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收集证据,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z W7 {& q3 X$ C% |1. 收集视听资料证据必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其案件事实
5 n( ?2 z5 P" X. A# F- E0 k2. 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的视听资料,一定不具有合法性。
& Z" u" Q$ e( P2 N) Y# ?4 }3. 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q* C) y/ g! r& M6 n3 w( Z+ S
4. 在收集及制作过程中不得带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
% F" n q j- x$ [ a4 H0 \# A; L
# z' {9 ]+ N N4 D$ d2、关于勘验笔录说法错误的是( )
& t( a; e5 m, S1 c% {1. 勘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固定和收集证据* R$ G+ B, r4 R* m8 m! C. u2 P7 x
2. 勘验既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也可能发生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8 z# I8 R1 o$ Q- `4 F& ~" @
3. 勘验笔录由于是司法机关收集的,绝对不存在被排除的可能性
) j& _$ |3 d, G4. 勘验的主体是公安司法人员,既可以侦查人员,也可以是审判人员! o2 ]. S- y! F' o, A
- Q3 Z: {! S2 f! q
3、以下对于言词证据运用规则描述有误的是( )
V% G/ S8 x* J1. 收集言词证据不得采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
. t4 K0 M0 ^5 n5 c0 V2. 收集言词证据要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知道案件情况的公民有客观地提供证据的条件
1 L) C+ O; F& X$ P; @; W8 F( e3. 在法庭调查阶段,言词证据通过讯问、询问或宣读等方式提出,必须由双方当事人进行质证并经过法庭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5 d7 A& H6 U3 `2 [6 p! k
4. 言词证据在未经过质证的情况下也成为定案证据
# b4 [+ a3 O& |( \
& P9 h' }* e( i" ?: t4 r)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证的特征的是( )
* i$ F0 A* r3 D* \8 O1. 物证是具有可替代性,物证完全可以用其他证据代替
( _8 G7 l( n8 M# F2. 表现形式是实物或者痕迹7 |5 m, p1 b* o! C# q0 r5 g
3. 物证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 S0 O! q2 |/ b4. 物证以外部特征、内在属性、存在状况以及所处位置等证明案件事实! R% _% l4 w4 Z* `
" b4 X g( i; B* G4 j5、以下对于证明责任描述有误的是( )
! E$ d3 \- S6 d9 m3 e( U* S) ~1. 证明责任是以审判为中心的,主要表现在诉讼的审判阶段) n: s |' K, j. f& Q. ^1 l- b0 t- ?5 o
2. 证明责任与事实主张具有密切关联
B+ A0 }/ `8 [8 P) l3. 所有诉讼主体都有资格承担证明责任 5 ?1 H- A1 r/ H( b8 e! P7 [3 |
4.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G9 r1 A6 ?1 |1 g! Y
' {. h! O, x1 t; W& }6 K7 b# R4 x6、以下不属于电子数据的有( )8 p& b$ N9 s; U2 z7 F1 s
1. D. 网上聊天记录' a6 \, l% _0 \; c9 O
2. 手机短信) R v) Z" x4 l* f/ Z/ k
3. 微博+ D1 Q# h* m/ T
4. 电影胶片
3 w4 B+ J! M7 p# N$ D
0 ^- U1 c' {* E& S- d: N+ I$ _7、以下不属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区别的是( )
- E6 W T) ?8 T2 {6 V4 S1. 证明对象不同3 e8 P* }: F! t6 P( `" @- W
2. 证明范围不同
