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 N6 U( o; }0 |% x# A' q- W
福师10秋学期《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二
$ l8 C7 P2 E* o6 [9 Y单选题
* i- v6 u4 B) x% W- T1.()是指公关活动要兼顾组织与公众的双方利益,在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互利互惠。
+ Z, s. f" k5 Q! f& E2 MA. 平等互惠原则2 f" C' b4 e- c; p
B. 实时性原则
; O3 ~' \; k( Y. H3 |# z- _/ I/ ]C. 真实性原则2 J1 }) {* O; s( D4 W9 A
D. 例外性原则. r( w# Q& S/ e- B$ A* J5 Z
资料:A, b6 f9 J2 h6 G- X0 P; |% }/ T
2.( )原则是指传播双方互相传递、互相理解的信息互助原则。
/ f& [# b& u. \A. 双向沟通) [" p" ?2 u( m3 M
B. 单向沟通6 g( h2 J t# S, f3 b' k M' z
C. 个体沟通
/ Y Y" R" |7 W# L) XD. 组织沟通" r& q+ j! k& T5 I6 D& m
资料:A
N7 _) K& {- p3.()指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信息动态。& j% h: z6 \ s6 ?7 K2 u
A. 内源信息
& M" V+ ]( Q5 ^ K C# Q! T0 eB. 外源信息: @2 U) D7 w: h
C. 个体信息
5 v# d9 s, I! T' [2 r& ?2 G2 T' MD. 组织信息7 u5 S+ Q# X7 h: M# f% L3 K
资料:B& e5 i4 x; Z, E V
4.()即在公关活动前后分别进行一次调查,比较前后调查的结果,分析公关活动的效果。
8 n' K. r) A9 c8 x" ~7 \A. 个人观察反馈
3 t* T7 W- i3 @3 t0 [B. 统计问询数字法$ j" g3 I- h; T, ~' I
C. 比较调查法
5 a P( q, {$ r6 l# D/ XD. 内外部监察法6 s$ c, M3 Q% d9 S% H t
资料:C7 |3 w% W' K, ^9 G
5.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的( )。& @$ ]7 M e% m q0 U* {
A. 经济性
X- H+ b; [+ x* `; AB. 集体性
/ N' e- \6 z" |, w+ D6 Q( fC. 组织性
1 D7 \6 v" v* k. g6 dD. 社会性2 E5 H2 r( a- ?3 T
6.()是咨询建议的前提,没有足够的信息,一切咨询和建议只能是空谈。
* A& o5 s) ]2 MA. 获取信息& d2 E) v, [+ Z
B. 决策
# B2 D% F' \& O: z$ R2 w# qC. 协调沟通 V/ A3 z* l- v) O0 J
D. 平衡利益
$ q* {1 u9 U# q; f9 Z2 r6 ^, D% s7.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P( p( r. b- g9 q* l( D" e- p8 x
A. 客观基础- @$ |9 v/ Z/ |; C
B. 本质特征
8 c4 \9 X+ {, J+ P8 U! tC. 核心
. o! w; {. `0 r1 j2 UD. 重要保障: A0 {* `/ J9 ]* r
8.平等互惠原则的基点,就是要把()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
1 q! u. Z2 _6 p" E" u1 ~A. 集体利益* p8 Z! s. }- n3 o: ~: D8 m* L
B. 公众利益2 z$ q! I, C0 h A0 a
C. 个人利益
, Q' |& S+ U/ b% M. g/ VD. 项目利益5 R9 `0 J- \3 A; z
9.()也被誉为“公关之父”
. Y0 S) z3 {2 N. ^2 k2 XA. 爱德华?伯纳斯
' A+ l" N0 k& L' WB. 艾维?李; O+ x5 U8 H/ }7 a7 ?
