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2022|回复: 0

11春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题库(免费奥鹏作业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5 17: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专科起点升本科)
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
                                   2011年
教育学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
1.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___________。

A: 文化知识教育      B: 艺术教育       C: 读写算教育     D: 军事体操教育

2.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其年龄一般是指 ________ 。

A: 9、10岁-12、13岁                  B: 10、11岁-13、14岁     
C: 11、12岁-14、15岁                 D: 12、13岁-15、16岁

3.历史上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是_________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培根           D: 赫尔巴特

4.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 教育体制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规划       D: 教育制度

5.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是:___________ 。

A: 个人本位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目的论 C: 神学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6.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 ___________ 作用。

A: 个体              B: 群体           C: 主体           D: 集体

7.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陶冶教育

8.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是贯彻了___________原则。

A: 启发性           B: 直观性          C: 巩固性           D: 循序渐进

9.教学中为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而选择的实践活动应从___________目标需要出发。

A: 活动             B: 学习             C: 教学            D: 考试

10.运用模范和 典型人物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陶冶教育

11.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其中“二馆”是________ 。

A: 教馆和学馆      B: 崇文馆和弘文馆    C: 文馆和武馆      D: 书学馆和算学馆

12.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 教育体制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规划        D: 教育制度

13.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规是___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4.《教育漫话》一书是___________的著作。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1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 。

A: 心理模仿        B: 生物本能          C: 人的理性        D: 生产劳动

1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A: 教育具有阶级性                       B: 教育具有永恒性
C: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D: 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颁布于________ 。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3年          D: 1985年

18.在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的教学形式是___________教学。

A: 班级            B: 个别              C: 分组             D: 集体

19.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___________任务。

A: 中心            B: 一般               C: 基本             D: 主要

20.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___________教育。

A: 政治           B: 环境                C: 环境             D: 安全

2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___________。

A: 德育           B: 体育                 C: 教学            D: 美育

22.德育目标有总目标和___________目标。

A: 一般            B: 集体                 C: 具体            D: 个人

23.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的观点 是___________教育论。

A: 形式             B: 实质                 C: 客观           D: 主观

24.___________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

A: 教育评价        B: 教育目的              C: 教育体制       D: 教育方法

25.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点是________。

A: 为人师表        B: 团结协作              C: 热爱学生       D: 知识扎实

26.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________。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育目标        D: 培养目标

27.把社会与个人(特别是新生一代)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是___________。

A: 德育            B: 教学                  C: 体育            D: 美育

28.教学是学校的___________工作。

A: 中心             B: 一般                  C: 次要            D: 辅助

29.教学过程中,学生的___________发展过程依赖于知识的掌握过程。

A: 体力             B: 智力               C: 能力              D: 技巧

30.智力是掌握___________的前提和基础。

A: 智力             B: 能力               C: 技巧              D: 知识

31.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________。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3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包括的两方面特征是 ________ 。

A: 认识和情感特征    B: 情感和意志特征    C: 气质和性格特征   D: 生理和心理特征

33.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________。

A: 《论语》          B: 《大学》          C: 《学记》          D: 《礼记》

34.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克伯屈            D: 吉鲁

35.德育的对象是___________。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36.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品德评价

37.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___________规律。

A: 教学              B: 自然               C: 教育             D: 活动

38.教学是促进学生___________的过程。

A: 活动             B: 学习                C: 接受             D: 发展

39.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___________。

A: 年级             B: 班级                C: 学生             D: 班集体

40.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_。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________和________。

2.国家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_________,并有步骤地实行___________义务教育。

3.1957年,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_______的劳动者。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

5.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

6.教学过程是以___________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7.带好班级,教好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___________。

8.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___________。

9.教学过程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___________的过程

10.班级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___________。

11.“泛智”的教育思想是由教育家___________在其代表作《___________》中提出来的。

12.教学的特殊形式是____________教学。

1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14.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____________现象。

15.教师的素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它们是职业道德素养、________ 和能力素养。

1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

17.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________为主。

18.德育原则是对___________的总结和概括。

19.教学是学校的___________工作。
20.智力是掌握知识的___________。

21.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心理起源论,二是________论。

22.要形成教育合力,须参与的三方面为学校、家庭和    。

23.在欧洲封建社会,曾出现过______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两种教育系统。

