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V 1. 归因指的是( )。
, N" O) B4 j* J; {$ `" j3 oA.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 D6 L4 L- f' U
B. 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 P/ N" C2 E
C.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v- ^3 ]2 [, y7 S, K
D.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 {2 v* |2 g" w 满分:2 分- Q/ _ ] L( d, k8 d f& q
2.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于()年提出态度改变情境模型8 I! j* U: i# z" I, X8 t, y
A. 19606 i1 R- E6 n7 o
B. 1958, `( m% D9 i/ R
C. 1961
7 {" U+ x1 a$ b D! @D. 19597 q7 J8 m/ w7 j: E) Y; |
满分:2 分. T' j7 }. U$ } P4 T2 [
3. 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
; ^' H6 ]7 U2 _/ z) M9 PA. 社会环境( ~% V. W2 @, S) r2 _4 `1 I
B. 个人的特征
2 x3 g* u3 E9 H! zC. 最突出的态度% ^' f2 O4 }3 q$ l
D. 情感性
7 q2 u; A3 r: L) Z 满分:2 分: D8 k5 W# w( Q* }
4. 利他行为是指( )。5 \6 E# A( p$ s+ _/ M. Z
A. 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 y0 m" e; F' H7 J" _( X& gB. 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2 l8 a( q* @ f' e/ r& j4 K }# }
C.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 p& x. K7 ~' x7 i. E+ ED.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8 s/ H2 a4 S1 j* _7 h% U% s0 ] 满分:2 分
2 G3 [/ H- o: _5. ()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w- W7 W# B7 X0 R5 c" D
A. 档案法
* m" a; Z) L; k$ R- ?5 e- u6 L8 j+ ~B. 调查法
6 r) M x4 ]1 F1 x2 D. z1 kC. 现场研究
0 ?$ q9 }* |& O8 i3 wD. 模拟实验; t z( @4 z4 b/ B
满分:2 分
. ^' h# p* J! t4 _6. ()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7 ?" \& j/ ]+ \! u+ G# C8 t
A. 感觉5 ]. W% b- r2 _$ Y
B. 意识
# Y: u6 x& |3 V" aC. 印象
' @6 |$ p+ n. h- B- K0 a {D. 归因; f5 M9 V" Z$ @
满分:2 分" @4 T7 k3 ]) [! v! R. s( |$ N6 P" b
7. 折扣原则是()(1972年)提出的. g3 o: }4 Y; n* o0 g3 ]' ^- m
A. 泰勒
. q' m4 v: b7 b) Q8 u8 l/ Q8 b9 EB. 凯利
* d7 g t, P9 B' m; ]: }: EC. 海德' e$ [8 W, H( M$ r) u. M% h
D. 维纳. s6 V5 F) ^2 ?0 M6 |
满分:2 分
" R5 _) |7 X& {3 C2 C8. 侵犯行为是( )。?2 r4 X2 {4 K4 p0 b9 A* `
A. 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意向.- i4 S$ }: {6 T* G
B. 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4 H# l7 P: P8 l# ^8 n; Q1 U A4 \
C. 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动机., v3 A6 ?9 x3 E, O1 \0 u9 Q
D. 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生命个体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p, L; O# J$ _0 U
满分:2 分
% j' |' v! R: A" g% j2 n* m9. ()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 p+ ]5 c. D: \! |% bA. 自我价值保护
! W9 @1 b- a& c& gB. 自我阻抑策略; @* S/ C9 i) E2 r' F4 S' ?6 `, d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b' w* I# v* u
D. 自我安慰策略0 O/ F& Q, S3 H9 T% u) O
满分:2 分
# o' S4 Z" G6 _: \ [10. ()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9 P" ~, w* O& YA. 印象控制# M) q& _7 C' f( x2 J
B. 归因控制( R2 }1 l4 Z3 ?! v# a( {) D! J# |
C. 感觉控制0 [: C! Z5 T! B# o! {
D. 意识控制
# ]7 _' B9 ?% \ [" P+ [ 满分:2 分
7 [! q; O4 _. ?( _11. 费斯廷杰提出了( )。( G; W" }% `$ [2 u$ s. G
A. 自我知觉理论
) E# q# u8 i2 P3 k D' B; G0 GB. 归因理论?