4 B/ \, E, W9 h! o% K+ m( g3. 证明程序不同
! x( ?% P9 w( Y1 e4. 证明程度不同
4 S" d3 B6 F* S+ ~! D 3 k- W6 H. L7 o6 n
8、以下描述有误的是( )5 x. p/ g4 l) m
1. 现场笔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当场处罚或其他紧急处理时,对有关事项当场所作的记录3 Q, [, c* f* g
2. 侦查实验是指侦查机关在侦查中为了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现象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 _! I) J+ t( o, g
3. 检查笔录指侦査人员在辨认活动中,对辨认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法作出的文字记录
3 b) s9 V) \, N, r% P4. 勘验笔录的目的是为了观察、测量、检验案件的有关场所、物品、尸体,发现和收集证据材料
+ T# C1 Q5 T0 ~5 g% o + `, O0 g5 q" P+ B' L
9、下列哪一选项不可能属于书证( )
7 z O6 ?; v( q& V: ~' p( q4 |1. 刻在木板子上的英语文字
; x- X4 v) }, N0 U2. 刻在石板上的字
: W K- ?+ D( K- o7 k/ H$ i3. 在一本书上发现的图案和符号' D. ~/ z" b# N% y3 L2 q& ^* I
4. 某机构的鉴定意见被装订成书 # l) W3 Q1 J( g- u0 D( y/ u
8 X5 Q; B/ l% U# S [" K10、不是派生书证的是( )7 b; c1 {2 |5 M. \
1. 原生书证的复印件
9 a/ |5 g# _1 m( g% i. C; a" T2. 以书写方法直接把内容记录到纸张形成的书证 . q5 Q7 L8 l; `4 N8 L
3. 原生书证的英文译本
9 G- C1 N4 U; x+ V) V [8 j4. 原生书证的誊写卷
, e" g0 J0 r0 s, j2 b1 @ - S! s& @, Y: m8 \
11、关于划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Q5 \) I$ }1 X2 |
1. 有利于司法人员注意收集和善于利用传来证据
& i4 J( Y2 k8 }2. 有利于及时甄别排除传来证据 & j( K8 Y, Z; r! Z, H
3. 有利于司法人员积极主动地收集和运用原始证据/ N t8 q+ \8 |& i, v7 p
4. 有利于司法人员对全部证据进行认真的审查判断和正确运用
: d& _* u! N! x4 e: B
8 d+ a {" \) g12、关于八十岁的丁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 _" b# c( z2 ~( @" s& c% j
1. 丁某年龄太大,不需要作证了' F: }% t8 Q7 ^( N5 m/ h
2. 丁某犯罪一定不会被判处死刑
& L l2 y* X6 I1 c$ e/ }& N5 s; t3. 丁某目睹某案件,是有作证的义务的 4 S* s3 J8 e# n# R- u; {
4. 丁某不能正确辨认,不能正确表达也应作证
% M: E: P) f7 c8 X& h8 B; I
' d' e9 ^( E2 A1 a$ Q13、以下对鉴定意见描述错误的是( )" [, \, u9 A! g
1. 鉴定意见属于“意见证据”0 z! Z: d, j9 u. P
2. 鉴定意见属于“科学证据”! Q& g8 z: S9 D" [* R" B" e! w' h$ L
3. 鉴定意见是由鉴定人解决法律争议的证据
% T1 R! H- t# k8 Z5 R7 N4. 鉴定意见必须以一定的科学技术为基础
& A0 I# [) E9 O# k 7 l0 Y' f6 s7 C4 z. T
14、以下不属于划分主要证据与补强证据的意义的是( )
+ P' x* {* c& Q& m) C1. 有利于防止司法人员偏重口供
6 e3 w7 c; U1 a" e5 P6 [3 M2. 有利于司法人员做到定案根据确实充分/ }% {3 g1 e2 n
3. 有利于证据的收集
+ w) {5 c( Q) L4. 有利于司法人员迅速了解案件的主要事实
9 F- E: w& c2 u6 O
: z% `6 V' r/ ^ c( T15、关于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u7 Y9 v" a: r3 A1. 审判机关在对被告人作出有罪或罪重认定时,要做到证据确实充分,并排除无罪和罪轻的可能性
' o; O2 l& y* B, ]. O3 M0 ]4 c2. 控控诉机关要指控犯罪,所以不需要收集无罪证据
