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8 i; c' p) [/ T% F5 L
福师10秋学期《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二+ N! E% i! ~* d- u A
单选题1 l. [; x' H) t5 s4 `
1.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2 I3 W# [' r: u3 B& D+ K
A. 早操和早锻炼) T# x8 }4 v# X M& W. t6 p
B. 体育课. x+ F7 q1 h3 q# `! x4 D, R
C. 课外体育活动% m) x# L! y0 o! t0 Q( P9 W' g
D. 各种体育竞赛
; H; b6 t3 K4 G. V( C7 M资料:B
+ s% g, b0 \9 s1 U/ e+ N2.人的发展是一个生物与社会事件所引起的进化过程,发展中包括成熟和偶然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是( )的观点。
, e# N& e a8 d2 c0 iA. 高尔顿& A* G, v1 f8 G1 O
B. 皮亚杰
! U& [8 ~# _/ c, gC. 埃里克森9 H8 s* y5 g( w- O8 l6 \+ f' `5 A
D. 格塞尔2 [$ o& G4 ]& _, n
资料:C, s0 K* o. ~, T2 s O% m7 e5 B; S9 [; a
3.在教育史上被认为是学校的起源的是( )。 W# ]5 l, L4 g" n& b- j
A. 古希腊的角力学校# f, ^# i6 Z; g6 h* P/ t0 |
B. 伊斯兰教的古代寺院
0 m2 h: |5 q4 q% k/ YC. 犹太人的犹太教堂) W& V* Q7 q) C: W
D. 冠仪
+ t0 g- d" ]! ^4 x4 R资料:D1 _, X: L0 Y; K, t0 U
4.我国现行的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不同观点主要是对( )反思的结果。" ?5 _" q: J, e. U! u
A. 二因素论
$ x( {3 L5 y6 x( O6 g3 k4 vB. 三因素论
- A/ S: z) O$ }1 b! `6 ?C. 四因素论' Z6 c+ ^8 c: e3 C& k
D. 五因素论
2 |! Q. \9 O6 F. B/ L) q+ M资料:B: [4 x$ b6 x# u2 f4 z
5.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不同,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说明( )。
+ t; h. N7 P3 s0 D8 Q; r( gA. 教育属于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
# h. P Z& B6 gB. 教育是一种自然现象; G3 D# s/ a0 D' d% ]
C. 教育具有阶级性/ ^! c/ V$ A, B. V
D. 教育具有历史性& t1 C( N, \9 d/ S
资料:D2 f# I: a. a8 ~ o) H
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 {3 i' _; T# o5 b' ?A.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 @+ i- `3 z# @B. 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 I# i" M! {5 N
C. 授以体育知识与技能8 w1 R9 Q7 y6 P3 {* s% q& A8 h) O5 J1 f: G
D.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Y8 a$ A9 T, n* K9 H' P0 W7 U
资料:A7 W; O; f. l/ j
7.在我国对教师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等作出具体规定的是( )。
) q" r1 S7 }. Y5 LA. 《义务教育法》; e$ }; W' M; e6 q# [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d. }5 p6 q6 f- ^, b2 UC. 《教育法》
- d, n, t5 e" ?0 k9 G) dD. 《教师法》
5 x" S8 ]6 O. F资料:3 L$ Z0 ~; g ]+ H1 L* _6 R
8.我国古籍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是( )。
. q& @" t# l' J7 `- L; b) E/ f3 AA. 《尚书.尧典》
) u0 W; A j& u# |2 S& Q1 [B. 《说文解字》6 _; A- w6 H- O6 E& T
C. 《学记》
: z, d0 h( a# I% R7 L" b& bD. 《孟子.尽心》 m# `) D- j2 j9 O/ B: H
资料:
& L O9 N, o- m* Q) Z* {' B+ U9.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主要就( )的观点作出探讨。
8 B+ H9 E( H0 B2 aA. 教育生产力说9 |2 P$ ^. E/ f; L! U' A6 S: _
B. 教育上层建筑说
/ F! g: {9 s% S8 Q$ B9 H cC. 教育生产实践说
7 _2 v. Y G7 T8 v' K7 ND. 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说
. m- }! B2 j w$ G资料:
