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判断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V 1.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而综合国力竞争最终都会落到人才竞争上,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竞争势必影响着人才竞争。
- q; ~6 h% _% ~, z+ F; f* N9 O' P; z8 Y; iA. 错误
6 ]6 t; k$ K0 R: Y4 UB. 正确
8 B7 W3 z3 _3 g s% y 满分:2 分
: ?, B! W8 G, o2. 打“攻坚战”是指“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8 N0 z! U( K, g8 a. P
A. 错误; n7 [& @) U8 H
B. 正确
2 S# y W! i9 V' J 满分:2 分4 s/ H! c4 N- B4 ~
3.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 z7 k* p- @/ w
A. 错误
6 r' b+ l8 @/ o& ~- gB. 正确" e$ L+ V( q3 r: Y' w) a
满分:2 分
. n0 ]5 `6 ?1 O6 F; n; R9 V; ?4. 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客观就是公正、全面、准确。
/ G5 U& ?# x! R: {, X$ \7 ~A. 错误
3 t2 M/ R3 G; N2 ?- e/ ZB. 正确8 t( u7 Y% A# p4 v2 C
满分:2 分
( r. r3 w( |4 y7 \) c4 H2 @5. 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 `7 J8 l8 E3 _+ C8 B6 i
A. 错误
9 h& t3 [" K/ D' hB. 正确8 F1 Z' t: O1 m& c; M
满分:2 分
, Y, }4 b& F3 ? Y$ L6. 学校所有课程的功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k" c$ ^: u0 C
A. 错误2 _) M0 K* M8 J" \% m8 u6 ~2 j% G
B. 正确
# x, v. e2 O8 g5 v' k5 T" ` 满分:2 分/ ?: p% s* u `# H- D+ y
7. 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9 ?) `8 [7 j+ U8 o# e8 I
A. 错误
3 h( U0 E/ ^2 y) I3 qB. 正确
5 g l- \3 H( z; Y0 i. o 满分:2 分# j1 v8 S! U, \# N: E0 X
8. 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成的教育目标。
3 k% }$ f( Q- B! bA. 错误! d" `9 B$ u- J$ n- `' R$ M
B. 正确
' a' L3 b) ^) ] K3 S% C# l& U4 v 满分:2 分- @- t) ~* p# y
9. 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骨干教师的四大素养,也是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 F9 i* E% k& U3 b+ j5 J7 W6 Y
A. 错误9 W" I# U' j6 v. C. ~9 r) M3 \9 \, \
B. 正确
1 [$ g5 d: B- ~: i% W7 i6 r; [, t3 z 满分:2 分: h6 M7 {: E; C- E& l+ ]
10. “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因此可以进行体罚。' q" }$ r4 N+ }" J* K6 K1 Q/ z
A. 错误
$ N$ l. T8 S) U* b4 H3 QB. 正确# S1 `) G/ n+ N
满分:2 分; x9 u C% a( C9 }( e! }( }6 c2 @7 c
11. 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派出所”,也是教育专家的“实验田”,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场地”。
4 _( B6 X4 M% @: `A. 错误; A# y+ [) G3 F1 y
B. 正确7 G& M* i1 I; `% K; Q
满分:2 分4 {, U0 x9 g' }
12. 教学联系生活,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生活。( w" e" V, X* E0 V