4 a: \' d, F: g* X3 f1 Y0 O5 o1 d3. 控诉方要证明被告人有罪和罪重,必须收集和提供确实充分的有罪证据,同时为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 y9 F8 K+ f+ V8 [. P% h; O4. 辩护方要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则必须注意收集和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 N8 ?, e8 w8 J1 x4 J0 D
3 K& q0 r1 o8 m& p2 M* q+ Y
16、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261条规定,辨认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选项中的人员签字,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这一人员( )
& F+ t3 ^- s/ Q6 o8 K1. 辨认人) ]1 |6 y9 R, T9 }
2. 见证人: }: ?8 K8 M+ N" i# j. B
3. 法定代理人
! ^& @! I/ B2 Y" T m4. 检察人员) G2 B8 A/ T( u' S9 x& l, Z
! m5 j5 o5 k9 w2 L, G
17、以下不能作为物证的是( ): B' l0 Y2 E4 w# L- B- j
1. 犯罪嫌疑人在案发现场遗留的斧头
# d' `2 {2 y4 D5 N) B& {2. 交警扣押的非法营运车辆3 J9 ^% O. G9 p) Y
3. 微信聊天记录
. r D1 b+ l& ]+ A' M4. 原告提交的侵犯其商标权的钢笔
( {4 `7 r1 b' ~( d- n6 p
( S6 T9 g/ o+ H- Y18、以下对物证描述不正确的是( ). X/ {' u. [! C% D, j0 s! \( w
1. 物证以外部特征、内在属性、存在状况以及所处位置等证明案件事实
, M0 N0 b4 x7 H2. 物证通常具有不可替代性* l' c4 X( E4 P/ g* G. u5 `
3. 物证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实物或者痕迹; R! b' F# [/ r
4. 必须依靠物证才能作出判决 ( z" g" w& ~% B
# C" E( N+ r3 }& S' U7 j% Q
19、以下不属于能够证明责任转移的辩护主张的是( )
- I5 p3 F% z+ G E6 K1. 被告人有精神病的事实主张
8 s$ x" N, T: W7 y/ f2 E2. 被告人难以到庭出席的事实主张 * y* Y7 h0 N$ w5 @' a
3. 被告人之所以承认罪行是因为审讯人员的刑讯逼供4 j7 w1 ]' E5 S$ U+ P- ]+ W$ B
4. 被告人的杀人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事实主张
, U4 |5 F% z. h# l
1 a2 x) h) ?2 n2 `) U1 e0 ]3 J2 G20、以下不属于证据收集含义的是( )
+ l1 H" q! U, q1. 收集证据的方法必须合法
Z& c5 P. f5 M$ i7 W2. 收集证据的主体有限,只能是特定的国家执法机关 4 @! x; d( y+ ~$ ]
3. 收集证据的程序必须合法
9 B( |3 n$ j5 x: l2 |4. 收集证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诉讼主张或查明案件事实3 q6 o Y u. R( Y7 q
8 D+ E: c# a3 B8 e8 R& e21、以下不能作为被害人陈述的内容的是( )) [2 }: C- H: y# U+ S" ~) X9 B/ P
1. 张某陈述被打的过程
* U" i! W) ~( C+ }2. 姜某陈述自己家的鸡被王某家的狗咬死的过程& d8 S- H7 k* n# Z4 m: @
3. 钱某陈述被抢劫的金钱数额和物品! F0 U3 Q* v0 `+ |* ~
4. 吴某陈述在车祸发生前染了头发 / {7 u4 a0 G s7 G
- s$ F5 T* M$ Z' ~
22、以下对视听资料描述有误的是( )! k/ }2 M, D) f. z
1. 含有案件情况的微信、短信、博客等都属于视听资料 - k/ |% W! v$ W; b7 a; a% W
2. 视听资料是采用录音、录像等现代技术手段形成的
5 l3 ?6 H$ \, o$ A3. 视听资料是案件过程中形成的,一般不能事前制作,也不能事后补做
" O/ V5 e& {' @/ {! a4. 视听资料可以用来证明案件情况的声音、图像等信息
2 C3 m7 r% p" m. s. T
' J( u* P7 W7 f g2 L23、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1 V9 T! u0 `7 I+ A' r, V
1. 根据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把书证分为原生书证和派生书证 & V+ H; l/ K( P, {
