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
10秋学期《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作业2
单选题
1.邓小平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
A. 1980年
B. 1978年
C. 1992年
D. 1997年
资料:C
2.从最终目标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共同富裕
资料:D
3.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 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
资料:A
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 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的经济
5.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 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 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6.我国的改革
A. 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 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 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 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B. 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C. 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D. 轮流执政的关系
8.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B.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C. 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D.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9.我们党首次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是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10.《中英联合声明》与《中萄联合声明》分别签订于
A. 1984年和1987年
B. 1983年和1986年
C. 1985年和1988年
D. 1984年和1986年
1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民主专政
B. 多党合作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民主集中制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14.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15.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
A. 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下不断提高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 是否促进社会进步
D. 是否实现共同富裕
16.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
A.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D.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1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A. 民主集中制
B. 少数服从多数
C. 保障个人自由
D. 平等
1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城乡矛盾
19.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 资产占有率
B. 量的优势
C. 控制力
D. 市场竞争力
20.在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
A. 资产阶级
B. 独立的社会阶级
C.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 农民阶级的一部分
多选题
1.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
A. 工人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革命军队
E. 大陆及海外一切华人
2.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
E.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
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国内社会历史条件有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 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和机遇
D.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4.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 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D. 是党领导的又一次伟大革命
E. 是社会主义由初级阶段转向发达阶段的重大举措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是
A. 抓住机遇
B. 深化改革
C. 扩大开放
D. 促进发展
E. 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