$ p: j2 @5 G: l% q+ }( Z) L* YC. 控制源理论
$ h4 A8 \* I3 y$ ~+ xD. 认知不协调理论- F, @. L$ \! E& ]: \& |( S
满分:2 分4 y" I6 W, B9 W# ~3 Z( o0 Y0 r5 S
12.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 l/ X1 B& W6 r0 ]
A. 增值交换
5 |1 ]# |, l6 d7 o- O$ TB. 减值交换
7 Q1 A; J; D" k+ |4 iC. 社会交换
/ n; J% U5 p( q' l L: \( s- k, |D. 个人交换* ?3 w- y; w; h6 v
满分:2 分 1 o) q) U5 P _( Z: l0 j
Q, X% v* m8 B' {
二、多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V 1. 友人间的沟通方式是()" _- Z8 k0 @3 E; Q6 k7 x$ n! H2 o
A. 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0 P* t% v" s4 \9 X9 F
B. 谈话符合别人兴趣4 T( z1 m& ]' I' s
C. 避免评论# k# j, p8 E6 H% U( S! c0 {/ i" K
D. 积极反馈
! R1 E. V. Q. }- P) W; ~+ u 满分:2 分( k1 a4 m2 g8 A. ^* Y4 D6 R: D
2. 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是:# Y6 O( C% S0 |& j
A. 伤害行为9 k5 v' n. U3 t- \8 I/ X. u2 m
B. 伤害意图( r3 K: l: b: r( q
C. 社会评价* I& @" N) Y$ S
D. 伤害结果
( s) Z5 ?; O9 P2 Y# l' B! A% x 满分:2 分 y5 s/ Q X" v8 Y: ]
3. 卡内基(1938)曾经总结出多种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技巧,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 X% |4 A! `7 Y2 L( f6 L& aA. 避免争论
5 i& H ]$ w" l. RB.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e- h6 T1 s% a9 |) B
C.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 z% W0 ]2 I+ \4 j
D. 真诚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别人1 b# c, e) v/ d7 V
满分:2 分
# l9 L* {8 P5 M* r: |4. 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背景因素包括()) P6 E# ]* G% S: A9 s/ J
A. 心理背景& y9 }( j% N$ U, t& m1 n: m8 C8 K$ N
B. 物理背景. L, i* r/ m$ |3 _' k8 r' _4 {
C. 社会背景! \: z3 B' M" J4 H; G& a# s
D. 文化背景) i" @9 f. ^7 e K; Q
满分:2 分 V9 b r5 s+ ]9 U' d8 N
5. 印象的定向作用包括:* X6 n$ r# `' E6 p: d4 f
A. 首因效应$ C7 r7 X7 _; u. M0 b3 o' u$ ~5 r- U
B. 近因效应4 f, q/ }% Y+ V3 G! v% Y$ w( o
C. 光环效应! s j6 `# N% q1 V9 M) H
D. 久因效应( _1 U! m" ^0 Y1 I( P1 z! _- n+ b& J
满分:2 分
. @1 M0 g2 V& s; Z% G. D }6.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1960)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
/ N# n# _2 Z8 F, R: DA. 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5 R) {! g# s5 a1 o9 ~( T4 U0 o' W
B. 自我防御功能+ k" ]" _$ R: w [3 M; \, O
C. 价值表现功能$ P& \& @/ A& n& v H c: X
D. 认识功能8 s! m! x% M. E9 T
满分:2 分: L }2 X4 l2 ?9 u) i8 {
7.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需要经过()阶段% ~% f) n& ?( S j. x, o/ l; T
A. 定向阶段
* s- X* R b5 `' Z, {, U4 n+ wB. 情感探索阶段: s) F* x" w, s+ @( J$ E
C. 感情交流阶段! m7 z1 H: X$ P( U$ _2 W/ P
D. 稳定交往阶段
. X6 j1 l Q8 g0 Q4 L 满分:2 分
1 F" ^! L$ I% F' q" |9 z O8. 沟通的特点包括()" a& {* a+ W$ {6 [
A. 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L; h, E/ _1 k: {
B.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
; {& E0 @0 N( h4 vC. 沟通是一个过程
' `* Q' K9 s" v$ u" w$ n6 zD. 沟通的发生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2 i$ O$ ]" z) m4 N
满分:2 分& E6 ~/ j, o8 X4 @6 ?
