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2 a0 J* b, w. e4 X; P+ @( S
9 m' `! l f/ D6 t8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 a* K& e9 P( i% z1 R' c7 E+ ?课程名称:(1157)《课程与教学论》
! U* p- y; i( k# V 5 h" W3 O! A, r i. A' T: _
考试时间:120分钟
5 S& Y& D$ z3 c2 P
6 A; a1 G4 T. v9 |; X9 B满分:100分
& x2 L/ O, l( ~( `5 e( q; A. b- W+ S* ~/ Q( A
考生姓名:沙恩古丽
: ~! i7 h. G, c
' l* l/ Z. v! O- w* m学号:
: f+ W3 i5 y% ?& w, h) q( M J0 |" ~4 g: ^
一、& i* z( r8 J$ s: D& l' |$ d' I*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4.0分,共40.0分)" B6 |- e' ]; S2 b
1.
8 ?: m/ _+ _, @3 V1 z以下属于回应性评价模式的特点的是( )。; F, b" W2 C' R0 x, u& d( x' @. f
A.要求课程评价者掌握整个评价方案的特点
6 M4 f, ]' m) n6 ZB.强调对课程完整过程的描述
# {' o& @( r* [" cC.包括四个部分和五个评价阶段7 t7 ]+ T) A6 R! O s) j
D.侧重于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3 Z5 z% m0 k# i2.% ~/ E. @& N# R, a0 r7 @
以下属于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气氛管理的是( )。
6 z. h8 x) T6 t* N3 wA.集体促成纪律的管理
& O3 y* [5 k, m+ E ]B.课堂外向问题管理- e1 T+ t2 X5 e& R- ^1 @& g& n
C.管理学生的课堂不良情绪8 e4 V4 X0 F+ ]( T/ G
D.无效交流管理管理
& L- s9 Y- d& O( I2 f" c" k0 c: `' z2 p3.7 s. u' Y; ^' A
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的阶段内,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 )9 l- a/ s) j( Y( z1 q, P
A.教育目标1 j9 `) L" ^1 }' U8 t* H! f
B.教育方针
: U+ a! \: F5 x) H T. ]C.教学目标/ s) V/ g' |3 U& N
D.教学目的* U7 z( d+ U: J5 K% n9 A( }
4.. k. }7 V. l. V3 E4 b$ E
是指对具体一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效果诊断的设计和对整个教学方案评价的设计。( )7 t5 n3 y( I$ @: B, E
A.教学评价设计- @8 r! s4 f8 C; c$ L7 T" `+ e
B.教学目标设计% Z6 f/ v; v, a4 a
C.教学内容设计
3 {0 m! j# O9 R# p3 a xD.教学过程设计 Y5 ?" d, k% r8 P2 ]) }+ h0 R( u
5.0 J% T, m6 V" {4 K! W
详尽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自然适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7 L0 _7 d. v* K! C
A.第斯多惠
! n7 R" j1 }# Y4 t7 YB.佩斯泰洛奇 N/ x- j3 [( C2 @5 \# {
C.卢梭
/ K' i) t2 q' A! ^; b7 ]D.夸美纽斯
/ ?2 e! l! T3 e. v2 p' u6.! G9 u5 W% h& j
从课程开发内容的角度看,其开发层次不包括( )。" v# y! o& J' \# f3 `9 h
A.中观课程开发6 t$ I) F W% V9 @6 D% N: ~
B.系统层次8 x$ k) {5 i& k8 i$ T# q
C.宏观课程开发
4 e. T; A9 r8 J" z& e& LD.微观课程开发/ c. m9 v6 _3 h1 Q
7.
, b! }; O8 G7 `& y+ Z以下属于班内个别教学的特点的是( )。
' L; q9 F+ v) J ~! K, c* kA.学生个性得到良好发展
% ]" v, b" x4 r: S+ ^4 t1 \B.小组为具体的教学活动而组建! d+ L4 G8 H% Y Z: A% B' b# Z
C.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
9 [2 q$ Z* b9 [D.因人而异地布置学习任务
+ ?% _* o0 k* j( K8.
