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3359|回复: 0

东师《德育原理》2011春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2 22: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一、单选(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德育反思的不断深入,对德育过程的释说开始注意体现它的( )特征。
# p1 `8 [( j9 f* ?3 K* RA. 实践性: }3 u, h, b0 ?- C) H
B. 操作性. m2 i( C- ~0 T9 o" f, h
C. 表面性' Z0 F' f2 n& L8 d; z7 m
D. 隐含性' h! u+ D# y8 l
      满分:3  分
. S8 z: R  ^" i& E4 Y7 T2.  从中国文化对德的释说来看,“德”即得也,说的是“行道(遵循做人的意义、履行做人的规范)”有所得(内在性的),即使为人处事的善行规范和意义纳入了我们自身本性之中,成为一种真正持久稳定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或德性、品德被称为人的% [: K9 f- i8 Z- g
A. “第一性格”7 a: I* M8 W8 D. ^$ m  K
B. “第二性格”
0 g# w, m9 f5 s" \  @: w8 EC. “第一本性”1 s0 o% k8 I0 R1 ~) W
D. “第二本性”
- o# a# E, E+ ?1 x      满分:3  分
3 x9 z$ G( ?8 Y6 W4 P) `3.  德育所指向的是人的行为背后的( )问题。
) z* M+ Y  |# `! Y  {- @0 m& TA. 思想根基
" |. S5 I$ }7 C% O( F3 [7 ZB. 观念
" ]: [5 Z, x: M1 bC. 知识支撑+ Y& A9 H: ?: o& Z. x  J: z4 B
D. 智慧水平5 R/ |) t: x( o$ L" e4 p2 G
      满分:3  分$ p  R9 \# p, P, e* i. R  G1 q
4.  德育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对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指导、推动德育实践的重要的( )。( i6 p& [' L" ]  L) t/ r& _1 Y1 f) j
A. 实践基础
8 I9 p9 R/ I6 M1 n. _' s$ o1 A, EB. 理论基础& N! g+ r, k  L0 X
C. 操作性指导; W+ \4 X8 i) r% h
D. 可观察性指标4 c* p3 @/ O0 ^+ h* A
      满分:3  分
$ c1 }! h1 e! a) T0 A5.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 U- Y, B; G: x6 y' i
A. 爱国主义教育
$ B: i; R0 n7 q. |B. 国际主义教育
% o7 v% q: Q' i$ OC. 共产主义教育9 h  E9 i' c" ~4 ]  |6 a7 ]9 J8 H
D. 集体主义教育
( A2 k3 H* l$ x- r      满分:3  分3 @$ h# I! J) T4 v1 V
6.  德育是不同于其它各育(智育、体育等)的基本标志,对实践上正确把握“什么是德育”至关重要,其实施特点体现着德育的()。
5 O3 O0 q9 T# |3 ?! G' A' GA. “教化之性”
$ s% V8 R+ m. D% V( P) V. jB. 情感性
4 o" M0 E9 s9 j- y. ^, @; TC. 渗透性! B2 K: m( [3 s  C# r& `
D. 陶冶性
% H; [$ b: V& K" E. s  y8 ~' g- K      满分:3  分
9 [" l, V9 {& s1 G0 k0 r9 n% I7.  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中,生物因素是()。5 w# C$ k/ S  X- [) B# c, c
A. 生物前提" j; R# Y) p+ h5 U: B
B. 决定性因素2 E+ Z' h' V/ V6 P7 M
C. 主导性因素% n! @5 P/ T* y' P$ T6 E
D. 动力性因素
6 z' W0 o5 q/ X# ]7 m      满分:3  分: z3 R9 o$ M2 _  m2 ]
8.  在实际的德育中,德育内容表现不仅多种多样,而且还体现出不同的类型,从学校的计划来看,德育内容分为计划性的内容和0 E* z7 |$ N0 e* u# R
A. 正规性内容. i6 L& G1 I( @6 {9 I" s+ f; t$ T5 |
B. 非计划性的内容
1 [9 q9 v. w7 A' o: a6 p# ~C. 非正规性内容
: h  p3 G* ?. N5 q1 ~9 v1 `! mD. 时事性内容
/ z) b) n* Y) [      满分:3  分
  J* t5 X" L2 O9 ]3 |1 c9.  德育过程各要素及其复杂多变的组合关系是否( ),是德育过程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F: G& M5 _* h! E' R) ~9 s7 B, nA. 多元化( y! ?  k5 n% P0 {" r
B. 和谐一致
( B4 |. a6 @5 f; f. r; D: iC. 一致化
4 Z) j9 }% O; y& S8 ?D. 统一化# K7 ?  ~  y& `( j# o$ P0 Q: p9 R. ~
      满分:3  分
! B" s8 l( s: ]& Z6 a10.  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 )要素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n0 r  l/ c* z- n2 h/ N$ O9 BA. 知、情
2 S7 p3 J, {, m6 D6 JB. 意、行7 a: a/ e0 y; q9 n
C. 知、情、意、行% z+ v! y! F$ D5 i  p: V( L' M
D. 知、行8 H) u2 @0 d3 e% T
      满分:3  分
' q7 j& f2 Z2 ~, O  \$ K! B2 C8 v; v) Z; |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下列选项目中属于德育原理学科任务的是
