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V 1. 给予微笑、赞扬、奖品,允许参加个体所喜爱的活动等,都是在对希望个体学会的某种行为或个性品质进行()。9 g. S0 H. U3 ^' b7 a, }: D1 Y
A. 负强化! _' @/ e' g. A6 F$ @
B. 正强化8 |# X6 T# V# F# }1 O$ \
C. 连续强化
0 d. F8 x, F, M* p% YD. 间隔强化) v/ a. ]; r$ w4 c9 B S) _
满分:2 分
; L- x' ^9 ?- E S2. ()是指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的心灵和潜意识内容融洽地结合为一体的过程。
' s6 [9 f- {) P1 dA. 个性化' g$ E+ [" K8 A) f( M6 {# a9 y( S
B. 原型
+ H3 G0 |% n! R1 u9 C& n: F$ k8 i# NC. 情结 A8 l. M0 X$ c1 f4 h
D. 面具膨胀
/ Z! A8 n% X9 t' X2 Q 满分:2 分" }0 {3 n, ? i: D8 j8 [$ Y
3. 如果我顺从,别人就不会伤害我,属于()。
7 q0 U+ E1 Q+ I, W3 ?+ eA. 趋向他人(依从型)
% i" p5 C( P6 d# vB. 反对他人(敌对型)
6 Y# q; g( P9 d. e1 \C. 逃避他人(退缩型)6 K7 V, P. X- w: W. X" L
D. 嫉妒他人(焦虑型)
3 ~( A& |; M5 \ K* P5 l 满分:2 分
/ Z7 X5 S' L, F9 d1 b3 X) W' |4. 他们的母亲往往对孩子的需要不是很关心和敏感.照料往往缺乏一致性和规律性。这是()。
. A% s" q. z& ~* RA. 安全依恋型
" U3 k/ w& G. B% h4 L' O9 IB. 回避型
, k1 F! f, H! d. X8 o& _C. 焦虑——矛盾型
/ i% P' P: [% P* E: J. ?8 LD. 焦虑——抵触型
|- Q2 h3 `! S 满分:2 分
|) Y" X' r, A0 e8 N! U* x5. ()是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关于自己的理想的自我形象。+ F6 w/ q$ I K- b) J$ T
A. 真实自我
7 {/ p- F7 s M: ^6 V- }% t2 F7 E; lB. 理想自我7 j. \, C' D* X7 `7 C
C. 现实自我9 O8 R, a1 O( Q% {
D. 道德自我" x! y+ P( X* B: ~
满分:2 分
; W* E$ u% O2 a9 W6 ~6. 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的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突,属于()。
5 t: D4 a: K, NA. 接近一接近冲突
# ^ A# f u, h& JB. 回避一回避冲突
s( ?2 i1 W( uC. 接近一回避冲突1 _9 ^0 O6 F' _* M( P% }- B5 z* N
D. 双重接近一回避冲突" q9 @- r$ c: G! z( a
满分:2 分* q0 p1 a5 X' u" [- }- e: o/ o* n
7. 对坦诚的人来说,他的所思、所感以及所信奉的东西与他的实际表现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属于()。
/ m, o ~' V1 \. B9 i( M. }A. 自发性9 y& s- z# H H+ `& f; v4 R
B. 一致性
+ L$ x1 H9 b# x' RC. 不固定角色
% ?) {( K6 Z8 t6 Q$ a! ~D. 自我的交流
2 ]% D5 Y+ u* U- p A 满分:2 分
" z# s1 y) j2 b1 x# Q/ b8 k8. ()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 t* D% @7 X$ [( `1 m
A. 真实自我
2 ?% N% K( t" j' e; LB. 理想自我8 u3 X0 f8 j' o6 S
C. 现实自我" ?5 d8 ]7 S: h5 O
D. 道德自我& F8 t. h! P3 e8 A; q" `4 e
满分:2 分
: i9 w3 e* O- q- X+ p6 h' I B9. ()是指一个人的活跃程度,活动性强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心理能量水平。
& s- V( M b8 A! E. QA. 情绪性% r3 s/ \6 w6 k6 ^7 @6 o9 |- Z
B. 活动性. M2 G3 c$ K' u" G: D; s6 Q$ Q
