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____
, [5 @- F( [8 g. F0 x0 _! ?8 EA. 并不重要的时期
( C; Z% j3 ~% G; b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F) G% D8 H) h3 U9 ~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 ~+ |5 L& `/ y' \! i'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 d7 Q0 v3 E5 J1 w- ~ 满分:2 分* I7 f7 A" s W8 T/ Q9 |8 q
2.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
: u; V9 O9 s) ?2 mA. 观察法3 Q7 e0 R4 Y4 x
B. 读书法
2 o. Y; Y0 @! k- x. W4 u4 C) YC. 文献法! {$ T& E8 N k7 Y; k# x0 z
D. 行动研究法7 r9 V& ~( {: a9 H2 S$ P
满分:2 分
+ O0 p( V0 o* [* W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____$ T" R7 ?. u4 g3 c2 c9 b+ ]
A. 劳动起源论
4 x% v$ b, S! v3 Z. u4 nB. 生物起源论
) D6 `2 [' e, q$ t' z" MC. 心理起源论5 x6 U B$ ~2 ?
D. 生物进化论9 y; h# s$ [) k, |/ i; c! E" c" K% w
满分:2 分
) U j9 l. m% N: y" z( O4 E4.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____2 T+ j2 p. B0 ]: j( ~% _( D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K0 [" G& ?" @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q9 {2 S* A" E. {* a) ~# [3 j
C. 开展网络教育+ x: l; L. x. f% ~
D. 高等学校扩招1 N" ?- k4 N* d
满分:2 分& z, Z" p. i8 a' J+ [
5. ()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而不是普通职业。& g2 I) n' k! `5 R
A. 1965
* D/ }0 J6 d7 V, K4 XB. 1964
; i I+ @' d4 A9 SC. 19663 ~. }8 a9 ~/ r% _3 ?9 x V: X
D. 1967
a6 p2 A, _. p, C7 K 满分:2 分1 B, H. R' H+ u" W! I6 c
6.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____
3 M# _9 m( j, ~" L9 K,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E2 \- r/ ], R5 `+ \: ~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5 u" e7 t: S- ~ c+ f; H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 P8 S0 u: T7 Z1 S9 l8 {3 p4 o, g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 c/ R& P- v* K8 {3 @, U# l 满分:2 分5 D9 v# j5 Y5 G+ M. h% u3 D
7. ____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 i( e$ z I: p7 }( }1 GA. 课程大纲( A! V4 S6 o/ H9 X
B. 课程安排8 h; [& @0 P# Z# U; Q, E
C. 课程计划
" S) `/ I* |+ pD. 课程实施1 @* g2 o' O6 q8 m) {+ I
满分:2 分
( R) K: h# O& C0 d" C8.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G+ C) m% g' o8 t
A. 北欧的尼德兰
! T; I. F6 i. ?7 C, G- nB. 捷克的夸美纽斯
- _2 C- B" ?) M ?4 ^; P; SC. 法国的斯图谟! F- t. e j" M, l3 ]/ g% Z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 A7 \/ b4 q* r/ Q, U( \5 e g 满分:2 分
; f5 z( B N* ~3 \9.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 {( F& B! S" H$ K3 r
A. 认识活动& ?2 A3 I: k$ z' X% K
B. 教师教的活动4 b) i: g. ~( m0 g& {( V& u: ~
C. 学生学的活动
% ]! G. ^' j% v# OD. 课堂活动5 z* b8 w, {/ a1 V J+ Y9 k/ f
满分:2 分" N/ ~1 b9 m' b8 ?9 L1 r
10. ()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3 J0 ^, l; e2 j$ D2 G( c+ SA. 课程实施
0 z$ [9 l( S: b0 JB. 课程评价
4 U: i$ W9 x8 R" `' kC. 课程教学8 \; f) u: R( i7 K/ M8 K7 l) Z+ h9 @1 \$ G
D. 课堂反馈
7 c. O3 N! n2 H! S; G 满分:2 分 3 f' ?5 Q e% L$ u! Q
v8 d: [8 z8 c1 H3 p1 ^; f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____
( t# N( v+ ~4 ^A. 备课/ g/ `5 i/ o z5 f. n; {! t
B. 上课( K a# ^- n# G
C. 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 M5 `& S; t8 r, ND. 课外辅导和答疑
7 N* M) o8 ^2 \ I# T6 x% mE.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s: F0 M* E* \$ y9 [
满分:2 分9 _% o5 z l; A! j7 T
2. 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____+ ~ `( O5 }$ _6 `9 W1 ]/ N1 h