( [! C- ~( e  x. f5 u( @A. 研究和探讨德育理论、德育规律! j/ ~+ Q7 m% E" }0 U, J7 D
B. 为德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武装,
  k- @5 H! I9 J9 T0 uC. 完善和发展德育学科理论
1 C; n: V! A& {D. 促进德育理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 R2 @( A" n- i1 F3 o      满分:3  分
7 Y) C: l. m3 w: ]2.  德育内容课程化的体现,即指把德育内容寓于课程之中,通过课程内容体现出来。基本类型有& i# r+ m$ O& x+ P2 \6 F
A. 专门的德育课程4 P# T) X7 M* `2 w$ E
B. 潜在的德育课程+ m7 z8 o  W! E7 P$ \
C. 非专门性的德育课程
2 i  w3 ^4 V9 L- J  Y9 l& B8 ED. 显性的德育课程  }3 J& ]# W: R5 M1 p4 l
      满分:3  分  {- Q8 R9 T; L/ _8 u
3.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其具体表现在
: f# P( G8 v- l5 H& hA. 对德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4 {; u# o0 p, g% p: W
B. 对所要培养的素质有质的规定性
8 |6 S0 s& f5 \! y1 fC. 对德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 I) V9 w8 a+ v$ m+ GD. 对德育手段的质的规定性
* [# S6 G: |" P# S, E      满分:3  分
5 F9 D* C; A# s6 r4.  品德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人成长、生活所需要的多种德性和德行问题——道德品质、政治品质、生活劳动的品质、职业的品质等同时也涉及人成长生活的多方面意义问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意义问题的范畴,应该是德育予以关注的方面?
# I3 ^0 A' q3 ^' k! X' O- M. QA. 生命价值( R: Y, h3 `8 c# x, ^
B. 生活意义
, |* o/ W2 F8 }9 {( gC. 理想事业/ u  Y) E) m3 ]6 O  ~
D. 自由幸福
3 O5 ~* C; ~9 ]$ Y  e" y      满分:3  分6 O/ D: w+ U- ~' Q/ _
5.  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中,多元的碰撞与互补,使学校德育既面临着使自身焕发活力的新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困惑和挑战,困惑和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 }  U0 _7 F* b" U( \, uA. 多样化价值观的存在对以往“一元化”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挑战。. v/ O4 ^4 J$ \7 y( Q3 M
B. 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以往的学校德育观念提出了挑战% V' r3 a- J7 i7 T: f, R
C. 多元化社会现实对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 S# L6 Z+ f( W, ?' q. L0 V
D. 多元化社会现实导致德育环境的复杂化。# M' M1 ?9 Y0 p4 O
      满分:3  分
1 K. }5 N+ R2 x' Y7 |' c- p6.  讲究德性、培养德性,追求德性,是古今不可否认的社会实际,人的生活为什么要讲德性?社会为什么要关注德性,培养德性?本书的编写者认为德性是
) k" Q) o8 {, w1 w0 h+ s0 ^A. 人之本性之一: [4 y2 T1 x/ @- o! p; N# L- L: f
B. 人实现善行的内在条件
  ^; F! w3 A1 E0 O' MC. 人适应并作为于社会的内在条件
6 j. o; b) Q4 K0 |5 JD. 社会和谐与文明得以保持的内在源泉
/ E& p( ?# c' A7 l      满分:3  分
, h- ^4 |/ h, Y) [2 ?+ T' Z9 G7.  德育是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教育史上也存在不同看法,代表性的派别有( )。
' i1 R$ Z, v( n: ?/ SA. 根本性的德育地位观
; r- m6 U* }% S9 K9 F- OB. 智德论的德育地位观
3 c8 O- H* Y. i. f& a3 SC. 平等性的德育地位观5 `( u# ~7 w0 e% C. A3 s) m  I0 J
D. 差别性的德育地位观
& @4 m0 `; {$ X# n2 a      满分:3  分4 D0 {4 m8 L' ]3 e# h- M2 s
8.  在实践中坚持落实德育地位和体现德育地位,应该做好的工作有5 w, }1 m" M/ I. E! L/ I
A. 充分认识德育的多方面价值
" B5 Y3 b6 o1 |$ g2 Z8 dB. 要善于把德育工作贯穿整体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2 U# _# q% t2 HC. 虚功实做、全面落实、注重实效
# b/ s3 I; ~. {+ p* zD. 要内外统一,把校内外结合起来。
$ Y1 A2 ~& n$ R$ u: b      满分:3  分% n% y/ O% w/ M/ J2 C) w
9.  德育内容对德育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
5 b; @7 }2 l% H, ]% M/ NA.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所必需
+ s2 S9 p/ D$ z( n* jB. 德育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伦理资源" Y+ y- ?- L6 d+ E
