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包括____________。
v( G9 P/ H$ K; y2 k) i5 S( NA. 课程目标
3 U. W& a+ k+ Q7 W5 u! {3 nB. 学生需要
8 c5 v3 d) L% R7 |0 v% M$ ?) pC. 社会需要2 m# q# z7 @6 H
D. 教师计划7 v9 x( y, t4 C! z) b
满分:2 分
1 Y% e2 X$ r8 F" D4 x2.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 l2 O* b: @& S1 f
A. 复习
5 W* O0 a" W( \ LB. 实践: t# ~2 x8 S+ a) Y* w9 T$ e1 T! r; d
C. 方法- f, n9 ]8 E3 ]+ S: p
D. 拓展. A0 ?! q9 n# X0 t. E/ |4 J. N, G
满分:2 分
9 N( {! A- H0 V# x3 j3 T: p3. 新课程强调:
4 |3 K& z. c* }A.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Z( K- f$ Y- |/ }1 x- d
B.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 d9 L3 ^/ v9 `: r0 r9 w( dC.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 }2 ? M7 @# n* ~% O5 sD.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2 `5 A2 _) `" G, U0 r1 G5 b 满分:2 分 ~8 r, X+ Q3 v5 L; [
4.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________支配。
4 u# ]) j3 F* r! r) }4 LA. 技术理性/ S- ~4 \; c7 p- W1 T( C x/ q
B. 实践理性
2 j( T1 q6 H+ R. I4 R5 t8 [C. 解放理性
' z/ {+ |. Y5 V L3 eD. 理论理性
& p; C* e( I; h& T/ ` 满分:2 分* U5 G, b" y1 C. C
5.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_________。: @, O; a( `$ v% r+ c; n
A. 情感领域
2 w2 P" p3 h. J4 @/ J/ G( xB. 思维领域* d3 M0 S0 k; \" C3 H+ l# N
C. 意志领域5 I+ o- F5 ]4 X" I; R
D. 思想领域/ c) e0 ^+ R8 M- [6 x( b
满分:2 分! g1 h& y. c7 y. z" e8 S6 S' {
6. 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2 q+ m! ^; h0 D, O
A. 《爱弥尔》
, Y- p' y5 g# v- p" D1 y, PB. 《大教学论》% B/ v3 X9 w2 H' H0 K
C. 《普通教育学》
* u9 b5 S9 x) c1 J) f) ^2 L! fD. 《我们怎样思维》
5 ]& ~) G( n& N+ r2 l$ O+ @- _ 满分:2 分. ]4 O$ ^; w4 k1 ~# n2 S' W
7. _________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4 W" r6 ]" L1 R6 x
A. 课程编制
/ m% F, L- T$ C" R v) QB. 课程开发
. G* N2 S# h( z5 U% v/ DC. 课程实施
2 V7 R7 Y* E2 H* `! @% b1 L8 `) YD. 课程选择
; s9 N ^4 U K" o3 d( J" j8 }' {8 _8 Q 满分:2 分
( F; v( ^1 L5 r7 n( n/ o: Y# A1 E9 J8.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 T/ t; d$ O# A+ @. z
A. 学校教学& w5 @( ~1 e2 p
B. 教学规律9 q; c- }. V6 o9 S d
C. 教学现象
) _' J7 F$ u o" rD. 教学问题
1 g0 r+ W t" Q, D9 u- [, r3 q 满分:2 分5 L1 v; m! L7 S+ h5 a( P
9. 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
* k& G7 {7 B4 H3 gA. 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 G# |& Z3 u5 a; ]2 P+ o
B. 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 g* G# J% x# M! ~ }% j
C. 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
% {* i/ x( i! |* Z' O9 Q4 d' ?3 x' OD. 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Q, { ^3 A# T; H 满分:2 分
2 \- m# {1 Z3 \7 v! p10. 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
; J$ q9 M; Q/ A1 r7 W- ?A. 工作分析
) G0 c8 `, [4 I3 B( ]B. 课程审议; N% [( e) R/ l% E
C. 活动分析
& a% K- A2 r' ~( m/ T* r' DD. 职业分析$ {6 l- I* p$ w" v) V% \