9. 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阶段:! e. w+ e% ^2 b: p$ d6 p4 \
A. 分歧: f: u# d1 z# m7 A' S% _: k
B. 收敛1 c, {. a2 V ?& P5 O3 w0 V; A
C. 冷漠+ c, @* E" \8 u% c2 W* p% s
D. 逃避. N' A% d0 k& ]7 r
E. 终止$ d) x" Z+ F) b& P! L5 L# Y
满分:2 分4 s* n0 O+ Q" t& K3 o: p* R% s& v: e
10. 三维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们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是()& Q5 n$ T2 s) T
A. 包容的需要
$ G( J8 p. ~% I. }$ V6 RB. 控制的需要7 K. _: f9 H& p' R# r- a
C. 感情的需要5 K, |* u. K) M. u+ o1 B" |
D. 归属的需要9 n x4 K8 W! b: e
满分:2 分/ _* L, U" h2 Z0 [' h) S+ z
11. 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有:
* q7 F+ C }# v) Y0 @A. 客观原则
+ w* ?- a B$ y- S9 O eB. 分析与综合原则
) L8 g e# n5 V+ yC.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b" r2 O! A* C5 k) K- \& D( O( M3 B& X
D. 伦理性原则# ]" R4 Y0 ^; R3 o
满分:2 分
: D! g* z9 L1 i/ s+ \7 m12. 沟通的类型包括()
1 d" v) K: {# A- JA. 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
2 T( P" a" }3 j% J. r5 mB. 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2 |% g* T9 _- Q3 K
C. 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
1 K( X( |! X) Q& BD.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 H- W' {6 r0 I0 W) x) G# n! J
E. 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
" X2 X1 t9 _% d, Y0 O3 hF. 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8 I# U* b9 W6 {/ ~4 y7 b3 @) b
满分:2 分: J. \4 p. N ]4 _9 H2 l
13.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4 B* h9 J5 W! ^+ g
A. 亲密无间. ^! k* x1 Q4 B/ w% i
B. 轻度卷入
6 s- k' R) F* J' V7 q/ d% cC. 中度卷入2 _2 q, Q: N; i
D. 深度卷入
% [ G' i# D$ Z F+ e% b9 s 满分:2 分
" W' K/ Z+ C/ V H% E14. 批评的艺术包括()
6 J+ P8 E% F1 N7 K& CA. 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l8 Y4 B: f1 M5 O3 h6 J
B. 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L a* J1 q5 F% l
C. 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 f/ }: p. [. ?& ?/ Z% ]
D. 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
* s' S2 Y" {# W+ hE. 让别人保住面子
0 Y* H! p+ K% K 满分:2 分6 n) @" o ]+ p/ [' p* e
15. 伦理性原则包括:
( p1 @ q: k) `: cA. 自愿参加原则& D, S$ O! N% k0 i; H
B. 接近真实生活原则
" T9 G6 Y( ^7 f- ?! \C. 有利研究设计原则3 f( J0 g* @3 @- G- ^- J( k
D. 自由终止原则2 q# a2 P5 k/ C- L+ g; @/ d2 e
E. 充足补救原则
% A# Z5 ^% ]$ F9 o 满分:2 分& n' q* Q- W9 ?6 G& `
16.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
^* _& |4 D" a: mA. 亲密距离
2 r+ _6 O: p, ?B. 个人距离
/ A$ I$ W4 c3 ] s6 c7 GC. 社交距离: ~; q5 ~9 `' J% B% M/ z7 J
D. 公共距离0 X" w! i! d, c0 Z8 O; t+ B+ Q8 |: u
满分:2 分
' F! k _# X* k- i3 [: Z& K: {. l2 e: B2 J& ^; f. Z# d6 |5 [
三、判断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V 1. 沟通过程的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四部分。' j1 w4 M6 ]5 _) P1 e$ q" V
A. 错误& n$ y6 M9 I5 G5 D9 V& \ r
B. 正确' ]8 ?7 b* [( r k8 c
满分:2 分
9 k( l" |/ {, a! l4 K( m: \2. 内疚是一种行动与自身社会角色不相符和时自我否定性的消极情感体验。; p0 @# }& d* O" Z* g: a/ M
A. 错误
# U( ^; `- l, K8 Y; ^- t! ~B. 正确0 v: n3 a& Y$ N8 P# d& t/ V
满分:2 分9 {: m2 n9 G5 S$ A4 s. B: I
3. 通过广播、电视等实现的沟通称作口语沟通& l6 s- P& n r7 d) u% f# L; M
A. 错误: r) b4 {# T% i9 o2 _5 }9 }( e
B. 正确: c/ }& Y4 t8 n7 z5 x' s6 c* }
满分:2 分
. ]$ c* ^# E5 H- U' ]0 V. C4. 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 L. u2 a) S3 L2 f8 c. EA. 错误6 t0 x& `- H8 f2 j# @, D$ w: C& R
B. 正确
3 \7 ?6 {& F) _3 z4 U 满分:2 分# T( Z% G$ e. d2 ^* {