: D l/ t' o* }3 f% F10.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观中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q2 x" [$ ^6 [' j+ ?5 s
A. 高尔顿、华生
( w! `% q* [- P) i' G- T9 HB. 皮亚杰、华生
6 m D3 N! q7 V. a! _C. 高尔顿、斯通
) P8 Z* p4 I5 L% yD. 华生、皮亚杰, B/ y+ R& }( M! m
资料:
& p# o& I I% l: U7 O3 E11.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是( ) 。" P9 o& a9 A/ H$ C/ Q2 U$ s5 a1 I
A. 教学系统
2 F d+ ?% Y; s4 WB. 教育环境
/ f6 u: ]6 E, @# V+ PC. 教育影响
: M# x6 Y! T Y! vD. 教育体制
! c0 g; l" N/ x资料:
5 d3 U( E/ F% Z3 ~1 b12.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6 K6 n5 U' l t ?9 T8 ~# P
A. 1912-1913年学制
; L3 o$ A1 h+ f7 k" Y! p tB. 1922年学制
, [' S4 B \+ F5 T! {# S8 S1 rC. 1902-1903年学制2 [3 A! O& I! F
D. 1951年学制
: `. L/ m$ I5 j4 v- ]资料:
" T& f' L9 b9 m: l13.学生轮值打扫卫生属于( )。
2 D3 g) G3 u7 z$ tA. 社会公益劳动9 r* U- T: }4 X1 S# U, x
B. 勤工俭学
" d( G" G; r7 g6 G! J0 S- XC. 生产劳动# `; c- j+ @. d: S& K
D. 自我服务性劳动! v3 A& n7 S6 o/ k8 ~& o
资料:
8 `. o0 c8 B, q. `% Q14.学校教育起源于( )。. I+ }) W9 ]* O$ d' s; E
A. 原始社会' ^5 H6 x. k/ i' l9 H" Q; `; b
B. 奴隶社会3 Y% X' F9 b& B$ w- B0 R7 w2 \
C. 封建社会: ] P! g- e. t0 W+ ]+ t N0 O
D. 资本主义社会# T4 x1 q0 f$ U7 _" e; a
资料:
0 ~# d- M; } ?/ M6 Q9 z- ]多选题$ j+ q/ ^9 x) Y- r
1.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9 s8 `" \' O0 A9 D: V
A. 梅伊曼
5 v& W- _# o/ Q QB. 夸美纽斯
% f( {, `2 l# H& V, t7 _C. 拉伊2 E1 r' l3 z9 V% k3 c, M# T- d
D. 洛克
6 C5 z2 s: p$ K! e* N. F1 j2 s' OE. 卢梭( d0 g! q) `8 g' m+ W
资料:) Z ]+ p- x! P7 j
2.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有( )。, i. B' `. g! A6 M1 ^
A. 大生产性
; ?- D8 B: y) \, x. B NB. 科学性# @) q+ p; c9 \& i5 z W* f
C. 普及性0 B! X9 R: L0 e
D. 多样性0 c( a# ^: [7 z- A9 }; p% D( Y
E. 综合性
. M& K) G1 v" V资料:
" x2 M6 e8 R; |" d3 p3.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国家输送劳动后备力量是我国的( )。2 C7 E; V2 y% @
A. 教育方针
- ^+ z8 P g oB. 教育目的
9 a. ]2 b% ?) V& E: L; cC. 普通中学任务
9 D: @/ U; j6 D5 L/ @! SD. 小学任务$ ^% ^* ?6 L$ @$ {+ B) m8 X& Q/ z
E. 高等教育任务2 ^3 b: j1 u, ~( w9 Q5 }+ |
资料:8 z6 }9 A8 T6 {3 V0 N0 X1 P# }5 o2 u
4.在欧洲的奴隶社会出现的著名的教育体系有( )。
0 D+ d& b1 V2 ?" R5 f* xA. 宗教教育
2 ]( {7 u- Z) T5 @. YB. 斯巴达教育
6 B; s! e" e* F- D$ F4 |C. 雅典教育) r. x% g) o$ T5 [* g$ N5 m
D. 骑士教育% B; l2 b6 E; U' ]$ k# S/ e
E. 宫廷教育- U2 Y- Z2 a3 f1 y
资料:
6 A6 Q2 I4 a7 `5.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教育有( )。0 N, h( T; u1 E8 C6 f
A. 原始社会教育
: }: c! j: t7 k7 xB. 奴隶社会教育
) _$ T: [. x7 XC. 封建社会教育 q* y4 k) d5 `4 [$ _
D. 资本主义社会5 X( Q- o' ~. t) v
E. 社会主义教育3 k& ~. E( j' r2 I
资料:& r9 {" l& D. L5 f) k9 z4 c$ q
6.学生作为特定社会属性的人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 )。4 p8 i8 i5 P/ `( o# w/ ?9 @
A. 自然属性
0 w. W- K* Q0 c% z! R+ R7 OB. 社会属性
0 B( E$ ]. S. }+ WC. 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 b; @; t' M ^D. 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U3 A% A- z1 [3 d" U) [* J
E. 教育的对象
- e1 r/ w: j1 A0 A/ k4 v资料:3 G* s+ I/ A+ _, S- U! A
