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有效运用陶冶教育法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身临其中的各种( )。& ~0 m0 x( f: A( k3 I
A. 场合7 g0 R6 M9 B2 p( M: H; Y- _# e
B. 环境或情境 c, j0 ?: u/ Q+ Q( ?) r; ]
C. 集体/ M+ d0 t2 Q' D- e2 e
D. 时空# C" _9 Y9 q; P! O+ h
满分:3 分
$ B* H# b2 F# P3 r3 o9 B- [/ r2. 选择设计陶冶学生的环境或情境,固然要体现( )的特点,但不能没有目的性,不能脱离学生的精神世界。
+ U1 N- f% \9 i+ U1 dA. 无言、无求、无形- S- [" q& e7 [" C; T( T
B. 教育性& M( r4 Z% ^! J7 k% A8 U( K
C. 艺术性
Y) j4 w% d, z& n* S1 A7 ?( Q% y! yD. 启发性
r6 _. {2 t& w7 g- U4 q 满分:3 分8 c2 d; H7 q+ P$ D$ S
3. 班主任承担多方面的工作任务其中教育学生的任务是组织、管理、协调任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组织、管理、协调任务是保证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 J" P5 [% V$ lA. 教育任务
0 v9 Q) \% Y& c( X8 c& t7 UB. 管理任务! p0 Z' O& o; @; [- J9 F- r
C. 协调任务
* r) l( }: a) LD. 组织任务" i4 E7 s2 [7 f2 T
满分:3 分" k$ Q/ c0 W' s; D- |' L* U. j
4. 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 和 ( )。
* [* u$ @/ H x; A6 @A. 情感品质
: z! `6 a7 m" B; A2 A* uB. 意志品质
) q) H. a7 |9 ^4 D TC. 道德品质" Y9 B6 `2 r( F; _7 E; a
D. 行为品质
) H) m b* g/ y% h/ P; ] 满分:3 分- ]' _! I% A/ P- F1 k3 v
5. 德育过程 的基础是( )。# ]. h( ~ ]0 c5 t- Q0 q9 l
A. 提高品德认识
: |: A% v# H, p5 r( [B. 陶冶品德情感
. D& G3 R% }3 q" }3 PC. 激发品德发展的动机
0 c% W+ u& h1 z0 d' d4 ]D. 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O9 m9 z- v, ]/ {7 i8 H
满分:3 分! C: }! U& F o, S/ ]3 j9 ^5 Q
6. 疏通学生思想,首先要事实求是地多方面分析学生,摸清障碍是什么,找出障碍的( )。2 N6 }2 x) T' o. V2 d1 B% t. m, o9 |8 L! x
A. 根源
* B3 u0 T- J! x1 l$ A; NB. 实质' g, X, R3 @3 \7 r; v! t/ K
C. 性质6 n/ g z- S* P7 B, F' ?6 H0 ]5 s
D. 危害( M! Y, X3 y& S& Q! n1 \' R
满分:3 分
N& \* E: |7 u: ~/ j7. 德育过程管理是德育 管理的( )。, f+ W+ Z* A& k" S8 X* V- f
A. 中心环节& x& I5 X$ @" W; ]
B. 关键环节2 S8 N( u/ W6 x" A4 @. C7 f7 c
C. 重要环节
! O2 R4 j4 q* X J. AD. 最后环节- u' z( k/ K4 H/ l# N3 A+ f3 i4 I
满分:3 分: a& S( y. f- v! `
8. 德育是学校育人之本,最为根本的工作,而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德育作为育人之本,理应充分体现在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中,这应是看待和评价学校是否真正重视德育的一个重要的()。 T% n! ?3 d! F- e
A. 理论依据或标准9 m/ Z0 u4 R, `7 q" O+ n5 x
B. 基础! l: a$ c5 L# p2 a
C. 前提
, \, p$ _% K1 j8 ]+ j i8 s( e/ ED. 参照系' F: N. h! Q3 K( k
满分:3 分
# [ S: }& ]* _( S4 Q+ N0 o) q9. 德育目标管理不仅是指依据德育目标进行管理,还包括规划、确定各工作阶段的德育目标,把德育目标( ) 。/ p" G2 g, }& S* D, l, X W
A. 具体化
' p& m$ K. D( h* U \5 BB. 渗透化
, R% W8 r- ]: y5 R$ V) w' ~C. 陶冶化
) C y' K' B6 J: [D. 全面化
# r2 d$ h! J6 k4 l# J( K 满分:3 分
0 K$ p1 B- v) ?6 N$ F t10. 教师尊重关爱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良好的陶冶作用和( )。
- L5 S4 y6 r3 n4 I: _A. 导向作用4 ?6 }* W% J$ ]$ N: e; U
B. 示范作用6 f7 p- I$ n/ m/ l3 @+ n
C. 规范作用
2 ~+ Z" ]5 z! `* PD. 促进
1 q W- b" m) J7 E5 K! q7 r6 b 满分:3 分
/ r: u; ]0 Q! S1 L6 h
- b) ^- a- e( L$ I$ m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德育思想管理主要是使德育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应该树立的德育观有()。) L; F- M5 E6 D8 y