2. 根据内容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可以把书证分为处分性书证和记录性书证
- z4 G6 _" i/ p- m3. 根据是否由国家机关或公共职能机构依其职权而制作,可以把书证分为公文书证和私文书证3 R1 X! c; e6 i
4. 根据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把书证分为文字书证、符号书证和图形书证$ H4 f* H& M! i8 d9 u. F5 @8 J
: ?0 O$ H! l: B24、反复性和复杂性属于下列哪一选项的供述特征( )
: q% k& Q ^1 l7 i. o1. 受害人
" J0 t# ]& o+ _2. 犯罪嫌疑人
; l7 X; P! S! }8 p% |# L' u3. 受害人亲属
. P8 r6 ^1 V m/ p/ t" u$ [4. 律师! Q- r7 d9 h/ B; s
8 V. Z7 T1 A+ e4 q6 }
25、收集证据不具有的特征的是( )* X4 S/ l4 l& ?2 ^# K! d8 s# B
1. C. 收集证据的活动内容是通过一定的行为、采取必要的方法获取和汇集证据
% Y3 ~7 e0 r4 U5 U) p9 a2. 收集证据的主体具有广泛性0 @5 R7 }/ T) u% a) v8 N4 p/ c& e
3. 收集证据必须由特定公安司法机关行使,普通公民无权收集 $ O) _- p5 C+ j; i$ l9 `0 i
4. 收集证据是具有明确目的的行为
l5 Z `3 a& X
. c, H) X& s) n/ J/ n. B26、哪项不是证据的特征( )% ?: U) \3 s0 I; @9 n
1. 合法性
+ {3 @0 A" Z- |! w2. 真实性& d5 ]% w* j+ p2 \( j
3. 关联性
3 V+ l! V7 f, C' q4. 时效性 " X/ I* i* h. G# V# J" s
( A9 R) C# Y6 F) \
27、公民个人(包括公私单位)秘密收集的视听资料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合法证据使用,以下不能作为支持的理由是( )
( g5 D( u) D' A: n" y1.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不同,如果能证实有罪或无罪,从价值冲突角度考虑还是应当将取得的视听资料作为合法证据采纳: N& I- r7 K& K
2. 最高法院的两个相关司法解释都是针对民事诉讼提出的,解释本身未必可以适用于刑事诉讼
8 W& Q8 ? \; x+ [ B4 O$ E' {* ]3. 秘密制作视听资料并非一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4 G; v$ e$ ^9 S" n" x
4. 秘密制作的视听资料不会被严格限制
9 Z) Z! i+ i$ Q6 v2 T% y 1 M0 m; }/ A& u2 g' H
28、刑讯逼供被禁止,这和证据的何种特征相关( )- Y5 o* k$ }: a9 w8 J5 g" u
1. 真实性- _2 i# j* O& g, Q5 |1 ?4 L9 P
2. 合法性
\& o9 w4 h" }& @3. 关联性
) m/ F2 Z) h; B e) U) `5 m4. 准确性
+ B8 A. Q, T# \1 r' {' g* ?
% d5 |% ?" ?2 v K6 g1 {6 \29、以下不属于传来证据运用规则的是( )2 t% y4 c& P+ S! K8 B6 N8 \7 V* w
1. 传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互相印证! l0 U( x/ O1 L; `' }3 n
2. 传来证据可以替代原始证据
7 M& t4 L! U9 N3 c6 @3. 必须查明传来证据的来源和出处- L5 [* n! T& I* @$ J' y2 M/ w8 U! ^
4. 尽可能收集和运用最接近于原始证据的传来证据0 q: ^$ D# \3 U7 [0 R. G, {
/ ]' o$ ~) V9 H* P' g/ B
30、关于当事人自认说法不正确的是( )
0 T8 G( R" l6 J1. 对当事人而言,一方当事人的自认行为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出自认的当事人非有充分证据不得撤回自认
% P4 x& |3 ]- ~- ^2. 诉讼中的自认一经作出,不仅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对法院的裁判行为也产生拘束力; d% X( Q$ f& ~1 _2 z' q. g0 H
3. 法院而言,法院应当受当事人自认的事实约束,依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作出裁判, S( x: E9 P: M
4. 自认只是随便说说,是当事人的表达权的体现,不会免除相应人员的证明责任
( v% g) p1 B; C+ f; A # c2 z# C8 V( _- d. n3 ~1 ?