7.人口制约着:()。& D% i' N _7 C7 ?& O9 Q
A. 教育的性质
! T6 z! T3 C6 A) \, n$ KB. 教育的质量& X" x0 K$ K9 d
C.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p1 [* v5 f; f7 B( [! A+ d( u4 tD. 教育的过程/ O- _! @! J# q- C; F/ [$ K
E. 教育的结构( C7 h8 r, j* d1 R8 F
资料:6 j: S4 w m' p+ f0 T
8.人的身心发展在成熟机制制约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包括身心发展的( )2 I$ o C- V. n# i
A. 顺序性
4 `% Q2 j. n, E- O7 R3 PB. 阶段性
: c' I5 h6 i6 a7 o) pC. 速度的不均衡性
1 d4 A7 S0 S9 _6 Q0 ~D. 稳定性和可变性/ x: ?" A) v2 p0 E1 Q
E. 个别差异性0 r s2 p& ^( s5 @; R3 f
资料:
5 L. N" M! F+ C) _9.美育的内容有( )。$ U. @6 W- W/ o9 ~5 x( I, l9 Y! [
A. 工农业生产知识教育
; [8 i+ c4 i& W! P$ x7 bB. 自然美的教育
$ k: E! X" n( D' y3 S3 N! s. L/ XC. 社会生活美的教育
4 F+ z, I5 E* u0 d3 Q* _D.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 f. y) @7 o; M) I3 x. F2 M qE. 艺术美的教育
8 v0 [8 Y# Z" G6 b) T8 \3 @5 x+ I资料:
3 v) v7 |" C3 v3 u l% I: V) B10.人口制约着:( )。1 l% ^0 _% p' u; H. G% e
A. 教育的性质0 W8 R, _' Q/ y- Y' W
B. 教育的质量3 t- R& _* M* z Z
C.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5 u" h/ I4 }8 I6 ^ Z. h7 p9 jD. 教育的过程
5 y1 s5 Q5 d: |, p _, ^9 hE. 教育的结构
) i7 w: K& P6 E; V ?0 @# e资料:
1 \4 T! k! M* R11.评述传统教育学派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有( )。- V/ o0 h8 s& H6 n! e" y2 ~. X
A.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 \; K' [1 }9 v3 w# i# bB.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3 j, v% r( A2 q0 Y9 z$ t
C.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
" R; h$ h2 K: E/ p8 g4 I$ `D.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在从事教的活动中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 ^# S1 f4 |4 B/ d0 d& n9 O' q |E.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在从事教的活动中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 y$ C1 ^' r& M, K
资料:& g) {/ X# j f
12.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组成部分构成中,几乎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y/ v/ |1 z8 X$ L7 Z& X5 {. M
A. 德育
$ ]: L. F" p$ c( b- S( @9 x; jB. 智育
- Y" T& Q* d4 k* w4 X7 Y+ QC. 体育
' _: ^: i* [9 ]2 u r W# jD. 美育
~0 n2 m+ Q6 @) y1 Z' nE. 劳动技术教育
. D) \" Z, f' O. s2 D' J* ^, p0 D5 `资料:( \# y2 J4 ^2 [# U6 `8 m
13.形式化教育一般特点有( )
' B2 M2 A8 W7 h) j9 hA. 教育主体确定,有以教育活动为专门职能的教师。# R7 ?9 H& N8 y
B. 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性。
6 X" P4 w; W' {6 z4 l* Y. MC.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且所传播的文化逐步规范化。4 \9 @5 X5 U6 v0 U7 p9 g# h, U2 K. |
D. 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 n: w+ J: R8 W& a2 N
E. 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而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以至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
- B- ^9 _; |0 h) {* u资料:+ }. i' Z% t) d6 W0 F( s
14.西方教育学的发展经历的发展时期有( )3 A9 e+ s% D4 L2 D/ X: B! U2 e
A. 前学科时期
