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V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满分:5 分
2.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地理环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B. 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 地理环境变化决定社会制度更替
满分:5 分
3.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 )A. 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
B.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C. 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
D.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
满分:5 分
4.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满分:5 分
5.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 )A. 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
B.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C. 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
D.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
满分:5 分
6.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满分:5 分
7. 社会形态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 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满分:5 分
8.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 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满分:5 分
9. 矛盾的转化是( )A. 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B. 向对立面转化
C. 向任何方向转化
D. 由内部向外部转化
满分:5 分
10.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 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满分:5 分
11.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 (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满分:5 分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与基本的观点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实践的观点
C. 矛盾的观点
D. 普遍联系的观点
满分:5 分
13.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A.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 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满分:5 分
14. 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是(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劳动者
D. 科学技术
满分:5 分
15.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地理环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B. 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 地理环境变化决定社会制度更替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V 1. 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 )A. 阶级斗争
B. 人民群众
C. 社会革命和改革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满分:5 分
2.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 )A.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 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满分:5 分
3. 意识是( )A. 人脑的分泌物
B. 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C. 神的启示
D.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满分:5 分
4. 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 )A. 客观性
B. 相对性
C. 绝对性
D. 具体性
满分:5 分
5.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B. 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
C. 必须通过实践
D. 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满分: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