A.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3 o6 A$ T7 U5 J$ g% F. `2 d
B.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4 Z' j' p- ?/ ~- V) L, Q) F
C.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 D! K S2 K8 |+ X$ w9 D d5 lD.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 r: b2 M: z- i9 T. C, M- N2 a 满分:2 分' l* H$ f" N" V% ^$ y \
3.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
5 H) d( N& x2 I, V. \/ UA. 教育的终身化) s# p6 o8 g/ E4 X2 E
B. 教育的全民化( {/ N" j( t# X0 L
C. 教育的民主化- \7 _9 ]; l3 ~8 i: s6 |5 r; I
D. 教育的多元化. B( A" J, W3 A$ f: X1 i" }9 D
E. 教育的现代化
. a" B8 c% D' E+ p# l 满分:2 分
% w7 ^; b9 l1 ~9 J, z4. 课程设计分为()等层次
" e+ z, [1 C( c* B8 {/ K/ ZA. 课程计划
( u$ n! |2 f" C5 E ~$ s- WB. 教学大纲
* ?$ p$ ~% b; b d0 ~* zC. 教科书
! g* X/ @- X% v7 { V! JD. 教学媒体
% Z4 X: w, K5 W1 b0 w0 v8 N 满分:2 分4 h- O" t5 V0 F: @ u& e
5.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有____ G8 ~3 }! i2 O
A. 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5 j5 A, t) Z4 t1 N$ iB. 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E- D4 B$ F" } `
C. 学习兴趣与习惯
, U" H- a9 S# D7 [ {) t0 f; B$ B# nD. 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着年龄而增+ g8 B4 u) A( l( N
满分:2 分% u# H( l- t! z! S8 J7 Y. c
6.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 b H, @; }3 i& |
A. 个别教学
* B) C' R' m1 `" PB. 集体教学
$ j g9 [- l, NC. 小组教学
/ q, }$ T' z5 ]8 L4 l0 [1 \' G, hD. 班级授课
6 c: L6 w( I) X6 u" E 满分:2 分& O$ i" m. h& z) m& `2 ?1 B4 i/ J1 @ N
7.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有____
( C0 f) O9 ?% ?- D- ~; MA. 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 p3 c g- ^" K0 }% KB. 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r3 ~0 V" D5 |2 j+ `4 f- ^
C. 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s, c: a% t+ @
D.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4 ^1 Q2 E$ i6 n" Q. pE. 科学渗透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 _8 L1 K8 g5 L6 X% K* X 满分:2 分
7 p2 _4 t! Q& r) w! B! T) J0 N8. 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9 j2 u9 d. s/ SA. 遵守法律、法规
( b. c/ C$ t" zB.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 `! X2 d" @+ e- k5 `# ^9 n1 L! m3 vC.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r9 p% a3 g) [) \2 b9 o+ J- x" c
D.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i" X7 k2 ?& }- v) a( z( i2 P3 t
满分:2 分+ ~! {) ^" a2 o1 `( P/ z
9.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____( z* B! j! j$ K4 z% r
A. 非正式教育. z s: M2 H1 L. R! K+ P9 E
B. 正式而非正规教育
5 a- C& i& p5 N" LC. 正规教育! k1 k7 |8 L" h2 v9 J d
D. 正式且正规教育
1 Z: A/ k2 ]0 i 满分:2 分
( {/ H* t0 B: O0 R( ]1 p; W: C! p) P10.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____' ?* V0 J. G# J9 f' t
A. 以业余为主2 D, `8 o! {+ B3 v
B. 以自学为主
; F- o2 h4 {" ?3 VC. 以长期为主4 U# `& Y7 M2 T& e4 Q
D. 以短期为主/ B5 H# ], @# g% I" E, V" P
E. 以国外学习为主8 ~, @: T0 k* ^
满分:2 分5 E+ U' x) p: {+ a1 v
11. 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内涵有____. @* C0 q# S8 T
A. 特殊的师生互动
, ` h% B& F+ N. bB. 特殊的时空安排
& n9 H) x' X- C5 I6 x1 E9 }7 g* O; ]8 MC. 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 J+ [: t E5 y
D. 特殊的教学内容: o' t$ E0 y( r' V1 y
满分:2 分, B+ o+ q2 v4 z$ [, `7 t& L: O
12. 学校文化的特性有()7 K: [' S2 Z9 F9 ?+ j8 d
A.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_* t1 O% k2 r& Q