满分:2 分
( F% R: Z8 [# y! _/ H1 M11. 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 y7 c% U- O$ r4 vA. 终极性$ P' O3 O* ^ e
B. 时代性
6 r* F9 [9 ]4 ?) ^C. 学科性
4 b% R# I; O! b' z! W, LD. 活动性
! }) C1 b! @5 k4 b0 \ 满分:2 分
8 |8 t8 z$ U" @1 {; V" w* r, }- }12. ()是骨干教师的第一素养。5 c3 \6 d1 r( ^8 I% M( y
A. 教育手段+ s. r7 f$ S" G6 B2 u$ P
B. 教育观念: b4 u, T" n+ X/ C0 c+ t' L
C. 教育思想
0 U% m1 C$ }6 dD. 教育技巧
% w3 P% y' a+ F4 c- E' kE. 1 b9 y. C6 D5 x, J
满分:2 分
( _/ y% \+ Z6 t4 x13. 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_________是其中之一。
- a3 D. c, l0 j( L. [: j1 B/ n) pA. 行为主义教学论6 k' M! {+ |! T- r. C2 a1 @
B. 人本主义教学论
5 n% \# y [6 p! JC. 尝试教学论
2 W0 g' `& l' ]; u6 c; G" @8 C1 l- @D. 发展性教学论2 o/ S# o. b- p s4 B7 Z7 j+ A
满分:2 分
. h2 H+ n- j, I2 R% T14. ________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 A( F6 l& l" ~2 c/ iA. 教育目的
! o* b+ d/ R$ L( ^B. 教育目标
0 W2 N. [/ N$ yC. 课程与教学目标0 N) Z' a1 |2 r* a9 P5 s' z' C
D. 课时目标& z; @0 {( r, R- L( q( [' ]
满分:2 分
) k3 r# z9 `4 `0 h% H6 n, I" s15.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 j3 r" o1 h% X, r$ F) D5 c9 \
A. 合作学习0 G, t+ P: T; a) L( r& q4 R2 ?
B. 探究学习1 D2 a: F! k9 z! j
C. 竞争学习$ x: d) O, Z; J
D. 自主学习
5 f+ R" T! l9 f! g" }1 V0 k6 D 满分:2 分6 u& `" ^: W o/ h$ ?
16. “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______的观点。3 V- j* U( S# A
A. 被动适应论
& ^; C% Z- i8 v i C( O" i8 q5 S9 pB. 主动适应论
6 M9 j; C: ?' h7 o3 y3 |, BC. 滞后论: b; v+ |6 |1 n) c7 C7 }
D. 超越论* |* R! K% T. q E
满分:2 分
& C9 `3 f! Q: q8 k17.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________。; g. [. l( c! b8 K. c
A. 比较组织者7 p' I9 ?# F5 f( h) b
B. 陈述性组织者5 X2 q% X( S3 i- a" U! z
C. 说明性组织者1 ?+ K8 T) u+ V+ @4 e! ?/ y
D. 先行组织者
8 V f a3 e b 满分:2 分
3 F+ K% Y" n: I* V0 C18. 按照有没有固定的和限制性的资料,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__________。
$ K+ k, h- K: G- } T# `A. 半封闭性试题
! c2 f+ i* z8 dB. 开放性试题
o7 {, A( W" W) \C. 半开放性试题, Q) Q1 c) J$ t J8 \
D. 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试题4 {/ A1 k; V% u6 u( E5 p% n0 Z
满分:2 分/ a2 X' _; k) z
19. 为了明确而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二维图表”形式。构成此“二维图表”的分别是_________。
% E. t R5 H4 H% o$ }A. 教师和学生- d( s' f) w4 }7 E/ u
B. 社会和生活
" I! `* F7 r( \1 p" Y' T3 _( K! SC. 目标和过程9 _. P( p1 c, z9 S. n. O, X, C" C
D. 行为和目标
# a, ]& C( X. `7 d4 Z( J/ [ 满分:2 分6 L0 {& s" N# I. ]$ n" z
20. 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是_________。
- {7 s; \; L0 v( X4 v NA. 政府、专家、校长、教师
$ J u1 ?; z( kB. 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人员
1 w X5 }6 E# {/ ~C. 专家、校长、教师、学生1 @6 \1 h% T0 d/ C
D. 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 N. P) I3 |8 x% E 满分:2 分( y9 N, I3 y4 T