31、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不包含下列哪一条件( )
0 q3 `+ b, b( y1.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 \% n: k$ J0 p2. 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h/ P. P' C/ w
3. 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 W$ I6 P2 o9 i( U( m4. 证据数量充分,至少3种证据种类以上
, z& i2 R: S2 R1 X 5 N0 F/ `; J7 o. t" q) h
32、以下不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的意义是( )
, k& y5 g5 f% ~( ?+ i) z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可以成为衡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的依据
$ H6 e/ z( R+ |% u9 D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是核实其证据的必备手段
+ A! [& K$ R5 R8 ~( A0 o7 u7 D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有利于办案人员及时发现其他犯罪的线索和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罪供述可以为发现其他犯罪和犯罪嫌疑人提供有价值的线索8 p$ `3 F3 m8 ~; E2 x
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有利于办案,人员迅速查明案件事实8 G* D1 ]* F4 C+ x
8 z [2 I- y! {# w( a
33、以下不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
) o4 `4 @- n$ [1. 现场笔录# `/ c- \/ Y$ a" T! w0 k
2. 书证的副本 + l) Z' s$ }& r8 Y1 f# G
3. 当事人的亲眼所见
' v V N1 f+ D+ ]0 V, ^4. 鉴定结论" v; j0 \. D S" u6 [7 ?
$ K7 j- L5 B8 u* T$ T0 a% \4 m
34、以下不属于物证收集方式的是( )
$ R' y8 o) B* A3 e! z% a9 z3 P1. B. 窃取
l* X. j& O( s' E% W2. 勘验8 k6 o! ]7 S. D
3. 扣押
! A, a1 S$ ?$ m7 K# D4 \4. 搜查4 G( h4 C) b3 r0 x( G, U0 l
( s* X f: `; s5 |
35、以下对于实物证据运用规则描述有误的是( ): |/ `3 G. C0 U, j- n) L
1. 审查实物证据应注意有无伪造、变造或由于客观环境而发生变形、损坏或灭失的情况
" I O L t& Q1 o' {2. 收集实物证据必须由法庭相关人员实施 % t4 S$ G+ j- s8 @% ?. E5 Y
3. 收集实物证据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并及时进行 n/ y9 d) u' ^
4. 审查实物证据应注意收集实物证据的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使用技术设备的质量情况,以便作出准确的判断 & Q1 @% T& V- h6 H6 M; G' D( D
36、以下不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 {7 V( i! K: |8 N
1. 能够证明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证人证言5 N% f8 k" [9 b' n8 b
2. 被害人对于案件情况的陈述
$ d. A: f8 M d3. 民事活动中当场购买的货物
7 p; `9 b- V) v6 i' ~9 }4. 当事人之间的借条: C) k6 l. U2 ]6 _$ D
0 [& T! {: H$ z, U2 V4 P/ o37、以下对证明责任判定错误的是( )8 H4 {, w( q) p( P9 p0 D( R
1. 在起诉行政不作为的案件中,对提出申请的事实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 L# s6 D8 G5 {6 j: \. `* h
2. 具体行政行为合理合法应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 T6 t9 z3 j- a! k/ R2 K1 h( O( q& n
3. 起诉超过诉讼时效的事实,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 a& R9 W4 r+ q% d2 d9 G
4. 在行政赔偿案件中,对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