C. 交际性 s# Q# k3 ^2 E$ `) X. k
D. 内倾性- `) Y5 l x# Y4 Z
满分:2 分
4 k+ h: f, A; I8 O6 h6 ^1 U10. 个体的潜能属于()。
8 W4 g; k9 ^6 c, Q( \* ^3 s& lA. 真实自我
9 G' C }% x2 V. e( DB. 理想自我
' [3 I4 D# i& }. T0 K3 q/ VC. 现实自我9 V8 F7 k9 O0 \" P2 T8 n5 c, t
D. 道德自我5 {6 r/ s9 i8 o
满分:2 分4 o# D9 O: g: e8 o* g
11. 威信、承认、地位、名誉和赏识属于()。
$ g$ N) N9 Q A9 k9 h6 ~$ ^A. 生理需要, n: v$ V$ [0 W+ g3 P8 K
B. 安全需要
. D5 z; h- t ]( K8 {3 wC. 尊重需要6 q+ @: U! z2 ]3 [7 O
D. 认知需要
' J4 V% I3 g6 @8 d9 f, U 满分:2 分, X6 }7 i5 z/ n6 A! \! k
12. 如果我有力量,就没有人能伤害我,属于()。3 |! ]9 p: l( R
A. 趋向他人(依从型)
& B- `: v; S5 e! u7 [+ l. q) Q5 _B. 反对他人(敌对型)
! h0 O9 P& e8 `C. 逃避他人(退缩型)* f, o6 G. {, d/ \; p
D. 嫉妒他人(焦虑型)9 {2 W+ [5 g; ~' k0 Y
满分:2 分
. y6 R$ O" V5 t13. 这种类型的孩子对母亲疏远、冷淡,当母亲离开时不焦虑、母亲回来时也不高兴。这属于()。
, c% r+ K! n/ mA. 安全依恋型
; Q6 {! Q% p: n5 `' mB. 回避型- D& S r F0 d A% U/ v# ]
C. 焦虑——矛盾型
: |4 ]- S' |6 _5 C1 \% BD. 焦虑——抵触型
; N. L" g5 a8 c1 [' ? 满分:2 分
. G% ?; \+ y* y14. 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即所谓()。
f1 s6 V' a, }' k0 [A. 能1 O1 y; r8 y% j! \+ @
B. 外能. u. x1 b3 ^, Q h
C. 辅助& F t5 d- y! |0 f0 r1 s# h
D. 内能( G: d4 a5 l# b
满分:2 分0 K) j! e; q5 V8 ?9 i* @
15. 只要我退避三舍,就没有什么人能伤害我,属于()。
0 b$ ?2 w5 i' AA. 趋向他人(依从型)4 e' v2 a+ A# }4 {5 K
B. 反对他人(敌对型)
+ ]9 P/ k, V& T8 E" iC. 逃避他人(退缩型)
: l0 t0 D6 S- ?0 \3 Y" }1 l+ TD. 嫉妒他人(焦虑型)
# n) z! i2 B8 [& R 满分:2 分
: `/ W4 N$ w+ G0 ]; _8 ], L; [. F( {) ?16.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
" X" Y+ K1 j+ i8 W* H/ o8 SA. 原型( V. f+ B7 _/ F4 S
B. 潜意识
- w$ a; t; f# j5 M0 q2 GC. 情结
: d) n2 J* `9 q3 XD. 自我意识 k% H; W3 D3 w7 }( e. N
满分:2 分
6 e, [& m$ n' o6 D& @1 @8 {二、多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V 1. 研究者把幸福感产生的因素归纳为()。
1 T6 v4 N' v+ O1 L+ ?3 l3 bA. 人格因素
, u; N$ E$ ]# CB. 情境因素$ I& A( ]. { v
C. 意识因素
( K9 H5 i$ t3 g/ L7 i, oD. 潜意识因素5 u2 ?9 W( }- g$ ?& ^% W/ P) _
满分:2 分
/ L, P1 P# i# `) n2. 凯利认为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它分别是()。) W f7 z2 ?8 ~. C- H; s" T
A. 周视
3 N8 ^8 w0 E5 U1 Y/ hB. 先取
) S/ Z; [& x qC. 控制
2 } x/ c: e6 _' j8 Q8 X% DD. 理解
3 g4 g# J; \( [ 满分:2 分( B m* |: `+ P) G$ o
3. 陌生情境试验程序主要是根据婴儿在两个重聚情境中指向养育者的行为模式把母婴依恋划分为()类型。' I% ]' B9 H/ ~- d7 J) t
A. 安全依恋型# y3 u; I/ }" V7 y' |: ^
B. 回避型2 N* g: Z/ f. r* I7 X, q1 A! c
C. 焦虑——矛盾型