A. 错误* g3 s, Y! w. m+ t, P7 S- h% @3 |
B. 正确
/ P3 m$ R( f/ {! W% _: i6 B5 ] |& q 满分:2 分
7 v- n: A+ z, b2 T13.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i6 A' x4 X+ l( r' W
A. 错误0 {. u( {4 e8 D, x
B. 正确
' h7 g( l# a# U( s8 `; ~ 满分:2 分
/ j. d1 L1 A8 M4 B) k7 B6 ]14. 小学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增加选修课程。
- d" L7 o* Z2 ~% \A. 错误
9 n$ s. L* L: [5 J! AB. 正确! ~' G3 t0 F5 o! N
满分:2 分
& c; h4 i) N# L& h ~- D) o ]15. 教育观念:具有态度倾向和情感色彩的认识。它伴随认识活动的体验。有 正向:积极、肯定(支持)的体验。有中性的。还有反向:消极、否定(反对)的体验。
& V9 G+ T1 H; Y8 N. aA. 错误! ?1 r5 v( L1 U9 q, ?4 u7 B2 j
B. 正确# v0 z4 |# S* o) N8 p, Q
满分:2 分1 p& d% J3 b1 l8 C& y
16. 学校在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8 o) l( n8 b% J" @
A. 错误
& u- P0 w+ ~5 jB. 正确$ Y- I7 e: c$ L8 |0 r; p
满分:2 分- h) _6 A S6 p4 H2 G4 V
17. 操作主义教学实践提倡“无用论”, 经验主义教学实践提倡“害怕论”。
8 E/ x' X; [( p1 a0 I: J6 j) i2 mA. 错误: E2 j0 [% {5 H7 T" h
B. 正确
% Z/ c9 F* q; G( @ 满分:2 分
$ a$ p3 Q8 N" e+ x& G+ v: d7 e) s18. 由于过分突出和强调竞争性学习方式带来了诸多不良效果,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排除竞争性学习方式。5 l. Y( Y& d; I5 S
A. 错误
3 {. K. b. ~ k/ x/ m3 G) {8 h' uB. 正确
# f/ o7 V2 _& t# U. H 满分:2 分
6 ]6 }4 v: j( k. O6 w. `4 |9 S. x% F F* E$ {
二、单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4 分。)V 1. 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_____。
1 C6 r& T" ~: j4 s6 TA. 整合性
# ?% a7 I& F4 Z" SB. 逻辑性4 q7 l/ U3 u0 U: H p2 }3 k* a) h
C. 个别性, t+ o4 ]+ m, M5 n, A& O! v% D' B
D. 超体性+ z5 W! e2 b9 u+ Q
满分:2 分9 n7 B$ V6 x+ v5 t8 d5 ?0 y% X9 M
2. 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 T. M- L/ @8 l0 r' J& zA. 进步主义课程
) H7 `. h* ]8 z _0 v" ]B. 学术中心课程& I# O0 T, q+ I6 g1 @, L: R
C. 永恒主义课程5 t# B, U+ l1 ^" {& r" K, J7 S
D. 要素主义课程
, S# E$ | a! n- q u5 G+ Z: } 满分:2 分
7 t4 w/ e) s) i: q5 u* E% }) u% ?# z( V/ p+ T# d
三、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是________。
9 b/ R3 c# Z: v& vA. 自主学习1 m6 h# @# G: b
B. 探究学习1 O' d- v l+ _' C4 O
C. 合作学习
- G/ }' Z4 X9 D2 ]D. 发现学习/ H) I0 v9 \0 p b
满分:2 分
0 Q: h9 l2 j4 ^) V v2. 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了背景评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环节。
+ n0 O* a1 H' o. XA. 输入评价
R, ^. L, }9 Q8 K1 TB. 过程评价
# u+ I/ ^/ _$ g' MC. 成果评价
7 @. x. ^6 O% c: w MD. 反馈评价0 P0 _- w9 E/ K9 e6 _0 X3 B
满分:2 分" b5 A5 T0 [2 f4 [' H