A. 德育地位观
1 M" M! M- G% O% k$ ?& d& XB. 德育价值观
7 A0 O$ D. N4 L9 W: LC. 学习掌握科学的德育工作理论,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 @1 y2 B. r) j2 ?. ^
D. 强化进取意识2 k E8 R4 `0 j q0 E1 b
满分:3 分: r, V# ]( f% [, U1 \
2. 从内容上看,在学校教学中,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
6 g4 G4 e% E& bA. 伦理性和文化性3 u Z% O7 `6 }; w0 d3 u6 N
B. 思想性和智慧性( A9 H' W5 y3 [% x, S
C. 情感性和审美性
+ {( Z* U- r" C( RD. 价值性% Z0 u( M7 R2 Y0 U; H) s- M$ ]
满分:3 分
& _ |9 l2 Y( U& M: Q3. 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的依据是( )。
! ?' o" p; n5 ^8 TA.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其所占的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
% j3 ~& }" M. `3 F* Y A/ AB. 各种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蕴含多方面的德育资源4 h# M' b8 W; _3 Q- v
C. 各种教学形式和环节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 I. u! h6 H# ?9 y- j9 X! N; {D. 教学中的教育力量(教师)最集中,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 U& Q" P1 ^0 y" {) s9 R. m
满分:3 分
0 U1 C8 o& ^8 ?4 E/ d$ J2 c p: Q4. 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教育爱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 )方面。
9 Y0 i# |: ^3 C6 |- PA. 感化价值
0 o# R8 E- O, t: U4 {B. 陶冶价值
5 E5 d7 F, k/ k8 @6 k2 @% jC. 和谐师生关系价值
( D- F, j+ @4 a6 `7 S/ _8 z# z* WD. 极力价值: ]6 T& L9 ]4 U8 ` T2 }
满分:3 分
( [; ]& L# T) d/ h5 z5. 在实践中体现效益意 识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l, O4 R/ X/ G! E) ~* Z1 DA. 重视效益分析,努力争取良好效益8 |0 V! Q' ?; U
B.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德育过程与效益的关系) _) B% y# c) {) G- O( f
C. 完善德育效益评价,切实发挥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导向作用. ~8 e2 S+ V1 ~" y
D. 重视知、情、意、行等因素协调发展,促进道德“内化”
" n5 ~* y3 H7 m5 T" R, d5 yE. 强化德育过程各种因素的调控,实现德育过程内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 r2 [$ L+ U" \) z7 F0 Y8 f
满分:3 分
; U5 ~' E, L5 G7 G/ G- O9 V: a6.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运用这一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8 N) @* |0 K1 U' |6 e( FA. 要注意体现和发挥该方法的教育功能
. @: T/ _& k/ G, f/ P0 _B. 进行品德评价要符合实际4 K& \; S6 D4 q- ~- S/ `5 s
C. 进行品德评价要坚持正确的标准和公正的态度# I; T' P3 W9 e2 h0 K$ X
D. 进行品德评价要体现民主性" A9 e2 _. x, [. |
E. 进行品德评价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标准还要注意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 g* b2 K* C3 ?7 \$ d
满分:3 分
6 A( g4 p. L6 A* f, y7. 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方法的有效性,整体上应注意的问 题 有( )。
$ o, b2 j9 V/ W& H3 a$ t) z8 iA. 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以启发引导的思想作指导1 T3 N/ Z, }! D" @* r' z% z6 o
B. 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好制约方法有效性的因素
7 I% N% \5 V0 `C. 要处理好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E7 V V, _8 I( Y
D. 要重视和发挥方法的整体效应3 G) F! O. c% |# ]
满分:3 分