0 M7 g/ \6 P4 sD. 焦虑——反抗型 t! }: r( B2 F
满分:2 分
& L% { c1 F a( Z$ G4. 在认知疗法中认为产生适应不良的信条有()。
1 g5 p9 J/ r, T7 vA. “该”与“不该”信条. R8 O, I _5 Z9 Y7 H
B. 快乐-痛苦信条
. R: R$ p2 g: @C. 危险安全信条; A: n3 Z4 `! m9 x" x0 |
D. 有用-无用信条
5 D& ~) V" r: x5 U# l8 [ 满分:2 分
! I4 S; O1 D* `5 H* N5. 卡特尔进一步把动力待质分为三种()。
3 m* k& M5 v' d U+ P) IA. 能0 h/ U/ d: ~1 }9 C, k- z- m
B. 外能
- z9 g& B# g" ~4 `& d6 v0 M0 f3 DC. 辅助
- ^1 P4 e1 ~) F; gD. 内能0 I3 F6 ^4 @9 d, V6 r# T
满分:2 分4 \( q4 f5 z: o# Z
6. 霍妮总结的神经症的人格类型有()。7 q7 R5 c8 w5 }1 M `# r% P
A. 趋向他人(依从型)
& T% O5 j3 l! Z# TB. 反对他人(敌对型)
; @- @, d* k( o8 g! o, E5 AC. 逃避他人(退缩型)
* E& w7 Y. [) q4 S+ _# WD. 嫉妒他人(焦虑型)
- X1 e7 {/ A! x7 n8 `4 a( ?# ~ s( W 满分:2 分8 Z+ a& W3 \9 f! E
7. 下列哪些属于行为疗法?()' r( e+ ?' F8 u0 r6 |0 L9 @& Q
A. 系统脱敏疗法
1 f3 [# g' ?% c- b+ c2 b; r7 XB. 厌恶疗法# `. y9 s# V; u% s! }. I
C. 阳性强化疗法
- z. s% ~" W+ w& e# W ] RD. 精神分析疗法( U7 D6 I6 m9 t) B& a! U
满分:2 分
: Q4 f! n8 f1 e5 }8. 弗洛姆将人的性格分为非生产性取向和生产性取向。非生产性取向有()。/ c: \$ K% @1 @3 x! I+ m8 @
A. 接受取向4 }5 v) q: a" K0 j
B. 剥削取向
7 B& @" H, j' c$ Z$ H( P9 E$ PC. 囤积取向 k- X( y% N* P1 N& f/ e+ |' `
D. 市场取向
5 @, [9 t; v( @1 q ` 满分:2 分: b3 a( e7 |# w- Y0 X
9. 桑代克认为()是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L5 l: t' L$ `0 {, j/ Z
A. 准备率
% w9 @4 K% \8 U& `) w2 gB. 练习率
$ F( L+ u+ h" n9 GC. 效果率
2 \" N4 P/ O7 r* E. Y. nD. 反馈率
[& e1 K: [0 Q& d 满分:2 分$ |4 O& l7 G$ v, h
10.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分为()。
! \2 q- B! G2 y, R( k2 I$ aA. 注意过程" T5 u4 b1 L4 d$ l# ?; Q
B. 保持过程
3 O5 Q3 I5 `' N' ?/ s" x: O- mC. 强化和动机过程3 q& {4 x4 L. q1 E1 e- V
D. 动作再现过程
0 r9 g0 X7 T- m2 z; o4 D) I 满分:2 分$ J. k8 n: M/ @1 s Z8 V% ^
11. 奥尔波特认为,在人格特质研究中可以采用()研究方法。
. |% b2 U% E' Z9 z# e$ S/ `8 S6 IA. 常规研究法
: F/ _- p; H" x) l) i. `B. 特殊规律研究法
( A6 F) E6 Y. Z. {" K! G% t9 i% }* |C. 质性研究法
( b; t: _' Q" z: ?' U, {: ^& vD. 量性研究法+ R# F4 p8 r9 g8 b4 M
满分:2 分
: |# _$ \+ Z& Q12. 艾森克强调人格由三个类型或基本维度组成,即由()组成。
# T6 Y0 F9 q! mA. 内倾—外倾$ p; B, \- P, t- i+ p
B. 神经质
) S& @0 a1 p+ _- |6 X: PC. 精神质& L1 q- P% I' t& s% t! K
D. 神经症' C& d H5 y$ K1 g' ]# M6 ]( s
满分:2 分
3 o& E: P+ D+ j' O" s" }13.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
' p2 t# u: A/ P5 ZA. 内驱力
# a. s o3 H5 p$ ~3 [* \2 E) z6 AB. 线索* B8 l9 k7 b2 v; v2 v+ o- y% z
C. 反应1 K, D0 b5 o! \0 \+ A0 X$ \2 J