21. 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1 p, K+ _' q8 U6 c4 r3 ~( IA. 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0 N& U3 ]: H! }7 O9 e8 m* vB. 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 R5 \* V$ a/ |" J, \* }; ]C. 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f9 f8 F, k: w! X/ `
D. 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 N( b1 [" p. i Z4 z/ _ 满分:2 分9 W' L m* c& X* }$ m3 v
22.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_。) Q+ {1 T* p9 c! o0 [
A. 泰勒$ a; i+ ?- N% T2 h7 k
B. 博比特
: Y" ]5 x( \- JC. 查特斯
9 W# X& p' G+ d* U9 cD. 坦纳
8 [+ y' I& ]( O1 l 满分:2 分9 ]# M% y4 a6 U* S1 P, p- @# \
23. “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 H. F7 m/ T# L0 FA. 布卢姆
1 z! l/ T. n( r( [0 n/ GB. 麦克尼尔! Y1 M5 g* N( ^, @1 ^% f
C. 马斯洛6 H: ?" S4 @6 k0 m& b
D. 奥苏伯尔9 `# a* o0 O6 i \5 K
满分:2 分
9 v1 V/ }, `2 g! ~24. 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评价的_________。3 R/ d7 ~- i) }' t& N
A. 目标取向9 R$ P$ C( O4 l! V
B. 过程取向
* a0 X* J2 G8 l& n8 F! IC. 主体取向
, C6 Y8 H6 Q; T- Y& l7 \$ d0 X) ~D. 客体取向- |2 b- E8 ?$ j
满分:2 分; x# m0 Z* `/ M. j7 d3 w T1 X& t* C
25. 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__________。1 |6 r2 h; v1 {% H4 w
A. 机器教学
/ q7 c3 H1 U0 fB. 程序教学/ h( W) d9 `+ k) |% j R
C. 强化教学
8 }7 |' v! v$ L t$ E/ aD. 编程教学7 M& m. B9 U* J4 L! F8 j
满分:2 分
2 B8 J. T5 s+ ~" a& k1 |6 W; I. f26.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
8 |3 I5 V" i: o6 L, EA. 量的研究
* E, S1 j. g) T- PB. 质的研究
8 x" Z8 W! D4 h; w. OC. 课堂研究6 W# k8 i! b2 @1 t4 V/ j& d y" ~
D. 试验研究9 ]4 ^% W" V2 e% L1 e' L
满分:2 分7 O! W! k4 j3 y
27. “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
. a3 x$ q( Q {; r7 zA. 巴班斯基
3 ^$ Q8 L- \; d! MB. 布卢姆
+ l; B$ O( W, Y& dC. ; \$ Q# t4 B# }
帕克赫斯特" v" s; L. p/ ? l$ S9 r
6 r9 [+ B: I. E5 X$ nD. 瓦根舍因
( p! h, r1 I% H& v9 c% D 满分:2 分
2 N& y$ |. g$ Q28.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___________ 》。2 K6 V3 [4 U: e; ~/ W0 E
A. 课程
5 d7 M+ C7 i& x! JB. 课程编制! {2 r: t) e, q
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 L1 U# v* ^
D. 怎样编制课程
- f9 Y1 S3 s" T R$ x 满分:2 分
1 r1 O, i% Q, }9 P29. “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3 ~5 V6 Q4 N, T1 z
A. 苏格拉底! P9 h$ @* [9 P5 A0 I4 Y( k3 V
B. 亚里士多德+ P0 D+ I3 b1 i0 N
C. & G9 X+ \% Z0 @4 S/ Q4 A
柏拉图8 O: H( G' t5 x2 V
# C2 ]9 }" d2 D. n' U9 X7 k
D. 黑格尔
: k2 L* t; z; o4 q, y! T. } 满分:2 分, C" U: y) z/ L
30. 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_______。: n# M! d9 t7 }/ g" i G, a
A. 精确性& X# q+ @" a( x4 K
B. 普遍性/ F4 g% U9 B- B0 v& ]8 j! G
C. 规范性# E$ w" H0 y5 m9 d n% E, _
D. 模糊性: r4 a8 A: W4 N5 O) X8 |& k
满分:2 分
4 A' |! z/ F* c31. ()以愚蠢教人。
' B* g0 `5 Y& y! [+ }/ CA. 巫师/ e) S5 b* O( w- I" J5 ]- V
B. 教书匠
, H. _' L/ g3 r0 ZC. 能师5 c# F3 c- F& r, G+ S1 G, E/ c. F
D. 庸师7 X; a2 F# P1 n/ k
满分:2 分4 D4 J: l w: \# o& w
