哲学、艺术、历史没有关系。
A.
对
B.
错
44
【判断题】(2分)
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
A.
错
B.
对
45
【判断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