( J1 s0 i s' t) pB. 学科雏形时期9 `! q6 I; ^. e! F
C. 学科形成时期 d. Y0 \* J+ N6 z
D. 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
) i# X `3 W3 i+ e2 q# s; W" ?E. 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时期
, u Y- U9 Y) a0 k9 E% {资料: O2 S4 d' u; ^: _
15.人具有以下特征( )。3 ^0 U3 A9 K' w) ]7 {1 W% l
A.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 q& l& g( L3 Q- a+ Z7 h4 q1 m# RB. 个体与群体的统一
; Z" [) N* {9 ~, _C. 体力与脑力的统一4 O, O3 o' }9 |5 |! v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 Q: k. E7 F$ V* x' L( |; k( KE. 情感与意志的统一
, |' G7 V. U2 F1 s( c' n资料:7 @3 N' P$ l4 a8 s9 B* h4 A( m
1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3 c5 u7 H$ J; s* t1 @# B1 V& \
A. 教育的原始性' x, Y; Q. s b2 j: ]7 L
B. 教育的全民性
" x' F) t1 b5 O2 _9 v& }C. 教育的无阶级性
, q6 Q7 v+ K4 N) YD. 教育的水平低下
7 [" m% e& `/ x5 }1 ]) DE.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在原始水平上相结合
& }( ^$ K5 h. @9 H资料:
9 w% U6 k( ^; |% u" @* ^17.学校的德育方法分为( )
3 V, v( N4 m2 f1 \( iA. 语言说服方法类
7 z6 q& K! u$ hB. 形成感染方法类
& r3 C: k9 X; s1 r6 ?" V4 }3 SC. 实际训练方法类
4 V" [( J( m" |2 k7 p3 |; jD. 品德评价方法类
& i' R% [) G$ x- m$ x资料:
5 e2 G6 i6 Z6 L; K+ O" q8 o$ j18.智育的任务有( ); Z3 \+ A+ J: @3 b/ Y2 l1 m& y
A. 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C* n1 D$ }2 q1 Y- e' b% V
B. 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
5 S9 g4 `" u# {3 T9 e( v/ A: O- ?C. 发展学生的智力
0 a2 U6 [. C7 WD.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9 @& l1 i0 B3 S( S9 C资料:4 `7 }& L2 B B0 A) G/ _; x
19.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有三个著名的发展理论即( )
. i7 l+ C8 |3 {A. 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
0 }% }2 K/ S dB.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u& J3 [2 ^( F* p
C. 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 J6 D0 F" }1 r4 nD. 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 x1 n# x0 j1 p' [. U8 s0 iE.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1 K4 d" b( K. M/ U
资料:
* T5 j) W! a2 y# P% `& H20.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 }% S6 n: t2 X2 ]A. 主体性 a: L0 ?+ O* M% M# N$ {+ q
B. 全体性
[7 d2 W* R8 E! XC. 全面性
, N. e3 s" R* i3 M2 m' fD. 发展性
1 [: Q8 O- d* B& @; M: KE. 基础性
7 P# F+ z# z# t! k: o; [& l0 ~资料:3 T8 N/ y; \' o! H
判断题 f) V) v# B4 |# d" H
1.所谓教师的权利,是指法律对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行为约束,它要求教师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 g8 ?1 N8 L( t' |2 T2 `" \, Z5 }6 _
A. 错误/ s& J m: k6 v( b
B. 正确. O8 [, R! Z0 @! x2 T; a9 H
资料:
' H2 P3 i3 f- [/ S8 r, v3 E2.所谓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0 v0 @8 g- h/ T- N6 U8 B# x5 k& KA. 错误
, z5 u/ Y! g9 `B. 正确
/ `6 p' t. ]+ O+ S" U资料:: V0 ]# }# H+ y, Q
3.学校智育的任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 f5 ]- s. U9 p5 L NA. 错误
* I2 g; ?0 c+ Y" gB. 正确