3.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___________。
) ^9 E& m# c; v3 `$ e/ [A. 研究性学习
& t/ N1 M9 z) ^, ]1 {3 B& r1 ?: JB.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6 |/ O% c. D7 k5 QC. 劳动与技术服务
3 h' y U# V$ x, i" x* hD. 信息技术教育
. d- J" O- h6 p+ ?9 ? 满分:2 分
- f/ a. c4 K) O( K$ L' k4. 新教学观应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4 Y% W" M8 x6 |# }
A. 个性教育与个体的社会化. z6 |: n: @2 J* ~# b) v6 D0 x
B. 儿童行为障碍及其矫正3 k! z& C) n# C- ~! b8 C
C. 关照生命的整体性' s* v+ ]. e2 z9 Q3 V
D. 提倡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9 F) d, H# \4 a8 | 满分:2 分
# E( J, g1 L, N5 m/ R- H5 B5. 写好案例的关键是:: N& M' o; h- r
A. 具有优秀的文笔$ b- ?1 z2 A! [2 ] w7 _
B. 选择复杂的情境/ r" H' {2 x7 S% T Q
C. 揭示人物的心理
$ r9 v) L0 o3 @: ND. 具有独到的思考
1 _( O5 u# C9 v! x w' G1 e4 d 满分:2 分
4 Q! {0 X5 m$ |! s5 I/ n% ~4 S, [" c6. 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________。! |5 Y1 Y. \5 i# b. Y4 i0 T
A. 统一性6 c# }& L2 G1 S
B. 连续性3 C$ w! I7 G) g1 ?5 Y/ U1 H
C. 序列性( p& X: r3 `" h1 r% g9 Y7 I
D. 整合性9 j$ h: S* C3 q4 [5 v
满分:2 分
: F" w( v" j; ^- ~7. 我国传统教学研究存在实践脱离理论的问题,表现在:
& V4 w( k6 j; }' ~9 l- C4 |A. 结构僵化、体系陈旧
- ]4 {6 e8 Z# h* n1 D, eB. 经验主义教学实践
* D- E8 x- H% U8 d6 r) ?6 Z8 dC. 操作主义教学实践
, c/ Z. q/ Y: ~ lD. 实用功利主义教学实践7 C3 {* h( E( H& Q# G2 `
满分:2 分8 o% h+ n9 a1 R0 Z; Y. P
8. 自主学习的特性是:
) [" t1 X* b% E( ^: R) s: q& E# gA. 主体性2 r; ]# k! M: i+ {& z! k
B. 能动性
- L: }0 f) h( j8 {6 |C. 独立性: x R+ R6 P0 N$ U
D. 受动性
5 z% |8 d% X: c 满分:2 分
+ O8 b* i0 _0 U5 ?5 W6 Z$ A9. 教育观念是()
8 j' u; Y, z& o) V6 M, }) ^A. 具有态度倾向和情感色彩的认识
$ }$ w0 G! f, aB. 伴随认识活动的体验的3 m8 V+ E, U/ F/ n5 w. ^
C. 有正向的/ j6 d$ f9 }8 l
D. 有反向的
: E; i& N/ F! u 满分:2 分
% q! B& x c- Y1 ?5 I10.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叙事”型的两类文章:
2 C/ Z: h4 n* U$ a/ JA. 学习叙事
, x% K, A7 I+ ^& \6 O+ kB. 教学叙事6 V5 |% B' s. T1 d- }
C. 生活叙事
1 m4 M+ f; ~0 b; F) F5 xD. 成长叙事3 j# [$ w( |7 H& G& O1 M$ ?" |
满分:2 分
# P8 A) |; m7 s0 I8 a. Q+ a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的是:, P7 ?2 U# N/ v7 _
A. 经济全球化$ I- T: t7 v- f, g2 O
B. 信息时代/ _- ]' E' Z/ e2 g0 X6 ?
C. 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
$ A2 \/ D8 E7 ?- a- W' u4 t2 ~D. 知识经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 a3 u+ ]9 P; d
满分:2 分* d g- W# r7 ]$ z
12. 怎样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知识生命化)?