& v* f8 x/ s( P$ V& P8 v8. 爱的理智性要求教师对待 学 生 的 爱要有( )。
3 X$ e( W5 l% E% [. uA. 明确的目的性1 `, N5 R; P L0 e8 M2 b& w, p
B. 正确的是非标准
+ q( X+ f. G' ?; K+ L+ ^C. 富有冷静的判断/ F; @8 t% O$ I7 @4 c8 v
D. 要有耐心的期待' k: O. p0 Q l
E.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x* `5 ^$ _. a: i8 F; Q
满分:3 分
5 m) K) w' L& L: l5 A8 u# o/ l9. 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的 依 据 是( )。
3 P- `9 m% g# H& NA.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其所占的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
" P1 G8 W' x# c+ `8 ZB. 各种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蕴含多方面的德育资源
. F* J ^' {. }/ m3 {' }7 aC. 各种教学形式和环节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7 n3 c! G0 r, E; [: N
D. 教学中的教育力量(教师)最集中,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
: g9 k) D6 f. f" ` 满分:3 分+ g- p. c) \7 ^: N0 m# N
10. 心理咨询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方式有()。
9 \9 e" E& [( p' k0 @9 F5 U/ kA. 现场咨询0 @( u7 s, k( O
B. 匿名咨询, b$ F0 Z) D7 C9 _
C. 通信咨询
$ V& f4 x- o" O2 \, ?; zD. 专题咨询和专栏咨询
, v2 h' y9 g4 n8 I 满分:3 分 7 R; \/ R! u3 `7 q! {) P
) e a5 G n* @2 i/ a- c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德育改革的根本 性问题,不在于德育观念而是德育方法。
- E9 a/ R; O! WA. 错误
& ?: l# o) J' R: s* P+ m4 L! `3 _B. 正确
0 B a& @7 z3 l9 E: w h S& u 满分:2 分
" B+ S. A; X u% _0 T2. 有些教师“经师”意识明显, “人师”责任缺乏,他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而不大注意知识的传授和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G# M. c1 y+ v3 z2 N* I' i% q
A. 错误
( ]0 F! C: f/ @7 x6 Z9 ~B. 正确* l C l% u8 Z+ V' V% A* h0 D
满分:2 分
2 p x$ N: S- U& C4 F5 K& V3. 说理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现场咨询、匿名咨询、通信咨询、专栏咨询、专题咨询、综合咨询等。
m. i) p1 J3 o' V* ]( tA. 错误* H" N* W6 x4 W' h3 G2 Y/ O
B. 正确2 ?+ f) `9 v. z/ d
满分:2 分
% ~& n. |5 ^ F9 I/ P4. 集体的良好生活氛围和人际关系等会为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导向。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参照群体生活的要求,在群体的纪律目标、舆论风气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4 z3 k1 n8 `" x+ ^% ?2 f) P% Z( f
A. 错误
" e" T" l0 x+ `B. 正确( ?) U1 Z7 s" y
满分:2 分
; @* Q z2 P# G5. 缺乏理智的教育爱,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教育上都难以带来良好 的 结果。: U( l5 I s( ~6 R( Q1 z
A. 错误
' H$ `0 M0 }4 g9 z0 `) N" aB. 正确
8 p1 R* n% n, R 满分:2 分
4 j/ W4 i& q. c4 j# Z6. 实际锻炼法是指通过事实和道理,以真情实话来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其思想觉悟的教育方法。
4 }3 G9 e& [* R3 XA. 错误: g: L. N6 t- v
B. 正确
3 C" a1 Z# O, q( `' Q7 d 满分:2 分4 [- b+ W* g4 G/ z
7. 古今中外的各种教育目的,在其表述上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把对人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作为主体部分来加以突出,总是构成教育目的的主体部分。% A( ]: r* }. J" u+ h: M* C' }
A. 错误
# S( G5 m% ?% P5 G% J4 dB. 正确
0 v' l& q6 u; N) \& Q x; o& e5 U 满分:2 分