6 B. G+ e; q0 n' i, Y% h资料:. {5 o; x u: I' B
4.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按照时间顺序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教育本质的争鸣和驳辩阶段、本质论争的扩展阶段以及 教育本质论争的总结与沉寂阶段
2 i4 z. u' m! h" QA. 错误: m* {: B+ p6 y6 I4 q; Z$ H
B. 正确
( L |$ z& g) c% i# ~资料:0 v1 y5 O% y3 }+ d
5.我国古代“教育”二字一般很少在一起使用,最早把“教育”二字连成一词使用的是《说文解字》3 p3 v9 W# u. t |. A
A. 错误* M' c1 ~; h' d- m
B. 正确
) J# K" a, O f0 o* ? D2 S$ i资料:
8 v _! j7 v* [# l+ t" P" Q! F6.在前运算阶段,婴儿通过一系列先天性条件反射,发展了感知运动图式,逐渐地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形成对客体的最初反映和表象记忆。5 M( s9 O5 s2 k. k" [7 P: y! m
A. 错误
) _9 g* ?/ v$ x5 jB. 正确
* u0 c" X- a, M. q/ G, N% t X资料:
7 K+ W- v+ e# q7.体育课特点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进行充分的体力活动并通过体力活动,反复练习各种动作,领会动作要领,巩固体育知识,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 p4 T0 B3 D8 V* h8 F2 L1 r
A. 错误! U" @6 d) R: u, Y* W$ d3 Z
B. 正确! T/ z0 a# ^2 e: k, U& q
资料:
# G& z) C! \7 r! A3 A V* x8.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q: y+ _( x/ Q& v' z
A. 错误
( w' O2 R8 d) CB. 正确
( {9 K% _9 [9 m' B A资料:
: ~% y2 i. P$ S8 \+ g" s9 k9.一般说来,事物本质就是关于该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决定此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原因。
3 H3 [( t% O3 t9 e- h7 z. yA. 错误
4 u- |) C# }, o- tB. 正确
& j# ]4 c6 C! i; W8 l( P- ~资料:; J% r$ Q% H' o. ~% i& M
10.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Galton,E)是“环境决定论”的鼻祖。
6 A# g5 D: d- m/ W3 F, M- sA. 错误
% F! a g( _% i1 G3 v7 W: U+ ]5 qB. 正确
+ \0 ?5 \0 b" `/ W+ X, H资料:
. n9 i% n% B7 l7 q* |: Q! M7 p8 A11.人的发展,指人的身心发展,在结构上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生长发育、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增强等,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7 i# b8 g8 ~1 B+ n0 E8 OA. 错误
' q' v6 h* M3 K* vB. 正确& |8 T' \- W X3 g. N
资料:$ N; S1 e' P6 @8 V0 ^1 A
1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素质教育以培养人为教育的目的,应试教育以选拔人为教育目的,两者都主张教育要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未出发点来培养人才。
' Z6 {% H5 R: ^% @3 ZA. 错误
2 Y* u* y c+ F9 d6 _! c$ TB. 正确1 _2 ^: d% z5 v+ s4 j) [1 l
资料:
* }1 L S: l6 M5 `13.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发展过程速度是均衡的。
7 k2 l+ D1 T. T$ j! M7 f( }; VA. 错误
# y5 h/ C3 u8 l" nB. 正确
# a/ i& U+ v* M$ Z9 e8 u资料:7 T9 e% c. h2 Y( h2 v
14.人力资本理论家认为:人口数量重于人口质量 。" V$ Q2 ~. r$ ?
A. 错误
# C' y6 C! @, L4 c6 m) h* ^9 c' p$ SB. 正确
% |3 @( _! v3 g4 f0 _2 M资料:1 N2 N- G* O* v
15.斯通(Stone,L。P)是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9 Z( {8 u N0 D% F) z6 Z
A. 错误# u% v5 ~# a( I3 F
B. 正确
4 O/ r* \6 B/ r; Y) h# F# e资料:) ^ m* o3 `# g& l# \
16.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是身心发展量变与质变相互交替进行的结果。; k- ?, H4 Z% \( @9 L3 v
A. 错误
5 X$ {0 Q8 G+ l# o hB. 正确
& k$ g/ D* I4 L/ V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