C. 斯科特?卡特李普
. p) E% {, }) n' R5 O& FD. 阿伦?森特) Y1 c e! X$ y% ^
10.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 {8 c6 G7 c2 z, @A. 客观基础 H" t7 S! i% O8 P; b, {3 m
B. 加速器. [/ }- K0 i& I0 N/ y8 ^3 C
C. 核心2 F" X4 Q, [- m0 K( q: L, r8 A
D. 重要保障
b! v' H* s" g) G9 e11.公共关系的多维性首先表现在()上的多维性。
' L8 l H2 ~0 t. o/ w% yA. 应用, N. u5 T# s d. X2 ?% [
B. 实践
& B- w& o, c5 J! G( r; E+ hC. 知识# S: x+ F* Q. Q/ h1 I' ]
D. 功能
% j; }+ B4 F0 }% w# E多选题" ]' |; c# }$ a; W7 {$ ^% D
1.公众的特点主要有()。" R8 s0 K# K' ]9 v' G
A. 同质性% g! |5 [* t9 ]8 k
B. 群体性
0 b3 E' r# k$ q+ [C. 互动性
3 [ S; V0 a J8 Y" N8 w O z- e% SD. 可变性
% F/ A5 K- J, d; V* d. ?5 a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主要区别在于()。
) ^) G% R4 C. l* YA. 沟通方式9 S9 ^2 p! x* v0 {* D
B. 主体& C( E! h3 m' H6 n
C. 服务对象( Q3 T* G8 E) Y8 ]
D. 交往范围
/ B& q; o: c" B7 o3.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4 I9 Q) b Q7 t- L% K
A. 促进个人观念的更新, q1 ]$ r1 d$ e
B. 促进个人知识的更新6 @- {. l8 W" _$ v7 v6 `! z3 R+ L
C. 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
) U2 z! B" T5 S* o$ LD.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C; m3 ~% c; {6 I3 Y3 g5 K& z* T) v2 g4.任何组织的公关目标都可分为()。" n# _; [7 k1 F$ P0 t- P; Y4 o5 i
A. 传播信息# ~/ I- v; e3 E7 h( }3 Z
B. 联络感情8 @ o; u2 Y8 Y! I
C. 改变态度
; _3 `& X% |5 D$ c7 d$ {D. 引起行为
f9 R: s3 L" F, E: [" c0 f5.公共关系新闻也必须具有( )。
& n# p5 g/ s$ E7 J+ E( ?/ o* PA. 真实性
0 ^2 p) i/ J+ c9 ?B. 及时性& R7 x- Q8 q& }* J6 K2 q$ b
C. 新闻性
( M( R5 E; q7 z, N. f& kD. 趣味性
. l6 @: F: V7 A& z2 w2 \% Y j x6.公共关系的导向作用包括()。7 G" p6 R" X! a% H& _
A. 组织观念导向7 f$ S# i1 f+ k. u9 p
B. 组织政策导向
{: i- i, I6 @# K, J# wC. 组织行为导向
& d9 p" i/ U4 X3 b5 QD. 组织形象导向8 ]& b( C& h7 t7 G; P/ _
7.公共关系调查研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7 r/ e7 ^2 m$ ~
A. 抽样调查法
5 [. h( g& g, x* R- |B. 公众代表座谈会$ e6 e, q; ]& x8 ~2 d. s, c
C. 深度访问法
( Q! p" S& j4 o' ~6 z2 c4 s1 T, zD. 文献分析法8 o: p5 R2 y8 F& ~* [
8.一般来说,评价工作可分为()几个阶段:
0 J- R9 I# v/ W8 a* b7 iA. 重温目标
* _8 H# k E/ a1 D( b, ?/ u6 WB. 搜集、分析资料
; Q1 e/ p9 M$ c5 _' y0 n' [9 w+ AC. 向决策部门报告分析结果) r, p7 I m( z( d
D. 把分析结果用于决策3 y4 X, R# H5 P5 E
9.常见的公关活动有以下几种模式可分为()。
7 I' F' _: S: i+ Z. c& O* U* y1 MA. 宣传型公共关系8 \* q0 t" m1 W$ u5 e
B. 交际型公共关系
! w% C3 M# z% g& c/ _. g! QC. 服务型公共关系1 `- {1 t* v" i, i3 ?2 n
D. 社会型公共关系
4 z$ y7 c5 v8 R10.处理事件的宗旨和基本方针包括()。
9 {# q" a0 A9 H2 U# H/ }A. 保持镇定,判明情况
" b% i1 h/ ? \2 u: iB. 最大限度地平衡组织与公众的利益& j% P) V8 N0 X5 ~
C. 真实报道,争取主动
. z. B* u* \ ~0 rD. 积极善后,稳定各方
) e; s( k- d, e7 _$ \( L! v11.组织的基本特征是()。
$ }# z/ { b l' ?% s( W b% nA. 有一定数量的、较为固定的成员- g6 j, p1 P) ]
B. 具有特定的目标; F" w9 ?3 x2 U2 j9 x