B.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 |; t$ v# }$ Y8 |5 qC.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9 q2 b* L1 E+ T d8 {D.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 H2 Y# j w2 T8 w2 o 满分:2 分
! r6 g. I$ y6 U5 D13.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____* T Y u( ^$ E8 ?7 h2 T1 l
A. 社会政治的需要: w, c H1 K) y- k2 S
B.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o# o; Y- R4 l2 j8 d% m$ aC. 文化传统的影响6 P; v" E. X* I' t2 I4 ` K
D. 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 t' Z7 i% P9 g# ?4 d; i 满分:2 分" ^% k: C* N0 I0 r
14. 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原因是____
' \; s2 C! V+ A$ rA. 信息技术使远距离教学成为可能: J! w) m1 b% B% z8 M. ~1 E6 S9 c. T
B. 使新时代的因材施教的理想得以成为现实/ y7 f$ ~6 L9 g1 T/ @% m! f
C. 信息技术实现了人际互动模式 H: O. q' M+ y( Y. k
D. 信息技术促使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 i7 \9 Q& s5 u3 O' \ 满分:2 分1 c; u8 P* T+ ~( H& p( i: |
15. 德育原则有____' }3 w' a+ R1 N8 h/ R$ C3 B6 |
A.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0 N9 p+ |& T9 Y. I5 w
B. 导向性原则
- S$ T% O5 Y& sC. 疏导原则
; W' }$ ?5 l: _" Y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0 L) |% l( [8 r5 h( G" ^& a7 M6 f' w$ m0 l
E. 因材施教原则
4 y( d6 T/ ]7 q7 z1 u 满分:2 分6 l* Z1 t8 {: G! c" S
16. 学生文化的特征有____
: m( O: H* I6 l7 p# j# \A.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a/ H# K# ~2 A! b
B. 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R$ T) G' d+ m) P. b
C. 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V# r0 a0 u9 k k. \- [
D. 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6 X& ~4 z$ f: P+ ^2 HE. 对学校文化的补助性2 d, K. @* W7 F# b
满分:2 分6 ]% ]8 M% H: ^ g4 V
17.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____' w1 U8 C" i5 W% C- n5 Y! w9 B
A. 幼儿教育, s. P; t. v& @8 G0 h# P- I" I3 q( H
B. 初等教育
- e4 K9 Z0 m# r2 V U0 {8 |0 YC. 中等教育% p5 S$ w) y! f
D. 高等教育1 Z; R0 H5 [) K/ y* w5 x
E. 学历教育6 x# p. ], S3 H; x$ m
满分:2 分. m2 d6 S' f5 R9 x; R, g& ^, A6 j
18. 教师的多元角色有____
! ^# e0 e! Y$ i, NA. 传道者角色2 I" V( B; t) |9 M7 \2 ~& T3 z
B. 授业、解惑者角色3 K6 p" N/ j5 y5 x9 z. F& L
C. 示范者角色
7 A$ M! Z: Y2 W+ s1 kD. 管理者角色& P/ B4 L( \. \( o$ s: Y* o
E. 父母与朋友角色
, u/ V5 a, _, {( Y( cF. 研究者角色2 y6 O% Y6 B/ G
满分:2 分
: d9 a% a; z5 J19. CIPP评价模式由()组成0 G* _8 f4 ~$ ~) B- q0 [
A. 背景评价' {$ r1 s0 ~7 I3 U) K# R
B. 输入评价
. P9 `6 k) `+ Y f. w0 z3 ^; kC. 过程评价
! p) p M2 o2 p# P7 QD. 结果评价
) L& M0 u! T, R% k, a/ ` 满分:2 分
- |5 M$ b- ?" U4 `: G4 ?20.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有____
8 R* z& \! `2 ~7 K& fA.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 Y1 T: A/ u: CB. 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 L; z0 F- E- ]3 DC. 决定教育的目的
7 T0 g. m$ }% [+ D! u8 J. jD.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5 X' [$ b* h- z) N 满分:2 分
- o$ v- q, ]5 g( ~$ w5 n
0 F" I$ `; H' J" L; L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狭义的教育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1 C& K: P5 p) _; z8 i" Z
A. 错误
* r2 J! e# Z- n6 u2 W4 x) e* V/ }: IB. 正确& c& v- o/ Q% W
满分:2 分9 j _ K7 @$ w
2. 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 A+ ~: G1 K8 t' I, f# \2 b6 y) g7 W
A. 错误
+ L2 I: W2 O# X: z! ^B. 正确
2 h3 W) i1 [, ]1 l2 s 满分:2 分
& x3 O$ H+ N9 ~3. 分组教学产生于古代,是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5 ^/ M5 ]. a1 W3 O; {% U4 b
A. 错误
, V5 @, p/ e* z/ k* n* B, bB. 正确
