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东北财经大学]东财《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知晓公众又称( )。
A、行为公众
B、现在公众
C、未来公众
D、将在公众
第2题,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被调查者的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和口气
B、使用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C、可以把自己的意见暗示给被调查者
D、要把握访谈的方向和主题焦点,防止谈话偏离调查主题,以免影响效率
第3题,公共关系的基本矛盾是( )。
A、主体与中介
B、客体与媒介
C、主体与客体
D、主体与媒介
第4题,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坚持( )。
A、"凡是宣传皆管事",根本不顾公众的利益
B、"事实公开"、"讲真话"的原则,增加公众对组织的信任感
C、坚持组织与公众双方在目的、利益和传播上要双向对称、双向平衡
D、坚持让组织了解公众,也让公众了解组织,"增加双方的透明度"
第5题,公共关系的评价指标是( )。
A、政治立场
B、经济指标
C、社会指标
D、美誉度
第6题,将生活中"道听途说",报上、书上的一些零散、无序的信息采来,从中筛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 )。
A、合作调查
B、随机捕捉
C、开掘信息
D、专题调查
第7题,( )是"职业公共关系的前奏"。
A、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B、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C、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D、双向对称式的公共关系
第8题,艾维?李所代表的是( )。
A、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B、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C、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
D、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第9题,那些零散的、直观看来毫无价值的信息放到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去考察它们的联系,从而发现其中的价值的方法属于( )。
A、专题调查
B、合作调查
C、随机捕捉
D、开掘信息
第10题,传播学与公共关系的联系主要是在( )。
A、活动方式上
B、对象上
C、技术手段与方法上
D、目的上
第11题,公众第一次承认公共关系是( )年。
A、1923
B、1903
C、1897
D、1899
第12题,"逆头脑风暴法"是指( )。
A、对演法
B、发展型自由讨论法
C、自由讨论法
D、默写法
E、匿名咨询法
第13题,赞助的目的不包括( )。
A、提高美誉度
B、增强信任度
C、追求利润
D、扩大知名度
第14题,具有"传播者职业化"的特点的是( )。
A、电子媒介传播
B、大众传播
C、自身传播
D、报纸传播
E、人际传播
第15题,信息的完全度又称为( )。
A、信息宽度
B、信息精度
C、信息融度
D、信息向度
E、信息真度
第16题,被称为"公共关系策划方案深入人心的'金钥匙'"的是( )。
A、信息个性
B、组织目标
C、公众心理
D、审美情趣
第17题,以下( )不是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A、匿名性
B、非干扰性
C、广泛性
D、定性性
E、节约性
第18题,被誉为"企业的脸"的是( )。
A、EIS
B、VIS
C、MIS
D、AIS
E、BIS
第19题,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可以省去路途奔波、办出国手续等许多麻烦,节省经费"特点的信息采集渠道是( )。
A、开掘信息
B、合作调查
C、随机捕捉
D、委托他人找信息
E、专题调查
第20题,调研报告的结构不包括( )。
A、附录
B、摘要
C、正文
D、结束语
E、序言
第21题,企业沟通的形式有( )。
A、正式沟通
B、横向沟通
C、组织沟通
D、纵向沟通
E、非正式沟通
,B,C,D,E
第22题,战术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包括( )。
A、进攻型
B、社会型
C、征询型
D、防守型
E、宣传型
,C,E
第23题,公众的特征包括( )。
A、宏观恒定,微观渐变
B、群体显现,个体概念
C、利益一致,欲求冲突
D、群体概念,个体显现
,C,D
第24题,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包括( )。
A、促进个人知识的更新
B、促进个人观念的更新
C、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
,B,C
第25题,成功的创新包含( )层次。
A、品牌形象创新
B、市场创新
C、组织形象创新
D、管理创新
E、科技与产品创新
,B,C,D,E
第26题,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净化社会风气
B、优化社会互动环境
C、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D、优化社会经济环境
,B,C,D
第27题,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包括( )。
A、以建立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为目的
B、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持点
C、以各种传播媒介的整合运用为手段
D、以资料库为基础
E、以生产者为核心
,B,C,D
第28题,按照文献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文献资料可分为( )。
A、书面文献
B、电子文献
C、声像文献
D、口头文献
,B,C
第29题,公共关系为组织提高效益表现在( )。
A、提高经济效益
B、提高人文效益
C、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D、提高环境效益
,C,D
第30题,确定公关预算总额的方法有( )。
A、竞争对垒法
B、固定比率法
C、目标先导法
D、投资报酬法
E、量入为出法
,B,C,D,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