32.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
) q n2 _& s1 |* y7 w! F& GA. 教育思想
) B% S. q2 _5 `& t5 ~+ yB. 专业精神- y8 n1 n+ }3 G# T& m; j% b* V7 C
C. 教育智慧
4 r- Z m3 t' L+ N! f6 ?D. 专业人格
; J5 @9 v$ `- ?4 d# x 满分:2 分/ B2 X: V, e1 H& Z' K
33.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 Q( {0 p" J' r+ B+ P
A. 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 z) a. F0 T% F6 R" _2 p' Z3 c
B. 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 U* ~1 Y" D0 n- N2 y0 VC.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a( D9 h$ W1 D# E9 \# P( |
D. 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2 Y+ K- i2 V+ O% P2 i* I 满分:2 分
; n+ |5 ?& J, S# a; b; C34. 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 s m) L. v8 b, M5 I6 kA. 杜威
) l/ p# z M# {& P# ]% eB. 洛克
2 C2 `: C+ S2 u. V* k3 ] SC. 凯洛夫3 L6 r- f* p+ o; _: u6 Q) `% I8 x
D. 赫尔巴特
. N I% f2 e% g: c9 u 满分:2 分2 ]- A4 B r* H1 p9 e5 O. m
35.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__。" E5 f: P r7 `5 [0 I2 L4 y8 d, C
A. 活动分析
( A* C' m4 j5 c9 X) vB. 解放兴趣3 ~6 U8 {+ B/ N% l u7 i3 E; H
C. 八年研究
$ p5 `1 E) C0 F4 jD. 泰罗主义5 [0 A* F8 v2 k+ t7 S$ | W
满分:2 分
, K. g9 v8 d* G; h36. 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____。
+ E* M+ I1 E' q8 ~( vA. 合作学习5 R3 X3 M5 l4 H* T
B. 分组学习
* a6 S/ Q9 M4 N4 s3 lC. 个别学习$ s+ k0 B" n/ [
D. 同步学习3 l1 H6 U6 j3 H
满分:2 分
' `6 H* a( T. s: d$ I1 R. x+ g37. 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_________。4 y9 Q# U5 B2 ^8 }# I
A. 哲学取向; [: y8 u) |# a# j o: B# p# T
B. 心理学取向
. {' Q" s0 E9 k& zC. 忠实取向0 c8 l" U/ W; I6 t
D. 背离取向% N! F" i: M0 Q& M/ x+ q* a
满分:2 分% G- u$ h. |& I2 q K" b/ D/ [
38.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r( @0 `9 s' }% ?* V' Y( r" ]$ C
A. 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 {! O* D* U7 _B. B. 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 B1 f6 v0 |0 }9 k( |! G9 E- V; A) P* TC. C. 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h; i u# `' D' r3 @# R+ R4 FD. D. 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U7 u* p$ O% f2 n3 c
满分:2 分/ i2 ^0 k! l% v
39. 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_________。
- s; C: y9 m1 VA. 实际发展区 `# \) b% V% x+ f1 _) K8 m
B. 潜在发展区, ?3 q+ ?1 G: A2 x$ w0 a" v: U S
C. 最近发展区9 B4 `2 [/ p. e7 R& _4 x _5 V
D. 远景发展区
) D' Z; f5 z; M, V- C8 j; T 满分:2 分
5 u8 N! V4 s* y J40. 培养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4 S5 D. u0 X: \4 {4 u+ G
A. 终极性
/ L0 ]- |6 C$ i) F' Z" W8 j/ H& SB. 时代性3 ~2 K6 z- g7 a9 M/ m8 i9 I! {
C. 学科性
* l. ^9 R7 t5 tD. 活动性
+ r1 w$ ~$ E% |! K0 n 满分:2 分 7 {5 P+ B$ i8 ^, g( R0 f
9 o2 q u: S9 G0 H. w6 [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敬业精神包括:% X6 m* b2 {1 m* {% e) F
A. 乐业, K H! {, |7 H" g. k
B. 勤业