) i2 C' M+ f% G* _ 满分:2 分3 R; E/ E- j/ i. ^5 `
4. 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课时分配。
) ?( G* K, z c! `3 u3 I. RA. 错误' g- e+ o. L x% Z
B. 正确/ o% g: _/ X, c% f; i
满分:2 分
) s; B8 G$ z1 |5 b! u7 f5. 智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g0 A7 z4 }- R. B3 D1 v
A. 错误# z9 d) [0 k! A) J/ e4 V% N; u
B. 正确
9 i& _/ }6 N3 _7 z! T 满分:2 分
; c- d9 w- e( H P6. 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x' h0 P: u6 y0 E+ H0 \
A. 错误( D( j/ Z3 B- k* x' B
B. 正确( Y, Q% m E1 K, ]/ W
满分:2 分$ R- j0 C0 t. d4 j0 b
7. 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 @$ J3 O5 B; w5 h
A. 错误6 u! z! \ F, R& r6 V
B. 正确. l S6 C4 Z7 b" x) g5 M* ]
满分:2 分
: d4 l" P) ^" ]! A3 X) d) K8.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 p6 c# \7 c! I+ d2 N4 ^6 u/ ]A. 错误
% A" [. Y& p9 KB. 正确
" Y! D6 w$ E/ g( P+ [. T% U' S 满分:2 分
; I7 ^# \8 D- ?% k9 w7 O/ p9.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而不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b( \. D! v8 {+ x3 s) p
A. 错误
c- b/ R6 v: y, E5 X7 d( aB. 正确
3 t$ T6 A- {" w8 P/ ], X 满分:2 分
. ^- s/ m# I$ H4 \10. 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学根据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实验、模型、形象、语言等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有关感性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 Q! x" w) D1 h( l# U+ Z- fA. 错误
3 N0 e) W( S: UB. 正确: ]' \+ h: f" x- x/ t4 W
满分:2 分( p m; t% T: \8 {* h: r! g s
11.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C0 \8 L1 d! }3 A( q
A. 错误0 A- c0 V; _1 G3 x, _
B. 正确
J( K# L) T$ I) }! x 满分:2 分
$ S1 N: ^* q) O12.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克里文(M.Scriven)为代表,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
/ h3 X$ F" Q' uA. 错误
- q' A. O7 Y2 `B. 正确( F7 K7 e& S% L+ {# m1 C4 |9 H
满分:2 分
) A# Q, A: u7 o& X w5 a13.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1 s) }# N- ^" s
A. 错误
& M( o- N* @6 H2 }B. 正确
8 |" S" V: w) e0 O' n) u$ q 满分:2 分
% A1 q8 e4 V7 n- G4 I! d1 U9 L1 v( m14. 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
: U( y( A" }" D) }+ h$ r- HA. 错误
& \6 K% d! J% w! N' l& F' ~5 zB. 正确
4 K8 u* Z+ X8 I1 c 满分:2 分
/ J6 c+ ]$ g o. q$ Q5 u15. 教科书又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 S/ s: P3 j, u' B fA. 错误
& k# q0 j0 g3 B1 [7 lB. 正确
( E2 Y% M' o! M( q9 n/ R 满分:2 分
9 n! f' w0 x2 o4 @3 z; ^16.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关系
/ F. V+ o. z. ^- hA. 错误
: J1 E# t- l9 M1 [6 w) iB. 正确
- l" r! Y" U1 I$ }! q' Z' F" m 满分:2 分
' z; ?1 L1 J: y* w$ J/ ^2 H17. 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3 K9 v$ x8 k* I5 h8 }
A. 错误
& o. c$ `9 Y0 E1 h, LB. 正确
& J8 `0 B' g% {! ~. N4 b Q r 满分:2 分
/ B8 I% w4 q! r* N* d5 N18. 在我国,基础课程是由教育部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而制定的,它同时也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设备、各类课程的基本标准以及合理的课程比例等。; b! n: U% m9 g: }; Z. Y* f5 j
A. 错误
4 l7 ?+ z4 ^3 P; ` }& w/ Q! FB. 正确2 v3 ~; z' R! P
满分:2 分5 j6 P; G$ p' i: F3 _" [
19. 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 Y0 r1 v7 x0 J( K% TA. 错误; F6 u( V# `, x8 P
B. 正确
* j. ^2 W! |3 a$ j7 p 满分:2 分
* j1 r; w9 A- A3 Y, B20.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6 m' B$ e$ s2 g% Y5 l
A. 错误
+ ?: ] ~6 R! r/ o3 \5 EB. 正确
2 p6 Z9 I6 d5 s8 h+ I 满分:2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