: U. @4 @4 }) N9 B/ T# I; f' m. u8. 教 师尊重关爱学生之所以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它有助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6 n9 P7 ~4 v: _, |5 Q
A. 错误1 N M' n3 j4 s1 h- `) E" k/ J$ x
B. 正确" ^8 I& p3 M# W+ \7 u' A) S
满分:2 分! t8 a6 s% ^& }5 v
9. 活动的次数多、形式新、规模大,就表明该学校重视德育,德育工作搞得好、有成绩。7 V" Z5 p+ [# ?3 _( O
A. 错误
1 e, f& R) d# e, b' h P9 G/ {B. 正确& K6 I: n$ H Z! i) w* P ?2 l& W& q( N
满分:2 分' `3 V2 P, x0 x9 @1 s! U
10. 各学科内容性质不用,各学科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点也有所不同:教师的工作经验、教学水平不同,在教学进行德育也会有千差万别。! ~0 ~ o; l5 i
A. 错误
9 q8 ]" A; d' u0 j9 m; {B. 正确 _1 H' H7 b9 s$ |: j
满分:2 分
/ E9 x! z9 @/ b% u9 q% I11.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够建立并保持经常性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育效果就好,反之,教育效果就差。7 ]; j/ ` V' h$ M0 b7 q
A. 错误
2 U, L6 Q0 [, KB. 正确, }* I# A, Y. l3 i1 a9 q
满分:2 分
7 u6 v. p2 r. {$ x9 P& u1 G12. 只有坚持“立竿见影”(要求学生在教育之后马上有所行动),才 能保证学校德育的实效。
% k$ ?" Z# g, WA. 错误
. |- s) S* `* M- d" j& f: XB. 正确
& Y" U% [0 ?7 i' A( N# l8 U 满分:2 分+ J- W1 N0 l7 E8 l# Y
13. 德育过程是指德育工作实施过程,良好的德育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工作实施的质量,即取决德育过程的质量。: t" J' q$ b, L+ p; H' A
A. 错误
% t, V: t/ \2 i' o3 GB. 正确: D& F- H- q* @
满分:2 分
2 s. E+ |4 {$ I0 F+ W14. 在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师生间注意协商与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 J% K# N& N2 h
A. 错误
% T+ J, y; w1 gB. 正确
8 Q& |. l( I+ \3 N; d5 `" M2 p 满分:2 分
3 v" D3 a5 h2 g6 Z; w15. 教育性在教学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予以重视,必须予以认真落实和体现的根本使命。没有了教育性,教学也就失去了育人的实质或根本。1 Q, X. [4 A u! W( k$ N2 ^
A. 错误# `, B$ s* @# T+ a: z+ Z
B. 正确
( |( }! H& W5 | 满分:2 分' L/ ~. v7 t5 k
16. 在德育过程中,德育活动各内在要素的存在状态和组合程度,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有其家庭、社会和各种交往方面的根源。. |' i4 ~9 u+ a& S' V
A. 错误
) H: F, f+ `* A# [5 _2 M5 tB. 正确" G: G4 X# A. Y* B9 s
满分:2 分% G- J1 z9 R$ b, S p$ _
17. 陶冶教育法的方式有环境陶治、情感陶冶、人格陶冶、艺术陶冶、科学知识陶冶、各种活动和交往情境陶冶,各种能令人深 有感触的班会和活动等。6 O8 |3 x$ _, C* a5 f3 D, m% {
A. 错误3 r3 i8 I7 N o9 U7 j! s# ]% k
B. 正确, r. P9 E6 c0 Q
满分:2 分' |- \' L6 _9 [5 p; |* \
18. 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有很多,如“启发诱导”、“慎独乐修”、“改过迁善”、“因材施教”等,在今天它们的实用性已经是很有限了。* ` ]; {! x3 A& C
A. 错误
' x3 g/ ~: w7 O( J/ g$ Y* NB. 正确8 l2 Y! L" V8 n5 j& J7 K
满分:2 分
) ]" Y+ u% w4 n- S1 l3 h19.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责任人,要调动全体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他们的关系,使他们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Q, P1 B7 X" r. g, s
A. 错误& n" Z) F! ^- Y
B. 正确
( V. z1 r; b; L: k; E 满分:2 分
8 b6 e( M0 q: W20. 教育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层内涵,指教师对教育的那种深厚而又广泛的“符合教育内涵”的感悟、理解;对教育能予以符合“教育本来应该”的把握。, H4 L" v. E8 e T9 e j
A. 错误2 b3 L, W3 w4 {! L
B. 正确
0 I2 a8 f+ l0 j O* b/ y 满分:2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