C. 具有实现目标的结构和手段
% O( }) j% F5 R& o7 h" K, qD. 具有特定的功能
$ I. T; d8 x0 D4 a; s12.公关传播的一般性目的,根据传播效果四层次理论,可以分为()。! A0 p! D% C$ B2 m; k6 i
A. 引起公众注意
5 F' N$ y! h% L9 \, aB. 诱发公众兴趣 e& e4 N+ a6 j Y1 }6 a4 u: h
C. 取得公众的肯定态度9 L& q! u% H: \' S+ I4 B$ E8 E
D. 促发公众的支持行为
" F5 d7 W; o4 o4 n( {( c) \" P0 a13.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关系区别在于()。 z. h# A2 Y6 W0 f. h
A. 对公众的态度不同
( M$ Q6 K: T2 m: ~% I$ D- b* eB. 原则不同
* V6 |: J7 b& X* w) ]: y1 pC. 采取的方法不同* h* \; v% F. N6 m q& R$ @) W+ v
D. 达到的目的不同' [2 v; G! a5 x! E6 @, Q* T3 J7 w
14.针对公共关系的目标和公关传播的目标评估,传播对于受者的影响可以达到四种程度()。
' g& U$ S: B1 k9 O" B) lA. 信息层次
& G1 d/ {9 ?3 e* p, o( }/ ^B. 情感层次
7 ~# [* A* S" I, K7 ^7 j& \) X8 h" WC. 态度层次
* Y: [: K- L7 F: `8 DD. 行为层次7 F# e" w9 h5 P
15.礼仪的地位与作用包括()。) g; E: m9 U( Z* m0 O0 t) X
A. 礼仪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j. G. P6 c. b# }4 S* n0 B
B. 礼仪是治国之本) O) ], d! Y# B- U8 D- ?
C. 礼仪是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重要标志
- [% `6 L' x& b0 _/ X% yD. 礼仪是搞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桥梁
! _$ j Z* p5 z5 J16.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u' e4 q+ }9 }$ y) j' g$ c
A. 具体的“公众”关系# Z+ K0 }) ?1 x* B1 B: w
B. 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规律
+ ?/ }7 R9 [6 NC. 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的种种规律0 Y7 c5 Z) L: Y. U* L
17.交谈时的礼仪主要有()。0 ~+ o9 J0 m/ _! a" p
A. 声音
8 ~' _# Y) n8 E$ D. GB. 姿态
9 T5 S5 a) }) x) V* d5 hC. 话题8 Z6 W9 Z+ H$ P- D# G
D. 礼貌用语
4 S1 r! ]9 }7 E' }18.公关人员的培养短期培训的方式主要有()。8 N4 y v) y. f' C& `, C
A. 举办培训班
5 c' T% }, [$ ~5 C4 H5 bB. 见习培训
8 `6 I6 ?2 y* UC. 聘请专家指导
5 d$ r4 r6 a Z wD. 全员培训- R* e# i! i# a; {- ^; }
19.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在于()。" s3 i! z w7 L7 g6 U8 z
A. 目标不同3 ?, |4 n1 b9 M- F4 s* ^
B. 传播方式不同9 g! b! O( h( O/ D0 S* _
C. 传播周期不同
! g. r$ ?, w: GD. 工作性质不同
$ L* q. W" |) Q' |20.公共关系的学科特点包括()。5 s' V' ~5 l3 M7 g. }" c
A. 应用性/ U9 }# N- {8 g ^7 e4 o2 J! }( m
B. 边缘性
: Z* w* B; j5 p# ^) ]4 GC. 多维性; c$ L7 t% [4 x7 u- t
D. 综合性2 M( m$ P! F* c( c+ n) B
判断题
$ p* `! u1 M% p( G& L; L; Z1.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是“职业公共关系的前奏”,以“报刊宣传活动”为代表。$ ?& C9 y( ~# W* w; p0 ?# l/ w
A. 错误
$ E. Q2 C/ y. ?& W: v, A- ~B. 正确
; t% S s( b4 v/ M2.公众是沟通联络公共关系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x1 f# @; W6 g, ]
A. 错误4 i1 h) J* w( j" O
B. 正确7 G1 _( q7 w7 I2 ]. b2 ^
3.公关需要借助广告形式作为一种工具,而广告业务也需要公关思想作指导。
/ t: p _; g* I% L% O* EA. 错误: } {0 a" D+ F! u# `* F( U
B. 正确
$ L5 M/ e4 d& S- F4.采集信息是公关工作的必要前提。1 N. M0 o0 J x% j- s4 x1 u