' B: @# n( Q7 ~C. 创业7 V6 G0 w1 a# m9 Y0 v" x' Y e) A6 C
D. 献业
- s Q1 M% r- Z9 o 满分:2 分+ n4 u; h4 h1 b# ]4 m
2.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
# I; p# ]: A; y5 k9 y9 E5 O; Q" HA. 先进和与时俱进8 }- Z- M* L; U1 M
B. 代表先进、理想、未来' M5 @; F' w+ ^0 t; l6 F& z
C.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 v. _0 a9 r" T' |D.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p4 K& ]1 R0 | J) e
满分:2 分
2 |) A3 V% I( j# n3. 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__________。
, [$ Q" A: {, R% K$ u7 q4 T/ hA. 被动适应论
9 D, v) H7 f9 m. W' P( [6 C( QB. 主动适应论+ H; |5 P7 S! o* u+ j/ ~
C. 独立论
E7 M3 M7 i* T# n. AD. 统一论9 Y0 l8 e! X$ x! s
满分:2 分
( p: |; x- i: w Z+ ]: P( K4. 行动研究的特点是()$ ~( ?4 a: G: I+ n) P
A. 付诸于教学行动中7 N; t# I: h% x1 L" D) N$ J
B. 在教育教学中1 |3 Y/ i9 a, g; T: z8 \7 g
C. 通过教育教学$ J4 `. V7 h, a5 v ?! B
D. 为了教育教学; G1 {$ L+ x8 o1 m0 a! l, g
E. % j* Y3 b( L5 R0 ?' m
满分:2 分! `# Z& l, ~1 l; E8 q) k
5. 新课程内容的重建包括哪些内容?4 x( {6 Q! D3 e% ^
A.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书本世界)的融合。
, C( M- V; U" t( y" `2 h' bB.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大整合。) e0 {2 N% @9 h9 }, o6 y" _! K
C. 基础知识(技能)与前沿性知识、拓展性知识的结合。
0 b% S9 q$ {$ M' L* x3 G" ?D. 强调学科本位,注重书本知识。% Q+ Z, T( r) k u3 d- D# X
满分:2 分
4 t& `5 ~) Y4 {2 r8 B0 W1 }6. 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6 s( H6 @% z% h) M! J! v
A. 把教师学科化(工具化而非学者化)
( U) ]7 I! n; X' CB. 以学科为本位,造成对人性的肢解) g1 V5 L# p* ]/ y2 m/ n& P
C. 重认知、轻情感0 G6 Z5 x: r! T8 i5 ~8 U( ^
D. 重教书、轻育人, @4 o" F/ x; b* ~9 x* W) T$ U5 t
满分:2 分% H6 i* F: a1 j, _. Q+ X3 @
7. 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时代精神)体现在那里?8 }# K9 ]) q7 U1 H
A. 健全的价值观6 J' S% u' P7 {
B. 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 C2 [/ w0 t9 L5 }- a* Y8 `C. 创新意识和能力
& i- {- O* S8 d9 |" Q/ b/ zD. 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8 g1 q) u$ _8 |3 `, _7 @% D
满分:2 分& `) d' g; O+ M0 R4 @/ J( z* n
8. 制度化建设的内容有:4 J: S l1 `& H9 l
A. 营造氛围
5 R. [, U4 ?' n5 c5 I% ]9 bB. 组织建设
; I2 Z' o8 l( K! N' {8 tC. 惩罚措施
% W9 ^, l; A, _D. 奖励措施( `& e$ Z3 f6 X$ K9 Y
满分:2 分
$ Y! Q5 h5 r, s8 P3 b, ?9. 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古德莱德)的是:* D3 s2 `3 e, X
A. 正式的课程5 J4 C9 I, h( }$ v, E
B. 理想的课程
: w+ ]8 M+ C e5 q% S) c1 z+ SC. 领悟的课程
+ Q. }8 I' }* S7 ]8 WD. 经验的课程/ L5 c' R$ Y( t; }6 B3 B0 R- ]) U
满分:2 分( p" n y0 n1 ^# h1 M& A) r
10.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 J- X) Y! z* c) X
A. 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Z) d) ^# @; F" F4 g8 G7 N
B. 设置综合课程
: f& `+ X4 ^/ \* ]6 J/ d+ A, N# gC.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6 T" I( F, _1 k$ d1 _& SD.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 n- a p( {* R 满分:2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