- |( K2 H9 Y( `+ r6 xA. 用思维来建构知识
' h4 d2 G2 Z, b1 S& `7 K& i- lB. 用经验来激活知识3 }% i& K' W1 _3 N# N9 E
C. 用想象来拓展知识* e2 E$ R3 {+ k; n' G- R5 q
D. 用情感来丰富知识3 ^7 s' n7 V' K9 y; o3 E
满分:2 分
|8 R) `* p6 x; O$ G- E( v13. 制度化建设的内容有:
* t% s, e! @- F" Y- wA. 营造氛围 L7 O1 Y# G& F0 W4 Q
B. 组织建设
1 \4 P% _* x* t( P) ?* aC. 惩罚措施
3 m) T" j( w# i6 n/ pD. 奖励措施/ b& s* [- d; u5 p3 o
满分:2 分
3 R8 K. h5 M" T# l# |& {14.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有__________。
* q+ M( R/ I2 P* G" B" U+ ^) N1 FA. 实践性
7 w7 o- a- d3 N; u9 ^+ y8 N& p, LB. 开放性
3 K' L& P7 z3 N! \5 \" YC. 自主性' t! g2 w* s3 E- ]' A6 A& Z
D. 生成性 C7 m1 Q9 d$ p! J
满分:2 分
+ L4 n$ F( H# m3 q2 l, e. q15. 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古德莱德)的是:. A, r4 Q/ n: ?5 ]5 v
A. 正式的课程
+ ~8 Z& h9 k8 J: l x$ qB. 理想的课程 \! K" D8 l8 x' ^% w/ g
C. 领悟的课程
8 \$ L$ c7 @- ]8 i1 p, Q( \ `D. 经验的课程
+ y o; Z3 }; V( k 满分:2 分
7 H, C( J1 K1 @" @/ B8 T16. 下列选项中关于“隐性课程”说法正确的是:
( d7 e/ F6 z' V- ~A. 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_' k0 t7 i/ m, W" E- y) F& f1 _
B. 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9 S4 e& g- B" p; u, ]
C. 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8 }! t J! r4 ]# A
D. 隐性课没有消极的作用
" _, Z1 [- y2 k3 M* b2 R 满分:2 分
" w9 [0 L8 n+ g17. 合作学习的要素有:6 C! F0 J4 F+ ^8 k1 V: B
A. 积极互赖! W8 Q" }3 |0 f( G9 L6 ~8 S) f
B. 个体责任
% }4 B: k8 P# ~2 r9 J5 {: tC. 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u9 b( C9 Q% I8 @9 a8 Y
D. 社交技能
. w/ _$ K/ q1 i7 W: _ 满分:2 分 g* C2 W, Q3 {
18. 我国教学研究的新走向包括:3 E. h; Z/ j( b6 g6 U: L
A. 从实验研究到行动研究
& \, b1 q6 U1 r5 i5 i9 U' kB. 走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9 ?+ h, O* V% z* ^6 O
C. 走向问题解决——改变教师的提问方式
5 x2 K; t L3 k0 @' rD. 重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N! F* B: D" {" N- i8 | 满分:2 分
1 j' O4 k; o: Y; |9 f. z5 m19. 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
* _5 i2 u8 V& \+ RA. 环境! w/ q! K. u6 G2 k
B. 学生
* ~+ o' ]% [/ d( tC. 教学目标
9 B+ C9 J; Y' W4 u' BD. 教材
6 F( |) z7 P4 i; X 满分:2 分8 C0 X% V; I+ J( O6 j0 G
20. 敬业精神包括:- R- m) v5 u1 ]& ^4 g) U
A. 乐业
) o9 W2 N$ g1 |4 vB. 勤业
. B% H' O I/ ]- j* ]C. 创业
6 S( l y' A5 m6 s- o7 pD. 献业7 b" Y' | _+ i: \7 p2 q& b
满分:2 分
: s0 B, n; O- R21. 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7 {) F+ S8 Q
A. 发展性原则
# l C, y5 ]( j: lB. 综合性原则4 f2 J0 H+ D* a4 X5 f3 B$ B9 v1 u
C. 经济原则. D1 Z. K5 R6 U6 F4 h9 p
D. 教学最优化原则1 z9 p' E7 k: t/ A, W
满分:2 分; D, s" h0 |0 K5 k
22.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为:
