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组织行为学》课程期末复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2. 管理者对下属期望值愈高,下属的成果就愈突出。这是指( )。
A.皮革马利翁效应 B.自我效能 C.投射 D.像我效应
3. 佳洁士广告中提到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对Colgate(高露洁)牙膏的认可,这是通过( )的方式试图改变潜在消费者的态度。
A.弱化自我防御 B.参与活动 C.群体影响 D.信息沟通
4. 从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来看,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起到的是( )的作用。
A.无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中性刺激 D.经典刺激
5. 员工为了不失去多年投入所换来的待遇而不得不继续留在组织内的承诺体现了组织承诺中的( )成分。
A.情感承诺 B.规范承诺 C.持续承诺 D.忠诚承诺
6. 构成态度的要素不包括( )。
A. 情感要素 B. 意向要素 C. 认知要素 D. 行为要素
7. 情境领导理论认为,当下属(或群体)的工作成熟度发展到高水平时,领导者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命令型领导 B.推销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D.授权型领导
8. 下列哪种行为体现了员工以主动和建设性的方式表达不满?( )
A. 离职 B. 进谏 C. 忽略 D. 忠诚
9. 美国学者提出的“7S”模型中,“硬性的S”指的是( )
A.战略、结构、作风 B.制度、结构、技能
C.战略、结构、制度 D.战略、技能、作风
10.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 )功能。
A.辐射 B.整合 C.适应 D.完善
11. 领导力的实质是( )。
A.指挥力 B.号召力 C.影响力 D.权力
12. 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13.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 )功能。
A.辐射 B.整合 C.适应 D.完善
14. 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15. 以下哪个特征描述的不是交易型领导?( )
A.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指导和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
B.领导者向员工阐述绩效标准,明确告知希望从员工那里得到什么和员工将 得到什么回报
C.以组织管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为基础
D.集中关注较为长期的目标,强调发展的眼光,鼓励员工发挥创新能力
16. 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17. 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 )
A.固定比率 B.可变比率 C.固定间隔 D.可变间隔
18.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19. 在团队发展的哪个阶段,团队内的人际关系由敌对走向合作, 合作态度明显;程序和行为规范得以建立和实施;沟通频繁,工作效率提高。( )
A. 初见成效期 B. 持续发展期 C. 初创期 D.成熟期
20.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 )。
A.人的一般行为规律性
B.人在管理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等
C.组织的管理准则、管理规范和管理手段的基本问题
D.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性
21. 下列关于选择性知觉不正确的说法是( )
A.选择性知觉是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选择的感知过程
B.知觉对象的状态会影响选择和排除的刺激
C.知觉者以往形成的观念、经验会影响到现在的知觉
D.选择性知觉只取决于知觉者的期望、需要和兴趣
22. 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 )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
C.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
D.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
23. 在团队发展的( )阶段,团队内的人际关系由敌对走向合作, 合作态度明显;程序和行为规范得以建立和实施;沟通频繁,工作效率提高。
A.初见成效期 B.持续发展期 C.初创期 D.成熟期
24. 如果职工E认为和职工F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E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职工F的报酬
D.使职工F减少投入
25. 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二、判断题
16. 期望理论认为,目标的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17. 团队发展经过四个阶段:初创期、初见成效期、持续发展期和成熟期。
18. 工作态度是个体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9. 团队是一群为数不多的、具有相互补充技能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相互承诺,具有明确的团队目标。
20.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新发展。
21. 效度是指测量的稳定性。
22.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对人的吸引力是最主要的保健因素。
三、谋学网(www.mouxue.com)
1.简述知觉偏差有哪些
2.简述回应工作不满的四种方式
3.简述冲突管理原则
4.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
5.简述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6.简述组织承诺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四、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谈谈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2. 联系实际,简述工作满意度与绩效的关系。
3. 联系实际谈谈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
资料:
一、单选题
CADAC BDBCA CAACD ADCBD DCBBA
二、判断题
错 对 对 对 对 错 错
三、谋学网(www.mouxue.com)