D. 强化% g. h/ P! C) A/ B: ]
满分:2 分
8 W3 a) d r \6 t1 K3 K14. 玛丽 爱斯沃斯对整个情境进行录像并使用4个7点量表评价婴儿的()。
5 T; i+ `' y8 rA. 寻求亲近和接触行为
1 F5 p- g1 b6 _. r W6 k" WB. 反抗行为
' k3 u6 }4 q+ p& J1 ]# KC. 维持接触行为) W( b. K, J. E8 g5 b
D. 回避行为4 W! [7 r7 @, q) i8 `! }* j% n* x
满分:2 分
, F1 V, n, X0 L, V/ J" Q" `% h15. 荣格认为,作为整体的人格,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所构成,即()。( O; G6 L0 A; B+ s; F; {
A. 潜意识
% M- ]+ `* b& R& y/ w( K2 o1 OB. 个体潜意识+ {, S, B0 q: f1 }/ F( p1 R Q R& P
C. 集体潜意识6 p ?0 [' _) [6 S6 P8 o
D. 意识
* i. w$ g' v7 f* e3 T% F 满分:2 分
, J8 S* g# o) \+ j# y# v5 {16. 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
5 Z. {4 n# R) Q, P1 E qA. 接近一接近冲突5 Z. K7 V% y9 Q* D
B. 回避一回避冲突; M+ f3 i6 X9 E! X0 T
C. 接近一回避冲突, G3 S. q1 K$ g9 P5 X/ g1 v
D. 双重接近一回避冲突
! v- V- G4 V4 b/ N" W 满分:2 分
" N9 |9 s( J- X: w H/ d/ G17. 霍妮还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
( k) j' E: g0 t8 m9 j; x! uA. 文化标准+ ^7 h# P6 O" `0 k" t
B. 心理标准* T) A, J& @: E4 p/ L* q9 ~
C. 社会标准0 n0 j; N0 X1 G, N6 [5 T9 r' j' X U
D. 道德标准
2 W3 ^( e* c2 G9 v& i/ f 满分:2 分
) U# ]6 ^% T8 ]8 h/ q18. 卡特尔认为,可以用于因素分析的数据材料有()类型。
- y; ]; x/ y& q( N2 g7 l+ o3 GA. 生活记录材料5 _5 W' O* I0 Z" e' g0 Y
B. 问卷材料
2 U1 `/ I& a/ f6 q; F, m$ N' QC. 客观测试材料
( l U- } _: Z: z" M; PD. 文本资料
& Y/ V" b! _4 n 满分:2 分 + H* N G( `; h. h# U7 i! k# J& S
三、判断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V 1. 特质被看做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是具体可见的,也可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
* B- y- R g0 m' S) S- ]& tA. 错误
/ |! s1 D, l" s- bB. 正确' L4 V3 v5 u9 a6 G- W8 D9 ]
满分:2 分0 l. L7 O1 {8 V+ Z
2. 埃里克森所创造的心理历史分析法指在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中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7 O2 f/ }) d; l, V0 ~( OA. 错误
) W+ ]5 ~# ?; P& {0 M, X! S2 }, m2 LB. 正确& h2 W9 I N. I
满分:2 分
7 t, H" m; ?. G# F+ P: n3. 心灵(或人格)包括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管是意识到的还是无意识的。
* f8 L! \8 L; m' g% ^A. 错误
* e+ i4 a9 B2 i3 LB. 正确
$ S0 |' \- B' M3 p7 Y 满分:2 分/ p' X4 S' ?0 _. `8 W* X
4. 个体的潜能属于现实自我
6 L' K: r8 P) V3 k5 ^' `. RA. 错误- m9 Z5 T/ B( Y3 k! J$ Y( O4 N- F
B. 正确5 v6 J6 f0 R: L0 b4 U% z
满分:2 分
3 ?& h0 \& K% M9 y5 h5. 斯金纳认为,对待我们所不期望的行为的合适的方法是消退,而不是惩罚。: w: ]$ r& m+ ^+ ]5 u- H# g& ~
A. 错误