24.教育是___________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25.我国中等教育承担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和________。

26.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

27.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   。

28.___________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9.“泛智”的教育思想是由教育家___________在其代表作《___________》中提出来的。

30.教学是学校的___________工作。

31.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六艺”是指_________

32.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___________和农科教结合。

33.一般来说,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称为34.针对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应做到_____________。

35.1982年,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全面发展”。

36.我国近代史上首次废除忠君尊孔的教育内容,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

37.教育者运用模范和典型人物的优良思想、感情和行为,对学生进行影响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8.带好班级,教好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___________。

39.知识是发展智力的___________。

40.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___________的中心任务。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 简述教育学和教育科学的关系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素养

3.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简述素质教育及其意义。

5.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6.学校内部正式的德育途径有哪些?

7.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8.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9.教学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10. 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

11. 什么是学制?

12. 班主任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四.        论述题(每题12分)
1.分析如何贯彻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2.分析德育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3. 试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分析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和积极意义。

4. 分析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心理学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赫布的动机唤醒理论认为,刺激水平与个体的偏好之间呈___________关系

A: 倒U型             B: 倒V型               C: 直线型            D: 正U型

2.以下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的是___________

A: 知觉              B: 感觉                C: 思维              D: 注意

3.听觉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_

A: 16~20000赫兹的声波                       B: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微粒
C: 可溶于水和唾液中的有味道的化学物质       D: 物体刺激的机械、温度

4.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 心理学要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               B: 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
C: 心理学研究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规律的科学   D: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5.一般明适应完成的时间大约的分钟数是___________

A: 1分钟              B: 3分钟              C: 5分钟             D: 7分钟

6.根据斯皮尔曼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___________

A: 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                 B: 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
C: 各种作业成绩之间相互独立                 D: 各种作业成绩之间呈负相关

7.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突出,这是___________

A: 变式               B: 迁移               C: 定势              D: 原型

8.看到苹果能够吃,也看到李子能吃,橙子能够吃,因此我们就认为这些水果都能吃,这说明思维具有___________

A: 间接性                                   B: 思维与语言的密切关系     
C: 思维的逻辑性                             D: 思维的概括性

9.司机开车经过一路口时,意外遇到路障,他急忙紧急刹车,惊出一身冷汗,感到一阵阵后怕。这种现象支持了哪种情绪理论___________

A: 詹姆斯-兰格理论                    B: 坎农-巴德学说
C: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D: 沙赫特的两因素理论

10.由于视觉后象,人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才能将一系列断续出现的画面看成连续的。那么,视觉后象属于的记忆阶段是___________

A: 瞬时记忆             B: 工作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11.提出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_

A: 瑟斯顿               B: 吉尔福特           C: 斯腾博格          D: 桑代克

12.情绪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中包括了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而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____是情绪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A: 直接认识             B: 间接认识           C: 客观反应     D: 主观感受与体验

13.在班杜拉看来,通过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___________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正强化

14.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是___________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动机

15.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强、平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会产生___________的气质。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抑郁质

16.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条件,称为___________

A: 需要                B: 诱因                C: 期待              D: 兴趣

1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动力是___________

A: 生理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尊重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18.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___________

A: 5                   B: 6                   C: 7                 D: 8

19.通过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小明测得的000为80分,他所在年龄组平均分为90分,标准差为15,其智商是___________

A: 90                   B: 100                   C: 110             D: 120

20.一般认为,智商在___________以上的儿童被称为超常儿童。

A: 110                  B: 130                   C: 150              D: 170

21.小强安静、沉着、稳重、反应迟缓;态度持重,办事谨慎细致,感情淡漠,适应环境较慢。小强的气质是___________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抑郁质

22.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___________

A: 5                    B: 6                     C: 7                D: 8

23.最早提出比率智商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_。

A: 斯腾                B:斯腾伯格                C:斯坦福            D:韦克斯勒

24.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中,___________是其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

