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1,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有关幼儿园工程教育指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活动中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B. 活动中要给学前儿童充分动手操作的时间
C. 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学前儿童的动态,并适时地给一些建议
D. 活动中要严格按工程教育程序,不能让幼儿随意设想
答案:
D. 活动中要严格按工程教育程序,不能让幼儿随意设想
序号:2,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 )有句经典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选项:
A. 蒙台梭利
B. 法比奥
C. 科洛奇尼
D. 福禄贝尔
答案:
A. 蒙台梭利
序号:3,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过分关注与强调相对静态的正确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等,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个性化的科学探究过程,是( )取向的。
选项:
A. 学科
B. 生活
C. 学术
D. 实践
答案:
A. 学科
序号:4,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幼儿园( )是作为与一日生活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园生活的一类活动。
选项:
A. 区角教学活动
B. 小组教学活动
C. 集体教学活动
D. 个别教学活动
答案:
C. 集体教学活动
序号:5,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 )
选项:
A. 观察认识型活动
B. 实验操作型活动
C. 技术操作型活动
D. 区域游戏型活动
答案:
D. 区域游戏型活动
序号:6,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美国《科学教育框架》中明确教师负责整合三个维度来促进基于探究的教学,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三个维度之一。( )
选项:
A. 科学与工程实验
B. 跨学科概念
C. 核心概念
D. 学习环
答案:
D. 学习环
序号:7,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 )
选项:
A. 陈鹤琴
B. 陶行知
C. 杨贤江
D. 张宗麟
答案:
B. 陶行知
序号:8,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科学教育第三次改革浪潮,这个时期被称为( )
选项:
A. 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
B. 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
C. 综合课程时期
D. 科学的大众时期
答案:
B. 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
序号:9,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当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 )
选项:
A. 好胜心
B. 探究欲
C. 好强心
D. 平常心态
答案:
B. 探究欲
序号:10,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属于( )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
选项: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答案:
D. 5-6岁
序号:11,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中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不包括哪一项( )
选项:
A. 科学态度
B. 科学方法与技能
C. 科学知识
D. 科学思想
答案:
D. 科学思想
序号:12,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为倾听5岁以下幼童而创设的具体框架,组合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以参与式工具(如让幼童使用相机拍照、旅行、绘图、画画、进行角色扮演等)的使用为特征的新方法是( )
选项:
A. 马斯洛方法
B. 马赛克方法
C. 故事评价法
D. 综合评估法
答案:
B. 马赛克方法
序号:13,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以下属于描述记叙法的是( )
选项:
A. 轶事纪录法
B. 事件取样观察法
C. 时间取样观察法
D. 连续记录法
答案:
A. 轶事纪录法
序号:14,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激发以及拓展学前儿童探究的过程,发展学前儿童初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受益终身的科学态度。这段表述体现的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原则
选项:
A. 活动性
B. 探索性
C. 过程性
D. 选择性
答案:
C. 过程性
序号:15,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儿童的科学研究始于疑惑,而疑惑又源于( )
选项:
A. 认知平衡
B. 问题情境
C. 认知冲突
D. 认知缺失
答案:
B. 问题情境
序号:16,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以学科为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更可能体现或反映在以下那些活动中( )
选项:
A. 区角活动
B. 集体科学教育活动
C. 区域活动之小组活动
D. 区域活动之个别活动
答案:
B. 集体科学教育活动
C. 区域活动之小组活动
D. 区域活动之个别活动
序号:17,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幼儿园科学教育心理环境创设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
选项:
A. 令人好奇的科学探究氛围
B. 浓厚的科学探究氛围
C. 严肃的科学探究氛围
D. 自由宽松的科学探究氛围
答案:
A. 令人好奇的科学探究氛围
B. 浓厚的科学探究氛围
C. 严肃的科学探究氛围
D. 自由宽松的科学探究氛围
序号:18,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根据评估功能,可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估分为( )
选项:
A. 诊断性评估
B. 定性评估
C. 新媒体记录法
D. 符号记录法
答案:
A. 诊断性评估
B. 定性评估
D. 符号记录法
序号:19,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教育部1981年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规定“常识”成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该课程目标由( )组成。
选项:
A. 知识
B. 态度
C. 能力
D. 思维
答案:
A. 知识
B. 态度
C. 能力
序号:20,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儿童与科学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儿童学习科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以下属于儿童学习科学特点的是( )
选项:
A. 朴素性、主观性
B. 经验性、试误性
C. 严谨性、规范性
D. 发展性、建构性
答案:
A. 朴素性、主观性
B. 经验性、试误性
D. 发展性、建构性
序号:21,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以下属于物质科学活动指导要点的是( )
选项:
A. 创设优质的探索环境
B. 培养学前儿童专业的科学精神
C. 注重学前儿童探索的渐进性
D. 强调探究活动的操作性
答案:
B. 培养学前儿童专业的科学精神
C. 注重学前儿童探索的渐进性
D. 强调探究活动的操作性
序号:22,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基于感性经验自发形成的日常的、前科学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比较“粗糙的”,甚至是错误的,和科学的概念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
选项:
A. √
B. ×
答案:
A. √
序号:23,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皮亚杰认为关于儿童学习能否加速儿童认知发展的问题,关键在于学习活动是成人教导下儿童被动地学习知识( )
选项:
A. √
B. ×
答案:
B. ×
序号:24,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1949年以后,我国学前教育借鉴美国的模式进行了改革。( )
选项:
A. √
B. ×
答案:
B. ×
序号:25,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科技制作包含对各种工具、技术零件的使用,但不涉及技术程序的了解。( )
选项:
A. √
B. ×
答案:
B. ×
序号:26,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幼儿教师要利用物质环境创设,设置使幼儿感到奇怪的问题情境
选项:
A. √
B. ×
答案:
A. √
序号:27,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区角活动也可以称为“活动区活动”,因翻译不同,还有“区域活动”等叫法,它们在概念上都是相通的。( )
选项:
A. √
B. ×
答案:
A. √
序号:28,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家庭中科学教育的开展可以随时随地,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 )
选项:
A. √
B. ×
答案:
A. √
序号:29,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光与声音不一样,它不是一种波,在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有更加丰富的探索形式。( )
选项:
A. √
B. ×
答案:
B. ×
序号:30,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热是物体温度高低带来的一种感官体验。( )
选项:
A. √
B. ×
答案:
A. √
序号:31, 题目类型: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
题目: 发展检核表法是指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观察或测查,制定发展检核表,对照表中的各个项目,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好标记,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 )
选项:
A. √
B. ×
答案: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