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语言大学】19秋《汉语修辞学》作业_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草木皆冰”属于( )。
A、音仿
B、词仿
C、义仿
D、字仿
正确资料:
第2题,张雪涛认为辞格设立表达上具有( )。
A、模式性
B、能产性
C、超越性
D、特定性
正确资料:
第3题,运用对偶形成的极富中国特色的言语作品就是( )。
A、对联
B、句子
C、语言
D、排比
正确资料:
第4题,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修辞方式叫( )。
A、回环
B、排比
C、通感
D、层递
正确资料:
第5题,反复的基本类型包括:连续反复和( )。<br/>
A、间隔反复
B、对比反复
C、排比反复
D、对偶反复
正确资料:
第6题,辞趣的三个内容分别是意趣、( )、形趣。
A、词趣
B、义趣
C、字趣
D、音趣
正确资料:
第7题,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式叫( )。
A、排比
B、连珠
C、通感
D、双关
正确资料:
第8题,郑奠的著作为 。
A、《中国修辞学》
B、《中国修辞学研究法》
C、《修辞学教程》
D、《修辞学》
正确资料:
第9题,使用“像、如、似”一类喻词的比喻方式是(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
正确资料:
第10题,文学语言是一种( )的语言。作家笔下描绘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真切的、充分的内心体验的基础之上的。
A、情境性
B、情景性
C、语言性
D、话语性
正确资料:
第11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修辞学中的“比喻”属于认知模型中典型的“隐喻”,它在两个概念领域中建立联系,是一个认知域在另一个认知域的整体投射。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12题,层递有递升、递减两种基本类型。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13题,运用设问,不能随意,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br/><br/>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14题,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br/>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15题,文学语言是一个规范场,任何描述对象的敷陈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16题,传统意义上,我们习惯于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分析文学作品。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17题,比喻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18题,仿拟格实际上就是模仿源词语、源句子、源篇章等进行的仿造。<br/>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19题,意趣可分成“有名趣”和“无名趣”两类。
√、对
×、错
正确资料:√
第20题,专门科技语体要求表达上准确、严密、简洁,不追求语言艺术化,所以在辞格的选用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少用比喻、映衬、反语、夸张、排比等。
√、对
×、错
正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