A: 智力成分亚理论      B: 智力情景亚理论      C: 情境智力     D: 智力经验亚理论

25.客观物体的整体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___________

A: 知觉                B: 情绪                C: 感觉         D: 意志

26.以下是想象的基本特征的是___________

A: 新颖性              B: 夸张性              C: 典型性       D: 拟人性

27.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建立在下列哪种动机理论的基础上___________

A: 本能论              B: 驱力理论            C: 唤醒理论     D: 认知理论

28.具有能用语言传授特征的记忆是___________

A: 瞬时记忆            B: 内隐记忆            C: 陈述性记忆   D: 程序性记忆

29.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

A: 保持             B: 回忆             C: 识记               D: 再认

30.在神经系统内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基本结构的是___________

A: 神经系统         B: 突触             C: 神经元             D: 反射弧

31.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的内心冲突是___________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32.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人的___________

A: 兴趣            B: 需要              C: 性格               D: 诱因

33.人与人之间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存在着能力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

A: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 能力的类型差异
C: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D: 能力的职业差异

34.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与调节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

A: 认知            B: 情感              C: 意志               D: 个性

35.智力动作是借助内部言语这一工具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智力动作不像操作动作那样必须将每个动作实际做出,也不像外部言语那样必须把每个动作一一说出,这说明了智力技能的___________

A: 观念性          B: 内隐性            C: 简缩性             D: 熟悉性

36.按照思维的发展水平可将思维划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___________

A: 创造性思维      B: 动作思维          C: 常规思维           D: 发散思维

37.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注意品质是___________

A: 注意的转移      B: 注意的分散        C: 注意的起伏         D: 注意的分配

38.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___________

A: 陈述性记忆      B: 长久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语词性记忆

39.智力技能的特点是___________

A: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 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 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40.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这是___________

A: 后象          B: 遗觉象               C: 后效                D: 想象
二.        填空题(每空1分)
1.韦纳的归因理论将个体的归因分成三个维度,根据_________维度,可将原因分为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

2.记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三个基本环节

3.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___________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项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___________ 的。

4.精神分析理论用潜意识、生本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解释人的行为动力。

5.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6.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由于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此也称为_________。

7.想象的功能有三个,分别是预见功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  、___________系统化与具体化。

9.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

10.智力技能具有的特点是动作对象的观念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依据能力的功能不同,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_________。

1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是个体意志对行为的积极能动的调节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_________阶段。

13.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期待的影响,个体除了对结果期待外,还有_________期待。

14.要使能力测验得到预期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就要对测验进行_________,使测验的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具有统一的标准。
15.小刚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坚韧执著,善于忍耐,感情淡漠,他的气质属于_________。

16.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以为他人观察到的___________

17.陆钦斯的实验证实了_________对问题解决具有影响。

18.思维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征。

19.阿特金森通过对成就动机的结构及影响成就动机的各种变量进行了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就动机的_________理论模型。

20.拉什利的大脑功能整体说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原理:_________和_________。

21.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_________。

2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想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_________。

23.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主次的差异,其主要目的是学到真才实学,长大后报效祖国,这
一动机这属于动机体系中的_________。

24.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现象。

25.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准备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验证期。

26.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___________  和不需要___________ 。

27.斯坦福-比奈1960年量表的重大改变在于引入了_________作为智力评估的指标。

28.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拉什利的大脑功能整体说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原理:_________和_________。

30.一旦损坏了大脑顶枕叶交界处的_________,病人将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

31.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它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32.先前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续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称为___________,后来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前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和回忆的干扰,称为___________。

33.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条件变化而改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这是___________。

34.程序性记忆主要包括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个部分。

35.科学的心理观认为心理是___________的机能,是对___________的反映。

36.操作能力是在_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7.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动作概念的掌握、进行有效练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8.概念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抽象化、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9.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以___________ 为主。

40.短时记忆主要是采用___________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

2.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3.如何培养观察力?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理论。

5.简述情绪的功能

6.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7.简述性格的结构。

8.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9.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10.简述意志的特征。

11.技能的特征是什么?

12.原形内化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2分)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

2.联系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3.如何通过练习来提高操作技能的水平。

4.意志有哪些特征?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久爱奥鹏网:www.92open.com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5-2-3 01:46 , Processed in 0.1008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