r* ~; G* r1 |0 sB. 正确 ~! t' ^2 q+ L h+ J8 W
满分:2 分
! E+ Y6 j4 [: B* R- d6. 个性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或达到一种自我意识,或称为自我意识的拓展。
9 Z/ k0 K* s4 i& @- k0 Y9 @) ~A. 错误* G3 q$ U5 d/ l9 K
B. 正确
H3 J4 ~* K% W& B8 L1 Z V 满分:2 分) ~9 B" W) D2 p4 F+ G. w" f2 [
7. 情境测验不是指在控制情境下观察受测者行为的评估方法。3 O9 g/ ^) {5 N: v
A. 错误8 f, N0 D; z2 `+ C$ y7 [
B. 正确
' J: l! {0 L( f9 e- { 满分:2 分% p3 d4 \3 L+ p, x+ |2 i
8. 个体为了消除焦虑,就会形成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觉知系统。, E% x) a }, V/ A2 z* B) x
A. 错误" X" L) K+ U( U
B. 正确
0 p8 U% B+ t: x4 @- M, U 满分:2 分: w) B! N' f, X! }1 R% D
9. 斯金纳给了“学习”一个行为主义的定义;学习即行为刺激和反馈的联结。2 H G. d: p) {0 ]7 {1 ^! u3 `' j: c& c
A. 错误( ?' X9 @" L( s
B. 正确
2 {$ v3 y, H7 e4 z6 y7 | 满分:2 分
' R) Y) G0 w& Z9 j, W8 l, b! P$ X10.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要以精神变态者为研究对象、以此区别来发现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9 G) G4 ]& C; ~5 _: ~% p
A. 错误
0 |2 i$ n0 z9 E6 @$ }) MB. 正确
% a1 P6 U: }4 W& N+ q4 @/ o( z 满分:2 分
/ C- r' M0 J& K- o; z; }, N11. 朱可曼认为感觉寻求倾向虽然也受到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但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一种气质特征。" X* ~# b7 t; f4 q8 J2 V
A. 错误
8 |" B! U1 x V+ Z4 SB. 正确, T. |8 u" M% n- _9 L$ {
满分:2 分
/ E0 g1 @* a: ~ T& u0 P, k12. 观察学习是斯金纳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7 O: z0 U1 N6 }! _8 ]; k$ hA. 错误
- I u0 {) J( ?. p/ n& eB. 正确" r8 \+ H& P& W
满分:2 分
6 z8 Z9 }7 o9 W0 s; {1 F13. 原型是指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在公众场合中展示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 W l4 g9 [9 o% d+ H% \6 T& e% \
A. 错误; {+ G% K+ |- E
B. 正确
: R% @% z2 I4 i G; C( \1 w 满分:2 分% F( Q j5 V8 w8 p" x1 z4 @5 F/ l
14. 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都是一种强化物。* O5 k5 L9 g- d: ^
A. 错误* f1 V+ T+ A5 E& V; C
B. 正确
: l- L4 N5 @ o8 E! k g 满分:2 分
0 T/ {$ l) w" k8 k/ V' F* q15. 立榜样、树标兵和杀一儆百、杀鸡吓猴都是利用替代强化来对观察习得的行为表现实施社会影响的常用办法。
E' B, I) c1 O9 H9 AA. 错误
$ Q j# m+ v2 Y, l8 f1 V' VB. 正确
9 L1 D8 `, N( v5 r1 I0 z# p+ ?5 z$ q 满分:2 分
8 ~" ~" y. x! R) e9 J16. 人和动物都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Z1 Z' Y& w7 H7 E4 _. A- B' i1 t
A. 错误
/ \4 R- p( B; c+ N4 TB. 正确
7 M7 }+ d! J' |" \8 m 满分:2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