+ {; ~ ?3 L' U7 O$ e' b; v包括未被教育者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如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 )
# j8 h- S. M: v: t; z% }A.隐形课程资源
. |$ f, p! p T* n. L' a; _' N b/ hB.校外课程资源
9 B0 j! }4 E: x6 H4 WC.活动资源( F% P5 Z8 F6 W5 r) n7 ?$ e" a9 ~
D.社会课程资源
9 x7 o! Q$ v/ ]" t: k8 k; M+ P( M9.0 M1 o8 P6 k4 x) K0 b3 E
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不包括( )。
4 ?: o) ^ S, j) tA.实践方法
. |" [: K6 P& }1 ZB.教学方法9 _& r) x( w. ^ V, h4 e) b6 b
C.强化方法0 F2 l3 _7 Y; q! Z+ v
D.发现方法
, t0 y0 Y1 L0 c10.
. I/ e) h5 V8 F M K课程改革呈现出的平衡性趋势体现在( )。
' ] ?6 w" u3 Z6 M: n1 hA.体现在参与人员的广泛性上% D9 [5 E2 C) y- g2 x! O; c, T
B.需要处理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的关系 J; @* @% h( T
C.教学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4 q& V. i# Z8 C2 u! k6 R
D.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实施过程越来越复杂
" M5 G* d5 G- r% z `二、
& f% r$ {" ?* a. c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3.0分,共24.0分)/ e, P% F% c, }9 Z* k/ e
1.
0 k2 w; U2 c6 T& g: Q5 c/ n 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心理环境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4 g7 b; R8 R& w r' m# k( \7 [) S9 {2 {, ~2.
1 U/ [% M$ r9 i" T2 g# V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了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 。9 U% E1 C6 Y, Z( g* S. P
3./ |% y1 e! v- n4 Y
教学方法中的 是指教师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内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情感的体验、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体验。
8 [ @) ]6 i0 s4.
- v M& d( g: o" E/ g$ Z& P 是学校全体成员运用课程和组织领导理论,彼此合作推进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决策、课程评价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和过程。
# }8 H% ^! z s5.& G5 U$ i! U$ b3 w
在现代课程视域下,课程价值取向具有知识本位、 和 三种基本类型。
$ F* L9 I. p* n% s9 U" C2 m* G( [6.2 B) S" j4 F8 {" O/ K8 z
夏、商、西周是我国教育真正的开创时期,其标志就是 的产生。) h- z' o' c h( O* C/ H
7./ {, V q% r- s0 W$ ^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同时考虑三个要素,即 、 、社会发展的需要。
! ~% j$ |/ X0 q; z: t" W8.
6 W) s, }+ c7 ]7 `依照课堂纪律的成因而言,主要可分为四类,即教师促成的纪律、 、 、自我促成的纪律。4 r3 a! ~2 z- _! {! T/ F( x& a4 s. s
三、+ w8 ?; ^% z$ j! i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
9 h$ ^0 O& x& [. ]# P1.) k6 t8 \! T; m% |* V' ^$ e$ Z: v/ ]
简述社会本位课程取向及其主要代表流派及各流派代表人物。
7 y0 F9 k/ {; v t# ?5 A0 A: F2.
* |5 \$ G0 [( i. P( Q' z5 h, S0 A简述教学的本质。8 k8 E( w+ o% q( ~7 m5 `$ `
四、
4 D* ?' W& Z1 T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16.0分,共16.0分)( h- t o- q" y/ ~9 {. t
1.
& o2 M( g9 d3 g# I; A论述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并说明其主要特点。2 N% G- {% m' ` `
1 P9 P* c+ v! m3 E) X
站长统计$ L P# w7 P8 k3 g0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