C. 德育内容是滋养人思想品德发展的精神粮食& L5 R, g/ J( p, S1 Q- q( h  b# B6 i
D. 德育内容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有重要的制约作用3 d+ G, D: ]9 y! o" w, [3 ?
      满分:3  分
2 X! y& e3 J- {8 A9 \; t4 L10.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德育反思的不断深入,对德育过程的释说开始注意体现它的原理或理念性的特征,有几个方面对人们把握“德育在实践上是个什么样子”起了重要作用,这几个方面是
4 u+ P4 T" O$ }A. 在教育观上强调“启发性”、“引导性”、“指导性”7 b' x) g( p: o9 z% N
B. 强调教者与受教者的人格平等,共同参与,平等地进行沟通、交流和交往。
* U7 }0 O6 q! l5 LC. 强调促进品德的“内化”或“自我建构”/ y7 F: L7 B1 w) O
D. 在德育理念上体现知识性
  d3 J& A2 O: Z9 Z' [3 h      满分:3  分 - v& |$ O) @# b
, S5 ^. l. E1 S7 C1 |- |0 K6 A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人怎样才能形成应有的德性,一个重要的方面即使对其进行教化。
9 i& g% d4 u: m6 zA. 错误
& _, g+ G# b( u! u% Q3 B) EB. 正确- h. m6 _; z: P6 q# ?- k
      满分:2  分3 p# p, M- K0 |  p* f, b
2.  人的为德甚至尚德的本性,使人必然讲究德性,过一种德性生活 。! n2 o$ j" d5 R6 a1 {: y
A. 错误( I4 k2 D4 c3 M4 m; f* o" G
B. 正确
# o- d, ?$ A3 i5 M: K      满分:2  分1 q* p  N0 R! W' q2 M1 T" f( _
3.  德育地位的教育观是指人们对于德育在社会领域中所起的作用及所处的地位的观点和看法。
: J& G4 ~( D4 Q. ]: SA. 错误9 U0 s) G: @) H/ W2 K3 J) s, z
B. 正确
' V. i% ~6 q$ q4 }      满分:2  分
. ~  M! h2 i& `: [: z( X% @4.  德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育目标是整体教育所要边的结果,教育目的是构成教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要求的具体化。% ?8 W! r% Z5 [% Y3 G) h3 @- o2 k
A. 错误
8 X( i: ^& o5 C# t" N! D- vB. 正确
8 q+ e/ t- r$ r5 p8 G; z      满分:2  分1 e1 R  \9 @, F/ a$ o
5.  如何看待德育地位,不仅影响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工作实施及其效果。
0 Y) N$ a0 W& P# E# [2 }A. 错误
) M) p6 m  N" N' ZB. 正确
4 V& m; B# Q! ]5 e2 G! q      满分:2  分
3 F% w. o; U$ g! `1 y( t6.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在社会生活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发展的多变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在客观上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做指导。2 |& ^& f2 n* i2 W* @
A. 错误% a0 r1 t) |9 B, J4 r
B. 正确
5 U4 E  F& Q# B% F6 D      满分:2  分
" W) M( J0 I( H2 [% {9 x" S7.  因为任何社会的教育目的,在其表述上总是把对人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作为其内容的主体。德育与教育目的这种密切联系,使德育在整体教育中,最能本质地反映整体教育的社会性质,反映整体教育的发展方向。
3 S4 ?( _/ J6 xA. 错误
' L  a  K2 y/ u5 o) q8 ?5 ~B. 正确
6 |% O5 t9 F/ ]1 L. e      满分:2  分  I, M8 a* B5 k! i- w
8.  在德育活动中,德育的各种影响无不体现社会的要求。德育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反映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来训练人的行为,指导人的社会化,它总是按照社会的委托引导着人的社会化方向,以至最终使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N' F% h9 f) g0 I
A. 错误
5 H7 a$ T6 [8 a" J& m# u. J  A" h1 yB. 正确
" V+ Y" A0 X* V* b* H% |      满分:2  分; B6 ^* v, ^0 W( J
9.  多元化社会生活条件下,学校德育不是不要向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教育,而是要使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交往中去合理把握它,恰当体现它,具有合理恰当的应用道德的能力。
# p5 S# y1 |  ~; |2 O* ~A. 错误/ {5 C) c4 \& c6 X: p! P
B. 正确5 \: j/ L* E- u) l- M+ i
      满分:2  分! K" v  N% Q5 {0 v