A. 错误) w- l0 `3 R/ r0 b- e! L* }! X
B. 正确4 e* H4 X! B g! c( \
5.商业推销着重的是同消费者沟通感情,让消费者对企业和企业的商品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
' [* Y' e) i! JA. 错误, f& C$ p2 x. Q5 w0 f, E" ]
B. 正确
0 `& [0 t4 M4 s! p6.公共关系产生的科学技术条件主要是大众传播与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 |$ x* F% @& X7 l
A. 错误
$ B/ i+ n* y5 y# n4 E( m7 {B. 正确: a3 L; z+ L$ \
7.个人礼仪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姿态、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它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外观。
3 G& p6 [0 A0 l' E+ _# GA. 错误
/ L g& f, O7 Z' R! ZB. 正确
! C2 I: E3 w9 }7 G8.公共关系的信息功能具有微观性和社会性,这是组织其他职能部门无法取代的。! C0 X/ h6 r- M9 }3 [
A. 错误
+ ^, s/ }4 R! f/ H/ N/ L; iB. 正确, u& x" c! y* u4 c, ]
9.有效沟通原则是指通过沟通活动要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则。3 A" v+ Q* x' S+ T% c$ v# [, e$ `
A. 错误
* m7 {* a. X, x6 ^1 Y. Q2 xB. 正确9 i+ R% t# ~ `$ R. e
10.对组织负责和对公众负责这是每个员工的神圣职责。! o; I/ d1 b* I6 {4 s3 t4 y
A. 错误
* R4 n, `1 Z, _& A6 k3 q( z, I& UB. 正确
# I$ ]& m" _+ o2 S11.全员公关必须体现在组织最高领导层的行为上。
- b# M4 }+ Y1 \4 L- uA. 错误
, [$ ~8 V u2 X0 fB. 正确
0 Q0 v0 {( l6 \& j- K" b6 n6 B12.公共关系是分析趋势,预测结果,为组织领导提供决策咨询,执行既有利于组织又有利于公众的行动计划的艺术和科学。
/ E0 y9 K7 q# @/ u0 F3 m9 y9 TA. 错误$ I- F8 |) [1 g4 s$ j- N: u9 q+ c8 _
B. 正确
% T( x0 c+ ~( H) P2 q13.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是当代公共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强调“双向沟通、双向平衡、公众参与”。
- w: Z% i/ v* L% }+ U$ T/ kA. 错误
& g' ~) f8 e2 T2 Q0 JB. 正确' ]+ O- ] |! |, ^3 V
14.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产生于公共关系从艺术走向科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是“投公众之所好”,其代表人物是爱德华?伯纳斯。, E o9 ~5 n" j, f2 E7 z7 x
A. 错误3 g* K: c5 B1 F
B. 正确5 V9 u: R/ l+ B" B9 i* T
15.公共关系的长远性是与组织生存的长远性同根相生、同命相连的。
0 @! ~' b( Z1 e; W' D. C, }" uA. 错误$ x5 }) J9 C1 K. f0 }
B. 正确
( {0 A. n* e6 [7 E$ F; m, Q16.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是职业公共关系开创的时期,其主导思想是:组织对公众必须坦率和公开。艾维?李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z P7 O# k/ h- L2 \- Q! i2 c5 U
A. 错误: W, A0 H q9 O
B. 正确 O% t, ~, r3 N. t1 k' W
17.感情疏通法就是通过协商的方式来避免或减轻组织与员工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
* I Q+ _& l, x( Z! RA. 错误. T2 z. r% v; y+ e( Y
B. 正确
$ N h1 t( f+ G18.一般来说,宴会只有一席时,要安排好座次;宴会有几席时,还应安排好桌次。
) f3 r0 ?! J- V: QA. 错误% R' d7 g5 ]' F! v0 V9 x% o* Q i
B. 正确
W8 x) H+ Q" y; [19.所谓监测环境,是指观察和预测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个人和组织情况。( V8 R# f) h; [( C9 n I: ~- p
A. 错误
6 I9 Z& U& @% M: S3 fB. 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