! h% g/ G, Y& `1 g* X9 x( Q* Z) @A.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0 U6 D& g8 V* p* _4 b" y1 d# NB.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 本身的价值; p8 r( r" k8 W, {6 Z1 x! y. Z: j4 d
C. 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
5 D6 M/ d5 y: K6 m% @! JD.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1 o' `) t( m+ J; M( b$ C" @1 i% t 满分:2 分- O- |, I6 n# J! j+ f! Z
23. 选择案例的要求有:- l3 F4 u' w9 {, F; z
A. 趣味性
. F3 q+ d0 x# L' gB. 代表性4 s3 p+ w# {3 y+ [2 m
C. 典型性
, m t+ N1 q' X7 B! C) ~D. 针对性
7 i% S# u$ |" g( \ 满分:2 分3 A# b; W; x2 _
24. 国际教学研究发展的趋势是:
( c. K6 N& @6 C+ }A. 质的教育研究# k3 G# I; [/ h. k- A5 Z
B. 量的教育研究: n3 J. U, @9 _5 z! A2 ?) T
C. 教师成为研究者
& v$ X9 Q+ {+ I4 k k* r5 ]) uD. 反思性教学
7 t' s1 h* ]# k) Z1 t, g* O 满分:2 分
+ I; y$ x1 s8 B i' i6 \* q0 m25. 教学媒体一般可以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哪些环节?
2 e% n3 |. U) N1 u7 x* n) l! C* pA. 准备3 h8 l3 m1 l# H6 b% M
B. 预演
8 [+ J! i- A, h- F7 r* XC. 课堂展示
$ O2 o2 u# f$ G" u2 nD. 反馈强化; a) ? S0 F3 l4 U! N* [4 s: i$ l
满分:2 分
, B* _+ C2 p6 h& j! X6 [: w( E26. 教育智慧它分为内容类智慧和方法类智慧。其中后者是教育专业素养,它包括:
; ]7 k6 B- A4 n: ]5 T, G( X4 r6 SA. 启发
q5 K; \4 q+ m, ~0 }B. 机智0 t: j0 i5 s8 S. m: `
C. 绝招2 k! b# p8 j. X% v/ U
D. 独到4 Q& N6 B. o% v8 P- V4 i8 r
满分:2 分9 G2 o% y& I: K6 e# @
27. 教育思想包括()
" l8 C0 r- ? l) i+ WA. 教育认识
$ q9 S' C% X2 p# ]B. 教育观念, I- ?7 c# b3 W. ?7 J# n: |# D
C. 教育理念1 s' Y$ }0 v5 X: H, a
D. 教育哲学
% f- [/ u, u% C4 {# e" r 满分:2 分
- s/ A+ K6 d& [1 }2 S* m% w28. 教育思想包括:
4 X! ^, d/ K4 S5 b3 ?$ {A. 教育信仰8 C4 N2 X6 J3 i+ A4 r7 e3 J4 k; E$ r
B. 教育认识
0 u4 K0 K% e; D# pC. 教育观念
" k8 {3 k/ g8 j% _D. 教育理念6 n/ p+ y* m3 i! c) m* O
满分:2 分8 m; d R" h% J$ _( Y/ k+ \
29.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
z& e' _( d: xA. 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4 C) T% V) d. iB.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 ]- M9 ]; W/ ]
C. 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U' W0 S. \0 n. A
D. 传统学习方式与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H( c6 Q+ u# S# R7 x
满分:2 分
( h2 ~4 a5 i; N& i7 K) {30.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
: G- E3 u0 ~ P3 j/ jA. 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n- y9 S& ~0 R- a
B. 设置综合课程
" M! ^5 |7 c+ z! J6 rC.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 J& x, |5 w. u! h( RD.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k& b4 A, U# S8 H) P+ X
满分:2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