10.  心理要素,即富有社会意义的品德要求,体现为做人的意义和行为规范要求,或是社会道德方面的,或是思想方面的,或是政治方面的,或是法制方面的等等。是品德内化的对象,也是品德表现的社会性内容。
: \2 x7 S& b& D# d5 S: _A. 错误5 N+ G0 T6 U2 k4 i
B. 正确
! b, |! J! S  Q% m3 h      满分:2  分
* w- k+ |% D  ^  z: o" Q11.  德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思想品德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功能,但是对整体教育中其它各育的实施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 o4 j" ~6 `& L! f: a2 p6 K
A. 错误- R" I4 q% Z% {3 H& [
B. 正确6 r6 M! ]! H5 H3 U( m8 v
      满分:2  分
" V4 ~  k; Y' x12.  德育内容的艺术化体现即把德育内容寓于各种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一定的人之为人意义和要求,受到一定的教育,得到一定的锻炼。
! b) e8 C1 O, [3 K* AA. 错误8 P1 }% ^+ W( C7 c. b' d# I4 Y0 g& @
B. 正确* W# c: K( a$ z* v6 ?" y
      满分:2  分& M% W- R+ {% f8 h+ }
13.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使它对德育活动的要求带有很强的原则性。成为社会把握德育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所在。
. E6 ~! U5 y' FA. 错误
4 V! A) I' c; a  d- N# lB. 正确: T7 n$ A& @3 t. [8 v& {2 Y( V( }
      满分:2  分
! `3 o7 \0 j' q, x. a; H8 N1 l14.  我们强调教育理论学习对教育能力的增长的作用,并不是说,学习德育理论,读了几本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教育能力就能马上随之增长。而是说,良好的教育能力离不开长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 q% x$ f$ o0 f5 z, V7 ]A. 错误
5 H0 }1 w' a  `2 ZB. 正确
$ ^  p/ E; F/ q; E; ?9 X      满分:2  分1 v  m3 x' X: p+ Y$ V) \
15.  并不否认道德和道德教育,但却认为道德需通过知识来获得。因此,更加注重知识的作用。这种观点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又演化为智育第一论。此种观点是法律决定论德育地位观的代表性观点。: S, i& D2 f! Q6 [8 N$ ^% Z! G
A. 错误
  h1 V4 r8 c) T1 B) k' r& uB. 正确2 [, N; ]7 Y3 Q+ D" {7 F1 R
      满分:2  分6 D+ O( ?  ]: t- K3 T
16.  品德作为个体自身较为稳定的言行表现,它即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社会品质,也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性品质。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一种“合 金”。
5 ]( _! N# M2 g: j5 q5 OA. 错误
! R5 j- P  \/ _3 {, ?B. 正确" B- S2 Y; ~6 H4 m2 ~  o( e
      满分:2  分
; [7 e, u* c1 k9 [17.  智德论虽然重视了知识在德育中的作用,但在实践上容易导致以智代德的现象,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 j$ E* h3 ~/ X4 @% K& G$ k7 y. M
A. 错误
( Q7 S( n! A' O' }' Z0 a8 c  m% iB. 正确: w$ s: [0 f% ]
      满分:2  分
: u+ c: M% N' Y# ?  Z18.  建设和谐文明、繁荣昌盛的社会,不可忽视德性的作用,需要用德性的泉水来滋养。德性的源泉枯干,和谐文明、繁荣昌盛的社会难以变为现实。* I1 L8 _* g9 _3 I% e+ j& ^; \
A. 错误( @, U: O8 Q2 u- S! z2 `: B) L0 h+ {
B. 正确
* i* X  o$ y  f; J- N( X5 I& n      满分:2  分9 g, u6 r; z7 g" q# u8 |
19.  本书本所表述的德育,仅仅指以德育自身为目的教育活动,并不包括蕴含在各育(整体教育)之中的德育。
3 E9 ~2 _# G, a' h, _; W/ FA. 错误! p$ r$ {. _# r6 a2 Y$ c
B. 正确" }& r2 r, g  N/ q8 P1 R6 B
      满分:2  分" h- y5 t* n. B
20.  学校教育从目的到内容、方法、手段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性、思想性,对社会各阶层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观念、思想、行为的导向和陶冶方面。4 a: B/ H0 G( D) A( ^
A. 错误, k, C1 L; Q7 |( u
B. 正确
' @! K& P  t3 l+ L. B      满分:2  分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5-2-6 04:38 , Processed in 0.1008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