1. 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观察别人时,对这个人的某个方面、品质或特征有非常突出的知觉,起到了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后果。
投射,也叫以己度人,就是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对别人的判断之中,即以自己所具有的品质来看其它人,认为他们也具有这些品质。
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它是基于人们在某一社会群体中的身份,把某一些特征赋予他们的过程。
2. 离职-进谏-漠视-忠诚模型明确了员工对工作不满意时的四种回应方式:离职,即离开组织,包括转换职业和调动部门。进谏,指员工试图改变不满意现状所做的努力。漠视,包括对组织有负面结果的消极活动,如增加矿工率和迟到率等。忠诚,指耐心等待问题自行解决或他人来解决的行为,也包含沉默和忍受的成分。
3. 倡导建设性冲突,避免破坏性冲突,将冲突水平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冲突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冲突水平太高和太低都会给组织和群体带来不利影响。冲突管理应努力把已出现的冲突引向建设性轨道,以便达到“弃弊而用其利”的冲突管理目标。
实行全面系统的冲突管理,而不是局限于事后的冲突控制和处理。冲突的形成、发展和影响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冲突管理不仅仅管理冲突发生后的事情,而应当对冲突产生、发展、变化、结果的全过程、所有因素、矛盾和问题进行全面管理,才能把原则落到实处,尽量减少破坏性冲突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建设性冲突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管理的成本。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制宜处理冲突。必须针对具体的情况,根据所处的环境条件,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灵活采用适宜的策略和方法随机应变。
4. 态度的改变有如下方法。(1)弱化态度主体对态度改变的防卫倾向。信息传达者应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避免命令式和威胁性的方法,减弱其自我防卫倾向。(2)信息沟通法。可以选择高威信、高吸引力或与目标对象高相似性的宣传者;提供生动丰富的信息;并注意信息的适当重复, 重复必须有变化,单调刺激会降低注意与接受性。(3)群体影响法。如果使人们从属于一定的群体,群体的规范有参照和引导效应,使人们倾向与群体一致。(4)参与活动法。
5. 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的绩效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公民行为能够提高员工的生产力。(2)可以提高管理效能。(3)可以释放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生产性活动中。(4)能够有效协调团队成员和工作群体之间的活动。(5)能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6)可以提高组织的稳定性。(7)提高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6. (1)中国文化重视情感体验,情感承诺强度往往高于其他承诺,为了赢得员工的情感承诺,就要让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厚待。(2)管理者应该从员工需求出发,设计各项政策,为员工能高度参与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公平的分配和晋升系统对员工的付出给予回报。(3)做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更大的晋升空间,帮助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愿景和自我实现。(4)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通过诚实与公开的沟通,与员工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给予员工归属感。
四、论述题
1. 首先,领导和管理的职能范围不同,管理的职能比领导宽泛。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领导是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管理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而领导的对象通常是人,通过对他人施加影响实现组织的目标。
其次,领导和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领导的主要作用是做正确的事,领导者更关注企业的未来;管理强调的是正确地做事,如何用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如何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是管理的重点,管理者更关注企业的现在。
再次,领导和管理在组织工作中的侧重点不同。领导重在影响和引导,在组织变革的时候制定新的目标,探索新领域;管理重在协调和控制,维持既定秩序,配置资源,提高现有效率,把已经决定的事办好。
领导和管理同时都含有艺术和科学的成分。领导的艺术成分更多一些,必须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什么万能的领导方法和理论;管理的科学成分多于领导,强调从个性中寻求共性和规律性,利用标准化的方法、手段或工具来实现组织目标。
2. 几十年来严格的实验研究并没有在工作满意度与绩效之间发现简单、直接的联系。如果满意与绩效之间有积极关系的话,这种相关也是极低的。有充足的证据说明满意的员工不一定有良好的业绩,而业绩优秀的员工的满意度也未必更高。加入权变因素之后,二者的相关关系得以提高。
最近的一项研究还表明,如果在组织整体水平而不是在个体水平上收集满意度和绩效的数据,就会发现,拥有高满意度员工的组织比那些低满意度员工的组织更有效。
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说,物质和精神激励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精神激励中,引发行为动机的是内在激励因素,作用更持久,成本更低。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指的是用某种正面的方式,负激励指的是对员工不良的行为或业绩,采用某种负面的方式。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是员工从工作本身得到某种满足,外在激励是指员工从外部的奖酬或在工作以外获得的间接满足。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激励的目标是双重的,既要满足组织目标,也要满足个人目标。要激励员工,就必须重视培养和引导员工的个人目标,使其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性和相容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