% Z. N9 n/ q% Q# k
9 W6 R' Y7 Y3 ~0 V* f5 h2 w+ F) |38、以下不属于证人证言的特征的是( )! R n; J) a- Y* d
1. 多变性
3 K( V6 G$ f9 A: F1 y1 z: s2. 不可替代性
0 D; h4 ?9 U" M* g/ A2 |3. 真实性
, n* n* d; \7 a. w" U4. 虚假性" k1 b/ |8 P8 x8 ?+ T8 {
% U Q7 W2 x& b2 c5 I& A! I
39、以下不属于证据关联性的含义的是( )& U/ Y2 S) R+ i9 D% E) f0 [
1. 关联的形式或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6 H$ K. W5 O* x. R+ j( @4 \
2. 证据的关联性应具有实质性意义,即与案件的基本事实相关。所谓案件的基本事实,即指案件的时间、地点、原因、人物、经过、结果等要素" y( F ~) B0 @0 B" L7 e h
3. 关联性是证据的一种主观属性 / M/ [, s; v* X
4. 关联性的实质意义在于证明力,即有助于证明案件事实$ ~" g% o* D4 c/ Z( \
1 i0 F2 q9 Q$ g3 [7 U. A& B3 b4 G40、以下对于诉讼证明描述有误的是( )
! u& m: H$ G3 V- E# ^" H1. 证明对象是诉讼客体或者案件事实. H0 u8 g# |4 ? Z6 E1 j g1 f
2. 证明的任务是阐明案件事实和论证诉讼主张
4 e5 F9 o7 ^6 N( k0 q, I3. 证明的根据是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证据,如定律、经验等
P8 x' V# q( t9 p( r; N9 m. j4. 证明的主体是诉讼主体
1 V- m6 @# i, T: |5 I
! R4 @$ m# {( B( i. x41、以下哪项是对鉴定意见的描述( )
. f4 \5 Z8 G8 v/ y5 [1. 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在进行侦查实验、勘验、检查、辨认时所作的文字记录
: b7 l* |9 v0 N2 J/ J" z2. 了解案件情况的人,就其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口头或书面陈述' @. m* Y8 B4 ?# A q" m3 u3 r/ v" n
3. 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k S+ o Y! ?4 z! ? P
4. 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案件中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识别、分析及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性书面意见
$ j1 f' ?* C/ [- D! w, {42、下列不属于实物证据的分类是( )
4 V. f: p) c2 a. r" }- e( i3 o1. 鉴定意见 & W) ?. X ?9 ]. v& p8 m7 z! z
2. 勘验检查笔录9 k' t9 Q1 @' b T7 t
3. 书证
4 V9 n) k1 |' P+ _. e* L i4. 物证/ O8 Q; p/ `* U9 a% S4 C4 L
: c6 a9 c$ ]( h' I# p43、证据的合法性不包含( )% ?' S( f, m/ |9 t5 T2 s+ E
1. 符合法定程序' g* k. U1 J7 W8 n- A3 G
2. 由任意的主体提出和收集
1 }$ {* r( D) q2 O2 h# ~3. 具备法定形式' e0 B7 A$ Y$ ]! o) O4 Q/ Q% ?: Q/ ?
4. 不违反有关证据规则- H- e H' W- A& S/ F
: i% p" b* E8 v
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 J3 m+ p8 b' D6 T3 |8 R44、笔录记载仅限于文字,不包括绘图、照片等。
9 l) P/ C [, i# Z1. A.√& \5 P% f- l+ j9 I% H0 C
2. B.× * k2 A4 y" A0 \. S% u
6 m2 }7 m& x; c2 b: G! W45、证据材料的关联性和合法性是其成为证据的资格,又称为证据能力。
' N _+ v1 e8 [* X1. A.√
" V& ^" h( M. X- r2. B.×
4 g0 J* y! x& Q8 k6 v ; j5 \/ w, a) U* |8 T
46、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 q* h+ N, d1 c1 {9 K
1. A.√
2 I- _4 R1 w7 |; Q. o2. B.× d' r) M7 P& X! |. I! E
+ X+ Q- z, ~4 b- N4 @0 E47、办案人员在勘验、检查和搜查中发现视听资料证据的应立即备份,然后将原件交还被扣押人。# j6 k5 u& V( l: c' Y& a7 E' ?