5.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 }' m! ]' O! c7 c! BA. 错误9 \! Z6 ?6 r$ U* b( c
B. 正确
* Y" _9 r o7 ] _* U4 c 满分:2 分
6 T& N7 }9 R0 W2 K2 t$ J# y" h6. 投射作用指人由于别人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5 |) n* U+ g0 |- ?0 ^& b
A. 错误
: J7 y% \! p9 W2 @. ?B. 正确' @, N8 L, ^8 `
满分:2 分( ]2 t! ?# L+ q! B" K4 r' L
7. 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7 {7 |0 b/ Q" A7 H3 P$ P
A. 错误1 }2 a& {, f9 {; T4 b( R
B. 正确) x* b" x/ W; U. D& Q H, e7 V& e; a
满分:2 分! c+ D3 I7 O2 l
8. 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差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
; a) h4 S( ^& Q6 m1 W/ `A. 错误
$ K" x5 |1 H; l( lB. 正确. c# ^! s5 y# ?7 Q7 ?( F( w
满分:2 分& f( y4 H$ o/ v' N# h
9. “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2 G3 Q* h# X$ ?6 f0 R4 l, bA. 错误
+ ^8 \- E; ~- h2 |% JB. 正确" T9 w/ c. }. h9 o
满分:2 分$ i I# a9 C( k1 q4 ?% J- b7 r
10.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g3 n$ f$ r1 w8 e5 P2 B! J& Y! U
A. 错误) V c: J, H, x I. ~
B. 正确
3 A6 b' P4 j. J& A: l 满分:2 分, s4 ]. g: |3 G) I; a
11. “逆反心理”是个人心理抗拒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心理技能。' c2 D5 v+ U+ C* I0 @+ D5 l
A. 错误
* x8 T& A* w% E& w# J5 ]B. 正确
( r: d( H9 i+ B8 Z2 ]- u5 U# m% c 满分:2 分
. d r0 q2 w0 q, ]12.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F; J- F/ e) n" K5 g6 t' `
A. 错误
: l! J0 @% T9 | D! u$ KB. 正确) x5 U( _9 d" r# P: W
满分:2 分
0 I9 P& b7 G) F( j' p13. 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不稳定的。# w" s1 B0 m7 d7 M+ R7 _$ b/ h$ H
A. 错误
3 K, i$ b, G+ o9 _' F% v5 {B. 正确
: L& T/ C/ g r 满分:2 分
4 ^3 X8 m2 l# Y* q14. 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9 r* y+ p& q& D# B# u+ {5 O5 o! g# Z
A. 错误
3 J8 J% b) M; N- VB. 正确( ~0 v1 [* r' {6 f" |
满分:2 分6 s8 b# E' B3 N/ X% n; }3 r
15. 社会心理学可界定为: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文化属性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1 {7 \1 l9 g1 J- W* nA. 错误
9 w* A, ^/ e6 P# p" ^B. 正确0 s0 N- S; R; }5 n' l1 `& I
满分:2 分6 [, w% l! u% B K. L6 o" C
16. 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 R3 X% f A0 P1 h, a# a. CA. 错误
8 q# S! B% k7 j. `7 q' b" ?B. 正确3 E' {# A2 H# d3 [5 E
满分:2 分/ u5 u4 [, p0 H8 c/ r" a! Z9 I
17.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 P5 a1 V) q; s/ A6 g' O/ H% T7 ?, Q9 CA. 错误; Y( k1 _1 W6 z
B. 正确
U0 ]4 i$ Q0 [1 w1 ~; `6 u } 满分:2 分4 s u% Q" J; y8 @8 J
18.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
, u2 h3 T3 i9 s( C Y' x1 g4 qA. 错误' S' j; I3 |/ ?5 ]3 E
B. 正确0 ^" G- l Y2 Y) C" Y/ Q
满分:2 分
+ W j' ~2 q' T. X19.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不一定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 D7 ?1 h' J/ P' x4 S% b# JA. 错误4 ]- J3 S) I) D& ~$ B
B. 正确/ C/ @6 o9 C2 M4 a
满分:2 分% X4 h. N( i5 O
20. 信息的重复可以增加人们的好感% }+ t- S) W! I2 S8 E
A. 错误! A7 `3 L( D6 l( j: w' h% j
B. 正确
* I* w/ Y1 R1 p' T5 T2 A 满分:2 分
, M, R# [; D& \0 i% I. n& h% h21. 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6 {6 U; }0 [' A3 [, |5 `
A. 错误
/ E. p) Q8 A2 K9 N+ rB. 正确
3 O% v( g" l u; w' P$ O; a$ Z 满分:2 分
" Q) _" _9 c, f- _( U. V22.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行为与性格选择决定于有关行为和态度对于个人的价值。- \ ~, s& r& i
A. 错误
' C: K7 p, p6 u/ j1 JB. 正确; x# @& c% Y3 Z
满分:2 分
n9 H9 A) ~" ~+ f; ]. A9 y( \$ H9 n/ P+ M; @$ O' O8 R
|
|