1. A.√
0 Y4 l, K3 i5 ^1 r* o2. B.×
; k2 M: B/ [. P1 V: ?5 c+ Y $ R+ F7 f @" E4 ^, B6 {: n# X
48、现场勘验笔录最大的特点及其价值就是其自身具有的主观性。# F+ j7 W" G& b1 U- K) n/ r& ^
1. A.√$ W$ k7 v; c. z _+ Y& t# l* r; d; r
2. B.×
' x5 ^1 x5 N+ O" v1 y" \* m
% a; N1 P* F* A& K$ M. {3 S3 P4 Y$ T49、书证和物证一般都有制作主体,能够反映制作人的思想和主观动因。
$ p( z( z3 R- C2 M$ [1. A.√
) y1 E9 W0 d2 W! s7 T8 K8 P2. B.× " \& u6 i9 h2 D* V5 S4 y: W
; n- P a: |, _ H
50、传来证据所提供的证言,经过查证属实,也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 A- r7 [# b9 U0 Z1. A.√
( v+ c, i: v, Z+ k% \2 W! \2. B.×
' ]4 s; l' |* ~+ z; O - }- _+ h" y; g. I, Y
51、证言笔录应当交证人核对,如果证人没有阅读能力,应当向他宣读,如有遗漏、差错,证人可以提出要求进行补充、修改,如果证人认为没有差错,应当在笔录上签名盖章,司法人员也应当同时签名或盖章。
' {+ n' i( Q* G3 S" L' O" b- ?( d5 q0 h1. A.√ * r( r- U6 i) Q1 w
2. B.×
' r c( F* m0 S0 z 0 I0 [ o( p$ N/ ~
52、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q3 {9 M* u- N2 t0 c, ^" l
1. A.√ 5 n: w& }$ \3 G3 D1 w x2 _# z
2. B.×
7 }9 P7 Y: O& q! v$ u0 O 3 V2 r& M9 g7 S* S7 [1 Y2 t
53、所谓无罪推定原则,是指根据已掌握的证据,被告人无罪的可能性大于有罪的可能性。
9 m7 f W' t9 Y1 c; P1. A.√# A* n$ `9 a6 \* U
2. B.×
" S3 L4 n# ~: A! ~) `. M
2 M- d7 _: q. u' ]' n/ h% r/ j54、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应当经办案警察的批准后,方可进行。
9 \$ h7 w3 R' u% q o f1. A.√
$ q, e K; F" T6 B. P2. B.×
Z$ V4 |, s- y( J # `- T' {- p3 ^6 Y Y0 a
55、合法性是证据的天然属性,证据理应合法。
1 A, p @; h# V1. A.√
' }1 l8 I2 v- N9 @) T2. B.× 8 b) a0 u* x: O$ _3 j+ G
4 e- o% k! V; |7 B) U9 r+ r9 s3 A0 @
56、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包括当事人。) Y+ [/ N9 e0 d4 ^3 a) W
1. A.√
9 K" Z p+ j" {& B4 L" N2. B.×
2 g0 }/ m3 e, R' G1 K+ W 1 D: T0 w2 P8 a5 Z6 Q1 w4 B! b
57、存储的视频、音频信息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本身必然是视听资料。
& M- @2 z0 ]! l( @8 D: Y1 D$ I1. A.√1 U1 @. j( y+ s1 O9 c1 E% X
2. B.× 9 `% G% H. V' ?" z \' i
4 i; u; P' @! n/ z' ]# l
58、收集视听资料证据,必须由具有收集资格的技术人员(或办案人员)负责实施,而且收集主体不得少于两人。
. Y" v/ n" B. z( v1. A.√
- L. O9 ~5 r6 w$ M2. B.×
8 D$ u- P$ h9 Q8 L 7 L' H: ?& d* j7 s: U; ?. F* n
59、无罪辩解是犯罪嫌疑人的诡辩,所以不属于证据。" E! I( b' Q# p. }8 h5 ^. _
1. A.√: v/ [! |& h: O: V
2. B.×
. I' k' x, h9 y% c: s2 c " a2 }1 L' j$ e- Q/ o& d
60、辨认笔录,是指侦查人员组织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证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和再认时制作的、关于辨认经过和结果的文字记载。
7 H( U5 F6 u* H7 h H- \7 {1 `1. A.√
' A4 b2 C' ]7 [: @ i' R# g: _) I2. B.×6 f% f" C: O* V1 V6 |
2 k. k/ u8 b# Q0 V Z主观题
0 H, s+ ?. P9 S61、简述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e4 Y, \# B. O" c. k; X4 `2 `
' J$ ^. T/ g$ ?# M2 m6 O$ H
& K7 I7 k, d! J% U! z"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